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骨 >

第344章

铁骨-第344章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看完信缓缓放下:“有道理,安毅想得还是很周到的,不过他现在才招募到七千人,看来他仍然坚持他那套严苛的征兵标准,实在太慢了!你们要催催他加快进度,必须在二月底之前组建完毕开来南京报到,一天也不能再拖了。”
    康泽笑道:“校长请勿担心,安师弟要求再高也不会缺兵源,自从他得到校长批准建立牺牲将士纪念碑之后,各大报纸广泛报道,八卦洲如今形同集市,人满为患,全国各地赶到八卦洲义务劳动的青年学子多达五千余人,其中半数青年天天缠着尹师弟要求加入模范营,加入独立师。
    原本在逃亡途中失散的百余名独立师老兵听到消息,相继从江北各地赶来重归队伍,其中不少人身后跟着数十名至上百名青壮,两千余名老兵相互见面之时,如同隔世相见一般抱头痛哭,哀声遍野,把周围数千民众感动得泪如雨下,记者们趁机拍摄照片大肆渲染,弄得舆情鼎沸全国皆知,某些人恐怕再也不敢轻易开口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众人会心一笑,蒋介石满意地望向天花板:“干得不错!很不错!安毅的无声宣告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效果,安毅也因为这一义举不缺兵员了,相得益彰啊!”
    康泽继续汇报:“校长,昨晚雨农兄对学生说,这半个月来,尹师弟不知用什么方法,让一千二百余名各高校的男女学生回去搬来行李,于昨日傍晚欢欢喜喜地乘坐包船赶赴老南昌,转入即将开学的江南医学院和理工学院继续学习。
    之前三天,尹师弟已经把一千三百余名青壮送上江南公司送来物资的货船,看样子是前往老南昌接受新兵训练。
    从今天算起,再有半月工程完工,期间很容易就能招到四五千新兵,照这个情况看,学生认为很可能安师弟他们早就预测到所产生的影响,否则不可能干得这么干净漂亮。”
    众人连声附和,纷纷说安毅越来越狡猾了,只要是机会就没见他错过的。
    蒋介石难得地笑起来:“你们别忘了你们的师弟是干什么出身的,连静老和庸之先生这些前辈名流都对他的商业天赋赞赏有加,他会做亏本生意吗?哈哈……就这样吧,把鲁逸轩这八个人立刻派到南昌去,让他们向安毅报到,另外,济时你给安毅去个电报,就说我答应他的请求了,同意那个在‘一一。二二事件’中为党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黄应武担任他的党代表,军衔嘛,就从上校晋升少将好了。
    这个黄应武十六岁就当兵,身经百战,军龄很长,在北伐中战功卓著,又是政治学校的首期毕业生,果夫对他赞赏有加,视为亲传弟子,完全具备晋升少将的资历和功绩。”
    “是!”
    俞济时低声回答,跟随弟兄们一起悄然离开,安毅师重组的最后一个难关,就这样轻松地闯过去了。
第四〇一章 决胜于千里之外
    第四〇一章决胜于千里之外
    “报告:南京总司令部来电,其他书友正常看:。”身材高大有张坚毅方脸的独立师新任通讯科长罗磊站在会议室门口,报道完毕大步走向安毅,恭敬地递上电文。
    安毅点了点头,摆摆手示意他随便找个位置坐下,随后仔细端详起来。看完后,安毅眉头舒展,对着满堂将帅扬起了手里的电文:
    “好消息啊,校长和总司令部已经同意了我独立师的编制计划和各级主官任命名单,看来贺师兄和俞师兄他们没少帮忙啊!现在大家理解我什么会对我那些师兄那么好了吧?应武……”
    “到,书迷们还喜欢看:!”
    黄应武一脸振奋地站了起来。
    “恭喜你!你小子晋升少将了。”安毅非常开心,这下就没有空降的党代表向自己指手画脚了。
    胡家林、杨斌等众兄弟齐声向黄应武致喜,黄应武脸上堆满了笑容,对夏俭和詹焕琪拱拱手说道:“别只恭贺我了,两位老兄不也都升将军了吗?一个是堂堂的省保安司令部的参谋长,一个是赣中司令部的司令,啧啧!这名头比起咱们老大都威风,何况小弟这个末学后进?”
    众弟兄一听都不由笑了起来,一时间群情激奋,欢声笑语不断,这时坐在黄应武身边的罗磊眉飞色舞地恭贺:“恭喜师兄了!”
    黄应武乐呵呵地掏出香烟分发一圈,最后给罗磊点上:“师弟,你别着急,只要死心塌地地跟着咱们老大干,就不愁升不了官,我从士官到将军,才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你的能力比愚兄强多了,说不定打上一两仗你这少校军衔就到上校了,努力吧!”
