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皇朝-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宇自然还是把她留在公司,面试下午另外两个应聘会计。
萧文静心里得意想着:这可是你没问的,那本姑娘一年换了五家公司的工作经历就不用汇报喽!
……
宋小刚这些天一直在整个南粤甚至大半个南华国跑,寻找可以满足夏宇对耳机需求的代工厂。
也难怪他辛苦,实在是夏宇要求太高。
好在四十块的成本对于一般耳机绝对是高价了,很多国内mp3厂家配的耳机成本不过五块十块。当然他也没想跟专业的耳机设备比,但绝对属于高档品。
而且,夏宇给他整整五万副的最大谈判额。
就是靠着这个听上去有些恐怖的数量,才让宋小刚有底气跟那些大牌代工厂谈判。不过仍然只是谈判,最终还是要夏宇来拍板。
毕竟一来数额大,二来夏宇对音质要求也苛刻。
要知道,全国2003年的mp3销售量大概只有170万台,均价800元,今年上半年数据没出来,业界的估计是110万台。
但夏宇知道,由于需求被引爆,价格不断下降,今年国内市场销量会是430万台,2005年更达到恐怖的近700万台。
宋小刚给夏宇打电话的时候,丰达、富士达两家代工厂的市场经理已经分别被他安排在酒店,并且带来了初步加工的样品。
当然,两家的市场经理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夏宇打车去找他,一见面就说:“办的不错,这些天辛苦你了!”
宋小刚倒是有点兴奋,说:“嘿,这些厂开始还不怎么理我,等我报上五万的数目时,一个个都舔着脸贴上来。不过夏总,我们能卖出五万台mp3?”
说着给夏宇简单介绍了下这几天的行程,同时也对整个mp3产业链上的情况更加了解了。越是如此,他越是对夏宇说的五万台心里没底。
夏宇笑着看他风尘仆仆的模样,问:“哦,你对极星这么没信心?”
宋小刚被夏宇问住了,这话叫他怎么回答,声音放低了不少:“这么还没看见产品呢吗……”
夏宇说:“一会儿就去看,你这就给丰达的人打电话,我们直接去烽火那边测试。到时候你再给我猜个数字。”
姜平是丰达这次过来的市场经理,也是开始没怎么理宋小刚的人之一。
丰达属于行业内顶级代工厂,代工业务覆盖森海塞尔、索尼等不少大牌专业耳机品牌,所以一般的小厂订单丰达向来是不怎么理的。
没别的,小厂订单一来量小,二来可持续差,即使利润点高些也很少考虑。
但这架不住5万的大订单。而且现在厂里订单不饱和,所以姜平已经接到主管通知一定要拿下这个大单。
三人一起到达烽火公司的时候,杨春来已经做好准备在等他们。
经过最后的调整和测试,这套签署了独家使用协议的定制mp3设计方案已经可以交货了,比预定的15号提前一天。
和mp3整机一样,夏宇对耳机的要求一样很简单:外形、材料和线材等水质之上即可,但振膜以及线圈这两个核心元件要尽量高质量,核心就是保证音质。
耳机这种产品除了高端型号外,并没有多大核心技术,所以也不需要像mp3、手机一样需要太专业设计方案,大牌的代工厂、加工厂本身都能拿出不少解决方案来。
姜平这次带了十副耳机过来,分两种技术标准,都是根据极星的要求临时赶制的。
在烽火这边做出的简陋样机上测试后,第一种方案下的表现效果十分强悍,第二种也在水准之上。
作为市场经理,姜平对mp3市场还是有不少了解,却为这个测试的效果震惊不小。
难道这个小厂要做的是高端市场吗?还敢下五万的耳机订单?他越想越不可思议,暗自记在心里打算回去汇报。
夏宇并没有故意瞒着他的意思,直接让宋小刚通知富士达的业务经理赶到这里。
这让姜平心中一惊,不过这也是常态,并没多说。
富士达的业务经理是个三十出头的大胖子,叫董春生,满脸横肉堆起来笑的时候不吓人已经不错,真不知道怎么选择做业务经理的。
之所以在行业老大之外选择了富士达,是因为这家技术弟子也不错,2000年在港都上市后,富士达的投入和发展速度都很快,而且相比丰达的报价要便宜。
这胖子一到烽火公司,就开始抱怨这地方怎么这么不好找,打个车都要问半天,还说也不拍个人接一下。突然看到旁边的姜平一下子老实了,这老冤家也在还是态度好点把。
这次检测的效果也还可以,但明显两组耳机的效果分别比丰达要差一些。价格低的还好,但高的那个就比较明显。
让杨春来给腾出了办公司,夏宇带着宋小刚把两人一起请进去当面谈。
他先自我介绍说:“我是极星电子副总经理夏宇,谨代表公司欢迎两位。之前宋经理已经跟二位有过详细沟通,但我还要补充一句,极星电子未来一年的耳机订单不是五万,而是十万!”
