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婚然天成-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禾薇摇头,“是准备刺绣用的。”
“刺绣?”赵芙蓉的嗓音微微扬高,惊讶地看着禾薇,有些不敢相信:“你是说,这全家福你要做成绣品?”
这得花多少工夫啊。关键是,能绣得好吗?
人物肖像绣她不是没学过,但要绣好可不容易,高级绣工技能考之前,她也曾尝试着绣过一副,绣的还是海报上的当红明星,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至今还搁在家中的书房积灰尘呢。
而今,听禾薇说她要绣人物肖像,且还是一副将近有二十人组合的全家福,赵芙蓉吃惊之余,不免有几分期待,想看看禾薇究竟能绣到怎样的高度。若是这样一张全家福,能被她绣出照片的味道,那么,她赵芙蓉是彻底地心服口服了。
禾薇进来之前,还站在南窗前捧着花草茶晒午后秋阳的于雅君,此刻也不喝茶了,在自己的绣架前坐了下来,神情有些呆。
上次怎么说来着?人家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就算懂古绣,也不见得真会有人来请她接大单,因为连个高级绣工证都没领到,遑论什么名气了。一般懂点绣品的买家,没一个不希望自己的绣品出自大师之手的,她现在虽说还没被冠以大师之称,但出去进修或是同行交流时,胸前好歹能别上“高级绣工”的名牌,禾薇她算什么?!
可事实呢?真如她想的那样,只做一些店里卖的大众化绣品吗?
完全不是!
据她所知,禾薇在补完赵世荣的那架古朝绣屏后,马上就接了一副大单,虽然没在店里绣,但在周安那里领绣线她是看到的。
这一次,好像又接了一副了不得的大单。
人物肖像绣,只要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类绣品的难度,绝不亚于双面绣。
毓绣阁,这是要让她和赵芙蓉坐冷板凳的节奏吗?
能不能接、愿不愿接是一码事,但问都不问,就交给一个才来店里没多久、连高级绣工证都没拿到手的小丫头片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第26章 救命之恩的谢礼
顾绪带着陶德福进来时,禾薇刚把草稿完成,贴在蚕丝绢面下,放在工作间共用的映灯箱上勾描正稿。
禾薇做起事来,向来专注。一旦渐入佳境,做什么都心无旁骛。
而其他绣工,纷纷被禾薇的举动勾起了好奇,午休结束了也没一个回到自己的位子,都窃窃私语地围在禾薇桌边看她勾描,没人注意身后的动静。
是以,顾绪两个站在大伙儿背后驻足观望了大半个小时,也没人发现他们的存在。
哦,也不能说完全没人发现,独坐在角落发呆的于雅君就看到了。只不过于雅君这人吧一向自恃清高,哪怕人是大老板、大掌柜,她也没半点主动打招呼的意思,反倒有点“我是高级绣工,合该你们来套近乎”的心态。
就这样,直到禾薇把草稿一笔一笔全描上绢面、松开碳笔甩着略有些发酸的手腕抬起头,才看到了大伙儿背后默不作声的两人。
“掌柜好!”禾薇忙起身立正。
众人这才惊觉掌柜的就在她们身后。
而陶德福身边这名年轻男子虽说眼生,但能被陶德福领上工作间的,即便不是来毓绣阁定绣品的贵客,也必定是重量级的人物,哪个还敢偷懒摸鱼,全都一声不吭溜回到自己的位子,假装忙碌地做起绣活,实则竖着耳朵听禾薇这边的动静呢。
“你这法子倒是新颖。”
顾绪拿起灯箱上的绢面和草稿,两相比较了一下,侧头看着禾薇问:“可绢面上勾得这么简略,绣的时候不会出差错吗?”
禾薇自从做了十六年的高门闺秀,回答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双手交叠放于身前,大拇指藏于掌心,再来个眼观鼻、鼻观心。
活像是从古朝仕女图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
顾绪心下啧叹。
藏于眼镜后的黑眸,闪过一丝微芒。
看来,他得更正一句:那家伙的眼光目前看来还算不错。
“绣之前,哪个部位用什么颜色的绣线,须要先做区分,这样绣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了。”
禾薇虽然好奇男人的身份,不过秉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仍是做了一番细致的解释。
顾绪点点头,将稿纸和绢面还给她,“好好干,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找老陶。”倒是没忘记某个家伙特地发消息拜托他的事。
随即,在禾薇还没会过意之前,大步离开了工作间。
陶德福拍拍禾薇的肩,勉励了几句,也跟着离开了。
掌柜的一走,绣工们又忍不住叽叽喳喳了。
“哎我说,刚刚那人会不会就是掌柜的经常挂在口上的大老板啊?好年轻啊!”
