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皇商-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芳的嫁妆木器,还有林天明的家俱,就是他师父带着他们师兄弟几个做出来的。都是同村人,这样的生意还是不少的。
而王家有这兄弟俩,王村长的气势还是很强的,当年接了村长之位后,就没被别人撬去过。
自然,林天明要在村里找运输队管理人选,第一个就考虑王正华。
至于老村长家……老村长如今身体情况,他家子孙是不便往外走的,就怕哪天老爷子撒手去了,连最后一面都赶不上,就太不孝了。
不过林天明早就让老村长家养些猪、喂些鸡鸭,直接供货给枫华酒楼,就是苏正河开了酒楼也从他们这里采买。
不管如今酒楼开起来,需求只会更多,才有了向全村收购的机会。
因此,林天明不需要特别安置谁的利益,只需考虑自家利益时,做怎样的安排更能互利双盈。
林天明将运输队的创建交给王正华,也就是说人手由王正华安排,用时听调度出发,不用时就在家种田。
为了不闲置劳动力,主要选在农闲时出发,这样安排也照顾了农家人的实际情况,王正华自然满意。
然后是工钱方面,他们不需要签用工契约,更不需要卖身多少年,按任务远近来算工钱。
在本县境内不论是县城还是哪座镇子,都是一律按做工行价决定每天工钱,包吃住。出了县城就按长途来算,工钱翻倍,同样包吃住。
就算是去州府或者隔壁州府,都是一样的两倍工钱,耗时越多,当然工钱也会越多,加上包吃住,对于大家来说,就是一件不错的工作。
做工行价,苦力活一天二十文钱,技术工按行业不同、谈生意结果不同而有高低,但最少都有三十文钱。
运输车队做的自然是苦力活,但林天明给的行价却是技术工的钱,三十文一天。
换言之,在县城内跑一趟来回就是一天,出县城路途远,工时自然也会有点长,也还是很辛苦的。
但翻了倍可是六十文钱,吃住会按实际情况算钱,毕竟地头不同、时间不同,肯定都会有偏差,但不会苛待大家。
而运输队成立起来,除了给酒楼、茶楼送货,以后送炭任务也会交给他们,这样生意就会变多了,具体操作,等他们从星州回来可以细商。
林天明的初步解释,王正华一听就没异议了,何况还有商量余地,他也需要时间琢磨细节。
当然这只是对运输队的工钱安排,管理者不可能白干。
林天明给王正华的待遇是不管有没有任务,每月十两银子,让其成为枫华的管事,出县城一趟就加十两。
第一个十两是月俸,第二个十两是按任务次数来算的差旅补助,也远远高出了劳力的行价,面子里子都足了。
而且王正华的工时就从下个月开始算钱,十两银子啊,林天明当场就拿出来了。
别说王正华,王村长当时脸上就笑开了花,感谢林天明给了这么好的工作。
当然,运输队的成员由王正华安排,也是按任务工钱算,不需要另签契约,但王正华是拿月俸的,因此要签用工契约。
王正华也识趣,见林天明拿了银子出来,立刻就拟工作条款,和林天明商量无误,签字画押,正式成为一名管事,工期十年。
待遇优渥、时间还长久稳定,连王正宇看了都一脸艳羡,不过他年纪与林天明相仿,小时候关系又不好,反而有些拉不下脸来讨要工作机会。
林天明说还没有购置马车,在那之前,先让王正华跟着福安客栈的运输队半月熟悉一下工作情况。
王正华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说明天一早就去镇上找福安客栈,不过要林天明写封信,才好证明自己的身份来意。
林天明却说无妨,他们出发时同去镇上,他亲自引荐,他还要托请福安客栈帮忙购置马车,人家已有运输队,这方面肯定有经验。
大家相谈甚欢,一顿饭吃下来很是愉快,也喝了些酒。
下午林天明回到家里,苏芳正在整理行装,见他带着酒意回来,自然知道事情都安排好了。
“天学还没有回来?”林天明进屋坐下,自己倒了一杯茶喝起来,随口询问。
“回来了,在后院里教他姐夫烧窑的事儿。”苏芳走过来坐下,好笑道,“天学明明是个聪明娃,就是太贪玩,做事不上心。”
“烧窑的事他明明没有参与,居然知道很多事情,他要懂事一点,将来还是有机会当官的,就算不愿意当官,也能跟咱们做生意。”
“不着急,等他过了二十岁再让他选择,在那之前,先考个秀才回来。”林天明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对于林天学这个小表弟,他受乳娘所求,自然是要多关照一些的。这小子不考虑明天的事,他都替他铺好路了。