此话一出,另外两人且不说,连宋小刚都震惊不已,一脸错愕的望着他。
都是圈内人,谁都知道去年市场上排名第一的三星,也不过占据了15%的份额,也就是二十万左右的销售量。这还是靠着三星在2002年近乎垄断的份额余威,事实上第二名的销量都没到十万。
姜平一脸似笑非笑,胖子董春生更是把鄙夷写在了脸上。
夏宇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不多说,直接道:“极星电子的要求,宋经理已经没少跟你们沟通,现在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接着谈谈合作吧。”
姜平也想通了,只要是订单到手就能拿下这笔业绩,至于极星这边怎么处理关自己什么事?于是先开口说:“如果真是十万副的耳机订单,我需要跟总监汇报一下,不出意外可以再优惠一些。”
丰达之前拿出的两款耳机样机,第一款效果很强悍,报价是50元;第二款稍差,报价38元,档次划得很开。
无论是哪种产品的代工,一般利润率都很低,赚的都是量大的辛苦钱。即使是世界五百强的富士康、伟创力也是如此。
所以老板们才通过各种手段压榨工人的价值,争取将劳力成本压到最低。
后世富士康不断出现的跳楼事件也是因此而起。
可惜即使到夏宇重生前,绝大多数华国科技类公司都是制造为主,技术为核心的很少见,“世界工厂”的地位一直没有本质改变。
当然,互联网领域应该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只是不可复制。
董春生听了姜平的报价,心中暗暗叫苦。
他这人外表凶悍憨鲁,其实心思很细,而且很善于观察别人。他看出夏宇是真的要做大订单,似乎根本没想着能不能卖出去。虽然心里对这种狂妄暴发户的鄙视更深了,不过订单还是要拿下的。
“富士达也可以更优惠,第一款就46块吧,第二款35,这个我就能做主。”他的报价比原来还要低一点,而且明显低于丰达的。
夏宇却摇头道:“两位的报价还是有些高,这样吧,我们现在只谈第一款。而且极星电子资金实力有限,我希望能够在结算方式上灵活一些,比如先签两万的订单,但我们可以加上其余八万副的限定附属条款,比如5%的首付货款……”
“这恐怕有点难……”
“有没有搞错!”
夏宇没理他们,继续道:“你们还是跟上级汇报一下再回复我吧。我们的产品你们也看到了,极星电子在mp3市场是有野心的,不是小打小闹,希望你们能把这个意思也汇报下。”
两人纷纷起身打外面打电话,老实说极星电子的价格也算公道,比起给那些大牌代工的利润还要高些,他们最担心的是稳定的长期订单。
如果极星真的在市场站稳脚跟,那未来的大客户自然也要另作考虑。同时两万副的一期订单和八万的附属条款后续订单,本身也足够吸引人了。
今年以来mp3市场竞争陷入乱战,代工厂的日子也不那么顺利了。
两人回来后,脸色都有些变化。
姜平略显轻松些,他的一个电话过去说明情况,也谈了谈自己对极星的感官,尤其是这个自信满满却并不倨傲的年轻副总经理。
总部的市场总监和副总裁简单讨论了下,很快就给他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空间。毕竟现在也是丰达现有产能空置很高的一个空档期,未来又不好预判。
董春生那边因为自己对这家小公司的观感一般,所以汇报时多少有些主观情绪,最终得到的议价空间很小。
其实夏宇想做的很简单,他并不想在耳机这个关键配件上太苛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愿意付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只是现在手头紧,需要一些策略。
而且未来极星电子的产品升级必定很快,一个实力强大的配件工厂后面会省去很多麻烦。
最终,在董春生复杂的眼光中,姜平拿出了预付款6%的一期2万订单,加上强制性后续八万订单的方案,第一款高配耳机价格最终也定在了45元,成功跟极星电子达成合作。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十一章 北极星K1问世
自从烽火这边的方案定型后,极星电子第一款mp3的研发进度推进的越发顺利。
夏宇给一干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的极星电子骨干,再次描述阐述了这款产品的定位、优势、前景,同时约定在销售额突破一千万的时候将举行内部庆功宴,准备五十万现金的奖金池论功行赏。
这也彻底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说起来,这种简单的激励手段并不是适合所有初创公司,但如果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强大的核心团队时,效果就非常明显。因为工作劲头是能够自上而下传递的。
就这样,原定七天的样机生产和测试流程再次提前两天完成。
算上烽火那边赶出来的进度,最终完成时间比夏宇计划的7月22号提前了四天!
