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158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58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不对,还得算上临清州与济南府这两个怪胎。

    总之这么顺利的战局也终于不必将战马使用过度可以休息一下了。

    打完了山东各处无敌手的阿巴泰似乎又重新与朱慈烺卯上了,就这么将抢了无数的金银放在济南府不远的章丘小城里,其他大军竟是放弃马军不用。又准备开始攻城了。

    这一回,清军率先攻城的是济南府。

    毕竟。明军闹起瘟疫,清军也不想交战一番轻易击溃了明军结果自己也被瘟疫传染了。

    只不过。要攻打济南府,其他麻烦事就来了。

    前头说的战马使用过度是一回事。但另外一回事,却格外直接明显地影响着战局。

    粮食不够了。

    清军虽然打遍了山东几乎大半州府,得到了天文数字一般的斩获。但这些战利品里头金银珠宝居多,粮食这种难以运输的东西反而较少。以至于到最后,就连清军的战马想要养起来都困难。

    恰好这个时候阿巴泰又要决定攻打济南城。既然是攻城,那骑兵显然是不好用的。偏偏对于清军而言,又不能把战马杀了吃肉。于是阿巴泰纠结了一下,便大手一挥。将清军共计三万匹战马都交给了陈维道带去放牧。

    开春以来,山东还是有不少地方又重新长出青草,亦或者……稻谷的。

    比如颇为荒凉的利津,就因为靠海的关系,许多地方不适合耕种,光长草了。这种地方延绵极大,格外适合放牧。

    尤其是那些海边地区,青草漫漫,几乎让放牧的牧民女真人们以为自己重新回到了草原。

    守在这里的是陈维道。

    这位一手造就了一场瘟疫的汉奸运气并不太好。在进攻临淄的时候膝盖中了一箭,让他不得不留在这里恢复伤势。

    好在,一如历史上一样。

    归入内斗又软弱无力的明朝廷不再集结兵马进攻,整个大明如清军而言就仿佛一个可以随处打野的空白副本。到处攻略,轻松至极,毫无危险。

    历史上。清军在崇祯十五年十月开始一直战斗到十五年十二月底。到了崇祯十六年开始,谨守不出战挑衅原则的周延儒坐观愁城。让清军如入无人之地,除了攻城斩获以外。竟是再也没了对手。

    原定历史上的清军从崇祯十六年开始一直到六月份,在大明山东腹心之地几乎如同旅游观光一样,丝毫没有威胁。甚至,为了弥补马力的损失,清军大肆在各处放牧,几乎如同自家后院。

    而今,朱慈烺深陷瘟疫灾难毫无威胁清军的能力。或者说,至少眼下看起来是如此。

    没了对手的清军一如历史上一样,继续放马修养马力。

    唯一辛苦的也只有继续在围困进攻济南的两个汉军旗,其他的清军们都已经开始休养生息,享受着胜利者于此的荣耀。

    就连陈维道这样受伤养病要到利津这种小地方苦守的清军将领,此刻亦是可以在历尽最温暖布置最舒适的大宅里,享受着汉家女子战战兢兢,唯恐身死的服饰。

    利津东边,靠近大海的地方是整个利津最大的草场,这里耕地不多,本来就有许多盐碱地只有野草生长。随着后来战乱越发频繁,就是不多的那些耕地也开始因为无人耕种,飞速生长着枯草。

    当一个冬季过去后,几场小雨淅沥沥地下完,整篇大地便一扫枯黄,青色重新占据了这片土地。

    位于草场最东端,唯一还有些人烟气息的是一处名作羊口镇的地方。羊口镇本来是名作羊口村的小渔村。这里的百姓白日打渔,晚上便割了野草烧柴煮盐干起私盐贩子,偶尔接了海上的脏货,日子竟是比起县城的集市还要热闹,原先的羊口村没人喊了,都跟着这里的大佬邓俊喊起了羊口镇。

    今日,羊口镇的大宅里,邓俊右眼皮子一个劲猛跳,一大清早便起了床,走到了自己的兵器架上:“左眼跳福,右眼跳灾……呸呸呸……什么跳灾,分明就是右眼跳财嘛。特娘的,总归老子手头百八十人,顶着一个不怕死的私盐贩子名头,方圆左近没人寻自己晦气吧?难道是那群养马的鞑子,不对……也孝敬完了啊……”

    嘭……

    忽然间,门口装进来一个人影。

    郝老三跌跌撞撞地冲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邓俊道:“邓老大,邓老大!来了……官军来了……”

    “官军打上来了!”

