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农-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她争取十年的寿命。之后只要她不经历大灾大病,好好养生,活到七八十岁也行!”
“这……”岑二爷、岑大郎和岑二娘两两对视一眼,原来要救活林氏,需要大师减寿十年!难怪大师会犹疑不决。大师都五十多岁了,减寿十年可不等于要了他的命!他们怎能让大师用自己的命换林氏的命,岑二娘道:“大师,这怎可!您用我的命换母亲的命吧。我年纪小,寿元还长,少活十年八年也没所谓。”
“不!二娘闭嘴!”岑二爷瞪了岑二娘一眼:“大师,请用我的命!”
“不!父亲,要用就用我的!”岑大郎道:“我身子骨比你们强健,往后肯定比你们活得长久。大师,就用我的命换母亲的命!”
卜算子大师再淡定的人,也忍不住嘴角一抽:这世上竟还有人嫌自己活得太久,争着减寿!“都给我安静!这秘法只能用我的寿元做替换,且以我的本事,也只能施展一次而已。你们三个,就不要争了。”
“大师,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岑大郎不忍道:“难道真要您用自己的命换我母亲的?”
“老夫能活到**十岁呢!少个十年,也不算什么。”卜算子大师黑脸道:“但我与你们非亲非故。若要我牺牲自己的寿元,你们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您说!”岑二爷三个拍着胸脯道:“只要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又不伤天害理,我们一定不推辞。”
“第一。就是让岑大郎和岑二娘这两个小家伙,做我的嫡传弟子!日后,等他们造化到了,还要负责多收几个有天赋的弟子,将我师门发扬光大,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没问题。第二呢?”岑大郎和岑二娘眨着眼睛问。
岑二爷默默松口气,脸上的笑意遮掩不住:原来这就是大师的条件。说老说去。都是他们一家赚到了!多少人求着做大师的弟子都没门,他的一双儿女却得了大师青睐,主动收为徒。果然。自家孩子天资出众,就是给他长脸!
“第二……等我救活你们母亲,再慢慢说。”卜算子大师站起来,“笔墨伺候。现在我需要一些药材。你们尽快派人去购置,最好今晚就能把药材全部买齐,我稍作调制。明日一早,我便着手救治病人。”
岑大郎屁颠屁颠跑出去,到岑二爷房里书桌上,捡了笔墨纸砚端送进来,岑二娘见大师揉着肩膀,想他舟车劳顿。肩背都受损,很贴心地过去给他捏肩捶背。乐得大师止不住笑意。岑二爷见状,开始吹嘘起自家女儿怎么怎么好,听得大师连连点头,双方关系一下就拉近了。
一盏茶的时间后,岑大郎拿着大师列出的清单,揣上父亲给的银两,与玉墨、常墨、常砚一起驾着马车出门购置了。
傍晚,岑大郎他们满载而归,运回了一车好药和其他器具,大师让岑大郎、岑二娘给他打下手,做一些基础简单的处理,他自己把经过岑二娘和岑大郎初步处理后的药材,分论别类地归放好,一堆堆、一样样地亲手调制。
一夜很快过去,第二日天光微亮,大师便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他带着调制好的各种药液、药材,和治病用的金针、天蚕丝、银钢小刀、烈酒、火折子等,独自进了林氏的房间,让岑大郎、岑二爷他们严守房门,不要让外人靠近出声打扰了他,直到他吩咐他们可以进去前,外面必须要保持绝对安静。
岑二爷几人自然遵从,他们封锁了侧院不让人进出,又命令岑家下人不许出声,做什么都要轻手轻脚。岑三郎也乖乖地站在岑二爷和岑大郎脚边,沉默不语。岑家四口并玉墨都心焦地盯着林氏的房门,他们的目光专注而焦灼,仿佛能透过门窗,投射进去。
其实他们什么都看不到,眼里除了门窗就是厚厚的白窗纸。
这一等,就是一整日。
当晚戌时三刻,卜算子大师才极度疲惫地低声在屋里喊了句:“好了。你们可以进来看她了。不过要安静些。”
岑二爷几人颤着手推开门,脚尖着地进屋走过去,卜算子大师浑身无力地靠坐在榻上,他脸上的皱纹更加深刻,血色全失,看起来一下就老了十几岁。
岑二娘满含歉意和感谢地望了望他,转头几乎是满含热泪和父亲兄弟一同望向床上的林氏,她面色红润,脸上一派安宁,隐隐还带着笑,看起来健康喜人。