“这么年轻应该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没听他对小禾说的话吗?‘好好干,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找老陶’,要不是大老板,谁敢这么说啊?”有绣工把顾绪那句话学得惟妙惟肖,逗乐了其他几人。
禾薇也忍不住笑了,随即见时间不早了,余下的得等下个周末过来做了,把手头的东西锁入自己的收纳柜,和赵芙蓉等人打了声招呼,就先走了。
“小禾。”刚下楼梯,就见陶德福朝她直招手:“来来来,有东西送你尝尝鲜。”
陶德福送她的是一笼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正是大闸蟹肥得流油的时候。
虽没搞懂大老板缘何对个新进店的少女绣工这么上心,可刚刚在工作间,他并没瞧出两人之间有什么超乎老板和员工关系的不正常倾向,猜想或许真是出于爱才之心也说不定。
这么一想,陶德福乐得做顺水人情,把一笼子市价不低的大闸蟹递到了禾薇手上。
禾薇哪敢收啊,嘴巴真馋也不好意思收啊,忙把蟹笼推回给陶德福。
“给你你就收着!就当是老板体恤下属,有什么难为情的!”
陶德福说的义正言辞,架不住外头还有当值的伙计,人人脸色怪异,心里禁不住嘀咕:老板,我们也是毓绣阁的员工好吧?这差别待遇也太大了吧。
陶德福若是听到伙计们的心声,必定一脚踹过去:想要这等好待遇先把古绣学会!人小姑娘会失传的古绣技艺,你们会吗?人小姑娘会复杂的双面绣法,你们会吗?什么都不会还在那儿瞎嘀咕,干活!!!
于是,禾薇回家的时候,手里多了一笼大闸蟹。
禾薇家如今已经搬出江滨小区了,就租在木器店楼上,格局和原来的小套差不多,就面积上,多了个封在户内、带落地窗帘的宽敞阳台,拾掇干净后,成了禾曦冬的睡房,兄妹俩总算告别了隔着衣柜你南我北的狭窄睡房,也不用再担心自己这边稍有动静就会打扰到对方了。
而且因为木器店就在楼下,禾母索性把煤气瓶也搁在店里,又让禾父做了张饭桌,一家人三餐都在店里吃,楼上不开火,这么一来,楼上显得干净整洁多了。
禾薇下了公交车,提着蟹笼慢悠悠地往家走。
远远就看到自家木器店那个黑漆描金的大字招牌——“禾记木器”,在秋阳的余晖中熠熠闪光。这是她写的字,拿去匾额店定做的。
禾父禾母起初嫌费钱,说是随便拿块废木板、刻写几个字往店门口一竖不就行了?整的这么正式干啥。可等匾额拿回来、往店门上方这么一挂,俩口子立马不叨念了,随便整的招牌哪有黑漆描金的匾额漂亮啊!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店铺自然也是需要门面的。这不,匾额一挂上,附近的店家都纷纷带着欣羡的眼神走过来唠嗑了,一传十、十传百,巷子里的居民户几乎家家都知道巷子上新开了一家木器店、老板正是先前替小区里某户嫁女的人家打造子孙桶的木匠,找上门来定做家中所需木器的居民数描述得稍微夸张点,也能叫络绎不绝了,虽说大部分都是浴桶、澡盆、小书架一类的小件,可积少成多嘛,而且进出店里的人多,看上去也显得生意兴隆不是?
甚至有个别老太太,店门一开就抱着小孙子、小孙女过来,随手拉把样品小木椅,坐在店门口边逗孩子玩边和打毛衣的禾母唠嗑,直坐到晌午该做中午饭了才回去,下午歇过午觉继续过来唠嗑。
连带着禾家晚饭桌上的话题也丰富不少,东家长、西家短,全都是禾母白天听来的八卦。
禾母是个闲不住的女人。以前清早忙到晚、没空休息的时候,总盼着能好好放个假,可自从家里开了店、不需要她大清早出门上工后,反而睡不着了,兴奋的呀,五点半就蹑手蹑脚地起来了,拖地洗衣下楼生炉子做早饭,等家里其他人都起来时,她早把开门前的准备做妥当了,白天也就招待招待顾客、收收钱找找零,闲来无事干啥呢?她从唠熟了的老太太那里匀来几两细羊毛,给女儿织起了时下流行的堆堆领羊毛衫。
禾薇不知是发育迟,还是随了禾母娇小的体型,总之,上初一了还只有一米五五的身高,体重也始终维持在八十斤出头。但禾薇不觉得自己瘦,至少不是那种风一吹就倒的瘦竹竿体型,说起这个,她不免想到上上辈子对面寝室的一女生,减肥减到停不下来,到毕业那会儿,据说原一百六七十的体重,硬生生被减到八十斤,而那女生身高有一米六六,可想而知,那得是多么的瘦,绝对能用风一吹就倒的瘦竹竿或是剔干净了肉芽子的肋条骨来形容。
禾薇不认为自己是那类体型,无非是随了禾母的小骨架,身上的肉还是不少的。可禾母不这样想啊,瞧女儿身上穿的衣服,都上初一了,小学五六年级的衣服都能随便往身上套。难怪学校里发的校服,最小号的穿在她身上都能空出大半截。
再者,初一都快上完一半了,还不见她来初潮,肯定是营养不够,以前没钱没办法,如今家里宽裕了,就想着给她补补,可也知道不能乱补,这不,禾母专程花了一天工夫,跑到南区那边的和春堂,排队挂了个老中医的号,回来后,照着医生开的方子给女儿炖起药膳。
禾薇到家的时候,禾母刚把今天的药膳从煤炉子上取下来,看到女儿回来,忙让她洗手:“刚好,可以喝了,喝完隔一个小时再吃饭。”
禾薇应了一声,把手里的蟹笼递给禾母,走到水槽前洗手。
“这是……大闸蟹?”
