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归农 >

第6章

归农-第6章

小说: 归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简直不能理解,这世上怎么会有二房那样傻又疯的人家!放着好好的世家不待,反而想着脱离安巢!他们一家子白身弱小,离了岑家,谁会将他们放在眼里?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不过,冯氏转而想道:这正合她意!岑二娘、岑大郎还有岑三郎这三个小崽子,还是跟着他们那落魄父亲滚出西府,远离岑家的好!如此,她才能高枕无忧。

    高氏的想法与冯氏一致,这对一向默契无比的婆媳隔空交换了个眼神,便殷切地齐齐与岑二娘道:“你想让我们做什么?无论如何,我们定会鼎力相助!”

    岑二娘见这对婆媳如此殷勤,便道:“这就要看大伯母和祖母的诚意了。我只希望两位不要做得太过分,我希望我们一家能安然无恙地带着银子离开岑家。”

    “若中间出了一丝半点儿的差错,杨二夫妇就会被送到祖父面前,而他们的供词,将会被送到族中各位族老还有族长的手上。到时候,您二位将有什么下场,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二娘,你尽管放心,此事包在我与你大伯母身上。你且回去等着,最迟不过五日,五日之后,我定能让你们二房得偿所愿!”高氏信誓旦旦地拍胸保证道。

    冯氏也在一旁猛点头,就怕岑二娘临时变卦,要与她兄弟留在岑家祸害她们。

    “见祖母和大伯母如此热情,我就放心了。”岑二娘温婉而笑:“五日之后,希望咱们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那是。”高氏和冯氏眉眼带笑地起身,亲自送岑二娘出暖房。

    岑二娘行至门口,突然想起什么,停住脚步与高氏道:“祖母,我听玉墨说,您把西横街的两个铺子,托给简家的房牙所代卖了。”

    “正是。”高氏不解:“二娘你为何提及此事?”

    “无甚。”岑二娘轻笑:“只是我从前听刘伯母说过,简氏房牙所收受佣金,较之其他房牙所,要高出不少。须知这佣金,一般都是卖方出。我也不想祖母您被人当冤大头。”

    “还是请祖母与简家解契,把铺子寄放到柳氏房牙所去。前儿我派疏影的兄长立柏出去打听过了,他告诉我说,柳氏房牙所收取佣金合理,且办事儿效率极高。如若祖母信不过我,可亲自派人出去打听看看。”

    “祖母哪里信不过你!”高氏慈蔼地握着岑二娘的手,语重心长道:“多亏了你告诉我这些。否则,祖母可就要被那黑心的房牙子耍弄了!待会儿我就派人去与简家解契,把铺子放到你说的那柳氏房牙所寄卖。”

    岑二娘和声道:“还请祖母多催催房牙所那边,最好在两日之内办好过户手续。毕竟,您也知道,我们二房快要被逐出岑家,一家子都身无长物,就靠祖母您多多援助了。”

    “这是当然!”

    高氏温和地笑着,亲自送岑二娘离开汀兰院,眼见她远去了,才咬牙切齿地与冯氏道:“呸!这只小狐狸,都要成精了!”

    冯氏顺着高氏的话,骂了岑二娘几句,见高氏面色转暖,才问:“母亲,房牙所那边儿,需要儿媳派人去南城打听看看吗?”

    “不用了。”高氏摆手道:“那小狐狸也想尽快拿了银子离开岑家,她打听的事儿,肯定没错。若不是二房的房产,都挂在了岑家名下,不能随意出卖,她早就把庄子、铺子什么的,都卖了换银子了!”

    “当初我想让杨二家的把那大庄园的地契偷出来,欲把它挂到房牙所拍卖,弄得人尽皆知。就是因为那庄子不能任意转卖,如此,好让你父亲和族老们拿岑老、二问罪。”

    “如今……不提也罢!你让人把铺子放到柳氏房牙所寄卖便是。尽快卖了铺子,尽早送这一家子瘟神滚出岑家,我才能安心。”

    “母亲所言甚是。”冯氏也不想再和岑二娘打交道了。那小妮子一张利嘴,动不动就飞出刀子、吐毒汁,戳得人心窝疼。和她说一席话,她都要被气得少活一年。

    当晚,冯氏便派人与简家解契,把铺子挂到了柳家名下。

    次日一早,柳氏房牙所的房牙子,就把拜帖投到了冯氏那儿,说是已有买家看中了那两个铺子。只是,买家嫌价高了些,想上门问问卖家这边,能否稍微降降价。

    冯氏一边感叹柳氏房牙所的人,做事儿效率高,一边把求见的房牙子和买方家的少爷与管事,领到了高氏汀兰院的抱厦里,让高氏亲自和房牙子、买方谈。

    这两个铺子是岑三老爷在高氏诞下嫡子岑大爷那年送与她的,对高氏来说,意义重大。且这两铺子地势极好,每年都有盈利,若不是被岑二娘逼得没法儿,想尽早送走二房一家子瘟神,高氏才不会想要把这两个铺子变卖。

    高氏想亲自和买家谈谈,看能不能签活契,只典卖个三五年,等她以后有银子了,再把这两个铺子赎回来。

    冯氏把人领到抱厦,便乖顺地告辞了。她怕自己留下,一会儿高氏后悔,不愿卖那两铺子,让她变卖自己嫁妆里的铺子。

第十一章 三少

    高氏不悦地目送冯氏离去,心里把她骂个半死。她与冯氏婆媳多年,还不知她那点儿小心思!

