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北宋有坦克 >

第173章

北宋有坦克-第173章

小说: 北宋有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祝的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以口口相传流传了下来。

    其繁华的是在宋徽宗的大观年间,这首暧昧的爱情故事哀响了整个东京城,无数男子女子为故事的主人公哀叹伤神悲鸣,就连宋徽宗自己听了也不禁为这个爱情故事而落泪。

    而《梁祝》的曲子,则是由后世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两位大师做出来的小提琴协奏曲。

    曲子虽是后世所创,但是这调子和曲谱中饱含着爱情的悲鸣,将梁祝的爱情故事都融合了进去,单是听曲就能感受出这对蝴蝶的凄美爱情故事。

    一开始,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还在停留在这个钢琴上,可当曲子声调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怔住了。

    这首曲子开头以柔和抒情的引子给众人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新鲜。

    非常的新鲜。

    众人还没察觉出这曲子的奥妙,只觉得这个曲子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春光明媚的场景中,曲风开始缠绵,就如同两个真挚纯洁的友谊在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在场都是懂音乐的,这一下瞬间就听出一丝门道了。

    尤其是在第二段结束后,更是奏出了那份不舍,不愿,不肯。

    进入到第三段后,故事就变成了抗婚,抗拒,原本鸟语花香欢快美好的节奏就变成了严峻、阴森,奏出了凶暴,残忍的主题出来,众人只仯耐菲ひ宦椋肷碛泄伤挡怀隼吹奈兜馈

    曲风让这个主题激化,给人内心带来了一丝压力感,明明是奏出了一副对幸福的向往与憧憬,可却是不知为何这听起来却有一股股压力感,众人的头皮再次发麻。

    本以为,下面的曲风会更加的激烈时,曲风却又变了。

    节拍慢了。

    就是这一慢,众人的脑门脑袋都处在酥麻之中了,只感觉丹田处有一股股的热气从丹田升起直冲脑海。

    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众人听的如此如醉,头皮发麻的同时甚至忍不住捂住了胸口,为什么听了后胸口会这么的疼呢?

    曲风越来越紧。

    突然一下李初快速的从钢琴桌上跳下来,立即抓住了身旁的小提琴架在肩上拉动起来。

    哭灵、控诉、投坟。

    紧拉慢唱。

    众人只觉得只的呼吸都快喘不过气来了,都快窒息了。

    再这样下去,就断气快要死了。

    就是临死的那一刻,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

    瞬间爆炸!

    所有人只感觉整个脑袋瓜都炸掉了一般。

    炸掉了还不算。

    这弦,更紧了,更慢了。

    大家都呼吸不过来了,好不容易喘息不到片刻又继续掉入了这曲风当中。

    甚至还有些大臣都认为自己已经死了。

    现在不过是死后的灵魂罢了。

    只是一具脱离了躯壳的灵魂,毫无方向,毫无边际。

    远方突然响起了长笛声……

    ===========

    ps:两章连发的,为了展现出这段**。

    另今日有三更,感谢各位书友的打赏。

    再厚个脸皮求个推荐票吧,虽然现在需要推荐票作用不大,但是最近两周推荐票下降的厉害,充充门面,感谢了。

    (未完待续。)

第三五一章:升华

    远方突然响起了长笛声……

    这笛声……

    笛声一响,所有人的灵魂只感觉内心舒畅愉悦,瞬间升华了一般。

    这笛声就如同一道指航的明灯,瞬间将所以人从毫无方向毫无边际中拉了回来。

    小提琴声拉响了。

    欢快的节奏回来了。

    柔美的华彩旋律,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

    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内心升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愉快,全身都仿佛洋溢在暖洋洋的日光中。

    舒服,舒坦啊。

    爽!

    没有人注意到,在这垂拱殿的四周,哪些候在四周的宫女侍女们,没有人会在乎到他们,也没有人在此时此刻将目光看向那边。

    这些个宫女侍女,十个瘫倒了七八个,剩下两三个也是夹紧大腿内侧,大汗淋漓的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他们的衣裙间,两腿处,还有着不少湿漉漉的痕迹。

    梁祝的故事在宫内也有传闻。

    尽管他们不懂音乐,但是这凄惨凄美的旋律却是将她们全部带入了进来。

    尤其是祝英台纵身投坟的那一刻,小腹有一股气流收不住,忍不住,就如同大河决堤,一瞬间洪水肆虐,涛涛洪水奔流不息。

    大殿上的侍女们全部都**了。

    **了。

    十个瘫倒了七八个,个个脸上潮红羞涩。

    没有人愿意离开,也不愿意离开。

    不是不想离开,也不是因为这是垂拱殿,而是因为这旋律,这音乐。

    梁祝已化蝶。

    蝴蝶翩翩起舞,春光明媚,一片美好的未来。

    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化作蝴蝶相拥相依永不分离。

    曲调,渐渐的结束了。

    结尾的曲子已经不再是梁祝故事的本身了,而是一种淡淡的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曲终。

