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一代大儒 >

第21章

一代大儒-第21章

小说: 一代大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膊簧伲褪腔使锏挠牛惨蚶鲜Φ墓叵担怨复危欢胙矍罢猓狻�

“刘大人,您吃的这个叫羊肉火锅!”秦帝笑道。

“与眼前这羊肉火锅一比,那皇宫里的御膳也就变得极为普通了。”

齐知书小口喝着酒,吃着涮羊肉,闻言停下筷子,拿起湿巾擦了擦嘴角,说道:“长生,你发明的这火锅确实是好东西,尤其是对我们北疆人而言,简直是冬日里的一把火。方才吃下第一片羊肉的时候,我的整个味蕾差点没被点爆。真真是好火锅,好美食,弄的我手痒想写诗。”

秦帝连忙喊过边上伺候的小二,让小二弄来了文房四宝。

齐知书确实有了写诗的灵感,抬手一挥,那白纸便飞起,贴在了对面墙壁上,接着右手做执笔状,那狼毫笔便飞了起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握住一般,沾墨,落笔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仔细看,会发现,在齐知书的右手与那凌空挥动的狼毫笔间,有一条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丝状浩然正气。

这一手,正是浩然正气修炼到大学士境方能掌握的以气御物。

墨字腾空,浩然正气翻滚间,正气文昌塔显现,塔身不断拔高凝实,直一尺六才停下。

“塔高一尺六,六品中等,齐老哥不愧是大雁书院山长,随手而作,便是一首六品中等化塔诗。”刘天风一边吟诵一边感叹。

齐知书对自己写的诗也颇为满意,取了随身印章,盖上大印,对秦帝道:“长生,你秦家酒楼开业,又吃了你一顿羊肉火锅,老师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唯有一手字与诗还算能入眼,就将这首《火锅赋》送你罢!”

“学生谢过老师!”

有道是长者赐,不敢辞。秦帝伸出双手,郑重的接过诗页,又命小二找来裱架,装裱了起来。

齐知书重新坐下,挑着各种食材涮煮而食,见刘天风品了茶,又开始大口吃涮羊肉,便说道:“刘老弟,方才你嫌我这学生写的那副对联口气太大,现在吃的最多的又是你,你要是不表示表示,可就说不过去啊!”

“是极,是极,刘大人,世人都知你书画双绝,要不给长生送一幅画怎样。”说话的是大雁书院监院周子康,五品大学士,乃大雁书院创办人大儒周学海的第三十五代孙。

“大人,齐山长,周兄两人说的在理,你确实得表示一下。”坐下开吃后,就一直没停过嘴的梁仁庆笑道。

方有为,林儒海等人也纷纷起哄。

刘天风被说的面红耳赤,怒瞪了齐知书一眼,对边上的小二道:“给我取笔来。”

小二连忙出去拿了各种型号的毛笔回来。

刘天风凌空弄笔,双手齐出,同时操控大小型号五支狼毫,在白纸上挥毫泼墨,没多久,一副众人围吃火锅图就画成了。

墨光流动,似乎能听到羊肉火锅沸腾的声响,画里一白衣大氅少年与一众长辈吃喝说笑,边上有美侍相陪。那少年衣角飘飞,形容相貌与秦帝竟一般无二,逼真到了极点,仿佛是秦帝走进了画里,又或是包厢里的秦帝就是画中人走出来的。

画里其余人也都与在座的众人一样神似,尤其是那站在秦帝身边的美侍,清秀妩媚,大眼灵动,清纯与妖艳合一,真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极为醒目。

“画道五境,一境形似;二境神似;三境形神兼备,以假乱真;四境笔墨无痕,浑然天成;五境画道极致,水墨生灵。刘大人这幅众人围吃火锅图,已然达到了画道第四境后期。只差一步便能达到画道极致,水墨生灵的画道至高境界。佩服,佩服!”周子康起身赏画,拍手称赞。

刘天风看着眼前的画,也是一脸的激动神色,“要不是你们逼我逼的紧,我也不可能超常发挥,凭着这幅画,一举将画道提升至第四境后期,如此说来,还要多谢诸位。”

刘天风朝众人拱手,满面红光。他生平所爱无他,唯书画耳。画道境界的提升,对他而言,比吃什么美食都高兴。

“不过,刘大人,你这也太偏心了吧,怎么就单单给长生配了一个貌美女侍,我等众人为何就没有!”方有为不满道。

“你们别不满,我这画是送给长生小友的,自然要给长生小友一点优待咯!”刘天风说着看向秦帝。

“来来来,长生小友,这幅画还缺一首诗,我看就由你来添上吧!”

秦帝正沉迷在画中,听言立即醒来,连忙摆手道:“不可,有诸位长辈在,怎能让我这个后生晚辈来题诗!”

