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立,现在是鼓励农桑,轻徭役薄赋税,大家日子还勉强过得去。
顾青云刚开始变成男的还觉得生不如死,虽然前世不懂事的时候还恨过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孩,但她也没想过有一天真的会变成男孩!
不过自从有一次她见到本村的一个小女孩被家人卖给人牙子,她的父母在一边笑着数钱后,顾青云就不寒而栗。
幸亏自己是男孩,一般而言,男孩总不会被卖的,要卖也不会是第一个。
他暗自庆幸。
在这个和古代类似的朝代,顾青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他本来还有一个大他一岁的哥哥的,因为一场风寒就去了,他母亲因为伤心走路不注意,摔了一跤后早产了,大夫说以后也很难再生育了,幸亏他是男孩,要不然这个家指定不成样子。
他家现在是三代同住,户主是爷爷顾季山,现年47岁,农夫兼职木匠,偶尔有一定的外快收入。
奶奶老陈氏,46岁,泼辣能干,在家里除了爷爷,其余人等都要听她安排。
老两口生有三子一女,小儿子还没成家就因为瘟疫去世了,女儿嫁人后因为逃荒现在也不知所踪,还没联系上。
现在只有两个儿子在身边,大儿子是顾青云他爹顾大河,今年26岁,娶妻小陈氏,生有二女一子。
二儿子顾二河,今年20岁,娶妻李氏,生有一女,现在李氏正在怀孕中,已经三个月了。
所以在孙子一辈,顾青云就是唯一的男孩,他在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绝对是爷爷奶奶和爹娘的宝贝疙瘩。
其实,顾青云早产下来后,因为身子骨不好,花了不少钱,几度发烧都差点丧命——即使他一直很努力保重身体,可家境就摆在这里,药都差点吃不起了,幸亏大爷爷顾伯山借钱给他看病,中间顾青云差点被爷爷奶奶放弃了。
因为他一岁的时候,二叔生了个比他健康许多的儿子,当时爷爷奶奶的重心就转到堂弟那里了,花在他这里的银钱就少了。幸亏他还有一个好爹娘,幸亏他娘不能生了,对于家里唯一的一根独苗,顾大河夫妇看的跟眼珠子似的,顾大河一有空就到镇上打短工,小陈氏拼命地在家织布,赚来的银钱都给他买药吃。
家里本来赚的银钱要交公的,但对于顾大河夫妇俩的行为,爷爷顾季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说话,家里就不再提。
顾青山非常珍惜自己的小命,即使这个朝代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他都想好好活下去,难得有这样的机缘可以重生,能在三岁的时候全部记起前世的记忆,他一定要好好珍惜,保重自己的小命。
特别是他的小堂弟在一年前去外婆家,一不小心染病,回来还是不治而亡后,他就深刻地领悟了一个道理:管他是男是女,活得久才能拥有一切。
“哎哟,爷爷的小乖孙哦,怎么坐在这外边,吹风了怎么办?”正在沉思呢,就听到了爷爷熟悉的声音传来,自己的小身子也被举高起来投入一个满是汗味的怀抱。
“爷爷,你回来了?”顾青云惊喜地叫出声,吧唧一下亲在他爷爷满是皱纹的脸上,奶声奶气地说道,“爷爷,栓子好想你,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呀?”
“爷爷去田里除草啊,栓子今天做了什么呀?”顾季山一边抱着他,一边往堂屋走。
“喂鸡,吃饭。”顾青云回答道,见后面还有一群人,就一一打招呼,“奶奶,爹,娘,二叔,二婶,你们回来了。”
被叫到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到了堂屋后,顾青云被放下,还被逗着说话,其他人就到院子的水井那里洗干净身上的泥土了。
“一身的汗味泥土,你就敢抱我的小乖孙,赶紧去洗干净。”奶奶老陈氏一把把顾季山推开,自己则蹲下来柔声问道,“栓子,今天早上起来你大姐给你**蛋羹吃的没?”