    人寂。

    整个垂拱殿上就只剩下了李初一个人还清醒着。

    宋徽宗赵佶。

    蔡京、王黼、梁师成,还有那些大臣们,依旧还处在陷入梁祝的故事里。

    不需要李初去点明,也不需要李初去提醒。

    当这个曲子旋律响起来的时候,众人就都已经猜到了这个曲子是根据那个故事改编出来的了。

    不是大家这么容易就猜得到,而是《梁山泊与祝英台》这个故事在东京城实在是太火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而且这事情还正值火热的时候,当曲子响起时众人脑海里第一时间就蹦出了梁山泊这个故事。

    好的故事,尤其是凄美的爱情故事都特别容易让人记住,让人刻骨铭心。

    《梁山泊与祝英台》便是这样的故事。

    尤其当这个故事以乐曲,以音乐,以旋律的形式的进入人的内心时,更是升华了故事的凄美凄凉,更是直指人心内心深处的情感,瞬间爆炸!

    垂拱殿上,李初这次给宋徽宗准备的礼物已经差不多了。

    除了大钢琴跟小提琴外,就还剩下最后一样东西了。

    只是这个东西太大了,没法放到大殿上来,而且这个礼物布置起来也比较麻烦,也耗时耗力。

    现在就只等这群自认为文雅的人从梁祝的音乐旋律中醒来了。

    这一等就是老半天。

    虽然这群人慢慢的从陷入梁祝的故事中拔出来了,但是依旧还是对这个故事的依依不舍,就跟梁山泊与祝英台分离时的哪种不舍。

    如此,又是等了大半天。

    也许,今天这是宋徽宗在位以来最久的一次垂拱殿朝堂了吧,看外面那日头,都快正中午了。

    早上那么早就入了朝,就几件礼物的事,这一转眼都中午了。

    “此曲,名为何曲?”

    李初回答:“这是我麒麟军中一位鲁门艺术大师根据《梁山泊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创作出来的曲子,唤作《梁祝》,此曲可用这钢琴弹奏,用臣手中这把小提琴拉奏更佳。此外若用二胡拉奏,此曲中凄凉部分只会更加的让人伤心落泪。”

    听到李初的回答,众人一副果然的样子。

    “想不到还有此等高人大师,这首《梁祝》当真是把那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故事更佳的凄美三分,让人闻着落泪,听者伤心,朕此刻内心仍就无法平复。”

    “多谢官家赞誉,有官家的金口赞誉,这位大师也是足愿了。”

    “不知卿可否将曲谱献与朕一观?”

    一手《梁祝》后,宋徽宗对李初的称呼都改变了,甚至都用上了‘卿’这个字,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宋徽宗眼里已经是不把麒麟军再当反贼看待了。

    妈的,累死累活的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这个‘卿’字也让其他大臣们纷纷动容,不断揣摩着宋徽宗的意思。

    梁师成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很快就舒展开了。

    蔡京好似没听见一般,又好似好沉迷在《梁祝》的旋律当中一样。

    王黼看了看梁师成,又看了看蔡京,随即也装作没听见一般。

    虽然宋徽宗此时此刻松口了,甚至还用卿这个字来称呼,但是李初却有点不放心,觉得这样还不够保险,最后这份礼还是送上去为妙,也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李初日后的计划。

    那个负责朗读的小太监此时也是脸色憋红的站在大殿上。

    看到李初的眼神示意后,脸色有点为难,但还是很快的就将最后一份礼物朗读了出来。

    “水里发电机一台、各项照明灯泡若干。”

    说完后,这个小太监立即将这份礼单递给了赵佶,道:“官家,所有礼单物品全在此全了。”

    赵佶接过礼单后就拿在手里看了起来,这个小太监立即后退,如同大赦一样,趁着大家不注意立即夹着双腿往旁边侧门离去了,在他的衣摆间还有一点湿漉漉的痕迹。

    在这个小太监离开后,整个垂拱殿上已经不见一个太监了,唯有一些个宫女低头羞红着脸在这边继续候着。

    “禀官家,这《梁祝》的曲谱正在臣下榻的府上,晚会臣就让亲自给官家您送来。”

    嗯,赵佶更加满意了。

    其他的大臣在听到李初这句话后更是两眼一亮。

    在府上?

