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名人的财富 >

第3章

名人的财富-第3章

小说: 名人的财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智瘢Р≌倏偈倍禄幔越鸹ㄈ骞啥澹蛟智柙壑2000万元人民币的转移因子口服『液』,列全国企业捐赠第5名。

    秦始皇的兵马涌、唐朝的极盛,都已属于历史;而吴一坚创造的奇迹属于现代。真诚祝愿〃金花人〃为社会为人民奉献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多的奇迹。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97接见过获得〃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荣誉的吴一坚总裁。

    金花企业的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集团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1994年元月,金花企业集团独家赞助第六届大西北优秀电视剧评奖会,使这次评奖会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成功地推出了《半边楼》等优秀电视剧。

    接着,金花企业集团又策划了一次影响更大的社会活动一〃金花房产群星耀古城〃大型歌舞演唱会,现场气氛活跃,观众反映强烈。1995年,金花企业集团开展了一连串〃手拉手〃活动,包括大型〃五一〃联欢会,在具有象征意义的西安古城上举办〃携后创未来〃的主题趣味运动会,行程1800公里、跨越三省七县的青山春『色』友谊西夏之旅等。公司还拿出100万元设立省市〃青年岗位〃奖励基金,资助〃抗日战争知识竞赛活动〃和〃台湾知识竟赛活动〃,并花费86万元购买《中华儿女》杂志免费赠送给全国县一级五大班子的领导干部。

    吴一坚宫了不忘百姓,不断为社会公益就爱心,从而不断回得社会好评、赞益。这为企业羹定了人气基础。

    有事去凑钱,而不是拿钱去等事

    人要有雄o做大事,没有条件别担心,可以创造条件,空手套白狼并不是要干大事,套白狼本身就是目的,套白狼就万事大吉了。

    陕西金花企业集团的总裁吴一坚是名颇具传奇『性』的人物,这倒并不是他在2000年、200年两度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内地富豪榜,而且位列前茅。

    1986年,带着仅有的600元钱,当过兵的吴一坚,只身渡海从陕西到海南闯世界。看到诺大一个海岛还没有彩电厂,吴就树立了要建立一个年度生产20万台彩电厂的志向。而且,通过10个月的奋斗,他居然实现了目标。要论难度,恐怕比一两年前的有些人讲故事给华尔街听,要大得多。其间,吴一坚克服了多大的困难,恐怕只有他本人更清楚。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事迹,诸如春节都没有回家看一看怀孕的妻子,最困难的时候一连多少天只有馒头充饥。恐怕还只是冰山的一角。

    但是,在吴一坚回顾自己创业的很多〃版本〃中,他一直没有说到传奇般建立起来的彩电厂的结果是什么?也许明眼人不难搞清楚,为什么他在1991年回到故乡西安发展。

    其实对于他来说,失败可能是他更好的一笔财富。在国外考察做企业的人很常见的一条,就是了解一下这个人失败过没有。如果没有失败过的纪录,答案往往是〃不行,这个人还嫩。〃

    〃有事找钱,而不是 拿钱凑事〃这想法很好,它给吴一坚带来什么效益呢?

    的确,寻找机会,是企业家素质中的一种。回到故土后,吴一坚一直在用行动为自己的理论做着注脚。从房地产领域突然杀入生物制『药』领域,金花股份较早实现上市。然后,他又进入竞争激烈的百货业领域,在古城中心地带建起一座令一般消费者咋舌的世纪金花购物中心。应该说,这两年的事,吴一坚都抢占住了制高点,抓住了机会。

    在记者询问海南的经历对吴一坚回到西安创业有什么帮助时,吴承认自己明白了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更需要一种清醒,需要一种机制,需要在理念上的不断创新,确保永续经营。的确,近10年以来,中国企业界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如流星一般划过,之后又归于默默。吴一坚的成功,也许就在于他比那些人还早经历了失败。失败使他悟出了更多的道理,只不过他轻易不会谈到失败罢了。

    在一次与记者的对话中,吴一坚感触很深。

    记者:〃连续两年的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的排名,你的位置都很靠前。对此你有何感想什

    吴一坚:〃我不认为我像他们说的那么有钱,因为金花企业集团并不是我个人的。我在金花是拿工资的,我的工作业绩考核直接跟我分管的部门工作考核挂钩。我正准备和我分管的两个部门座谈,因为最近对我的考核低于其他总裁。〃

