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61章

庆丰军-第61章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水夫妻也好过没有,郝十三却敬佩李普胜是条忠义的汉子,恐怕他迫切需要的船,好像要化为子虚乌有了。

第一百零八章 姥山斗酒

李普胜见郝十三慷慨的答应收纳他,又慷慨的答应有朝一日有徐寿辉的下落,可以带领军队离开,心中大喜,见郝十三心中不是很畅快,为了调节喝酒的气氛,笑道:

“军中无以助酒兴,俞通源有一副好嗓子,最擅长歌唱,请俞通源高歌一曲,以助酒兴!”

俞通源纯正的草原血统,平素喝酒必有歌唱,虽然他出生于汉地,根植于血液中的音乐基因不会改变,俞通源端着酒碗,就地上唱了一首正宗地道的蒙古长调。

那歌声,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音域宽广而嘹亮,字少而变音多,给人一种天籁之音的感觉。

那是一首游牧民族耳熟能详的曲子,俞通源刚一起头,俞家父子纷纷随声附和,各个嗓音浑厚,给这首《圣祖成吉思汗》又平添了更多美感。

最后,一个音节,戛然而止,真真是: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俞家父子也是被自己的歌声感染,垂泪欲滴。

“好!”郝十三拍手喝彩!

俞家父子被自己的歌声感染了,陷入沉默,没有回应郝十三。

李普胜、廖永安、廖永忠、施耐庵,根本听不懂歌词,也听不习惯这种音乐,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郝十三,当郝十三不懂装懂,附庸文雅。

“有什么好的?一个字也听不懂!”廖永忠是武人,心直口快的说。

廖永安劝道:“不得无礼!都督说好,肯定有好的地方!”

“好!好一首蒙古长调,好一首《圣祖成吉思汗》!”郝十三继续拍手,赞叹道。

若是俞通源唱一首别的歌曲,郝十三能听出来是长调,却听不出来歌名,唯独这首,是某地方电视台台标出来时候的背景音乐,而且电视画面上还配以金戈铁马的形象,那歌声和画面烘托出的气氛,比现在还感染人。

前世的郝十三为了找这首曲子,在网上找了许久才找到,他听不懂,也不知道歌词是什么意思,不过,听起来非常动听,所以他就记住了这个旋律,没事自己还哼两嗓子,弄得鸡飞狗跳。

俞延玉六十多岁,想不到一个腌臜的南人,居然了解他们的歌唱,难道遇见知音了?他惊叹之余道:“想不到都督也懂我家长调?那请都督来一曲!”

这个还真难不倒郝十三!

“我这还真有一首曲子,却是汉文的,和你们的长调唱法很相似,十三不才,请各位赐教!”说罢,郝十三唱出自己喜欢的一首额尔古纳乐队的《鸿雁》,可惜他不懂北方民族语言,只能唱汉语版本的。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琴声长

草原上春意暧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这首《鸿雁》,原声悠长凄婉,非常动听,可是郝十三五音中少四音,还原不了名家的歌声,很多地方都唱得跑了调,高音的地方也破了,却让俞家父子,泪流不止。

“我家都督歌唱的不好,老生给赔罪了!”在施耐庵看来,郝十三这歌何止是唱的不好,简直是唱的太不好了,把人家都给唱哭了,能好吗?

他赶紧起身端着酒碗给众人赔话。

施耐庵是酒池肉林中走出来的老江湖,如今都督冷场,确实需要他出来救场。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俞延玉老泪纵横,反复默念着这两句歌词,他的心中凄苦,无人知晓。

俞延玉,父亲乃是蒙元王公,他自己也是水军万户,因为元顺帝大兴燕帖木儿之狱,落水凤凰不如鸡,全家亡命江湖,先在安丰避居三年,后又逃到巢湖,入湖为匪。

他出生在草原,还记得昭乌达(赤峰)草原湖泊、天空、羊群、芦苇荡,正是巢湖的芦苇荡,很有故乡的感觉,他思念的草原,思念家乡,可是,朝廷正在缉捕他,他有家难归。

这首歌歪打正着,正好唱到俞延玉老先生的心里的痛处。

流浪在外的人,谁不思念自己的家乡?有家难回的滋味,才最是痛楚。

“拿大碗来!”俞延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愫,念着郝十三最后的两句歌词,拍着郝十三的肩膀道:“‘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归’,好!郝都督今天务必留下,不醉倒不算朋友!”

郝十三真想给自己一个大耳光!

‘嘴欠,唱什么歌呢?鲁班门前弄大斧,惹祸了吧?遇到茬子了吧!’