林天明又坐了会儿,就去后院教苏长贵兄弟烧窑的事。只需要传授技术,过程里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别说林天学,林大娘也是知道不少的。
再说了,炭木都是山上砍的,多烧几窑自然就能烧好了,不过是辛苦一点,浪费几窑成本罢了。
烧好之后就用炭篓装起来,后院堆不下后,就堆到西厢还有一间空屋里,不能淋到雨水就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1章 十二护卫
(全本小说网,。)
又过了两天,大家都安排好了自家的事情,赶在月底最后一天出发了。
不说林天学背着书箱一脸激动,就是换了长袍的苏长福也是压抑着满心的期待。
他们都坐在驴车上去镇上会合白不凡,驴车是苏长贵赶的,送他们到镇上,也带春桃采办一些家用,接下来就要开始烧炭了,谁都没有空。
昨天他们夫妇就搬进了表哥家里,西厢第一间林天学住了,他们就住了第二间,将第三间腾空,准备放炭篓。
苏芳娘家人现在都住在县城里,大房里也在苏长福的安排下,不干涉林家烧炭的事,只负责供应炭篓。
如今苏长福受到重用,苏老爷子满心欣慰,苏正源也大夸苏芳懂事,自己发达了也记得提携堂兄。
苏正源为何如此感慨?只因他有个亲妹子,虽说是当年签的活契去县城大户人家当丫环,到底是混出来了,如今可是个管家娘子,在内宅里也是管事嬷嬷。
可就是这样的亲妹子,能给爹娘一点寿礼已经算不错了,哪里记得他这样的亲兄长?
苏芳却能关照堂兄,能把堂兄当作信任之人带出枫叶村,助他干翻大事情,他能不感慨吗?
他当然相信自家儿子的能力,但没有贵人拉扯,有能力又如何?这么多年来儿子窝在农家种地,一心想把添儿供出来的心情,他当爹的又如何看不明白?
只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本来就重,他也没办法实现儿子的愿望,看着儿子当了童生那么多年却不能继续参加科举,他也是很遗憾的。
如今儿子有更好的出路,也考上了秀才,他心里的激动,也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了。
有了三代当家男子的态度,苏家大房又怎会干涉烧窑这么小的生意呢。
苏长贵也不嫌利益大小,酒楼赚多少他看不到,去年冬天从林家拖出去的炭有多少,在村里就不算秘密了。
去年从新手入门,匆匆烧窑尚能拖走那么多货,今年早有准备,生意只会更好,薄利多销也不吃亏。
何况林天明跟他说了,只要他们一家做得来,就五五分成,成本什么的并不高。
几口炭窑都烧熟了,派人手砍炭木回来便是,若是忙不过来,二十文的工钱,找孙家人就行,孙家人砍炭木也是熟门熟路的。
说到孙家人,孙志胜如今在县城跟苏长安一起,他们前三个月拿的是十两俸银,之后拿的是二十两,单独掌柜就会拿盈利的两成。
若是不单独掌柜而做掌柜的话,管辖多大范围,就将这个范围的一成红利分给他们,看他们自己选择。
林家二舅和大表哥选择就在桃岭镇,他们能拿两成红利。
二表哥选择当管事,因此现在拿的是二十两俸银,就等以后管事的机会。
这次没有带他们出门,是要让他们在没有苏长福的情况下,自己筹备枫华茶楼的生意,也是对他们一种考验了。
家里家外都安置好了,现在就是出远门做商业视察。
苏芳想着来到这世界大半年了,还是第一次有种出门的兴奋感。这与去县城的感受是不同的,毕竟县城还算是家门口。
现在才有一种出门就是天下的豪情斗志感。不过她也不敢太过表露那种豪气了。要知道堂哥、表弟都在呢。
到了镇上直奔福安客栈,林天明将王正华介绍给陈福之后,就让陈福安排,正好运输队要走一趟邻县,王正华立刻就有了学习的机会。
白不凡早就等在这里,这次他依然骑马,却准备了两辆有厢大马车,赶车的是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厮,竟是双胞胎。
可是苏芳的注意力却不在双胞胎上,而是白不凡骑着的马,可把苏芳给馋着了。
“小师弟,你来坐车,我来骑马怎么样?”苏芳笑着打商量。
“师兄说没问题,就没问题。”白不凡却将问题丢给林天明。
“晚点再说吧,赶紧上车,走晚了路上找不着吃饭的地方。”林天明和陈福说了会儿事情,走过来就抱了苏芳上马车。
他们夫妇一辆马车,那边苏长福和林天学一辆,坐着不挤,躺着也行,到也舒适。
“白吃!白喝!走了!”白不凡见状也明白主子安排,立刻吆喝一身,翻身上马走在前面。
刚进车厢的苏芳听了扑哧一笑,立刻掀帘出来好奇地问:“谁是白吃白喝?”