    记者:〃但是你实际上可以支配金花企业集团的财富,进而还可以支配更多的社会财富,不论你的'纸面身家'是不是福布斯统计的一样多。〃

    吴一坚:〃确实,现在我并不缺钱,而且我没有想过我没有钱的时候该怎么办。但我是从身无分文到现在这个地步的,我的信条是:有创造的欲望和有能力的人,什么都会有,不管排行第几位/

    记者:〃你曾当过海军,这段经历对你的事业有何影响。〃

    吴一坚:〃当兵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我很多经验都是从那里学到的。并且军旅生涯也锻炼了我不屈不挠的『性』格和永不回头的坚强意志。〃

    记者:〃大家都知道,1986年的时候你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把一个年产几十万台规模的电视机厂搞起来。但你始终回避这个奇迹的结局如何,我想大概是以失败告终了。〃

    吴一坚:〃海南的项目是失败了,但我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以后回西安创业是一种必要的积累。创业的精髓一'有事去凑钱,而不是拿钱去等事。〃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你的经商心得,你会说什么?〃

    吴一坚:们有事去凑钱,而不是拿钱去等事',这句话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它是创业的精髓。这句话和人们常说的:'空手套白狼'的意思有点相近,但还不一样。这句话强调的是:人要有雄心做大事,但是没条件怎么办?别担心,可以创造条件。而'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并不是要干大事,套白狼本身就是目的,套住白狼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有很多人做事,往往先考虑钱的因素,似乎没钱就做不成任何事情。有多少人是生来就有钱呢?〃

    记者:〃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你们这些最早富起来的富豪所处的改革开放初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在这种机会己经越来越少了。〃

    吴一坚:〃机会永远不少。我自己的经验使我坚信:钱比事多,钱比事好找。〃

    〃我想,不能简单地像认识商品一样认识货币。钱的本质就是一种交换工具。认识到钱只是一种交换工具后,你只要创造出能够起到交换工具作用的东西就行了。而你一定有很多东西可以和别人交换,这就是一种思路,打开了你的视野。因此,当你要做事情的时候,你不要先看自己在银行里有多少钱,能用这些钱去做些什么,这就会把自己的思路、想法锁定在一个能做的范围之内,视野、心胸、思路都受到了很大限制。你想,你要真的在银行里有存款,还要去挣钱干嘛?〃

    记者:〃这一席话从创业角度看非常有启发,但真理往往多走一步也就变成谬论,有些创业者用这条经验获得了成功,但他把这条经验放之四海,认为我什么都行的时候,就有可能由成功走向失败。〃

    吴一坚:〃你说的没错,但在此我想跟《中国经营报})的读者朋友们说:去创业吧!别认为你现在一无所有就等于将来一事无成。请记住我的忠告:'有事去凑钱,而不是拿钱去等事。〃

    记者:勺年回西安创业时,你怎样看当时西安的投资环境。到现在为止,西部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如沿海一些城市,你怎么弃'明'投'暗'呢?〃

    。吴一坚:门年回西安创业时,我在心态上是比较轻松的。我觉得西安更有利于我的发展,原因是我在西安土生土长,我的想法和做法更符合西安的实际情况,因为我更能了解西安及西安目前的市场资源分布,以及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东西。因此,对西安的投资环境的认识,对西安与沿海地区市场的把握更清楚。因此我对开拓西安乃至西部市场充满信心。西安作为古都和旅游城市,它的信息传播非常快,市场结构和人员结构并不落后,只要南方流行什么,过不了多久,西安也会跟着流行起来。同时,在西部办企业对于经营成本的控制有很大的好处。〃

    记者:〃像金花这样的西部企业,与沿海地区的先进企业的主要差距在哪里?〃

    吴一坚:〃西部的企业不论是在经营管理、市场占有率、企业的整体质量上都有差距。真正的差距是在观念上。但西部就永远没机会了吗?不是!东西部好比分工不同的两兄弟,老大这两年在市场中搞经营5年,老二在大学里学习5年,他们分工不同,老大了解市场擅长搞经营,老二更有理论和基础,老大如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与老二结合,形成合力,能带来更大的发展;反过来,如果老大看不起老二,不合作,整天只想着我要兼并你、占有你的企业,就不会双赢。〃

