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远说道:“其实‘快舰准炮’和‘大舰巨炮’在内核上有相似之处,军舰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安装做功能力强的发动机,这样的发动机体积和质量都不小,所以快舰往往代表着大舰;炮弹想要打得准,初速度就必须要高,这样受到的测向风力的影响才会小,要想提高初速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发射药的数量,所以也就是巨炮了。”
沈晚晴似乎听懂了,问道:“那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林远答道:“现在东北总督也拿到手了,我们可以在东北大规模发展了。”
林远在奉天的本溪和抚顺一带,划出了钢铁工业区,之所以选在本溪和抚顺,是看中了这两个地点的铁矿和煤矿,现今的琉球,缺乏各种矿石,想要提高钢的质量,必须要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所以必须离开琉球,找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
琉球在前一阶段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在生产工业设备,包括更大产量的高炉,化学反应容器等等,这些设备在外国专家走后,立刻装船,向营口港运输,在那里,林远命令修建了公路和铁路,可以把设备运抵钢铁工业区。
由于没有自己的造船厂,用于运输设备的船还是台湾商人的商船,商船一路破风斩Lang,在营口港靠岸,港口附近,几辆蒸汽汽车正在等待着,这些采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大家伙,尽管很笨重,可是载重量极大,正好运输质量巨大的物品。
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320 古玩店找矿
在盛京的本溪——抚顺工业区,已经为大型炼钢厂留好了位置,所以设备一到就开始组装了,在琉球发展了将近一年,北京舰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技术工人,他们正是安装设备的主力军。
林远和刘金秋等专家一同回到工业区,这里以后将是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的基地,未来还将开展稀土元素冶金和贵金属冶金,对于这两项林远并不是很着急,稀土元素可以用来制造导弹上的红外导引头,大功率激光器等等设备,这些还不是很必要;贵金属包括金,银,铂等等,归功于林远前一段时间对洋鬼子的“坑蒙拐骗”,北京舰还不缺钱。
工业区里此时还显得很凌乱,空地上堆满了各种钢管,阀门零件,不少穿着军装的人在厂区内巡逻,里面最显眼的是一座高台,高台边上是供人上下的脚手架,台顶是一台林远从未见过的机器,机器下面连着粗黑的线,林远认出那是北京舰上的备用电缆,电缆下面连接着几台发电机,同样是北京舰上的设备。
林远指着那个高台问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刘金秋答道:“那上面的设备是激光焊接机,是我们北京舰修理部门的设备,本来是用来修补船身破损的,被我们借来焊接高炉。”
走到近处,才看清楚高台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基座,高炉将架设在基座上面,刘金秋说道:“在现代的钢铁工业中,需要冶炼很多特殊钢,比如说用于大型船舶龙骨结构的超高强度钢,应用在化工领域的耐腐蚀钢和不锈钢,应用在机械加工领域的高速钢,这些钢需要电弧炉来冶炼。”
林远问道:“我们造不出电弧炉吗?”
刘金秋笑道:“电弧炉首先要有电啊,可是我们现在的发电设备不够用,那几台柴油发电机才能发多少功率的电啊!而且现代工业里面对电压的要求很广泛,有的设备需要高压,有的设备需要低压,所以我们还得有变压器。”
林远说道:“嗯,发电机,变压器,我们还缺少什么吗?”
刘金秋说道:“我们还缺少导电用的电缆,在现代的电力工业中,电缆是一个专门的大项,电缆外面的绝缘层,依照导线运输电压的不同,低压常用橡胶,高压常用聚乙烯塑料,还要有自动充油结构,我知道这些现在肯定是造不出来,有机化工我们还没开始呢,先说说这个导电材料吧。”
“我们的时代,导电材料主要有铜和铝,这两项的冶炼都属于有色金属冶金的范畴,要生产铝的话,需要电解铝矿石,所以我们就不用考虑了,要生产铜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冶炼铜矿石的反射炉我们能造出来,可是我们不知道哪里有铜矿石。”
林远问道:“北京舰上没有相关的资料吗?”
刘金秋说道:“我们只有大概的位置,矿山的详细地理位置坐标都是保密的,你在新闻中肯定听说过我国哪个省发现了某个特大矿藏,你听说过它们的具体位置吗?矿山的具体位置和军方没有直接关系,军方怎么能知道呢?”
林远想了想,说道:“我带你去找。”
刘金秋连忙问道:“你怎么知道哪里有铜矿石?”