    “谁?”邓俊双目圆瞪,如果不是看在十几年老交情的份上,他肯定要猛喷一顿:“官军来了?海上来的?”

    踏踏塌……

    “这里谁是地头蛇?”一人踏着皮靴,缓缓走来:“出几个向导,官军要来剿鞑子!”(未完待续。)

    ps:  感谢雪的狂战士?打赏了?1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燕幽雨?打赏了?100?起点币

    悼武华夏?打赏了?100?起点币

    悼武华夏?打赏了?100?起点币

    感谢悼武华夏大大多次打赏~

    感谢月票~

    因为不同所以欣赏?投了?1?票

    雪的狂战士?投了?1?票

    天使de悲鸣?投了?2?票

    堕血天?投了?1?票

    我把死丢了?投了?1?票

第六十一章:又一个神医

    哗啦啦……

    一场大雨在临清城里下着。

    朱慈烺站在帅府门前,撑着一柄伞,走出了屋子,望着这天色,轻声道:“好一场大雨啊。”

    “也不知道……能不能冲刷干净这一片天地。”杨文岳跟着走过去,他站在朱慈烺的身后,神情前所未有的复杂。良久,仿佛是鼓足了勇气,忘却了心中的担心,杨文岳用前所未有的锐利目光质问道:“殿下当真没有料到瘟疫吗?”

    “这种忧伤天和之事,任何一人料到了却不处理,这都是不当人子之事。”朱慈烺咬着牙,对那邪气男子前所未有的痛恨。

    杨文岳默然不语,没有出声了。

    瘟疫的扩散比想象之中更加迅猛,更加残酷。

    这个足以将有一整个州府化为人间地狱的灾难危害之强大,任何人看了都会感觉到恐惧与颤栗。

    四个月前,当瘟疫开始在开封府附近蔓延的时候,恐慌甚至让一向管理严格,井井有条,而且有常志朗镇守的启明市也动荡不安了。最终,还是在新任河南参政、开封知府黄澍的帮助下稳住了阵脚。

    可统计结果一上报,所有人都不由哀叹。

    一向以好记性闻名的杨文岳更是恨不得将自己脑袋去撞树,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好记性记住当时的文字。

    前去巡视的国子监政务分监学子何冰文在自己的报告之中写到:“自山西去开封来数百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亦仅余四壁城隍,物力已尽。蹂躏无余,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

    又有启明市医院的患者口述道:“二月三日那天,晕迷后我终于有了点精神。我记起来孩儿他老舅都七日没来领药材了。想起这桩要命的事情,我便去孩儿他老舅那看。却不料,见了那屋子,隔着老远就闻到一股子恶臭。走过了整个村子,却发现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可怖的气息,整个村子冷清清的。一个人都寻不到,风吹来,茅草晃荡着,只有风声与卷动的哐当声。还有,自从那天起,我便感觉这半年都不想吃肉了。那风吹来……我的鼻子里,再也感觉不到其他的味道了……”

    开封并不是疫情的灾区。但这个如历史上一样并未消失的瘟疫,却反常地出现在了临清。

    当随军医院上报了这么多的病例后,朱慈烺突然陷入到了一种恐惧之中。用几乎十倍于战场上的高度紧张审视着临清城的危险。

    当敌人变成瘟疫的时候,朱慈烺发现自己很多手段都开始失去了效用。

    而敌人,却在城中更加危险,更加肆意地展示着自己的强大。

    尤其是当朱慈烺夷平出了足足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填埋场后。谁都明白临清城的瘟疫有多严重。

    一开始,整个临清城的街道上恍惚间似乎都飘起了白幡。

    只不过,此刻的杨文岳却并没有将注意力关注在瘟疫上。他前所未有地在乎朱慈烺是如何想的。

    朱慈烺困守临清。满清显然又不想来沾染瘟疫,自然也没有再来攻打。得了飞熊营援助的济南城清军显然一时半会也攻克部下。只是本着抢掠心思的清军很快就跑去找曲阜孔家,兖州鲁王去了。