其中,除了夏宇要亲自盯着的一些工作外,采购部总监李德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凭借行业人脉和熟悉程度,他迅速根据极星电子的需求签署了一系列采购协议,并且多是选择信誉度较高的渠道商。
这就意味着,极星电子的第一款mp3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而生产领域之外,新公司其他部门的从无到有,也迅速发展起来。
经验丰富的人事经理王雪琴协助夏宇一起,迅速在前来应聘的人员中,挑选出了七名员工加入极星公司,并初步建立了管理考核体制。
行政部、财务部、人事部、市场部的框架都搭了起来。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萧文静。
这个学霸级的财务经理不愧她的名门出身,在短短三天时间里,她就带着新加入的一名会计,给成立不久的极星电子做了全面的资产统计,并制定了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此夏宇是惊喜不已,然后“心甘情愿”的被萧文静敲诈去一顿大餐名额。
唯一不足的是市场部经理一职还是空缺,不过已经有了两名还算可以的年轻业务员。
……
7月17日,极星电子工厂的生产车间,夏宇端坐在组装台前。
他的身前,摆放着刚刚插装好的pcb板。
大小不一的十几个元件整齐、均匀且牢固的分布在不大的电路板上,显得异常精致美观。
心里过了几个画面,然后突然动手!
只见他一手拿着恒温电烙铁,顺势在台上连抹两下,焊锡和松香已经均匀的沾满触头。
再精准的往焊接点一递,下一秒另一只手上的焊丝也到位,很快那颗固定在那的小芯片已经牢牢接上焊脚。
在他身后,足足站着十来个人,都穿着防尘防静电全套服装,一刻不停地看着他娴熟而迅速的焊接动作。
夏明顺、李德、刘明胜、张梅、张奎、宋小刚、王雪琴、萧文静……所有极星公司骨干人员悉数在场。
今天是极星电子非常重要的日子。
被命名为“北极星(polaris)k1”的第一款mp3正式启动量产。
在刚刚结束的开工仪式上,夏宇真诚而隆重的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工作,让极星电子从无到有成长起来。同时,他用精彩的口才再次描绘了辉煌的未来,并允诺公司一定会让各位元老得到足够的空间和价值。
随后,在刘明胜的撺掇和大家的好奇下,夏宇走上了操作台,为极星电子组装第一台产品。
这一手堪称表演的操作,再次震撼了一群人。
夏明德拉过刘明胜往后退了一步,小声问:“小宇平时也来这里组装吗?”
刘明胜也在死死盯着前面的夏宇,听见他的话下意识说:“这阵子夏总经常够来,哦我是说小夏总。”
夏明德没去管他称谓的问题,心里仍然有些纳闷,不过没再说话。
另一边,萧文静也小声跟王雪琴说着什么,看着夏宇的眼里满是好奇。她觉得这个未成年小老板似乎很有意思。
杨春来代表烽火设计公司,作为极星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也在人群中。
他是资深技工出身,虽然这些年开始更深入的研究理论转向设计领域,但一手操作功底并没有丢。在他看来,只有深入了解一线工人的操作,才能设计出更具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
所以,在别人被夏宇那娴熟甚至优美的操作所吸引时,他更能看出那动作背后,完整的操作理念和扎实的基本功。
想到那天夏宇忐忑而自信的给自己开出三十万年薪,邀请他加盟极星电子的情景,他的眼神更复杂了起来。
这时候,夏宇已经开始完成焊接工作,耳机、接入线等插孔、usb连接口等原件也都按照设计位置固定在了整块pcb板上。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外壳组装了。
北极星k1的外表看上去有些模仿苹果早期的ipod。
火柴盒大小的长方形机身上面是一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