    记者:〃作为一名西部企业家,你怎么看西部大开发的商业机会?〃

    吴一坚:〃现在看来,一些东部企业来西部,首先是推销自己的产品,其实这样并不容易成功。而一些西部企业也有短期心理,觉得这里是穷山恶水,捞一把就跑到东部去。这都不对。我认为应该有一种持续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来选择西部,东部是企业先发展起来,『政府』再建桥、修路搞基础建设;但西部不同,国家对于西部开发搞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先确立西部发展构架和基础,这样西部未来的发展后劲非常足。所以,企业在西部发展更应该有长远的眼光。〃

    记者:〃金花从房地产起家,现在又进入了生物制『药』领域,还搞了世纪金花购物广场,这种多元化的路子是否也是一种投资饥渴症?〃

    吴一坚:〃对于我们来说,进入生物制『药』行业是企业进人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搞生物制『药』不能急于追求利益,我要考虑金花的5年、10年的计划。它投入比较大,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但适合长期做。〃

    记者:〃世纪金花购物广场在1998年开业时,正值百货业不景气,竞争也非常激烈,国内许多大型百货商场纷纷倒闭。你当时为什么要选择百货业这种'夕阳'行业?〃

    吴一坚:〃金花1997年完成上市,投资世纪金花,与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一样,有我们自己的战略眼光。我当时想,金花要想成为大企业,就必须和国内外的大企业合作;自己想成为品牌企业,就必须有其他知名品牌的企业伙伴。我们选择百货业,这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行业,里面卖的许多世界著名的品牌都是经过百年发展的。这样,我们就选择了一个切人点,使自己更容易和著名品牌、著名企业'亲密接触'。这种合作,是在一种平等,便于学习、交流,更容易沟通的氛围中进行的,我经营的初衷和战略定位有区别于百货。我和百货不在一个竞争行业内,我可能有些商品也在百货范围内,但它不是我的商品主流。通过这些合作,使金花拥有来自多家著名品牌的、有百年历史的合作商,有机会学习到国际大公司的国际化连锁管理和配送的经验。我们自身虽然没有开一百家店,但是我们跨越了这种商业经验和『操』作上的原始积累阶段。通过开一家店,就学到了开100家店的经验;通过开一年店学到开100年店的经验。我自己对此还是挺得意的。〃

    记者:〃福布斯搞的中国富豪排名榜,每年的变化都很大。有些人头一年排在前面,第二年就掉到后面去、甚至掉到榜外去了。如果将来你掉出去,你认为失败在什么地方?是多元化还是企业文化,或者是管理跟不上等其它原因叩

    吴一坚:〃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排名榜是他们的评价,我只在乎自己的企业是否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我看掉出榜去也未必就是失败;留在榜内,如果企业没有进步也算不上成功。民营企业在管理和制度上提高层次是我最关心的。如果你们《中国经营报》评选中国管理最好的企业,而我们能名列其中,对我来说才更高兴。〃

    吴一坚用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作为一个军人独育的个『性』,做事特别果断,敢想敢做,而不是去空等,视野开阔。创富历程

    1960年12月10日,吴一坚生于西安。曾在解放军东海舰队服役,先后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1984年辞职,只身到广州打l。

    1986年到海南发展。

    1991年回陕西西安创办金花房地产公司。

    1994年*月到1997年5月,吴一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西安市、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和〃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95中国500位企业改革者〃,。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获美国联合基金会、美国美中人民友好协会评选的〃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

    吴一坚现任全国政协委页、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陕西省及西安市工商联副会长、西安市政协常委、中国青年科技协会副会长、西安理工大学及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200年10月吴一坚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内地100富豪第8位。

    

名人的财富 二、药业大亨,劈波斩浪……记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

    要说阅历,张思民30多年生涯可以用〃单纯〃两字来概括,与许多成功者在成功之前一般都有一段大起大落的坎坷经历不一样,他单纯绝非平庸。1989年,张思民带着3000元到深圳抢滩,弄『潮』,凭一个〃海洋生物〃的概念融资10o万美元,创立〃深圳海王〃。2001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0位,其个人资产达35亿元。

    张思民

    财富:35亿元

    年龄:40岁

    出生地:吉林长春

    出它背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粪公司:为王集团

    总部所在地:广东深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