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古代养娃日常 >

第51章

古代养娃日常-第51章

小说: 古代养娃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挪到角落,趁人不备,刘让哧溜一声,撒丫子朝诚意伯府奔去。

    他一定要赶紧回去通风报信,让家里人有个防备,免得被刘识这个二杆子给连累了!

    此时,诚意伯府,各个院子里正在摆午膳。

    刘让一路直冲向荣安堂,却在拐弯处刹住了脚步,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先把事情和李氏说一说,两个人合计一下怎么做才更合适。

    李氏虽然彪悍,但是对他们二房的小家还是百般维护的,眼界能力也非寻常的后宅妇人可比。多一个人商量,就多一重保险!

    刘让打定主意,转身抬脚回了榴照院。

    李氏已经坐在桌边吃上了,见刘让回来,无奈地放下筷子,训斥道:“你怎么又回来了?你虽然机灵,但是也不能总是在当值的时候溜号!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小心被抓个正着,丢了差事!”

    虽然刘让在五城兵马司官职很低,但是好赖总算是个职事不是,说出去,她也是个官太太,总算是脱了商户女的贱籍。

    刘让遣了屋子里服侍的丫鬟婆子,又嘱咐关紧了门窗,这才开口回道:“我自然是有要事才回来的。”

    李氏见刘让一脸少见的肃容,又如此小心谨慎,自觉收起了满肚子的抱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刘让便把事情的始末经过粗略地说了一遍,又问李氏:“你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氏一脸愕然,不答反问:“你确定没有看错?那人确实是三弟无误?”

    “自家兄弟我还能认错?”刘让把头都要点断了,发誓道,“我特意仔细地瞧了好几眼,确实是三弟无误!我这才火急火燎地赶回来,和你商量呢!”

    主动略去了他原本是打算去荣安堂告诉崔氏的打算,省得李氏又缠着他问,母亲和媳妇到底哪一个在他心里更加重要。

    李氏不知实情,很满意刘让事事把她放在第一位,思量片刻,道:“去荣寿堂吧!”

    跟刘让原本所想并不一样。

    “为什么?”刘让不解,脱口而出,“府里的中馈不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吗?”

    “你笨呀!”李氏嫌弃地斜睨刘让一眼,解释道,“上次祖母派珍珠来催促我们的事,我们一直都没有答复。祖母虽然至今未曾再催,但是心里只怕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咱们这回得了消息,第一个去禀报祖母,只怕祖母十有**会误以为咱们这是下定了决心,投靠她。

    要是母亲问起来,咱们只推说是祖母辈分最长,这么大的事咱们不敢瞒着她老人家,才率先去禀报给她老人家知道的。谅母亲也不会继续追究。

    咱们不明说,由着她们误会,才好两不相帮,两不得罪。省得她们俩斗来斗去的,到头来遭殃的却都是咱们这些马前卒!

    另外,再派两个小厮,分别去给父亲和大哥传话。这种大事,最终还是得你们男人拿主意。顺便,也在父亲面前表现你稳妥的一面的,省得父亲老是说你性子跳脱油滑,比不得大哥三弟,难当大任!

    至于你,到荣寿堂禀报完消息之后,就赶紧回去,一是免得被有心人发现,拿来做文章;二是随时掌握事情的动态,咱们才好想法子应对。”

    刘让平日里偷懒惯了,自有他隐秘的门路出入伯府,她一点都不担心会被人发现刘让先回了榴照院,再去的荣寿堂。

    至于榴照院知情的丫鬟婆子,她还能拿捏不住她们吗!

    李氏安排得妥妥当当。

    刘让大为信服,拉着李氏的手道:“走,那咱们这就去荣寿堂把事情禀报给祖母知道!”

    李氏甩开刘让的手,笑骂道:“你傻啊!我要是和你一起去,不是明摆着告诉祖母,你先把消息递回榴照院,和我商量了,才去禀报的她老人家嘛!先不说祖母会不会对咱们的‘投诚’起疑,单是你有了媳妇忘了祖母,也够咱们喝一壶的了!”

    刘让点点头,夸赞道:“还是你想得周到!万一惹了祖母起疑,可就得不偿失了!”

    却并不觉得闵氏会为了他最先把消息告诉了李氏而生气。

    闵氏又不是李氏,年纪小,耍小性子爱计较。

    都好几十岁的人了,半截身子都埋进了黄土里,谁还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吃干醋呢!

