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26章

顾盼成欢-第26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那个所谓“表妹”的事,大舅子先前就已经亲自去过常家表明了他以及顾家的态度,常进州对顾锦源这个大舅子本就有几分畏惧,生恐提前来顾家又会被大舅子数落,所以明明在老太太寿辰前两天就到了清河,偏将自己到了的消息瞒得死死的,直到正日子才上了顾家的门。

    到顾家第一件事,常进州就想先去老太太那里请个安,顺便见见顾锦琳,没想到老太太不见他不说,他连后院都没跨进一步,更别提是见到顾锦琳的面了。

    后来被领着去见了顾锦源,顾锦源偏又对他所有关于顾锦琳的问题都视而不见,压根儿就不提起这件事。

    常进州这才觉得不对劲。

    所以,寿宴一毕,一见顾锦源身边有了空闲,常进州便挤过去,两人一起去了顾锦源的书房,他沉着脸道:“大舅兄,锦琳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你们如此阻拦我见她,到底是何用意?”

    顾锦源这时才送走了来贺寿的重要宾客,就得了常进州如此质问,再想到这道貌岸然的常进州做出来的恶心事,同样没有好脸色。

    先前是不想在老太太寿宴上闹出什么事来,但现在既然寿宴已经结束,大办寿宴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两家注定了不会再做亲家,又有秦氏送来的信在先,顾锦源也没了顾忌,“常进州,你也不用叫我大舅兄了,锦琳已经决定要与你和离,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会回常家,你若是真的还存有几分对锦琳的情意,就写了放妻书送来,若你不愿写放妻书,顾家也可以退一步,你写了休书也是一样。”

    “反正,你们常家也不是没想过借这‘无子’一条逼迫锦琳给你纳妾,不是吗?”

    顾锦源的声音里带着冷意。

    作为顾氏一族如今的掌舵者,顾锦源本就有十足的威严,如今这一冷下脸来,即使常进州自诩不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时之间也觉有几分胆寒。

    但,意识到顾锦源的意思之后,常进州却差点没跳起来,按下心中的惧意,他扬声道:“不可能!我不会休妻,也不会与锦琳和离,锦琳肚子里的是我常家的血脉,断不会容他被带回顾家!”

    想了十几年的儿子,如今顾锦琳总算是有了身孕,常进州怎么可能让她带着孩子和离?

    顾锦源不为所动,“你常家的血脉,如今可不只锦琳肚子里这一个,你那个被精心挑选了出来做妾的‘表妹’,如今不也同样有了身孕吗,既然你舍不得那一个,还作出这副同样舍不得锦琳和她腹中孩子的样子,常进州,你不觉得恶心吗?”

    常进州瞬间涨红了脸,他长相属于斯文有礼那种类型,这时却显得很是狼狈。

    常家向来自诩书香门第,但这种与上门作客的表妹无媒苟合的事,说出去确实难听。

    可尴尬之后,常进州却又有些不服气,他重新昂着头:“大舅兄,这件事也不能全怨我,锦琳十几年都没有身孕,而且那三十无子才可纳妾的约定眼看着今年就要到了期限,母亲替我挑选妾室有何不对?”

    “那你觉得你做得很对?”顾锦源斜了常进州一眼,轻飘飘地道,“既然如此,咱们不如把这件事传出去,看看世人到底会如何评价你这种行径?”

    常进州一窒。

    即使有顾锦琳多年无所出的理由在前,但他那表妹毕竟不是他纳进门的妾室,这这种行径,又怎么可能得到旁人的认同?

    自知说理说不过顾锦源,常进州便放弃继续游说,而是直接表明态度:“无论如何,我以及常家都不可能同意锦琳带着孩子和离,若锦琳铁了心要和离,孩子也必须送回常家!”

    常进州这时也颇为恼怒。

    丈夫纳妾,这种事哪家没有,偏就顾锦琳如此善妒,只因为这样就非得要和离。

    常进州是想着要晾一晾顾锦琳,他就不信顾锦琳是真的要与他和离,只以为这是顾锦琳和顾家刻意要与他讨价还价,目的就是逼迫他同意将那与他成就了好事还有了身孕的表妹送走。

    既然如此,他就顺着顾家的说法,难道顾家还真能看着顾锦琳和离不成?

    不过,无论如何,关于孩子的事,却是绝对不能松口的!

    顾锦源却不管常进州是什么想法,“既然你也同意和离,那就尽快准备好放妻书吧,趁着你人在清河,把这件事了结了也好,锦琳如今正有着身孕,可没那么多精力再回常家与你掰扯这些丑事。”

    “至于锦琳腹中的孩子……”

    直视着常进州,顾锦源冷笑一声,“也必须被锦琳带回顾家,由不得你作主!”