林远说道:“我也不知道哪里有,不过我却知道应该找谁去问,不过……”林远话锋一转,打量着刘金秋,说道:“我们可不能这样去,需要好好乔装改扮一下。”
于是两人打扮成了两个富商,林远拉着刘金秋赶奔奉天城,远远地就看见城门人来人往,战争之后,正是商业复兴的大好时机,而奉天又是东北重镇,故此商旅云集。
进了城,林远便找路人打听道:“城里古玩店在哪里?”
路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就在城北,离着这里三条街,新开了好几家呢!”
常言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城中开设古玩店,说明有钱人认为时局不会有大的动荡,所以他们会把钱拿出来投资,这对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林远带着刘金秋来到一家最大的古玩店,掌柜的一见两人穿绸裹缎,腰悬玉佩,甚是阔气,连忙堆笑相迎,一面请二人上座,一面吩咐伙计上茶,摆点心,那点心做得甚是精致,刘金秋虽然上了年纪,可也忍不住伸出手去,拿起一个放在嘴中品尝。
林远有过这个教训,知道这点心是摆着看的,要是吃了就没身份了,连忙给刘金秋使眼色,刘金秋却没看明白,还以为他也要吃呢,于是拿起一个递给林远,说道:“这个点心真不错,我们那儿就做不出这样的味道。”
林远当着掌柜的面,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苦笑着接下,边上掌柜的见到这两个人衣衫不凡,本以为是上讲究的大主顾,谁知道这两人一进门就像饿鬼投胎一般,拿起点心就吃,脸上是白一阵红一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刘金秋吃完一块,又拿起一块儿,一边吃一边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您这个点心真不错,一会儿我们买十斤带回去。”
林远听了心想:“今天可糗大了,哪有人进古玩店买点心的!”林远赶紧说道:“掌柜的,您这里有什么好东西吗?”
掌柜的这才回过神来,问道:“不知道两位爷喜欢玩些什么?瓷器,漆器,还是玉器,我们这儿新进了上好的和田玉……”
林远怕他说起来没头,赶紧说道:“我们喜欢玩铜器,你们这有铜器吗?拿来给我们瞧瞧。”
掌柜的朝后面喊了一声,几个小厮,捧着几个盒子走了出来,毕恭毕敬地站在林远和刘金秋面前,掌柜的用手一指盒子,说道:“请二位掌掌眼吧。”
“掌眼”本意是用心观察,在古玩领域是鉴别真伪的意思,掌柜的这么说,就是在奉承林远和刘金秋。一个小厮双手捧盒,往刘金秋面前递,刘金秋伸手去接,正在这时,林远见到掌柜的面无血色,仿佛大难临头一般!
林远突然反应过来,他把刘金秋伸出去的手臂往下一按,说道:“刘爷莫急。”这么一瞬间,小厮已经把盒子放在桌上了,掌柜的这才面色好转,长出了一口气。
原来,看古董的时候,古董必须放在桌子上,谁想看谁从桌子上把它拿起来,看完放回桌子上,手递手地交给另一人,绝对不行!古董这东西价值连城,万一在手递手的时候摔在地上了,那算谁的过失啊!所以掌柜的一见刘金秋伸手去接,可吓坏了,万一有个闪失,把东西摔掉个皮,他们一抬屁股走人了,损失都得自己赔!
掌柜的并没有放宽心太久,刘金秋的下一个动作,看得他的心差点从喉咙里面蹦出来!
321 恶鬼送银
刘金秋把铜器从盒子中拿出来,那是一只青铜虎,是仿春秋时期的器形而制,古代的人们也好古,故此把很多物件都做成上古时代的形状。
刘金秋拿起那只栩栩如生的青铜虎,并没有像别的买家那样拿在手里把玩,而是从衣袋里掏出一把钢锉,对准老虎耳朵就要锉,这要是锉上,这只青铜虎可就废了!
正在掌柜的惊慌失措之际,林远一把拉住刘金秋,问道:“刘老,您这是做什么?”
刘金秋小声地说:“我们不是来找铜矿石的吗,这青铜虎外面上了漆,我不把漆锉掉,怎么能知道这个铜合金的成分!”
林远连忙说道:“错了错了,我不是要这么干,您快把锉收起来。”
刘金秋“哦”了一声,说道:“那是我理解错了。”于是把钢锉收了起来,掌柜的长出了一口气,林远心想:“还是快点切入正题吧,再过一会儿,掌柜的心脏病说不定都得吓出来。”
于是林远问道:“掌柜的,您这里的铜器都是从哪里收来的啊?”