    李氏知道刘让心里对女人,尤其是婆媳之间微妙的关系看不明白,也不辩解详说,只催促刘让赶紧去荣寿堂传递讯息,她自己则派了两个精明能干的小厮,以刘让的名义去给尚在衙门的刘克竟和刘诚父子传递消息。

    他们自然知道怎样传话才最合主子的心意。(未完待续。)

第111章 机会

    安排好一切,李氏便安安稳稳地坐下来吃饭,丝毫都不担心。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二房既不承爵,也跟学子聚集贡院前请愿的事毫无干系,刘让还亲自参与了驱散请愿学子皇命,事后就算是受到牵连,所受的惩处也极为有限。

    现在最应该担心的,应该是大房和三房才对。

    一个怕诚意伯府受到牵连,爵位不保;一个怕龙颜震怒,小命不保。

    搬凳子看戏这种事,一向是李氏的最爱。

    李氏舒舒服服地吃完午饭,自去躺着休息消食去了。

    反正有消息传出来,她自然会知道的,又何必着急。

    有这个工夫,还不如躺下来好好休养,或是逗弄会儿子。

    荣寿堂里,闵氏惊闻消息之后,震怒之余差点把桌子都掀翻了,拍案而起,怒斥道:“他竟然敢?!他心里到底还有没有这个家?!”

    落榜丢人就算了,竟然还敢领头去状告当朝宠臣?!

    谁不知道,满朝文武,就只有赵铣能得太熙帝真正的倚重和信赖!

    若非赵铣一味地谦虚退让,说不定此时都做到内阁首辅的高位了!

    这样的人,是日益败落的诚意伯府能够招惹得起的?!

    刘识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

    怎么就不长点脑子,学会趋利避害!

    “孙儿已经派人去通知父亲和大哥了,请他们赶紧回府商量,拿个主意。”刘让一脸的担忧焦急,却努力保持着谦恭回道,“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把咱们整个诚意伯府搭上!”

    “这是自然!”闵氏不吝夸赞,“你做的很好!将来这伯府中的事,少不得你得多费点心思!”

    这是要重用提拔刘让的意思了!

    刘让高兴了极了,他虽然比刘识更得家人喜爱看护一些,但是到底比不上已经请封了世子的长兄刘诚,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呢!

    只要抓住了这次机会,有闵氏这尊大佛肯多看顾他一些,将来他即使赶不上刘诚,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等到分家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东西。

    “你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吗?”闵氏目露精光,盯着刘让问。

    刘让一向嘴甜撒谎讨巧惯了的,闻言面色不改,按照和李氏事先商定的话回了闵氏:“没有。孙儿觉得此事重大,一进府就赶紧来找祖母您讨主意了,还没来得急去禀报母亲。祖母您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要多,历经世事,看得通透,主意正!”

    闵氏被刘让的一番马屁拍得心里极为熨帖。

    崔氏找了王氏做帮手又如何?

    她还有二房帮衬呢!

    李家财力雄厚,人脉宽广,比起有权缺财的王家来也不遑多让。

    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呢!

    要是刘识不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闹腾,把三房也归拢到她的旗下,那就更好了!

    不过,现在她可不敢再动三房的主意。

    刘识闯了这么大的祸事,她忙着撇清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在这个当口给自己找麻烦!

    刘让见闵氏脸色稍缓,就知道李氏的主意奏了效,松了一口气,趁热打铁,继续表现自己:“那孙儿就先回贡院门口盯着了。有什么情况,孙儿会及时传回府中的。母亲那里,还望祖母派个人去知会一声。”

    闵氏满意地点点头,道:“快去吧!就看你的了!”

    刘让恭敬地行完礼,踌躇满志地离开了。

    待刘让出了荣寿堂,闵氏收起先前的慈爱,一脸肃然狠厉,厉声喝道:“把人都给我叫到议事厅去!再派人快马加鞭,把伯爷和世子都请回来!”

    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这些大事一向是掌院的珍珠负责分派的,可是这会儿珍珠恰巧去库房给闵氏拾掇重阳节的衣饰、节日的红包恩赏以及各府的回礼等琐事了,并不在场。

    她们又都从未经手过这些大事,一时都愣住了。

    闵氏见状气得心口疼,大手一挥,把小几上的一套茶盏扫落在地,摔得粉碎,茶叶水渍和着碎瓷片溅得到处都是。

    只听闵氏怒喝道:“都是死人吗?!白领了月例不做事的?!”顿了顿,到底不放心把这么大的一件事交托给眼前这些唯唯诺诺的丫鬟婆子,强压着怒气道,“还不赶紧的去把珍珠给我找回来!一个个的非要把我气死才甘心是不是?!”

    这话就说的太重了。

    一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作鸟兽散,一下子都涌出了门去,争先恐后地去喊珍珠。

    只留了几个小丫鬟打扫残局,把地上的茶盏碎片和泼洒的茶叶水渍都清洗干净,免得闵氏看了闹心,再大发雷霆,到时候还指不定要怎么惩处她们呢!

