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6章

争龙道-第6章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李成如此凉薄,李贵也终于死了心,颓然趴在了地上,再也没有发出一声哀求,整个人都彻底垮了下去,虽然他恼恨李成的凉薄寡意,可是毕竟他还有家人在李家,他不敢得罪李成,只能自认倒霉!

有族堂的家奴走进来,拖起了李贵等人,不由分说便将他们拖到了族堂外面,请出了刑杖,立即开始行刑,行刑之人手头也有分寸,既然说了杖毙,那就不能留手,抡圆了刑杖,照着李贵的腰背上边猛打了下去,李贵本来腰椎就已经摔断,再被刑杖打在伤处更是痛不可忍,发出了杀猪一般的惨嚎声。

行刑之人不忍看李贵活受罪,二十多杖打下之后,闪电般的朝他后脑勺猛击一杖,刑杖打在李贵后脑勺上,顿时击碎了他的枕骨,瞬间便断绝了李贵的生机,李贵的身体顿时便软了下去,惨叫声音戛然而止。

李霖也在暗中观察族堂门外的行刑,李贵一死,他透明的生魂便开始渐渐脱离了躯体,悬浮了起来,不等李贵的魂魄在他自己的尸体盘亘片刻,一道白光闪过,立即便将李贵的生魂弹了出去,远远的抛飞出了李家。

这是宗祠的护院神光,在这个位面之中,和周元以前所在的位面天地法则有大不同之处,这个位面上没有阴曹地府,可供生魂前往,人死之后,生魂无处可去,只能留在阳世之间,四处流浪,依靠着与生俱来的七丝魂力,可以在阳世之中存留七日,这七天之中,只要碰不上大机缘,生魂便会最终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

只有一些世家大族拥有宗祠,通过族人的香火之力,方可以开辟出一片福地,可供族人死后驻留,称为族中的祖灵,接受族中的香火之力维持下去,但是一旦家族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这种祖灵也会瞬间消散,再也不能留存于世间。

这是这几天来,李霖通过梳理周元留给他的记忆,还有仔细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

不过对于家族来说,即便是有了宗祠福地,也不代表着族中每个人死后,都可以进入祖祠之中得到供奉,成为祖灵,因为维持福地需要很大的愿力,每年每个家族之中只有极少数的重要成员死后,才有可能获准进入祖祠接受供奉,成为祖灵,其余的人死后,都会被祖灵或多或少的赠与一些魂力,然后将其驱逐出去,自行到野外寻找机缘,魂力消耗光之前如果碰不上大机缘的话,那么也注定他们只能彻底消散。

所以这一世间的人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特别是对未来死后的恐惧,更是甚于对死亡本身的恐惧,实在是凄惶的厉害,这也是维系一个家族的重要性。

像李贵这种家奴,别说是获罪杖死,不可能得到祖灵的庇佑,即便是为了李家而死,也最多能获赠几缕魂力,照样也要被驱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想到此世间的人对于死后未来如此没有希望,连李霖都有些黯然。

至于其余四人,则老老实实的挨了三十杖,屁股和腰背被打的是血肉模糊,没一个月是下不了床了,即便如此,在受刑完毕之后,他们还要被拖回到族堂之中对三叔公和家主李敬口称谢恩。

李成看着李霖,恨得是咬牙切齿,今天他本想好好羞辱一下李霖,另外把小兰活活折磨死,以泄心头之恨,但是没成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能羞辱李霖,反倒是连视为依仗的手下李贵也搭了进去,被活活杖毙,四个家奴也被打得不轻,眼瞅着这面子是彻底丢到了姥姥家的茅坑里面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好诗!李霖,我来问你,你务必要据实回答,这首诗可是你做的吗?”三叔公处置了几个家奴之后,对李霖问道。

(请过往朋友高抬贵手,能留下一票!亦或是点击收藏一下!这本书现在还瘦,可等养肥之后再杀不迟!多谢多谢!)

第八章 控诉

李霖心中暗叹了一声,这首诗岂能是他所作,就算是他身负了前生后二十年所学,也无法做出这样的好诗,这首诗根本就是从周元的记忆里面继承过来的,在周元生活的位面之中,曾经有个魏国,有个世子叫曹植,才华横溢,因为受兄长所迫,逼他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便要杀他。

当时曹植的处境和他目前的处境颇为相似,都是手足相残,兄长相逼,故此他才信手拈来,朗诵了出来,反正这个位面上也不可能有曹植这个人,那么李霖就毫不客气的剽窃了曹植的所作。

李霖谦虚的躬身答道:“回三叔公的话,霖儿不才,正是刚才霖儿有感而发,随意所作!却没想到三叔公听到,让三叔公见笑了!”