“吃了,都吃光了。”顾青云郑重地点点头,这是他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呢,当然要吃完了。
爷爷奶奶不喜欢她,爸妈也不想带她,这会影响他们找第二春,最终也不知道怎么协商的,她妈为了一笔抚养费才答应接手,离婚协议书一签,她就从市里被送到村里的外婆家。
外婆对她还不错,毕竟她只有妈妈这么一个女儿,现在独自一个人居住,有个外孙女在一起也有个寄托。可以说,活到二十几岁,她只在外婆身上感受到什么才叫亲情。
就这样慢慢长大,和父母每月的联系只有那一张卡里打入的数字,等她到市里读高中的时候,才第一次踏入爸妈的新家。
她爸妈离婚后很快各自再婚,这次两人还是生了女儿,这个消息当时令小小的她非常高兴,她还以为他们还会再折腾呢,可惜这次不知为何,两个家庭都继续地生活下去,没有分开。
年幼的她曾经很不解,现在想来,大概是有感情吧,没感情的话什么都是借口。而她,身为没感情的产物,两家人都很不待见她,妹妹们也没有把她当成姐姐。
188.演戏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 否则要等12小时。 两人躺下后; 顾青云这才真正放心睡去。
一觉醒来,家里很是安静,只听到“咣咣”的悦耳声响; 这应该是他娘亲在织布。
顾青云进了厨房,拿着葫芦瓢从水缸里舀水; 把自己用的竹杯子装满后,用来漱口,感觉嘴巴不干燥了,这才喝了锅里留下来的热水——他一向不喝冷水的; 即使是天热; 也是喝烧开的凉开水。
走到自己家的左厢房处,靠近门口的小房间就是放织布机的地方,此时只见小陈氏坐在一台织布机前; 手舞梭子; 脚踩踏板; 熟练地织着麻布。
她的动作快而不乱; 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旁边的大姐大丫正在观看; 小陈氏偶尔会停下来给她讲解一下。
二姐二丫正在凳子上学着打络子; 虽然她才6岁; 可也开始要学着一些女孩子家要做的活了。像他姐大丫9岁就可以当成半个大人来使唤; 平时打络子、煮饭做菜、洗碗洗衣服都是她在做; 小陈氏的空闲时间主要是用来织布的。
二婶李氏没怀孕之前也是要织布的; 两人会轮着来织布; 机器很少停。
像家里,麻线之类的是从村里其他人家买来的,织成一匹布后,卖出去利润有10…15文钱左右,每人每天大概只能织一匹左右,这还是熟练工,中途不能出错,一出错了就要停下来重新纠正,很花时间。
所以织布也是家庭的重要收入之一。
在村里,织布也是妇女们的一项重要技能,操作织布机不仅是一个力气活,更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手疾、反应敏捷。由于对织布的要求较高,不是每个农村妇女都能学会的。
小陈氏停下来喝水的时候就见到顾青云倚在门口观看,脸上顿时露出慈爱的笑容,朝他招招手。
“栓子起来了?睡得好吗?”
顾青云点点头,走进来和两位姐姐打招呼后就任由小陈氏用手摩挲他的头顶。
一旁的大丫看着弟弟短短的头发,笑道:“娘,看来阿奶这个方法挺有用的,弟弟现在的头发浓密多了。”
顾青云之前身体一直不好,表现出来的就是他头发稀少,干枯发黄,头皮都露出来了。作为一名芯子曾经是女孩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不能忍。一想到他长大后头发都扎不起的样子,再想到他以后读书要交际,万一可以做官,那仪表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些变态点的朝代,长得丑都不能为官。
所以才三岁多点的他就摸着自己脑袋,要求和他娘一样,头发要黑黑的。
小陈氏极为疼爱他,跟老陈氏说了后,两人也意识到要让自己的儿子(孙子)长出头发才行。于是就把顾青云的头发剃了几次,洗头的时候擦上生姜,再种一些芝麻给他吃,这样半年下来,他的头发就生长浓密了一些,非常有效果,现在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刚开始他奶给他剃发的时候,他还很惊讶,不是说古人不能随便剃头吗?后来经过他的旁侧敲击,才明白这时代,小孩十二岁之后才不能剃头,但是可以剪发,要不然一生都不能剪发那头发该多不方便打理啊!只是剃头就很少了,主要是剃头的器具不过关。说是剃,其实就是剪得非常短。
当他后来学到孝经里的那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时,经老师讲解,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要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并不是说连头发都不能剪了。现代把这句话演变成古人完全不能剔头剪发之类的,可能是误传了。
穿越到古代就这样,大学毕业工作后顾青云也跟风在网上看过几本小说,里面的男女主角都能很快适应古代的生活,并能快速地把握机会发家致富或飞黄腾达,可他呢?现在还在小心翼翼地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观念不同有时候会害死人啊,所以顾青云认为自己一定先要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才能慢慢行动。
