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小闲人 >

第1131章

唐朝小闲人-第1131章

小说: 唐朝小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吐谷浑现在的确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再往下走一步,就是亡国了,如果这时候还不团结,那基本上就没救了,而且皇室都以身作则,将土地都给百姓,那他们也不好意思占着太多的土地,于是也点头答应下来,反正皇室拿多少比例的土地出来,我们就拿多少比例的土地出来。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新贵,是完全依靠这一场浩劫上位的,不是他们实力有多强,他们手里也没有多少土地,而且都是贫瘠之地,本来还想弄点土地回去,真正的良田都在旧贵族手里,这样一来,就极大削弱为了旧贵族的势力,保证了他们新贵的地位,而且,这土地一旦交出来了,肯定是受朝廷控制,权衡一番,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个理由也非常高大上。

    旧贵族不答应的话,那直接抓起来呗,正愁没有借口整治他们。

    那人还真是厉害啊!弘化公主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又道:“如今我吐谷浑人口稀缺,这有土地也得有人去耕种,必须要珍惜每一个人,爱护每一个子民,包括奴隶,也只有这样,全国百姓才会支持我们,才会勇于为这个国家奋战,因此我打算大赦,并且全国施行废奴政策,同时赐予他们土地。”

    这真是大刀阔斧的节奏啊!

    他们这些大臣、酋长,为什么这么,靠得不就是奴仆与土地么,可弘化公主一上来就全部砍了。

    弘化公主叹了口气道:“我知道这伤害了各位的权益,但是,我们必须要先渡过这个难关,我保证五年之后,你们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更加富裕。而且我们皇室也会将仆从减少到二十人。”

    铎伏惊讶道:“这如何能行?”

    皇室的奴仆才二十人,你开个宴会都开不起,这太丢人了,不能这样作践自己啊。

    弘化公主道:“不瞒国柱,我也想享受,谁人不想享受,但是如果这一道坎迈不过去,再多的仆从也是过眼烟云,一年之后可能就灰飞烟灭了,如今是非常时刻,自然得用非常手段,那么多仆从伺候我一个人,产生不了任何价值的,何不让他们去放牧耕地,增加国家收入,等到咱们富裕了,人口增多了,这人数自然是可以增加回来的。可当下,我们必须要全力振兴吐谷浑,要有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

    这些枢要大臣听着又频频点头,国家都没有了,土地、奴隶再多也将是别人的。

    弘化公主道:“但是吐蕃人在大赦与废奴之外,是吐蕃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的痛苦,他们是不可饶恕的,吐蕃人生生世世为奴,我们必须榨取每一个吐蕃人的最后一滴血汗,让他们开到修路,最苦最累的活都让他们干。”

    这话听着忒也解气了,弘化公主要得就是这种效果,她必须要凝聚大家,那么必须得树立一个敌人,吐蕃人是每个人吐谷浑人的敌人,当大家用着共同的敌人,自然会凝聚在一起。

    可是这又是收土地,又是废奴,这些大臣们感觉来得有些猛,虽然他们都认同弘化公主的说法,现在他们是无路可退,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

    贺真部是吐谷浑最大的部落,大家就看向铎伏,皇室已经以身作则,你要答应的,我们也答应。

    这一点铎伏还真无所谓,不就是一些奴隶么,他身为宰相,位高权重,将来国家富裕,轻而易举就能够拿回来,而且他只能支持弘化公主的,就是因为他率先站在弘化公主这边,才没有让禄东赞的奸计得逞,要是他落在吐蕃人手里,那禄东赞肯定饶不了他,于是率先站出来,点头答应下来。

    那其余人也答应下来。

    弘化公主笑道:“你们放心,你们虽然失去了奴隶,但是也失去了税赋,我打算免除全国上下所有人的税赋,我会将收纳税赋的官署给废除”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

    此话一出,八个枢要大臣都是呆若木鸡。

    吐谷浑不跟大唐一样,是没有常赋的,一般需要钱的时候,就直接跟富人征收,很少跟百姓征收,其实百姓也没钱,土地都在贵族手中,又不是均田制。而他们这些小酋长一般都是缴纳税赋的主力,因为他们是属于贵族中的中产阶级,有地有人有钱,但是都不多,而且权力卑微,那些朝中掌权的勋贵,可都是顶级富豪,良田都在他们手里,吐谷浑可不防土地兼并的,但是你想要问他们征税,那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逃税。为什么这些酋长对于慕容氏不满,就是你动不动就征收他们的税赋,谈钱一定伤感情的,况且慕容氏基本上不缴纳税赋的。

    这弘化公主免税,等于就是免收他们的税赋。

    这当然可以算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补偿,可问题是朝廷不收税,哪来的钱给他们发俸禄啊,这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啊!