族人这会儿都在族堂内外听着看着,当听到了这首诗的时候,不由得都有点惊讶,作为李家族人,都要年少进入私塾中读书,对于诗赋大多数人即便是不能做,起码也有一点鉴赏的能力,所以倒是大多人都能听出此诗的含义。

至于作为家主的李敬,更是此种高手,写诗他肯定不行,但是鉴赏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仅仅是听了一遍,马上便从这首诗之中,听出了浓浓的哀伤和无奈之感,另外还有浓浓的悲愤之情,至于诗中的含义,就自然不言而喻,顿时由不得他不对李霖有点刮目相看了。

李家不是名门望族,虽然族中子弟也都入了私塾,请有先生教育,可是这么多年来,并未出什么文采飞扬的人物,今日突然听闻李霖做出了这么一首好诗,当真让李敬惊讶异常,不由得赶紧重新打量了李霖一遍。

这一次正眼望去,他才发现李霖并无他想的那样不堪,从刚才到现在,李霖立于堂前,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神态,表现的是不卑不亢谦恭有礼,朝那里一站,虽然没有刻意的流露出什么,可是却让人产生出一种卓尔不群的感觉,这种气质他也只在徐州的时候,见到过一两个名门望族的子弟身上出现过,这令李敬更是惊讶莫名,对于李霖的看法顿时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李敬实在没有想到,他这个从来不被他正眼看待过的儿子,居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长大,而且还具有了这样的才华,这就不得不让他感到惊讶异常了。

其实李敬之所以会对李霖产生出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不单单是他有这种感觉,现在族堂之中所有认识李霖的人,这会儿都有同样的感觉。

李霖现在身负的是前生数十年的魂魄,前生几十年在世间浸淫,什么场面没见过,而且他前生文武全才,下马提笔可以行文,上马挥刀可以纵横沙场,更是曾经登顶过人道巅峰,距离称帝仅差一步,如此境遇养成的气质,随着魂魄自然而然的也带到了这一世李霖的身体之中。

虽然李霖已经可以收敛了这种表象,可是这种气质是出自骨子里面的,根本无法完全掩饰,随意流露出一点,就足以令人心折了。

李敬看着眼前这个从未被他正视过的儿子,不由得心中惊讶万分,这还是当初他那个瘦弱,无时无刻都惊惶异常的废物儿子吗?在他的记忆之中,偶尔见到李霖,也只看到李霖十分恐惧,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凄惶的状态,越是这样,他就越是不喜欢李霖,越是讨厌李霖,更加不愿意见到他,以至于脑海之中,根本形不成一个对李霖的直观印象,现如今突然间在李霖身上发现了这种令他都感到有些心折的气质,李敬真真是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仔细回味一下这首诗,这首诗其实更像是有感而发,急就而成,不管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意境上都称不上非常精巧,但是此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稍有鉴赏能力的便可以从诗文之中读出以豆和豆秸之间本事同根而生,隐喻了兄弟关系,如果不是切身感受到兄弟手足相残的切肤之痛的话,一般人是万万做不出这样一首诗的。

仅凭这首诗,李敬便感受到了李霖心中的那种悲痛和无奈,这么多年来,作为他的儿子之一,李敬从未关心过李霖一点,可以说是权当没有这个儿子,任其在族中自生自灭,他其实很清楚,这样一个人在族中肯定毫无地位可言,被族人兄弟欺负那都是轻的,也难怪今日李贵等人,会胆敢如此嚣张的肆意侮辱李霖,这也是他这个父亲的错。

从这首诗之中,他可以听出浓浓的手足相残的意味,李霖能有感而发,作出这首诗,难不成还有人试图置他于死地不成?李敬心中一动,想起了前些天听闻李霖突然夜间坠河的事情,如果不仔细想,倒还没什么,反正以前也没人在乎过李霖的生死,但是今天当他发现了李霖的过人之处以后,便不能再把李霖视作无物了。

现在仔细一想,就发现这件事似乎并不简单,从小到大,虽然他从未关注过李霖,但是也没有听说过李霖有什么恶习,更未听说过李霖有酗酒的习惯,因为李霖根本喝不起酒,其他子弟每个月都有一百到三百文不等的例钱,就算是年纪很小的子弟,也起码有几十文的例钱,但是李霖却没有,大概也会给他一点,可是一定不可能多,要不然的话李霖也不至于穿着如此破旧不堪的青衫,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