“回夫人,小的白吃,那辆车上是弟弟白喝。”正扬鞭吆喝马车前行的小厮立刻回答,正是他们这一辆车。
苏芳又“噗”了一声,想说正是像白不凡的风格,正要问白不凡为何不是白吃白拿,就让林天明拽进了车厢里。
“好啦,白不凡就那德性,咱不理他。”林天明将苏芳搂在怀里,抬起手指抚过她的脸庞亲了亲。
马车前行中,车厢里有些摇晃,这一吻就显得艰辛,却逗得苏芳咧嘴而笑,感觉好有喜感。
但她也没有再说白吃白喝的事了,毕竟都知道白不凡什么德性了,当他的小厮一定很酸爽,她若坚持问,人家小厮只会尴尬。
马车很快出了城,上了官道一路向北,中午在路边茶寮吃些热食,与十二个随从模样的人会合。
当然这一切都是白不凡去交涉。
“我爹居然怕我捣蛋,派了这些大叔来盯着,我都二十岁啦!”白不凡走回来不停抱怨,表情有些难看。
苏芳却好奇地打量他。
“小师嫂,拜托别这么看着我,回头师兄会拆了我。”白不凡却一脸怕怕的表情瞪着苏芳。
“哼。”苏芳却扭头傲娇地哼了一声,没有去问白不凡家世,管他是何方神圣呢,现在沾着人家的光,也没理由去刨根问底,那多不识趣。
然而苏芳没想到的是,这只是开始,一路都有人加入进来,但也有人会离开,好像接力任务似的,却始终保持了十二个护卫的规模。
虽然替换秩序不同,每次都是隔着两、三天才换,但苏芳对这种事很快摸出了规律,不论怎么换,都是十二个。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新州,与尹湛会合,最后剩下的十二护卫却没有离开,只不过不盯那么紧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2章 新州的繁华
(全本小说网,。)
进了城大家直接在新开的福安客栈住下,也安全得多。
当天枫华客栈的掌柜和管事就到了客栈里见东家,汇报开业以来的情况。开张才五天,生意不好也不坏。
但苏芳并没有觉得不妥,毕竟是林天明自己在这么远的地方盘的铺子,所有人员都没有得到苏芳和苏长福的培训。
尤其是厨房里,能做出来的只有几道特色菜,并不全面。开张前三天也是有优惠的,趁着这股优惠东风,后两天生意才没有直线下落。
苏芳让苏长福去酒楼巡视,各岗位也做个及时纠正,而她打算明天一早再去酒楼厨房呆着,现在要休息。
这一路因为人多,白天都在路上走,苏芳与林天明也就夜里能进城投宿时才会进空间舒缓一下。
若是在野外扎营,就只能在马车上将就一下了,篝火什么的,也就睡觉前体验一下就好了。
听大家谈天说地固然有趣,需要休息时还是想睡得舒适点。
不过虽然辛苦,她却终于有机会骑马了,只不过都是林天明将她搁在身前,带着她飞驰在官道上。
有时穿越山道时也会策马而过,那种感觉可不是在宽敞平坦的马场里能感受到的。
对于这样艰苦的现实环境,苏芳自认不敢独自尝试,不是胆小,而是怕出意外,横生枝节。
当然不论是骑马还是坐车,时间长了就会一身酸痛,因此到了地头,苏芳只想好好睡一觉。
林天明也没有出门,就陪她关起门来睡大觉,反正酒楼就在对街不远。至于林天学,直接交给白不凡带着玩就行了。
这一路光是听护卫说着各地趣事儿,就够林天学长见识的了,而且一路有两个秀才同行,对他的学问也有进益。
这一趟,他是来对了。
当然苏芳也觉得来对了,这种感受,在她第二天清早精神抖擞地来到对面自家酒楼时,尤其深刻。
新州的繁华,不仅在城大、人多、有钱人多,也在这里的人喜欢吃喝,讲究吃喝,因此平日没事上酒楼的人很多。
自然,富贵酒楼在此肯定有分号,而且同样是最大的酒楼。只不过枫华酒楼一开,注定要瓜分一些生意走了。
当然现在的枫华酒楼还没有竞争力,不过苏芳并不着急。
苏芳与林天明手拉手去了酒楼厨房里,先见过厨房里一应人员,和两个厨子打了招呼,交代他们在旁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