    铎伏就道:“这如何能行,不征收税赋,朝廷如何运作?”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弘化公主道:“我打算将农牧业私有化,而国内矿业和盐业全部国有化。”

    大家一脸懵逼,这什么意思?

    弘化公主解释道:“土地分给了百姓,自然就是属于百姓的,百姓每年能够得多少,就看他们自身的努力。同时,铜铁等矿业全部归于国家所有,另外,我打算将除牧场、耕地之外的青海湖全部纳为国家所有。还有,你们也应该知道,大唐目前正在增强与西域的通商,而我们吐谷浑地理位置极佳,应该加强商业的发展。可是大唐国力强盛,如果以我们的商人去与他们竞争,只怕是竞争不过,唯有动用国家之力,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因此我还打算,以国家名义建办大型作坊,生产我们吐谷浑特色商品。”

    关于这一点,铎伏等人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谁也不想在一个穷国家当官,国库充盈,当官的才能有得捞呀,虽说贺真部在青海湖有一定的利益,但是他的利益都是牧场、耕地,可是弘化公主没有说将青海湖的牧场、耕地纳为国有,这些还是会分给百姓的,等于没有失去什么,而得到的却是整个青海湖,以及整个矿业和大部分的制造业,而且还不要交税了。

    人、地、税,三者可是国家命脉所在,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一切都好谈了。

    只因问题太多了,一日之间肯定是谈不完的。

    直到傍晚时分,弘化公主略显疲惫出得大殿,但是她并未回寝宫休息,而是去到偏殿,只见里面坐着一人,正是韩艺。

    “可汗,谈得怎么样?”韩艺起身一礼,又赶紧问道。

    弘化公主笑道:“韩侍郎可真是料事如神,不,这比料事如神可还要神,毕竟韩侍郎能够将他们的心思揣摩的如此透彻,真是难以令人置信。”

    “可汗过誉了!”韩艺谦虚一笑,道:“其实揣摩他们在某一刻的心思并不难,因为这种事不会夹带感情的,主要还是看利益分配,只要计算清楚利益分配,就能够发现他们的软肋。但是人始终是这个世上最难猜的,因为利益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心思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最难的可还在后面。”

    弘化公主忙道:“这我也知道,因此我希望韩侍郎能够在这里多留一些时日,若是没有韩侍郎在,只怕我也是有心无力。”

    韩艺笑道:“可汗谦虚了,以可汗的能力,我认为足以驾驭他们那些人。我毕竟是大唐户部侍郎,我肯定还是得回去的,不过我会尽心竭力,帮助可汗将基础打好。”

    弘化公主听得面露失望之色,点点头道:“是啊!你毕竟是大唐的宰相。”

    二人又针对明日的议题谈论了两个时辰,韩艺才回去。

    “韩大哥,你回来了。”

    “你怎么还没有休息?”

    “方才西北边来信了。”

    “是吗?”

    “嗯,送信的都还屋内了。”

    这得密信必须都得亲手交给韩艺。

    韩艺急忙来到屋内,那信使立刻将信函送到韩艺手里,然后便退下了。

    韩艺急忙打开信函看了起来。

    这是陈硕真也入得屋内,问道:“信中说了什么?”

    韩艺闭目一叹,道:“恐怕我们还得去一趟大都护府。”

    陈硕真黛眉一皱,道:“难道那边又出事呢?”

    韩艺摇摇头道:“倒是没有出事,只是那西北计划乃是我定的,如今已经进行大半了,我是得过去看看。而且,我还得跟他们解释这里发生的一切。”

    陈硕真道:“那你打算何时动身?”

    韩艺皱眉道:“恐怕还得等几日,至少也得等吐谷浑安定下来之后。另外,我也需要时间来准备。”

    而那边弘化公主还在跟铎伏他们加紧商量各种政策,实在是太繁琐了,因此谈了好几日才确定下来。

    而在这期间,这些枢要大臣也跟其余的大臣做思想工作,说明其中利害关系,其他大臣见皇室和枢要大臣都以身作则,那他们当然无所谓,均田制还是会确保官员土地多于百姓的土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土地,也送不出多少土地,最主要是极大的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也就答应下来。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吐谷浑现在是千疮百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也只能同心协力,目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在定下来之后,弘化公主立刻在全国颁布告示。

    其一,大赦天下,这是必须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只有极其凶残的罪犯和吐蕃人是不被赦免,其余的统统赦免,包括此次跟随素和贵作乱,后又被俘虏的士兵,不但赦免,而且还给他们土地。