岑二爷飞快地伸手探了探她的呼吸,发现她喷出来的气息温热且沉稳有力,他一下便泪流满面,马上给大师跪下,默默不断地磕头,千言万语不及形容他对大师的感激。
岑大郎、岑二娘、岑三郎和玉墨见状,也学着他跪下,叩头感谢大师。大师救回了林氏,对他们一家恩同再造。岑家人和玉墨心想,往后大师就是他们岑家的祖宗,他们将万事以他为先,做牛做马、结草衔环报答他。
卜算子大师无力地摆摆手,嘶哑着低声道:“起来!老夫还……没死呢!快……扶我回房……休息……”
“好!好!”岑大郎和玉墨搀扶着大师出去,岑二娘扶起磕头磕得眩晕了的岑二爷,父女两笑盈盈地蹲在林氏床前的榻上,瞄一眼她,就相视一笑,再看看她,又笑……像两个傻子。
……
又隔两日,林氏醒了过来。
那时岑二爷和岑三郎正轮流着给她读《世说新语》的小故事。
林氏一醒,先喊着要喝水,后又说肚子饿要进食。
岑二爷和岑三郎笑着服侍她喝完水,又大笑着冲出屋子,一个喊着“醒了,醒了”;一个喊着“要吃东西”。院子里又是一团笑乱。
大师休息了两日,得岑二娘好吃好喝地供着,时不时还给他捏捏肩、捶捶背、揉揉老寒腿,讲讲有趣的小故事儿,日子过得神仙不换。他这两日很是仔细地观察了岑二娘的面相,又问过她的生辰八字,私底下做了推演测算,算出的结果却有些不妙:他这新收的小徒弟不久后将遭大劫。(未完待续。)
ps:又要和大家说声抱歉!最近更得太快,写得太急,我今天仔细看了看文,发现有好几处生硬的bug要修。今天就只有三更啦!等今晚我修好bug,明天补上!
大家不用担心,那些bug都是些称呼呀、记事上的小毛病,不影响阅读,对主要情节也无影响,可以不用重复回看的。
实在抱歉了,我是新手,又是第一次写这种长篇种田文,最近只顾埋头码字更新,没有仔细检查,难免会出错,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么么哒~~~我保证以后尽量减少错误!
第九十四章 登门
这会儿他正躺在床上苦思暝想着要怎么替她化解,就听岑三郎喊人给林氏整治吃食。卜算子大师大叫了声:“胡闹!”一个鲤鱼挺身起来,鞋也不穿就跑出去,叫人不准喂林氏吃食。说是她三日之内,只能喝他为她调制的药液。
岑二爷等人自然不敢违背大师之言,只拿那味道怪异的药液喂林氏,每每喝得林氏想吐又不敢。喝完药液再喝一碗糖水,都冲不去弥漫在口腔的那股子苦辛酸辣的怪味儿。可她难受得心甘情愿,只要能活着,什么苦头吃不得。
林氏醒来的第三天,已能下地,在屋子走动几步。第四天,她开始进饭食,拿清粥伴着小菜也吃一小碗,喜得岑家人个个笑酸了脸颊。
半月之后,林氏每顿能喝两碗肉糜粥,身子愈发康健,都能在院子里走一两圈,不阻碍岑家搬迁新居了。
卜算子大师亲自翻书,给岑家挑了个“宜迁居”的好日子,岑二娘一家收拾行李,搬出了弘威镖局,住进了岑家大宅。
林四爷手下的镖师也从淮州府衙领回了三百两黄金,同行的陆铭司、安泽和胡七娘三人,也各自用包袱背着金子回来,然后给手下的镖师、护卫和打手发放赏银。帮着出力捉凶的一些青壮年乡民,也得了银子。
整个安坪镇镇东和镇南,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安家和熙春院的护卫打手们有赏银拿,更加拥簇安泽和胡七娘。陆铭司手下的镖师。对于进山都没那么热衷了,因为弘威镖局即将迎来喜事。他们苦守寒窑多年的陆总镖师,抬着箱金子上门。总算让铁石心肠的安二老爷松口,答应把安大娘嫁给他了。
由于陆铭司和安大娘都是二婚,也没那么多讲究,安二老爷直接找人翻书,选了个喜庆宜嫁娶的日子,打算在一月后便把安大娘嫁到陆家。
如今陆铭司请来一批工匠,和镖局的一帮好兄弟。正在扩建镖局,打算另起两间耳房,整饬整饬院子。扩大他从前居住的小院子,顺便换换新家具。只等新媳妇入门后,便将住在乡下的爹娘和儿子接到弘威镖局,一家人一起生活。
林四爷手下的镖师。这些日子也不好继续住在分局占地盘。便在岑二爷的邀请下,和岑家人一道搬入了岑宅,一群镖师住在了面向田园的南侧院。他们也不急着进山去淘宝,因为大方的林四爷把三百两黄金全部分给了他们,自己一分不留。如今简三爷、洪大宝等人,个个富得流油,也不再穿弘威镖局那朴素难看的赭衣了,都去成衣铺子另买了鲜亮合身的锦衣穿。
手里有钱。众人对于进山卖苦力都没什么兴趣。每天一群兄弟结伴出去,上午就去酒馆茶楼坐坐。下午便去赌坊转转,玩几把骰子,小赌怡情。
这一群人简直都快要乐不思蜀了。只等林四爷说动卜算子大师和他们一起回湛州。当然,简三爷他们都不知晓大师的真正身份,只把他当成普通的医术高超的老大夫。