    在府上好啊,太好了。(未完待续。)

第三五二章:该上重头戏了

    ps:这章为书友万赏加更的。

    这《梁祝》的曲谱既然在麒麟军下榻之所,那么肯定会送到这边来的。

    一曲梁祝,宋徽宗赵佶是对麒麟军刮目相看,这创作出梁祝的哪位先生也是人杰。

    梁祝的曲子后,赵佶又开始对李初这演奏梁祝的两个乐器感兴趣了。

    这个是叫钢琴吧?

    这个是叫小提琴吧?

    赵佶亲自坐到了钢琴旁边,伸手去按了一下这钢琴的按键,立即就有音乐声调响起。赵佶又好奇了按了好几下,结果全是各种音调,凑不出旋律,只是听个响不见乐。

    “爱卿,此琴如何才能弹奏出你方才的节奏?”

    当即李初就亲自教了宋徽宗一些简单的音符和旋律,钢琴的旋律节奏跟古琴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曲谱这块有很多,不同的是弹奏方法和按键,这要学则是一门非常耗费时间的学科。

    李初也是曾经有幸学过,才知道弹奏。

    “两只老虎老纸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直没有耳朵一直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一首简单的《两只老虎》的旋律让赵佶笑开了怀。

    这是一种全新的乐器,而且此乐器声音大气优雅,正合众人的心意。

    不少大臣都打定主意,今日下朝后一定要派人去麒麟军那边打听打听一下这个钢琴的东西,看看能不能弄来一把放在自家弹弹这新琴,还有那沙画,也要弄来一个。

    粗浅的尝试了一下钢琴后,赵佶又拿起了小提琴。

    小提琴好拉。

    之所以好拉是因为北宋有二胡。

    二胡这玩意是属于民间乐器,戏子乐器,他们这些自负风雅的人是不会去碰的。虽然嘴上说着不会去碰,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大臣曾暗中拿着二胡研究过,赵佶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他还学了两三首二胡的曲子。

    所以对这个小提琴上手也快。

    在李初给他示范并且纠正了姿势后赵佶还拉出了一段简单的旋律响。一些马屁精在这个时候又不往给赵佶拍了一记马屁,赵佶也非常的享受。

    “李爱卿,你方才说这《梁祝》用二胡拉更为悲伤凄凉?”

    李初点头:“回官家,这二胡声音柔和,惆怅,凄美,古朴,倒是与这《梁祝》的凄凉故事更为契合,如果用二胡拉奏只会让悲伤更为加剧,只是却少了一丝那化蝶后的美好。”

    “待你曲谱送来后,朕倒要试试这二胡拉奏的效果。”

    赵佶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这礼品单上最后一物乃为水力发电机一台、各项照明灯泡若干,不知这水力发电机为何物,这照明灯泡又为何物?”

    李初道:“不知官家可曾知晓我麒麟军那汝坟镇上的‘清风徐来大酒店’?”

    赵佶点头,有些还不太明白。

    而旁边的蔡京,原本半眯着的双眼瞬间睁开了,又快速的回复正常,他已经猜到了这最后这个礼物是什么了,内心震撼不已,想不到这麒麟军竟然还能拿出如此大手笔的东西。

    李初继续道:“想必官家也知晓,这清风徐来大酒店每到夜晚总是如白昼一般亮丽。这大酒店之所以如此明亮,全乃一物,此物唤作照明灯泡。”

    “照明灯泡?这照明灯泡可就是你这各项照明灯泡乎?”

    “正是。”

    嘶……

    赵佶再次怔住了,大殿上其他听到李初这句话的大臣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早就听说了那麒麟军的汝坟镇,没到夜晚灯光明亮就如同白昼一般,之所以如此亮丽如白昼,不是用蜡烛,也不是用灯油,而是通过一个名叫电的东西,这电听说乃是接天上的雷霆雷电转换而来的。这个东西可让大家羡慕的很,在东京城中只听过哪些从汝州一带来的商人说过,却从未见过。

    如果这麒麟军这次送的礼物当真是这个的话,那么他们可不可以也……

    李初接着道:“这照明灯泡只为媒介,想要让这照明灯泡亮如白昼还需要一物,这一物便是‘电’。”

    赵佶惊呼:“此电莫非是天上雷霆乎?”

    “似雷霆,非雷霆。”

    李初准备转话题了,这雷电的不同这些知识太多了,跟他们说也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