    罗磊点点头咧嘴一笑,在弟兄们的笑语中翻开文件夹提笔书写。
    罗磊毕业于黄埔二期政治科,随即被抽调跟随俄国教官学习无线电,在中央党部干了一年多无线电报务,再到陈果夫主持的中央政治学校进修,与半路出家的黄应武是同期同班同学,将近一年的相处,两人从相识到相知感情日渐深厚,在反对李宗仁特别委员会而发起的游行示威活动中两人都差点儿丧命,经此一难,两人的情谊更为深厚。
    此次安毅师重组,率先得到消息的罗磊再也不愿留在沉默而幽暗的中央党部里耗费自己的青春,悄悄给返回老南昌的黄应武写信请求调到独立师,黄应武早就想把精通无线电并拥有扎实军事基础的罗磊挖过来,接到信立刻找到安毅汇报,当时任凭黄应武如何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安毅都没有答应,而是悄悄给陈瑜发去个电报让他请求龚茜帮忙查询,龚茜的回电只有八个字:诚恳稳重、德才兼备!
    安毅接到回电的第二天,黄应武怀揣安毅的亲笔信赶赴南京找到老师陈果夫,硬着头皮接受陈果夫的一顿教训之后拿到批准手谕,大喜若狂的黄应武告别陈果夫立刻钻进人事处,仅用二十分钟交际就让一群喜笑颜开的“老头老太太”给他办完所有手续,书迷们还喜欢看:。
    当罗磊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的黄应武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中央党部的人了,被黄应武拖进门口的轿车开到总司令部再到第一军军部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一份子,罗磊激动之余,连连向师兄黄应武致谢,黄应武却非常恼火地说军部这帮狗日的大老爷太苛刻了,只给师弟定了个少校军衔。
    罗磊就这样来到老南昌,一周来他对安毅所部弟兄间浓浓的情义倍感温暖,相对于死气沉沉却又尔虞我诈的中央党部,这里的一切对于祖籍山东性格耿直的罗磊来说简直是个天堂,特别是被安毅破格任命为师部通信参谋兼通讯科长的重要职务后,罗磊心中的那点儿隔阂瞬间消除,对安毅钦佩不已满怀感激。
    安毅看到比自己大五岁的罗磊一脸郑重的表情,心里对这个新加入的弟兄十分满意。看到差不多了,便举起手示意弟兄们安静,随即朗声问道:“老罗,西面有消息了?”
    罗磊收聚思绪,打开面前的文件夹从容通报:“虎头长官和丁大队长来电,‘下贺丸’号在万县卸下了枪支弹药等物资随即顺江而下,目前正在虢亭码头装载木材,预计该船将在明日凌晨。另,黔西北的石珍长官来电,其搜索小队尚未遇到四十四军派遣的联络官,并请求给予二十万元援助。”
    众弟兄全都望向安毅,安毅沉思片刻走向身后的大型地图,杨斌和胡家林也站起来走到安毅身边,三个人对着地图指指点点商讨片刻,再次回到座位上,安毅望向军需科长常保芳,大声命令:
    “老常,你给重庆的江西会馆账户转入二十万,他们知道怎么办。石珍大哥南面是周西成的大军,北面是打得不可开交的川军各部,他正处于最困难也是发展机会最好的阶段,此时不支持更待何时?”
    “是!”
    重回独立师的上校科长常保芳大声回答。
    安毅转向罗磊:“立刻给石珍大哥复电:款项三日内即可到达重庆。虎头和老丁那边不需要回复,只需等候他们下一步的消息即可……诸位,各部的野外拉练和实弹射击训练继续进行。老廖,你的炮团不要担心消耗弹药,新配备的三十门卜福斯火炮尽管性能优异,操作简单,但是你麾下新加入的弟兄不打上几炮心里终归还是没底,操典背得再熟也是纸上谈兵,你尽可把库存的炮弹全打完,到了南京我会想办法给你们补上。”
    “是!有师座这话属下放心了,炮兵团绝不会辜负师座的期望!”
    新任炮兵团长廖民林上校霍然站起,他很清楚安毅和胡家林等长官对炮团的重视,炮团如今拥有比各友军先进的卜福斯火炮,每门价值两万四千大洋,是安毅在一个半月前咬着牙自掏腰包买下的,总司令部运来的二十四门半新旧杂牌火炮、三万发炮弹,早就被安毅送给夏俭的保安部队了。
    安毅示意廖民林坐下:“各部要对新兵多加照顾,从严要求,教导员绝不能放松新兵的思想教育工作,回去之后要对半个月来‘一带一’的训练成果进行考核评比,把成绩突出者报上来,我们将在出发前给予表彰予以奖励。
    一周之后,各团各营必须把涌现出来的优秀士兵送到教导大队进行最后选拔,各部输送优秀士兵人数的多寡,将成为在座各位军事考评的一个重要内容,散会!”
    “是!”
    全体起立大声回答。
    弟兄们走后,安毅、胡家林、杨斌、詹焕琪、夏俭等人围在地图前,猜测顾长风和丁志诚率领的特种分队将会如何下手?众人商量片刻,均认为顾长风和丁志诚会在虢亭水域展开行动,但是谁都不能确定行动的具体方式和步骤,其他书友正常看:。
    胡家林颇为难过地说道:“虎头作为特种大队的首任主官,这次主动提出要求率队行动,肯定是因为即将离开,心里面舍不得了。眼睁睁看着特种大队一分为二,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
    杨斌笑了起来:“胡子,你是不是不愿意让老丁留下来啊?”