    见顾锦源如此强硬,常进州突然便有些恐慌,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做错了什么,但顾锦源这说一不二似乎完全不容他分说的语气,也惹恼了常进州,他道:“无论如何,锦琳现在还是常家妇,她肚子里的也是常家的血脉,凭什么由不得我作主?”

    他以为顾锦源会生气,却见顾锦源突然笑了。

    “想当年,常家向顾家求亲时,态度可是放得十分的低,怎么,如今以为有了个做工部尚书的大伯,就能把我们顾家踩在脚下了?”

    “你可别忘了,我顾氏是什么样的人家,你以为,一个工部尚书能压得下顾家?”

    顾氏一族千百年传家,仅在前朝,就出了二十余位宰相,那么多年的经营,即使如今的顾氏已经没有了世代传下来的特权,但就连皇室都不敢明着打压世族,仅凭一个出了个工部尚书的常家,就能不把顾家放在眼里?

    常进州无话可说,下一刻,就见顾锦源从拉开书桌下的抽屉,将一个信封推到他面前。

    “你们常家出了这个工部尚书就志得意满,这些年也没少打着这个旗号为自己牟利,打开看看,不知道顾家收集到的消息完不完整……”

第60章 和离

    “如今确实不是世族的天下,可我顾家也不是谁都能拿捏的,顾家人不欺人,却也不能被旁人欺了去……”

    常进州浑身一僵。

    常家原不过是个小有势力的小家族,当年常进州能娶到顾氏大小姐,也是走了大运。

    这些年,靠着与顾家的姻亲关系,常家没少借着东风发展,后来又出了个二品京官,一部之首,当然难以避免的就有些膨胀起来。

    常家族里远离京城,但常家大老爷这块招牌在当地却是极为管用的,借着这块招牌,常家这几年在当地可谓是风光无限,无人敢惹。

    常家族人也是不少,这样一来,难免的,就有常家族人借着常家大老爷的势做出些不该做的事来。

    常进州勉强镇定下来,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几页薄薄的纸张。

    “某年某月某日,常某某强抢有夫之妇,并不慎将其夫打死,推小厮顶罪,当地父母官慑于常尚书之威,草草结案……”

    “某年某月某日,常某某欲贱价买商铺不成,将一家老小五口活活烧死,并将商铺据为己有……”

    “某年某月某日,常某某……”

    一条一条看下去,这单薄的纸张上记载的,却十有八、九与人命有关,犯事的,都是常氏族人。

    常进州捏着纸张的手不由有些轻颤。

    大周朝虽然立国不久,但两代君主却都是明君,如今这位天子更是最痛恨有朝廷命官以手中权势替族人牟利,更别提是常家族人不仅打着常尚书的旗号牟利,还犯下数起人命官司。

    常家族里所在远离京城,没被朝中御史们盯上,但若是有人把这上面记载的东西递去京城,以御史们那闻着一点腥气都能死咬着不放的德性,他那位官至工部尚书的大伯,说不定就要被族人给连累了。

    常家能发展成如今的样子,这位大伯功不可没,若一旦常尚书出了事,以常家人毫无顾忌的行事,将来……

    常进州不敢想象下去。

    他抬头看向顾锦源,不敢相信他明明带着笑,却能转手扔给他这样一份足以将常家打落尘埃的东西。

    “你看,顾家查到的这些东西就足以让你们引以为傲的常尚书喝上一壶了,不过到底常家与顾家也曾经是姻亲,落井下石这种事,顾家是不会做的,只要你同意锦琳带着孩子与你和离,就再不会有第三人看到这些,很划算,不是吗?”

    顾锦源面带微笑,他并不得意,却十分笃定常进州会答应他的条件。

    自从决定支持顾锦琳与常进州和离,顾锦源就已经开始着手让人收集这些消息,只是原本也没想着要与常家闹得太僵,但既然如今形势紧迫,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与常家一族的命运相比,就算常进州真的对锦琳和她腹中的孩子有几分不舍,他也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更何况,以顾锦源看来,这常进州可不像是舍不得顾锦琳的样子。

    “好,我答应!”常进州紧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道。

    然后抓过书桌上早就准备好的纸笔,写下放妻书,并注明顾锦琳腹中的孩子随她离开常家,最后沾了印泥摁下手印。

    直到墨迹干透,手上的暗红的印泥干涸,常进州仍有些不敢相信,从今天起,他与顾锦琳就真的再也不是夫妻。

    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他紧紧握了握拳,但到底没再说些什么。

    “如此也算是皆大欢喜,过上几天,自会有人去常家把锦琳的嫁妆拉回来。我顾锦源说到做到,绝不会有任何关于常家人所作所为的消息从顾家流出。”