搬进岑家大宅的第二日,一大清早,岑二娘就做少年打扮,和玉墨带着新买的几个丫鬟小子,以及赵樾、洪大宝和简三爷等几名镖师,驾着两辆马车,出门购置食材了。她准备按照安坪镇的规矩,办迁居大席,宴请邻里。
他们刚出门,安二老爷夫妻和安大老爷夫妻,亲自备着厚礼,带着大房的安三少安之君和三房的大侄儿、在安家嫡支男嗣中排行第四的安之霖,敲响了岑家大门。他们此番光临岑宅,专为带安之君和安之霖来求学。
因是第一次登门,安大老爷和安二老爷都精心备了厚礼。
……
说起安之君,不得不提他几月前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却大赔归来仍不自知,被其父安三爷关了好一阵子禁闭的事儿。
安三太太和霍管事以及安三爷,几乎每日都要抽空,轮流着给安之君灌输生意经,希望他能迅速成长。
一开始,安之君诚心悔过,听得很仔细,学得也很认真。他也明白他们大房在他这一辈,只有他这一个独苗苗。往后安家的重担,都要落到自己身上。他已虚岁十七,自然不能像从前那般玩闹,不务正业。
可知道是一回事,学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每天对着那些枯燥繁杂的账本,听着父母和霍管事滔滔不绝地和他讲生意经,偶尔带他见一些铺子里的大掌柜,向他们虚心学习,被掌柜骂了、鄙视了,也不准还口,更不准发火。
这对骄奢淫。逸、纨绔霸道、爱玩成。性的安三少来说,简直比酷刑还让他难受!
时间一久,他便越来越排斥这种生活,慢慢恢复了本性,经常假装在屋里看账本,实则在安松和安竹的掩护下,偷溜出府游玩,为避免被发现,他都没去从前常去的酒楼赌坊了,也告别了昔日陪他走鸡斗狗的那一票狐朋狗友,只找清净的茶楼戏馆钻,看看戏、听听书、喝喝茶,放松一下。
所以,一开始,并未被安三爷他们发现。
不巧的是,某次,安三太太邀请几位与安家生意来往密切的富太太,去戏馆听戏,偶然看到了为一个武打戏子一掷千金的儿子。安三太太当场怒得掀桌,叫人围了安三少把他绑回家,请家法拿板子揍了他一顿。
安三少被一顿胖揍,心里很不服气,梗着脖子不认错,还顶撞了安三爷几句,气得自家父亲当场吐血晕死过去。
懵懂无知的安三少,经此一事,才陡然明悟,原来父母急着教他做生意,想让他尽快成材。都是因为他父亲一人打理安家偌大的产业,力有不逮。
尤其是父亲早年经常熬夜,看账本看得忘记按时用食,长年累月下来,终于积劳成疾,熬坏了身子。如今,他几乎每天都要喝药,每隔几日就要看大夫。
母亲告诉他,大夫说了父亲需要静养,不能再劳碌,更不能动气,否则于寿元不利,很可能英年早逝。但父亲放心不下家业,不能安心静养,他又无法撑起安家大房的重担,还不上进,只会耍小聪明偷溜出去玩,让父亲气急攻心,终于吐血昏迷。
安三少亲眼目睹伟岸的父亲倒下,一向刚强的母亲哭着求他懂事一些,心智骤然成熟。他开始专注地学习怎么经营安家庞大的产业,可他好像对做生意七窍只开了六窍,不论怎么努力,都摸不到那道门槛。不论怎么听教,真正上手做时,总会出错。
连着搞砸了两桩不大不小的生意后,安三少变得愈发焦躁颓然,大房的长辈见状,便和安三少促膝长谈,对他温言软语一番开解。
可安三少觉得自己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料,便提出要重新读书考科举,经商不成,那他便转而求仕。
安大老爷和安三爷听了安三少的想法,都很支持他。若安三少真的出仕,等于抬高了安家大房的门第,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又恰逢安大管事传信说岑二爷买了大房的旧宅,安大老爷正愁去何处为孙子寻名师,听了这消息,当下便带着孙子,赶车驶向安坪镇祖宅,他准备让安三少拜岑二爷为师。
恰巧他们在路上又遇着了访友归来的安之霖。听说安之霖也要去拜访岑二爷,便结伴一起回了祖宅。
可等他们回了祖宅后,却听说岑二爷的夫人林氏病危,他无心见客,便一直在安家等啊等,终于等到林氏病情好转,岑家搬入新居,安大老爷和安二老爷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厚礼,登门造访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拜师
安三少学着安之霖那般谦逊有礼的态度,被玉墨迎进岑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