但郝十三毕竟是郝十三,草原人的酒量让他打怵,可是害怕不是他性格。

俞延玉怎么说也六十多岁了,须知道,拳怕少壮,喝酒也怕少壮:“好!老先生痛快,拿大碗来!”郝十三爽快的答应了。

未己,桌上的小酒碗全部换成大海碗,俞延玉率先端起大碗,一饮而尽,大呼“痛快”,把空的碗底亮给众人看,郝十三也不能怠慢,紧跟着俞延玉,一饮而尽,俞家子侄见自家尊长拿出待客的最高礼遇,更不敢怠慢,纷纷一饮而尽。

施耐庵自从上次醉酒差点丢了庐州,喝酒拿捏有分寸,如今跟都督‘出差陪客户’,眼看着这一海碗的酒下去就要醉人的,他不敢喝,想保持清醒给都督善后,只是拿眼神看着郝十三,郝十三冲他一仰头,示意他和酒无妨,施耐庵大喜,‘可以放开喝了’,一饮而尽。

廖永安毕竟是文人,眼看着一碗酒能放翻自己,赶紧起身离席:“诸位慢喝,我负责今夜巡营。”

想跑?没那么容易!

“在这巢湖水岛上,谁上的来?喝吧!”俞延玉也没有年老尊长的模样了,端起酒碗就给廖永安灌了进去。

李普胜和廖永忠知道躲不过去了,硬着头皮,干了进去。

“都督好歌声,请再来一曲吧!”俞延玉又道。

郝十三一大碗酒下肚,已经有了七分醉意,也顾不得自己跑掉不跑调了,以前喝酒后,也常和朋友去ktv唱歌,索性就放开了吧。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岸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这会没有应时应景,郝十三随心所欲,唱的是最喜欢也是最常唱的歌曲,堪称压箱底的ktvk歌的金牌曲目,却是屠洪刚老师的《精忠报国》,既豪迈又激昂,让人心潮澎湃。

廖永安毕竟是文人,歌词诗意浓浓,激昂奔放,大叫一声“好,好一个‘四方来贺’”,手掌只拍了一下,‘扑通’一声醉倒在地,人事不省。

“好,再来一碗!”俞延玉大声道。

“来干!”

三大海碗下肚,俞家子侄并廖永忠、李扒头,不是倒地,就是出溜到桌下,只有郝十三和俞延玉二人,扶着桌子,里倒歪斜,却谁都不肯倒下。

“痛快!也不需……别人,明日,我就带子侄……帮你拿下那个巢县,打他那个什么和什么!”俞延玉豪气顿生,含糊不清的还没说完,一头扎在桌子上。

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若是再年轻个十岁八岁,酒量可能更大。

郝十三看所有人都醉倒,自己心里的绷着的那根弦也断了,‘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道:“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看呐,我喝酒,就能,喝出来个千军万马,千军万……”

第一百零九章 巢县分兵

蒙元巢县守将陈也先,本是长江上的水匪,自从归顺朝廷后,因绞杀红巾军有功,刚刚被朝廷封为水军万户,如今督守巢县。他站在灯火通明的城头上,看着湖边连夜打造船只的匠户,踌躇满志。

人要是走运,上个茅厕都能在茅坑里捡着狗头金。

陈也先没有捡到狗头金,庆丰红巾军南征,没有攻打他万余人防守的巢县,而是顿兵在重兵防守的含山城下,这就是陈也先认为走运的地方。

六万官军对三万红巾军,胜负显然意见,没有他陈也先什么事了,看这势头,他水军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升职空间了,他能做的只是守住巢县,专心打造大船,然后下湖捉李扒头、俞家父子和廖永安兄弟,此事若成,朝廷肯还会给他升官。

达鲁花赤他就不考虑了,那官他没资格做,没准也能像汉人李思齐一样,做个知府什么的,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着火了!”城外水军中一阵喧嚣。

陈也先的水军有船千余条,不过也是从长江走从裕溪河过来的小船,所以他将船只停泊在靠近城池的湖中,只留下两千守军,从水上保卫船坞造船。

巢湖水雄没有大船,只要添建十条八条大船,陈也先的水军,对于巢湖水雄涞水,具有绝对的优势。

陈也先循声望去,黑暗的水军营寨上,闪过几处星火,他心中大怒:‘哪个不知死活的士兵,夜里玩火,引起火灾?’他正想派人下去查看,蓦地见见湖中灯火通明。

七八百只中小船只,站满了头扎红巾的‘水匪’,漫天的火箭(箭头上绑着火棉的羽箭),向他的水军中攒射,水军突然遭到攻击,士兵们大乱,不少人被火箭射倒在船上落在水中,‘贼人’发生呐喊分做三队,气势汹汹的向自己的水军杀来。

左侧大船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胡人将领,腰中挎着宝剑,后面跟着三四个腰跨马刀的汉子,正是俞家父子带领的一二百条船只。

右侧大船上,一威武将领,水中捏着一条铁枪,在一个文人模样的青年陪伴下,从右侧杀来。正是廖永忠、廖永安兄弟,后面跟着一二百条小船。

中军,一个威武的汉子,一身白衣,大旗上赫然写着‘天完’二字,正是李扒头李普胜带领的中军,后面跟着三四百条船只。

陈也先不是傻子,这阵势,乃是巢湖水雄来偷袭,他先是大惊,紧接着心中狂喜。“传令城中水军,出城上传杀敌人!”