“长生,你就别推迟了,你的诗才可是有目共睹,你不填谁填?”方有为说道。

“大善。早就听闻长生小友诗才无双,今天正好让我等见识见识。”大雁城监御使林儒海拍手说道。

“既如此,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诸位长辈纷纷出言让他题诗,秦帝不敢再推迟,再推迟就是不识趣了。

他提笔沾墨,看着眼前的众人围吃火锅图,冥思苦想,忽然眼前一亮,却是想到了一首十分契合画作的诗。

秦帝落笔,一个个瘦金体墨字缓缓浮现。

围炉。

白秫新收酿得红,

洗锅吹火煮油葱。

围炉聚饮欢呼处,

百味消融小釜中。

诗成瞬间。字生出毫芒,宝光绽放。墨字飘起,浩然正气翻涌而出,构成一副似真似幻的众人围吃火锅图。

接着浩然正气波动愈加剧烈,开始凝聚正气文昌塔。

一寸,两寸……一尺,一尺一,一尺二……

直至一尺九,差一点达到两尺。

“六品上等化塔诗。不愧是诗才无双秦长生。可惜,只差一点就能突破两尺,成为一首化塔生灵诗。”林儒海称赞,觉得有点可惜。

“洗锅,吹火,煮油葱,围炉,聚饮,百味消融于小釜,寥寥几笔便将我等围吃火锅的场面描绘了出来。真是好诗,应景的好诗啊!”刘天风赞叹道。

“你们看,那是不是诗画相合?”梁仁庆忽然大叫了起来。

只见原本应该马上散去的正气文昌塔忽然绽放出阵阵耀眼宝光,引的画作同样宝光绽放,两道宝光化作龙凤,升腾而起,彼此交织,十分奇异。

“诗画相合,水墨生灵!竟然是诗画相合,水墨生灵!”齐知书骇然道。

“长生小友的诗与刘大人的画完美契合,达到了变相的画道极致,即将水墨生灵!”林儒海亦是非常吃惊。

常言道,化塔生灵诗常有,诗画相合不常有,足以想见这诗画相合的珍惜程度。许多人穷其一生都可能无法得见诗画相合的场面。没曾想今天竟然有幸看到如此奇景,由不得林儒海等人不惊。

诗画相合,龙吟凤鸣,宝光化作的一龙一凤透顶而出,在酒楼上空缠绕盘旋。酒楼里,大街上,许多人被惊动,惊呼声此起彼伏。

“龙吟凤鸣,交颈盘旋,这,这好像是诗画相合才有的异象啊!”季东明推窗而出,看着高空上盘旋的龙凤,眼露惊讶。

“诗画相合,水墨生灵,赶紧走,宝光是从秦兄那个包厢里出现的,这等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既然遇上了若是不去看一眼,岂不遗憾。”慕容白起身,往秦帝所在的包厢而去。

其他人闻言,立即跟了上去,都想见一见这难得奇景。

没多久,秦帝所在包厢就挤满了人,一个个士族族长,文学才子,看着不远处悬空而立的画作惊叹连连。

“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众人围吃火锅的场面,白而不俗,好诗,秦兄做的一首好诗啊!”慕容白大赞。

“难怪能诗画相合,秦兄这首《围炉》配上刘大人这幅众人围吃火锅图,无论内容还是意境都契合的天衣无缝,简直是妙到不可言传啊!”季东明也佩服不已。

轰!

一声闷响,酒楼上空交颈盘旋的龙凤忽然合二为一,化作一道璀璨至极的宝光,嗖的一声落下,径直没入了那画作中唯一的女子身上。

宝光阵阵,只见那画作一震波动,一个肤白貌美,身着白裙的绝代美人款款走了出来,来到秦帝面前,脆声行礼道:“奴婢见过公子。”

ps:这章的《围炉》诗是陈藻《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的前两句与清人严融的“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拼接,改“聚炊”为“聚饮”合成的。太白检验过,属七绝仄起入韵,符合格律。

第三十四章 月考

距长生火锅酒楼开业已经过去七天。

没错,秦家酒楼的名字就叫长生火锅。为了取这个名字,秦仲离等人绞尽了脑汁,想了许多名字都不尽人如意,最后便干脆用秦帝的表字长生做了名字。

一来,长生,长生,吃了长生火锅得长生,算是一个好立意。

二来,也是利用秦帝的名声推广火锅酒楼,而且在推广火锅酒楼的同时,秦帝的名声无形间也越来越大,两者间也算互惠互利了。

不过真要说起来,还是长生火锅酒楼获利更大。

开业当天,刘天风一副众人围吃火锅图,秦帝一首应景的《围炉》诗。两者诗画相合,水墨生灵,铸就了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不仅夺了一干大雁才子的风头,就连大雁书院山长齐知书的一首六品中等化塔诗也成了陪衬。

宴会结束后,经坊间民众,士林才子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口口相传,一夜之间,长生火锅的名头就在大雁郡传开了。