“嗯,也是你弟弟的身体好多了。”小陈氏一脸的笑意。
“娘,你们怎么不去镇上买染料回来染布啊?前几天我见奶奶买一块红色的布回来要好多好多钱呢。”顾青云偎依在她身边,奶声奶气问道。
她们织出来的布都是原色的,这样的价格提不上去。如果染上染料的话,价格就会高一倍。
“你以为我们不想吗?只是家里没有人会染,这染布也是一个技术活,掌握不好时辰和浓度,或者揉搓不均匀,染出来的布各处会显得斑斑点点,这样不好看。所以在染坊里,有专门的大师傅做这个活,要花钱请的。”
小陈氏知道自家儿子从小喜欢提问,刚开始她也觉得儿子话太多了,有些不耐烦,但见他小小的人儿,很多时候都被关在屋里出不去,就心疼得厉害,顾不得其他了,忙细细给他讲解,时间长了,她发现这样做,她儿子懂事多了,一般而言,他问过的问题,第二次就不会再问了。
所以这次她也是仔细解释了一遍。
顾青云于是恍然大悟,是他想当然了,他想到的,他爹娘肯定也会想到的。
“二丫,带你弟弟出去玩。”小陈氏摸摸他的脑袋,说道,“跟你二姐出去玩,娘要开始织布了。”
“好吧。”顾青云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同意了。
一直在旁边打络子的二丫高兴地抿嘴笑笑,跳下凳子,牵着顾青云的手出去了。
两人走出大门开始在村里逛,小黑在后面兴奋地跟着,跑前跑后的。
林溪村不大,但人住的比较分散,主要是每户人家的院子都挺大的,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狗,一路走过来都能听到鸡鸣狗吠声,再加上路边人家从篱笆墙里探出来的桃花,春日的午后,暖风吹过,村子里弥漫着一股醉人的香气。
走了一会儿,二丫也没开口说话,她是一个内向的小丫头。
顾青云就静静地聆听着“咣咣”的悦耳声响,目睹着“唧唧复唧唧,农妇当户织”的真实场景,不禁感慨万千。
这才是他真实的生活啊,前世的现代生活仿佛就是一场梦,是他臆想出来的,显得格外地不真实。
听到小溪边传来很多毛孩子的笑声,顾青云忙道:“二姐,你回去拿网兜和桶来,我去溪边等着。”
“那你可不能玩水。”二丫也有点跃跃欲试,毕竟是小孩子。
顾青云答应了,看着她蹦蹦跳跳的身影,五味杂陈。
其实,作为家里现在唯一的男娃,他在孙子辈中享受着最高的待遇,三丫现在才2岁,是二叔二婶的女儿,这就不多说了,可对于自己的两个姐姐,大姐也就罢了,对自己非常疼爱,有点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他。
二丫呢?那次他之所以发烧得那么厉害就是因为她。
大概是他的出生让父母的所有心力都放在他身上,二丫当时作为最小的孩子肯定有过一段被宠爱的日子,后来是他哥哥出生,可能两人相处也有感情了。
那一次他不舒服的时候,全身无力,眼睛都睁不开,想哭都没力气,就发现身上一轻,突然变冷了,耳边还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都是因为你,爹娘都不要我了,也不要大娃子了,要不是你,大娃子也不会死。”大娃子是他夭折哥哥的小名。
当时是寒冬腊月的时候,顾青云冷得厉害,也顾不得他爹娘为什么不在身边了,费劲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发出了猫叫般的哭声。
后来他才知道,他和二叔的儿子同时病倒,他爹去请大夫,他娘去厨房熬以前的药,他姐去茅房,所以当时是二丫在旁边看着他。
当时他哭得嘶声力竭,最后只听到哒哒哒的声音逐渐远去。
等她娘的声音传来时,哒哒哒的声音又近了,小身子一重,感觉暖了一些,知道自己身上已经盖上被子了。
“娘,弟弟怎么老是在哭啊?”二丫稚嫩的声音让他觉得充满了寒意。
当时她才四岁啊,竟然就会做这种事情,这让他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古代的小孩真是太可怕了!他家又不是深宅大院,竟然还有宅斗!
从那以后,他想他不会再小看任何一人。
你看,一个区区稚童的妒忌之心就差点让他到地府报到,其他大人那还得了?
那次的事情他没说,当做不知道,当时他还没满两周岁呢,受身体条件所限,刚刚学会听这里的方言,说话说得很慢,而且可能说了大人也不会信,都是自己的儿女呢,但一直到现在,即使那件事只是二丫不懂事的时候做的,顾青云还是对她有着淡淡的戒备。
当然,他没表现出来。
二丫可能也被那次的事情吓到了,性格从活泼变得内向,有点胆怯,对他可能是补偿的心态,对他非常好。
解决了背诵的问题后,顾青云又把简体字和繁体字相互转换了,务必要能准确地写出正确的字出来,不要少一笔或一划。
189.同僚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 否则要等12小时。
像“锱铢必较”等成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