    柳氏房牙所那年纪轻轻的三管事柳从知,谦恭地朝高氏拱拱手行礼,“三老太太,这二位便是此次欲买下您铺子的主顾,淮州府清安县安家三少及其家仆霍大管事。”

    “霍管事觉着您开的价,实在高了些。所以想问问您,这价钱,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安三少和霍管事,也是诚心想买您的铺子,前儿才大老远地从淮州府那边,运了皮货来弘安府倒卖。刚进城得到您那两铺子要转卖的消息,就拜托我携他们登门与您议价。您看?这价钱……”

    高氏将目光放到那对主仆身上,待看到买方家那个十五六岁、唇红齿白的俊朗少东家,心中颇为愉悦:年轻人好呀!年轻人好糊弄。

    “这价钱,自然好商量。只是,安三公子看起来颇为年少……”她摆出一张最慈祥最和气的笑脸,问那俊俏少年,“敢问年方几何?要知道,我那西横街的两个铺子,可值不少银子。不知,小公子你,可否做得了主?”

    安三少天真烂漫地笑着回道:“小子今年虚岁十七,虽年纪不大,然在家中,却是个能做主的。老太太您不必担心。”

    “才十七呀。如此年少便当家做主了,安三公子真是少年俊杰!我家里那两个不成器的孙儿,与小公子你年岁相近,却还只知胡闹浑玩。”

    “老太太谬赞了。”少年俊杰安三少很害羞地红了脸,垂首低声道:“小子愚钝,念书不能。偏生我父母只得了我一个孩儿,家中偌大的产业也缺人打理。双亲无法,怕我日后败光了家产,所以才派霍叔带我出来做生意,长长见识。不怕您笑,我这也是第一次出门……”

    那看起来已过半百的老管事霍叔,听到此处,不赞成地出声阻止安三少继续自曝其短,“三少爷!请慎言!”

    安三少被霍叔打断,沮丧着低头“嗯”了一声。他半低着头瘪嘴,还偷偷嫌弃地瞪了霍叔一眼。

    由于他低头低得恰到好处,脸又是正对着高氏的。于是,安三少与霍管事的这一番你来我往,都被高氏收入眼帘。她垂眸自袖袋里抽出一张绣着兰花的金边丝帕,摆出擦嘴角茶渍的姿势,其实是在遮挡那唇角再也掩饰不住的上扬的弧度。

    高氏此时满心欢喜:好一个稚嫩公子与奴大欺主的老管事!若把握得好,先出言挑拨了这二人的关系,让那小公子不再听老管事的劝。然后,再哄那小公子按照她的意思走,也不是不可能。

    “安三公子……”高氏慈眉善目地笑语道:“你身边这位霍管事,一看就是包罗万事的‘能人’。有他在你身边帮衬,小公子你不知会省去多少麻烦!瞧这霍管事这样,想必在你家中,也是很得令尊令堂的倚重。”

    安三少闻言,立马摆出一张不忿的孩子气嘴脸,大声哼哼道:“哼!不过是个啰嗦的老头子!也不知老太太您和父亲母亲,为何都看重他?”

    “少爷!”霍管事果然被安三少激怒,“老朽好歹也在安家待了二十余栽,跟着老爷太太走南闯北,不说见多识广,起码也经多了世事,积累了经验。”

    “你如此说话,也不想想,这趟出来,因你年少无知,固执己见,不听我的劝,害得咱们吃了多少亏……”

    高氏两眼冒光地看着安三少气得跳脚,也不顾是在别人家做客,当场指霍管事沉肃的脸,大喝道:“少爷我不过是买错了几匹布,折了万八千儿的碎银罢了,也值得你这样念叨!安家有的是银子给本少爷花,你操哪门子的闲心?你若看不惯,自行离去便是。少爷我也不需要你在一旁叽叽歪歪,坏我心情。”

    “你!”霍管事被安三少这般落面子,也怒从中来,“哼!走便走!老朽倒要看看,没了我,三少爷您怎么大展拳脚?今日之事,我会如实禀告老爷太太。”

    “在下告辞!哼!果然世人说得没错,最是黄口小儿无知无礼!”语罢,霍管事拂袖而去。

    高氏呆呆地看着那对主仆火速翻脸闹崩,心下大喜过望:她还没怎么发挥呢,他们就闹掰了!