既然没钱喝酒,那么他怎么可能在外面喝醉,又在回来的路上跌入河中?以至于险些溺毙在冰冷的河水之中呢?这件事一定有古怪。

李敬猛然间转眼朝李成望去,只见李成这会儿面色通红中还带着一丝青色,当碰上了他的眼神之后,李成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慌乱,不敢继续和李敬对视,赶紧移开了目光,躲躲闪闪不敢再和李敬的目光相遇,作为家主,李敬也并不简单,可以说阅人无数,看人还是相当准的,李敬顿时便已经大致猜到了这件事的根源所在,于是心中一痛,开始感到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这个儿子了。

于是他心中一沉,平日他很看重李成,认为李成心胸豁达,做事很有尺度分寸,而且待人处事谦恭有礼,可是今日看来,他彻底错了,李成平日在他面前的表现,可以说完全都是假象,今日李成被怒火蒙蔽了心智之后,表现出来的这种暴戾,绝非是一个很好的家主人选,虽然他疼爱李成,但是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他还是必须要把家族利益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家族没有交到一个合格的家主手中,那么这个家族便就距离败落不远了,这是一个家族最大的灾难,掺杂不得半分私人的感情,而今日仅从李成今日的表现,李敬就知道以前自己错了,而且是错的离谱。

而且更加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成居然会暗中想要害死李霖,这就更加说明了李成心性极其恶劣。

反观今日李霖的表现,突然间李敬心中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但是他赶紧暗自摇头,把这个念头驱逐了出去,怎么可能呢?即便是李霖小有才华,但是这么多年来,都一直被他当猪狗般的圈养着,怎可能会成就大器呢?

“虽然你没有明说,但是我也从这首诗之中,听出了一些你的苦衷,既然今日老夫把族人都招致了这里,那么作为李家子弟,今日老夫就给你一个鸣冤的机会,有什么委屈你只管说来,一切有老夫为你做主!定会还你一个公道!”正在李敬心中念头急转的时候,三叔公在旁边开口说道。

李霖搞了这么多事情,不正是等的这句话吗?在整个李家,恐怕唯一可以称得上刚正的人,也唯有这个三叔公了,这也是他今日趁着三叔公途径他栖身的小院时候,诵出这首七步诗的原因,现如今听罢了三叔公的话之后,李霖再也忍不住,忽然间眼圈一红,双膝跪下,伏地放声失声痛哭了起来……

当听闻了李霖含泪泣血的一番阐述之后,族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以前即便是从不正眼看李霖的人,现如今听了李霖的泣血陈诉之后,也都突然间良心发现,这李家对李霖实在是太过不公了。

李霖说的不错,人没有选择母亲的权力,但是他毕竟还是李家子弟,在这个家族之中,却连起码做人的尊严都得不到。

他从小到大从未有人关心过他,生病全靠自己苦熬,每个月只能凭着极少的例钱勉强糊口维持生计,而且还时不时的要被家奴欺辱。

这些年来,他也曾经抗争过,找过父亲,求父亲准许他入家中的私塾读书,虽然最终仅仅是获得了旁听的资格,他也很是珍惜,他利用所有的时间,去读书学习,点不起蜡烛,就跑到挑着灯笼的门廊之下看书。

他希望通过苦读,获得学识,获得族人的尊重、认可和接纳,可是不管他以前多么努力,依旧都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有人就要把他置于死地,这样的委屈放在任何人身上,恐怕都承受不了,可是李霖忍辱负重,硬是在李家这样的环境之下苦挨了十五年,其心中血泪,恐怕足以汇聚成河了。

有些人实在忍不住,不由得暗自垂泪,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李霖感到不平和可怜,族堂之外渐渐的响起了一片哽咽的声音,李敬这会儿的脸色,已经彻底变成了猪肝色,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总之后悔、自责、心痛……等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只恨不得当众自己掌掴自己几个大耳光。

以前他自认为对待李霖这样出身的儿子,怎么也不算过分,可是现在听罢了李霖的泣血陈诉,他才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是多么的不合格。

就算是他再恨当年的那个婢女,可是李霖没错,不该承受这么多的不公,更何况作为最看重的儿子李成,居然如此歹毒到了极点,仅仅是为了一件小事,居然就对李霖动了杀心,想要把李霖置于死地。

这样一个人居然是他最疼爱的儿子,居然能做出如此歹毒的事情,即便是李霖并未名言指出此事是李成所作,现在任何人也都不会怀疑,这件事乃是李成所为了。

第九章 摄魂

李敬怒目圆睁,瞪视着跪在当场的李成,李成听了李霖的血泪控诉之后,这会儿早已是吓得魂飞天外,虽然他平时根本不把李霖当人看,可是他却不能不承认,李霖再怎么说都还是李家的子弟,就算是没被录入族谱,依旧还是李家的子弟。

而这里是族堂,专门执掌族中家法之地,而谋杀族人,甚至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在族规之中是什么样的罪名,他是很清楚的,今天李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