正准备去湖里面找寻他们的下落,不曾想,自己送上门来了。

巢县城门吱呀呀的打开,大批的军队从城门鱼贯而出,蓦地,眼前传来惊天动地的声响。

“轰——”

“轰轰——”

黑暗处闪出五处处火光,紧接着,硕大的铅丸,凭空飞来,把城门下的民兵,砸得血肉模糊。其中一个铅丸,正打在出城军队的正中间,铅弹顺着城门飞入城中,不知道飞出多远,出城的队列,被犁出一条血肉模糊的沟。

“轰……”

“轰轰……”

又是一轮火炮袭来,出城的军队,再也抵挡不住这样的打击,纷纷向城内跑,城门下已经血肉模糊一片。

黑暗中,蓦地闪出四五千支火把,一路步兵,乃是毛贵率领的五千长枪军,不知什么时候蛰伏在城外,发生呐喊。

毛贵从六合带军队远道支援庆丰军攻打和州,只带了三千精锐长千军,庆丰军都督郝十三嫌他兵少,又有意想拉拢他,从付友德带回的三万降兵中,挑选了两千编入他的军队,毛贵的长枪军所以有五千人。

陈也先黑夜里不知道来了多少敌军,看这阵势,绝对不是巢湖水雄那点兵力,哪里还敢出城救援水军?只好关紧城门,用强弓硬弩射住阵脚,防止毛贵的长枪军靠近城门,眼睁睁的看着水面上的船只,大部分被烧毁,少部分被红巾军俘获。

毛贵也不急着攻城,只是用郝十三给他的十门三磅炮,分两个批次,轮流往城门和城墙上打。

陈也先见过火炮,没见过威力这么大的火炮,眼看着城门被打的粉碎,推上去的塞门刀车也被打的粉碎,只好用布袋,将一面城门硬生生的堵死。

“大人,我们将城门堵死,如何出城破敌?”陈也先的谋士张三谏道。

“还出城破敌?看着阵势,能守住城池,保住脑袋都是万幸了!”陈也先气哼哼的说。

“大人,既然敌军围城,我们何不去和州,向平章也先帖木儿大人求援呢?”张三道。

“对呀!”陈也先一拍脑袋,猛然想起来,自己已经是朝廷命官,不在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后面也有靠山:“麻烦张先生带着我的书信,去和州找也先帖木儿大人求救。”

陈也先连夜也了一封书信,将张三等七八个人坠城而出,连夜去和州搬取救兵。

陈也先一夜未眠,震耳欲聋的炮声,足足响了一夜,先是西门被打碎,然后北门也被打碎了,陈也先也是聪明之人,心道:反正你们也是要打城门的,干脆,我将四门全部堵死。

第二天一早,陈也先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红巾军毛贵部已经与李扒头的巢湖水雄汇合,在巢湖边扎下了水陆合体的军营。那军营一半在路上,一半在水上,水军与陆军能相互策应配合。

陈也先现在想出城退敌已经不可能了。红巾军人头比自己多,而且已经扎下坚固的营寨,打也打不过了。

陈也先也有悔恨,他后悔,自己不应该在巢湖水边造船,如今刚刚建成的两艘大船,本要选择一艘作为自己的旗舰,现在,被红巾军拖入水中,成为他们的战利品了。

尤其是巢湖岸边造船剩余的木料,成为毛贵打造攻城器械的材料,昨天为陈也先造船的匠户,今天已经为红巾军工作了。

看见一个个攻城云梯被建造出来,陈也先五内俱焚:也先帖木儿大人,你的援兵快到吧。

第一百一十章 避实就虚

郝十三从巢湖返回含山的军营,第一件事情,商议让毛贵与李普胜联合打巢县。

毛贵很有统帅头脑,大局观很强。反正顿兵在含山城下,也没有破敌的机会,他又新领了两千郝十三分给的两千新兵,所以毛贵二话不说,领着五千长枪军,连夜赶去与李普胜联合打巢县去了。

郝十三等着看也先帖木儿下一步反应,在置顶相应的对策,他的军队也没有闲着,加紧了对含山城的进攻。

含山城易守难攻,郝十三的兵力又分散出去五千,破含山已经不可能了,他做却做出势在必得的架势。

将战兵全部压在含山的一面城墙下,用排炮攻击城墙,然后,在军阵前,挖壕沟围城池。不出两天,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