    “这倒不是,老丁和老李留下来协助你是应该的,老南昌是咱们的根,不守好可不行啊,何况咱们的训练基地在老南昌,非常需要他们这样优秀的教官,小弟只是一时半会儿不习惯罢了。”胡家林解释道。
    安毅哼了一声:“有什么不习惯的?咱们总不能整天守着个独立师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还想你们个个都当师长军长呢,你们都当上师长了,老子不就是军长了吗?说不定再进一步当上集团军司令了呢,夏俭这破司令算得了什么?”
    众弟兄听了哄堂大笑,夏俭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反而仰起脑袋非常得意:“小弟这司令无论怎么破,好歹也是个司令,而且是咱们独立师所有弟兄中间开天辟地的第一个司令,老杨虽然比小弟职务高,但是名义上也只是副司令,对吧?”
    众弟兄被逗得捧腹大笑,杨斌笑完说夏俭这小子回来之后像变了个人,估计是有了孩子心胸宽阔了……
    凌晨五点,在万县销售了数千支质量低劣且已被日军淘汰的村田步枪、二十五万发子弹、四百支德制驳壳枪、大批红丸和仁丹的“下贺丸”号货船,装上满满当当的珍稀楠木,将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搬运工人赶下船,收起跳板解开缆绳,徐徐驶离简陋肮脏的虢亭码头。
    大副鸠山俊一对负责安保的池田等人嘀咕几句,走进驾驶室低声叫醒睡了半个晚上的船长,恭恭敬敬地向他汇报装载的货物情况。
    小雪下个不停,负责货船安全的池田望着后方越来越迷糊的港口吐出口浓痰,对船舷上的四名手下大声吆喝几句,独自走向船艉。
    池田在船艉堆满篷布和缆绳的甲板上走了一圈,看到一切正常,就要回到底舱好好睡一觉,刚走到舱门拐角,一阵凛冽的江风吹得池田脑袋上的帽子掉在甲板上,池田咒骂了一声,弯腰拾起帽子,突然感觉一阵刺骨的疼痛和冰冷的疾风从自己左肋直透心脏,转过头看到一张黝黑的面孔和那双冷酷的眼睛,身子一阵痉挛,随即软绵绵倒下,哼都来不及哼出一声。
    顾长风小心翼翼放下池田的身躯,拉起他的棉衣按住伤口,缓缓拔出一尺长的工业用三棱刮刀,举刀对着微弱的光线看了一眼,非常满意,心想回去得说服安毅多买一些这种德制工业刮刀回来,只需改装一下握把,就是最好用的暗杀利器。
    顾长风半蹲着靠在冰冷的舱门边上,静静等待左舷的安晋和丁志诚,伸出脑袋望了一眼半开的沉重舱门,倾听下方传来的打鼾声。
    不一会儿,敏捷的安晋和负责爆破的韩先至、陶山明几个来到顾长风身边,安晋比划两下再点点头,顾长风就明白甲板上活着的人都被清除干净了,丁志诚和三个弟兄已经摸向驾驶室,于是指指舱门率先闪身进入,安晋把匕首交到左手,拔出腰间的柯尔特手枪跟随入内,身背麻袋的韩先至和陶山明则留在外面等候。
    船长室左侧的舱门口,手握匕首的丁志诚估计对面的杨立邦已经到位,站起来大大咧咧地推开舱门大步入内,矮胖的舵手看到丁志诚吓了一跳,嘴巴刚张开丁志诚的匕首就插入他的太阳穴,正在与船长谈话的鸠山吓得张开大嘴,杨立邦左手的驳壳枪已经插进他的嘴里,右手的驳壳枪顶在小胡子船长的眉心上,吓得鸠山两人魂飞魄散,一动都不敢动。
    丁志诚拨弄了几下方向舵,低声抱怨小日本的货船操做性比不上德国佬,看看夜行探照灯范围内的航道宽阔笔直,干脆不管了,转身询问鸠山两人谁会说中国话?两人全都惊恐摇头,丁志诚恼火地骂了一句,伸出手“咔嗒”一声拧断鸠山的脖子,抓住矮小船长的衣襟轻松举起来:“你的,钱放哪里的有?”
    船长早已吓得裤裆湿透,额头青筋凸起,忙不迭挥手指向后方,杨立邦收起枪掀开被子拉开隔帘,一眼就看到镶嵌在钢质舱板下方的柜子,伸手一拉柜门的暗锁根本就没锁,舱里昏黄的灯光将两个五十公分深一米见方的空间照得一清二楚,分成一格格的暗仓内满是码放整齐的金条、一袋袋银元和一尊尊青铜陶瓷古董。
    “奶奶的!竟然这么多……”
    杨立邦蹲在暗仓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