    顾锦源将话说清楚以后,也不管常进州是什么反应,唤了人将这位前妹夫送了出去。

    然后,拿着这新鲜出炉的放妻书去了后院。

    无论是顾锦琳还是老太太,恐怕都早就惦记着这件事,如今这件事既然已经办成了,也该叫她们好好高兴一下。

    自家女儿和离了,却不伤心反而替她高兴的,只怕也唯有老太太了。

    至于做了那么多恶事的常家人……

    既然秦氏已经捎来了口信儿,想必欢姐儿的那个梦有很大可能会成真,到时候,不用旁人从旁推动,常家也自会分崩离析。

    顾家,只不过是多等上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常家有什么样的结局,何乐而不为?

    后宅里,顾锦琳自从寿宴结束就一直有些坐立不安,时刻揣测着兄长与常进州提及和离一事时,常进州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要是他执意不肯让她把孩子带离常家,又该怎么办?

    三十岁才有了身孕,对如今的顾锦琳来说,腹中的孩子比一切都重要。

    好在,顾锦琳没有忐忑太久,顾锦源来了后院,并把常进州亲手写下的放妻书递给了她。

    “这下你该放心了,以后你与孩子就和常家没有任何的关系……”顾锦源道。

    不仅顾锦琳放下心来,就是老太太,也同样眉开眼笑。

    对一个女人来说,无论是和离还是被休弃,都不是什么光彩之事,但比起这些外在的东西,老太太更希望被她宠着长大的女儿将来能够过得好。

    然后,几人便说起顾锦琳的将来。

    “……过几天就让人去常家把锦琳的嫁妆拉回来。”顾锦源道。

    并非他在意那些东西,而是只要一想到常进州对妹妹做的那些事,他就恨不得与常家没有任何关系,反正如今顾锦琳与常进州已经和离了,拉回嫁妆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在大周朝,男女和离,女方不仅会索回嫁妆,男方还得付给妻子三年的用度。

    不过,以顾锦琳及顾家如今对常家人的观感,他们才不屑拿常家的一针一线。

    有了这纸放妻书,老太太的寿宴才算是真正完美落幕。

    因不想让顾锦琳想起伤心事,无论是老太太还是顾锦源和秦氏夫妇,都没有提顾锦琳以后的生活,只安慰她让好好在家里住下,将来生个大胖小子。

    倒是顾锦琳自己,主动提到了这一点。

    “母亲,当年您和父亲给我的陪嫁不少,这些年也都没有动用,那些田庄的出产和租子足以够我和孩子的用度,其他铺子店面,除开在清河的这些,其他的大多低价租给了常家的族人,我想把这些都收回来,或另外租出去,或做点什么小生意赚点胭脂水粉钱,您觉得怎么样?”顾锦琳道。

第61章 盘算

    顾锦琳乃是顾家的明珠,当年又嫁的是无法与顾家相比的常家,老太太当年自是更为心疼,嫁妆当然就备得足足的,唯恐她在常家受了什么委屈。

    因想着顾锦琳以后都要生活在常家,所以老太太替她置的产业有一半多倒是在常家所在的邻县。

    顾锦琳是个不喜欢经营这些的,嫁去常家之后,有常家人看上了她名下的店面,她也不在乎那几个租子,就把铺子都以比市价低的价钱租给了常氏族人。

    如今她既与常进州和离了,当然不能再如往常这般行事。

    事实上,顾锦琳是刻意提及对以后的打算的。

    她知道老太太心疼她,兄嫂也不会在乎多养她和孩子两个人,可她也知道,她毕竟是和离归家的女儿,即使母亲和兄嫂不在意,顾家这么大一个家族,难免会有人暗地里说酸话。

    与其将来因这些琐碎之事闹得不愉快,倒不如一早就摆明态度,也免得将来让兄嫂难做。

    她手里有银子,也有嫁妆傍身,自然没人能说出她和孩子是靠顾家养着这种话来。

    “……母亲,大哥大嫂,自今日起,琳琅阁的一应用度,包括下人的月例都由我自己来出,锦琳和离归家,能得母亲和兄嫂怜惜已是大幸,其他的……”

    老太太和顾锦源夫妇也明白顾锦琳的意思,想要安慰她几句,但到底也没说什么。

    倒是老太太突然想起了顾青未说过的那个周谨之。

    “琳姐儿,你将来,有什么打算?”老太太问得有些隐晦。

    顾锦琳先还有些莫明,她方才不是已经说了对将来的打算了吗?

    但看到老太太那隐晦的表情,便明白了老太太这是在说什么了。

    顾锦琳有些哭笑不得,她这才拿到放妻书没一刻钟呢,母亲就关心起她将来是不是会再嫁了。

    说心底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