秦仲离等人大喜过望,第二天大雁郡各县的长生火锅酒楼纷纷开业,一连三天,天天爆满,前来品尝火锅的食客络绎不绝。

刚开始,这些人多是被秦帝的名声吸引过去的,然而品尝了火锅后,就被火锅这等新奇的美食吸引了。诗画相合的奇景加上不断发酵的口碑,长生火锅没有悬念的火了,而且是爆火。

各县的火锅酒楼天天爆满,预定包厢的客人名单都排到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之后了,尤其是大雁城的长生火锅旗舰店,都排到三个月之后了。

秦仲离等长老执事这些天个个都忙的脚不沾地,收购酒楼,招收培训各种人员,整个秦家庄上下忙碌一片。长生火锅分店几乎以一天两间的数量递增,短短不到七天,就蚕食了大雁郡酒楼业三成的市场,打了南家一个措手不及。

砰!

价值百金的碧玉茶杯狠狠的砸在地上,碎成了千万片。

“废物,全都是废物,这都过去七天了,居然一个可用的对策都想不出来,还说什么精通酒楼商业,全他妈是废物。”大厅里,南震山气的破口大骂,站在底下的一众酒楼老板战战兢兢,哆嗦着身体不敢抬头。

“大哥,你生气也没用,这事儿他们确实已经尽力了。”

南凌山说着,挥了挥手,一众酒楼老板如蒙大赦,感激的看了眼南凌山,抹着冷汗退下了。

“七天一个屁都没商量出来,算什么尽力!”南震山沉着脸道。

秦家火锅酒楼的异军突起,不仅让南家之前对秦家做得一切全都化作了无用功,还严重威胁到了南家酒楼业,眼看这种威胁不断扩大,手下的人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南震山岂能不急,岂能不气。

“大哥,说实话,我昨天偷偷去尝了一下这个火锅,发现这个东西眼下确实无解。”

“什么,连你也觉得他们秦家那劳什子火锅好,没办法对抗了么?”南震山吃惊道。

南凌山点了点头,道:“火锅一物确实是顶级美食,尤其是对我北疆人民而言,吸引力巨大。而且不仅是北疆,时间一久,这项美食只怕会传遍天下。”

“什么,这火锅真的如此厉害!”南震山这下不是吃惊,而是震惊了。

“是。”

“那怎么办,若真是这样,他们秦家以后岂不是能富可敌国了。”

“不,他秦家势力只在大雁郡,要想凭火锅崛起,没那么快。而这正是我们南家的机会,只要我们南家也将这火锅搞起来,凭我们的关系人脉,率先将其推广至青州全境,到时便能借鸡生蛋,甚至顶替秦家成为这火锅的创造者也不难。”南凌山笑道。

“哦,这火锅能搞的起来?”

“我已经了解过了,不难。”南凌山自信道。

南震山笑了,自己这个三弟不是口出狂言之人,既然说能做,十有**真能成。

“好,既然这样,你就放手去做吧,钱人你尽管调用。”

“是。”

就在南凌山处心积虑想将秦家的火锅截胡之时,秦帝正在大雁书院考堂,挥毫写字,进行着人生第一场大考——大雁书院一月一次的月考。

大雁书院学子除了日常的一些小测试,还要进行三项大考,即一月一次的月考,三月一次的季考,以及最为重要的,检验学子一年所学的年考。

考试内容分两大类,一为德行考核,二为学业考课。其中学业考课又分文课,武课两种。

前者是对学子的道德品性,日常行为举止进行检查,多为老师评分,学子互评。

后者测试的是学子的学业水平,其中文课考试主要是经史,诗词,策论,算学四项。此外根据所属学堂、学说不同,考核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儒家学子,除了经史,诗词,策论,算学四项外,还要考礼乐;墨家学子加考手工制造;道家、纵横家学子加考辩论哲学;法家学子加考律法;兵家加考兵法韬略;医家加考医理药方;农家加考农圃之技……

武课方面,则要考骑马,射箭,剑技三项。

考试之后,按照成绩排名将学子分为内课生,外课生及附课生(相当于内门弟子,外门弟子,不入流弟子)并给予发放膏火钱,以及各种奖惩。

当然内课生,外课生及附课生并不是一成不变,这跟每次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如果考试中附课生三次连列一等,便可升为内课生;内课生三次三等,则降为附课生。附课生连续三次三等,则将被勒令退学。

这种人性化的竞争机制,一来能激励学子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学术修养;二来也能清理掉一些进书院打酱油,混资历的家伙,保证书院毕业出去的学子都是真正有才学之人。

月考文课对秦帝而言,并没难度,将卷纸填满后,也没检查,小声跟坐在他左右的柳乘风,东方泽羽两人打了声招呼,就搁笔起身离开了考堂。

看着秦帝潇洒离去的背影,柳乘风,东方泽羽两人叹了口气,对视一眼继续埋头做题。人比人气死人,他们两人在大雁书院三千学子中,算的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