饶是禾家很少买这种时鲜货吃,也大致了解价格行情,特别是这个时节,正是大闸蟹最肥最鲜美的时候,价格自然不低。
昨儿个抱着孙女来店里玩的杨老太,还在朝她发牢骚,说是家里儿子媳妇想吃大闸蟹,可她去菜场一问,乖乖,最便宜的都要五六十块一斤,如果是要那种肥的流油的,没个三五百根本不要想。
杨老太自然是在抱怨她那媳妇好吃懒做了,可禾母想到的却是手里这笼估摸着有三五斤的蟹,哪怕是最便宜的那种,也得要个毛两百吧。
这么一算,禾母不淡定了,提着蟹笼追着女儿问:“哪儿来的?你去菜场买的?”
想想又不对。虽说现在给儿女的零花钱涨了,以前是每个月五十,还包括早饭钱在内,这个月开始给了每人一百,而且早饭都在家里吃,省着点花,倒也能攒下不少,可再能攒,也买不起这么大一笼大闸蟹啊。
禾薇刚想开口,被饿了进来找东西吃的禾曦冬打断了:“薇薇你刚回来啊?下午去哪儿了?咦?大闸蟹?妈你买的?嘿!今晚有口福了!”
“什么我买的,是你妹妹提回来的,正问她哪儿来的呢,这里少说也有个三四斤蟹……”禾母边说边把蟹从笼子里倒到了水槽,数了数,八只,只只都有半斤重,可不就有四斤重?
禾薇在来的路上,倒是想过把大闸蟹提体育老师家去算了,省得又要她找借口,可想到家里人也从来没吃过这么大、这么肥的大闸蟹,全部送人未免太可惜了,这才提回了家,至于借口,她也没想得多复杂,只说:“下午帮了个人,这是人家给的谢礼。”
“哦,原来我们家薇薇下午做好事去了啊,难怪回来得这么迟……”禾曦冬听了,自发地给妹妹的晚归套上了理由,顺口问:“帮的是谁啊?这么大手笔,居然送大闸蟹……”
禾母听是别人送的谢礼,蹙着眉教育女儿:“以后帮了人,别收人家东西了,而且还是这么贵重的,多难为情啊……”
禾薇点头如捣蒜,心里松了口气。
禾母挽高衣袖,准备刷洗螃蟹,忽而说:“我们家八个多了,你提几个给你体育老师送去吧,人天天放学陪着你锻炼,够辛苦的。上回那个贺先生……算了,部队里应该不会那么频繁放假……就提四个去吧,哪怕人在家里,四个也够了……”
禾母挑出四只相对最肥的,公母各两只,装回蟹笼子里,让禾薇提去送人。
于是,贺家的饭桌上,当晚也出现了一道时令河鲜——清蒸大闸蟹。
剥开的蟹壳和蟹肉上,满得快要溢出来的流油的蟹黄和胶口的蟹膏,看了就令人食指大动。
“咔嚓——”
开吃之前,贺迟风的手机里多了张勾人食欲的美食照片,没几秒后,以彩信的方式,传到了侄子的手机,下面附言:救命之恩的谢礼。你不在,我和你小婶代劳了,不用太感谢我!
第27章 你是我预定的媳妇儿
“阿擎?”老a见贺擎东对着手机屏横眉竖目,担心地拍拍他的肩:“你还好吧?是不是伤到哪里了?”
“没。”贺擎东回神,锁上手机屏,顺手揣入裤兜里,抹了把热汗淋漓的脸,说:“接下来暂时不会有任务了吧?”
“怎么?”
“我想请两天假。”
“是该休息休息。”老a二话不说就准了他假。
这次的任务耗时一个月零四天,别说身体机能超负荷,精神上成天吊着也很疲惫,好在任务圆满完成,他乐得给小组成员放个小长假松缓松缓:“就三天吧,三天后有个小任务,到时我联络你。部队那边我会沟通,这三天你只管安心休息,需要我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