    其二,大面积废除奴隶制,除了吐蕃人外,每个人都是吐谷浑的子民,是不分贵贱的。

    其三,颁布均田制,这个均田制跟大唐相差无几,就是严格规定每个百姓得拥有多少土地,官员拥有多少土地。只是有一点不同,大唐的均田制是分永业田和口分田,一种是私有,一种是公有,而且是以口分田为主。

    但是吐谷浑的均田制,就全部是私有,也就是说,这是一锤子政策,只针对当下的百姓,今后出生的人,就不具备这一个条件了,因为私有制的话,土地是不可以收回的,除非天天扩张,不然的话,哪来的土地,皇室都只剩下那么一点点土地了。但同时也规定,十年内不准交易土地,而且不准荒废,并且用律法来限制这一点,你不种地导致土地荒废,你就是在犯法。

    现在吐谷浑有得是土地,素和贵杀了不少权贵,又带走了那么多权贵,他们的土地当然是归国家所有。

    而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家业甚大的老牌贵族,朝廷都没有跟他们商量,总之,你们必须要将土地交出来。这也是新贵答应这些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伤敌一千,我自损二百,而且还有补贴,这tm真是太划算了。

    其四,免除一切税赋,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取消税赋这个说法,你们赚到的所有利益,全都是你们自己所有,不需要缴纳一文钱给朝廷,任何人都是如此,包括外人,统统不要交税。

    其五,青海湖、矿业国有化,并且国家将会投入资金开办大型作坊。

    其六,军队国有化,以前吐谷浑的军队都是各个部落出兵,常备基本上伏俟城的禁卫军。而如今因为均田制的关系,部落百姓都得去搞生产,土地又不能荒废,谁还有空去打仗,那么军队就必须国有化,但是一旦国有化,就必须是募兵制,就得给工资,庞大的军队,朝廷肯定是负担不起,因此全国上下只保留一万三千人的常备军,基本上还都驻扎在吐谷浑城,防止其它部落的骚扰,以伏俟城为中心的京畿之地,只留三千禁卫军,负责皇室安全以及城内的治安,大非川这关键要地更是无军队驻扎,川内的人都去干活,大非川耕地非常发达,可不能荒废。

    这看似在削减铎伏的军权,但他们本就是部落制,打仗就当兵,不打仗就当农民或者牧民,所以这个铎伏无所谓,只要你不解散我贺真部就可以了,我一声令下,他们拿上兵器就是士兵,而且弘化公主还让伏立负责农闲之时,组织人操练,从这一点来看,弘化公主不是要削兵权,而是要竭尽全力搞生产。

    吐谷浑城的克烈大将军虽然手握唯一一支军队,但他决计不敢造反,因为伏俟城后面就是鄯州,大唐军队很快就能抵达,比他还要快一些,你那一万人还不够看的,而且他也不会投奔敌军,因为弘化公主就让他一个人统领全**队,哇!这是何等的信任,他没有道理跑去敌人那里***。

    吐蕃在旁虎视眈眈,吐谷浑反而裁军,不用说,今后都得靠大唐在旁边保护。

    这就是一种赌博,但是大臣们也一致通过,因为我穷兵黩武,我必死无疑,我现在也没有资格去穷兵黩武了,那还不如就放弃算了,完全依靠大唐的保护,集中所有人力搞生产,反正吐蕃来袭,大唐不帮忙,我们就完了,这非常简单。西边有荒漠隔壁挡着,东、北两边都是大唐,就完全不设防,我设防我也挡不住你。

    其实弘化公主已经跟韩艺商量好,等韩艺回去就建议李治,派兵进驻吐谷浑城,与克烈将军的部队搞联合操练,一来保护吐谷浑,二来就是让中原士兵适应高原气候。

    其七,全面对大唐开放贸易往来,包括道路,不收税,不设条件,就是弄个关卡登记一下就可以了,就算你大唐商人不来我这里做买卖,你也可以往我这边走,权当自己家,不要客气,常回来看看,只要有人来,就肯定有消费,这是一定的。

    其八,确定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用非常严格的律法来保证这一点,这就是十恶不赦之罪,抢夺他人财产者,重则直接判处死刑,不管你是哪国的百姓,并且采取连坐之法,哪个部落的人犯下抢劫的罪,整个部落必须担责任,赔偿一定的钱财,促使部落里面相互监督,我给了你们田地,你还去抢劫,这可就说不过去了,这其实不是为了保护私人财产,而是为保护商业发展,你要大唐商人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