    躲在房外的碧荷见状,悄悄地提起裙角,一路小跑溜回了闵柔的住处,四下里瞧了之后,关紧了门窗。

    正在掰着铜板和碎银子一遍又一遍地清点的闵柔,见状激动地站起来,强压着内心的翻涌,压低声音小声问道:“找到机会了?”

    碧荷点点头,一脸的兴奋地回道:“老太太不知为何大发雷霆,把正在库房里找重阳节衣饰礼物的珍珠急招了回去。奴婢早就和守库房的婆子说好了,让她悄悄地找机会给咱们留个门。这会儿去,正合适。”

    闵柔一脸喜色,忙迈步朝门口小步快趋而去,却又在门口停住了脚步,皱眉问碧荷:“没问题吧?那婆子会不会拿了银子不办事?”

    “不会不会!”碧荷连连摇头保证道,“小姐给的好处足够丰厚,她自然不会连这点小忙都不帮的。”说罢,狡黠地一笑,道,“毕竟,咱们只是进老太太的库房看看,给三爷挑选一个独特的礼物,然后好着人按照同样的款式去做,完成老太太交代的任务。又不是要去窃取库房里的财物!”

    闵柔也笑了,满意地点点头,给碧荷画了一个大饼:“你放心,只要我成功嫁给了三爷,很快就会成为柳姨娘那样的宠妾!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未完待续。)

第112章 窃取

    “那奴婢就先在这里谢过了小姐的提拔爱护之恩了!”碧荷说着,深福一礼,惹得闵柔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像是已经成了宠妾一般!

    碧荷在心里不屑地撇嘴。

    要不是她的卖身契这会儿还死死地捏在闵柔的手里,没有办法,她才不会陪着闵柔铤而走险,把主意打到精明吝啬的闵氏头上去的!

    事已至此,只能祈祷万事顺利了。

    只要过了这个坎儿,她们主仆俩以后就等着吃香的喝辣的吧!

    闵柔和碧荷打定了主意,趁乱贴着墙根,朝库房一路溜去。

    库房门前乱成了一团,一堆丫鬟婆子争先恐后地围着珍珠,七嘴八舌地道:

    “珍珠姐姐,老太太急着找您呢!”

    “您可快着点!老太太正在气头上呢!”

    “这些琐事先放一放吧!老太太那边火急火燎的!”

    ……

    珍珠被丫鬟婆子吵得脑门儿生疼,又怕闵氏等得急了大发雷霆,忙要收拾好先前翻出来的东西,赶紧锁了库房,好快点去复命。

    可是前来催请的丫鬟婆子们怕闵氏等得焦急,怪罪下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连声催促着,又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弄得珍珠连下脚的空儿都没有,更别提收拾东西了。

    守库房的婆子见状,忙趁乱上前,满脸堆笑道:“姑娘尽管去!老婆子给你把东西都拾掇好,把门锁好,看住了!”

    守门的婆子是当年跟随闵氏陪嫁过来的丫鬟,一直不得闵氏的重用,后来嫁给了伯府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管事,就更是熄了上进的心,仗着陪嫁丫鬟的名头,又是管事媳妇,在伯府里混吃等喝,倒也过得开怀。

    小管事姓陈,人们便称她为陈妈妈。

    陈妈妈虽然不得闵氏的重用,但因为是陪嫁丫鬟,比起伯府原本的下人来,也算是较得闵氏的信任,不然也不会被派到库房来守门。

    珍珠犹豫了一瞬,见众人催得急促,库房里又一时半会儿的收拾不好,怕闵氏等得焦急,她只得点头答应,嘱咐陈妈妈:“那就多谢陈妈妈了。妈妈可千万记得要把门锁好,不要放闲杂人等进去。”

    陈妈妈忙不迭地应了声。

    珍珠又嘱咐了两句,这才连走带跑地朝闵氏所在的荣寿堂东次间赶去。

    猫着身子躲在忍冬后的闵柔和碧荷主仆,见珍珠领着乱糟糟的丫鬟婆子们走远了,这才转了出来,款步走向库房,一边走,还一边招呼正要转身去库房收拾的陈妈妈:“陈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刚才老远的就听到这边闹哄哄的。出了什么事?”

    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陈妈妈见是闵柔和碧荷主仆,忙以指点唇嘘声道:“表小姐,您可千万要小声一些!奴婢可是冒着被老太太撵走的风险,私自放你进库房里翻阅察看的!这要是让人看见了,告到了老太太那里,奴婢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闵柔不以为然,撇嘴道:“我不过是为了老太太交代的差事,来库房里看新颖别致的器物样式的,好在外头请了人照做罢了。又不是做贼,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说是这么说,做贼心虚的闵柔却不自觉地放低了声音,微弓起身子,贴着墙角跟随陈妈妈进了库房。

    碧荷则留在门外把风。

    虽然闵柔早就从揖翠院“窃取”了彭瑾要送给刘识的玉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