掌柜的答道:“有的是我们的人从乡下收来的,最多的是从南山管家那里来的,他们家世代都是做铜器的。”
林远问道:“南山是什么地方?烦请您说得详细一些。”
掌柜的说道:“从奉天城大南门出去,走上十五里,就到了南山底下的南山镇,到那里一打听,没有不知道管家的。”
林远问道:“他们管家有这么大的势力?”
掌柜的笑道:“您是外地来的吧,他们管家当然有势力,而且他们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做铜器。”
刘金秋问道:“那是什么?”
掌柜的答道:“他们管家最厉害的地方是从来不缺银子!”
刘金秋笑道:“这有什么稀奇的,他们家铜器做得好,自然少不了银子。”
掌柜的神秘地一笑,说道:“他们管家这祖祖辈辈十几代人,每次附近百姓遭灾受难,都是他们家出银子,饥荒的时候买粮,闹瘟的时候买药,哪一次银子不使得和淌海水似的!他们家就算卖一百辈子铜器,都挣不到那些银子!”
林远问道:“那这是怎么回事?”
掌柜的凑近林远,说道:“我听人说啊,这管家先祖不知与阎罗王订了什么盟约,每天子时,都有恶鬼给他们家送银子……”
林远一听,心想:“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掌柜的看出林远不屑的神色,说道:“这位爷,您还别不信,他们管家的家主便是一位奇人!家主姓管,名叶奇,字宜新,在他出生之时,天空有一阵奇异树叶飘落,因此起名,年少之时便精通铜器冶炼之法……”
林远看他口若悬河的样子,生怕说到天黑都说不完,于是赶紧起身,和刘金秋赶赴南山管家。
在路上,刘金秋笑道:“你这个法子不错啊,那个管家一定有铜矿,我们想法子说服他们让我们开采就行了。”
林远说道:“这个法子我都用过一次了,当年我们在琉球的时候,我不就是从瓷器店找到制造硝酸的硝石的吗?不过我倒是挺想知道那个恶鬼送银子的事情。”
刘金秋说道:“这个可没什么稀奇的,我差不多已经猜到原因了。”
林远连忙问道:“那是什么,快点告诉我!”
刘金秋神秘地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两人雇了一辆马车,很快就到了南山镇,进了里面一打听,便来到管家,上去拜见,没想到门口家丁却笑道:“我们家主不见客,二位请回吧。”
林远从口袋里掏出一锭银子,笑道:“烦请这位小哥儿通融一下。”
家丁一见银子,笑道:“我们管家从来不缺银子,二位还是请回吧。”
林远又说了几句好话,家丁只是含笑婉拒,林远无奈,只得和刘金秋往回走,正走着,只听西南面一阵马蹄声响,几辆马车从街角拐了出来,奔着刘金秋撞了过来,林远赶紧把他一拉,驾车的人见到面前有人,赶紧一勒马。
这么一来,马车就歪了一下,马车上面的箱子堆得挺高,这么一来最上面的箱子就倒了下去,砸在地上,箱子盖一开,里面的东西“哗啦啦”撒了一地。
林远一看地上的东西,大吃一惊,那竟然是白花花的银子!
驾车的冲刘金秋一瞪眼,刚要骂上几句,但见到他是个老人,才把那些话收了回去,嘟囔着下车去捡银子,林远走上前去,和他一块儿捡,随口问道:“怎么这么多银子?”
驾车的说道:“这是我们家主给奉天知府的贺礼,知府是新官上任,我们家主本来是不想给的,可是那个奉天知府真不是东西,不给的话就要找我们管家的麻烦。”
林远心想:“朝廷的确是派了一批官员到东北,不过自己没有留意,光想着工业区的事情了,回去要好好整治他们一番。”
林远一边想着,一边捡地上的银子,越捡越觉得不对劲,他心念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捡起一块银子,走到管府门口,怒喝道:“你们就送这个给知府大人吗?”
家丁一见,连忙冲另一个家丁耳语几句,那个家丁撒脚如飞跑进屋去,留下的家丁冲着林远深施一礼,笑道:“二位爷,请里边请。”
刘金秋看得一头雾水,等进到客厅才问林远:“这是怎么回事?
林远把捡来的那块银子递到刘金秋面前,笑道:“您是专家,看看这块儿银子有没有什么不对劲?”
刘金秋拿起那块银子,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阵子,说道:“这不太像银子啊,这好像是白铜啊!”
白铜其实是铜镍合金,是中国古代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的杰作,它的色泽银白,和银子很像。刘金秋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它不是银子的?”
林远接过那块白铜,在手上掂了掂,笑道:“它和银子不一样重啊。”
刘金秋说道:“铜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