    看来,从淮州府到弘安府的这一路上,这对年纪相差较大、性、情相左的主仆,没少生出嫌隙。

    瞧霍管事临走前那恨铁不成钢、郁卒不已的样儿,就知他对这安三少已忍无可忍。

    如今,那看起来十分精明的老头儿一走,只剩下个不经事的小子和一个刚入行不久的房牙子柳三,这两人经验浅薄,还不是她想怎么就怎么。

    说不准,这次真能又典卖了大笔银子,又能顺利签下活契!

    思及此,她故作为难地问柳从知:“三管事,你看,眼下……咱们是继续,还是……”

    安三少见高氏避开他这个买主去问房牙子,心中颇为不悦,他也毫不掩饰地将这情绪带在了脸上,不待柳从知回话,便道:“老太太!要买铺子的是我,您有何问题,都问我便是,为何要问三管事?这典卖铺子,不该是买卖双方的交易么?三管事他来,也不过是做个见证,收笔契费,出个契书罢了。他又不能做主,您找他作甚?”

    高氏听完,差点儿忍不住笑出声:这安三少真是个榆木棒椎儿!明明一知半解,偏还自以为是。他这般说话,可不要得罪柳从知么!

    以后,等他买了铺子,过户房契时,还不知会被怎样为难?须知,那衙门里商税院的院首柳老爷子,可是柳三管事的嫡亲祖父!据说那位老爷子,可是极疼柳从知这年纪与自家长孙相近的幺儿。

    不过,这些又与她何干?她只管拿银子便是。

    高氏见柳从知脸色难看,对安三少道:“安三公子,话也不能这样讲。听你方才那番话,看来你对我大景的房产交易,还知之甚少。咱们要买卖铺子,没有房牙所的管事从中牵和、作证,去当地衙门的商税院跑办手续,出具契书,是万万不成的。”

    高氏见安三少听了,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红着脸别扭地向柳从知致歉,道完歉又一脸感激敬仰地望着她,一口一个感谢,心里也是极开怀:这个安三少如此好唬弄,任她拿捏,果然,年纪轻,就是好对付。比起岑二娘那个得道的小狐狸……

    高氏想起岑二娘,便头疼胸闷,她微微晃首,想将岑二娘甩出脑海,专心地与安三少和柳从知周旋。

    最终,在柳从知的见证下,高氏与安三少达成了协议:她将西横街的那两个旺铺活典与他,为期五年。

    安三少开开心心地付了高氏三万两白银,还主动承担了本应高氏付与柳氏房牙所的契费。他被高氏晃悠着多给了近万两的银子,还一无所知。一心只觉高氏这个和蔼可亲的长辈,真是有见识且心善,果然不愧是书香世家岑家人!不仅将铺子“低价”典卖与他,还教会了他不少知识。

第十二章 将离

    且不说年少轻狂的安三少拿三万两白银,只与高氏签了五年的活契。明明给了柳从知不少契费,结果去商税院落户时却被人百般为难。当他煞费苦心地带着西横街那两铺子的契书,回淮州府清安县安家,得意洋洋地拿出契书欲求父母表扬时,却被父母狠狠数落教训了一番。

    天真无邪的安三少被父亲罚跪了三天祠堂,母亲和霍管事又在一旁给他指点迷津,告诉他此次初出茅庐,去弘安府贩卖皮货,不仅没有盈利,反而白白浪费了两万多两白银,究竟错在了哪儿?为何会出错?又该如何改进?怎样辨别人心、识别货物、发掘商机等。

    爱子心切的安三爷,在安三少跪祠堂的第二日,便与他单独聊了半日。安三爷拿自己早年外出经商的经历做现身说法,点醒了懵懂自负、急功近利的安三少。

    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慢慢摆正心态,虚心求教父母和霍管事,以及安家铺子里的其他掌柜,慢慢学会了商场里的规矩和算计,耗时几年,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商人。

    就说安三少典下高氏铺子的那日午时,高氏便迫不及待地吩咐自己身边最得力的赵嬷嬷,领了两个一等丫鬟,亲自去梅园邀请岑二娘到自己的汀兰院共进午食。

    今日清早,柳从知带着安家人去汀兰院拜访高氏那会儿,岑二娘便已得到了消息。她买通了高氏身边一个颇得她信赖的一等丫鬟,汀兰院中发生的大小事儿,岑二娘基本门儿清。

    当赵嬷嬷奉命请她去汀兰院时,岑二娘就猜高氏已成功将铺子典卖了出去,请她用午膳是假,给她银子是真。

    谁会和银子过意不去呢?

    岑二娘当即领了疏影、泠风,前往汀兰院收账。

    高氏心中颇为忌惮岑二娘,她只想早把银子交清,早日从岑二娘手中接管过那背叛了她的杨二夫妇,将把柄消灭掉。免得哪一日又被人揪出她残害庶子庶媳的事儿,让她在岑家待不下去。

    午时一刻,高氏与岑二娘用了顿食不知味的午膳后,便把岑二娘带到花厅里的暖房,将在她们身边伺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