    杨文岳自然也不喜欢孔家。不喜欢衍圣公,不喜欢宗亲,不喜欢鲁王。讲私情,这两家都是平素不行好事,一心只为私利之人。说公义,也未见他们有什么建树。论起国法,毁人家园,逼人为奴之类的恶行更是数不胜数。

    平心而言,杨文岳都希望这两人可以被绳之以法。但换到而今这个途径,却变成了清军洗劫曲阜,鲁王战战兢兢。这个结果,却无论如何也不让杨文岳开心得起来。

    他实在是不希望伸张正义反而需要借助鞑虏这种更罪人之手。

    虽然,这可能看起来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恶人自有恶人磨,不需要朱慈烺平衡内部矛盾,不需要朱慈烺耗费心力理顺山东地头蛇。被清军一番打平,再也无人可以抵抗朱慈烺在山东的威势。

    甚至,只需要全歼满清大军,朱慈烺就可以将整个清军的斩获都收入囊中……

    这样想着,杨文岳忽然苦笑了起来:“原本,我还以为我们只能困守临清城呢。没想到,眼下倒是想到了全歼清军这一步去了。真是时易世变,变化太快,让人想不清楚啊。”

    “雨停了。”朱慈烺轻声道:“走吧。看看咱们这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吧。”

    朱慈烺的军中,原本是有一尊被百姓士卒视为活菩萨的。这就是擅长外伤的胡波。

    但在此次瘟疫之中,朱慈烺却万万没想到,天上又掉下来另外一个活菩萨。

    这就是对瘟疫极其有研究的名医……吴又可。

    而能见到吴又可,却也是一桩格外神奇的事情。

    这竟然是被锦衣卫一个探员以怀疑奸细的名义给带进城里的。虽然,吴又可自身也一直想接近皇家近卫军团,知悉一下这大明第一等的医学体系。

    原来,在山东、河南以及京畿交接之处追寻瘟疫痕迹的吴又可遇到了一路清军,也就是那透着邪气的陈维道。此人驱动了百十个投降汉军抓了三十余具刚死的瘟疫病患,清理干净又换上了明军的衣裳,趁着战场混乱,将其装作是战死士卒混在了皇家近卫军团将士堆中。

    于是,本着救死扶伤初心的护兵一时不察就这么将这些人收了回去焚烧。结果,没多久这些护兵就沾染上了瘟疫。

    撑了几日的潜伏期后,清军突然大规模决战,引诱明军出战。

    为此,朱慈烺一出战,就发现自己军中报上了三百余例瘟疫。

    话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觉得皇家近卫军团应该是极其悲催才是。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超乎不了朱慈烺的预料,却一定能超乎陈维道的预料。托庇于朱慈烺完善的军医系统,在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传染病事件后,胡波立刻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

    在朱慈烺的强力支持之下,临清城的官方民间力量都开始被统合。

    随后,一个个带着后后丝巾面罩,穿着厚厚棉布隔离服的护兵们迅速出动,将所有可能感染之人全部隔离。

    这个时候,陈维道处心积虑只打算感染皇家近卫军团的心思反而起了反作用。

    在皇家近卫军团严苛的军律面前,无人会反抗,隔离进行得异常顺利。

    只可惜,前期的蔓延总归是传了出去。城中开始时不时出现瘟疫传染。

    就当传染的恐惧蔓延全城的时候,朱慈烺却不避艰险,坚持要亲眼看病例。

    当朱慈烺发现患者基本上都是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后,便心中有了准备。

    朱慈烺立刻就想到了同时代不远的欧洲爆发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

    而这个时候,明朝的瘟疫专家吴又可的表现便格外亮眼了。

    吴又可本名吴有性,朱慈烺待之格外有礼,一直称呼吴又可。吴有性对付瘟疫极有经验,光是经他收集编撰成书的就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他明确指出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为。

    换句话说,吴又可是认为瘟疫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朱慈烺听了,又补充了一下,说这可能是患者口中飞沫传播,也就是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的方式传播。这也就是护兵被感染后,蔓延到全军与全城的结果。

    吴又可先是不服。但仔细思虑却不由惊叹。为此,朱慈烺又连珠炮一般将其余三种传染路径都道了出来。首要就是鼠蚤叮咬。经鼠蚤传播。事实上鼠蚤叮咬就是最主要的传染路径,首先出现于啮齿动物,其次到蚤上,最终传染到人。当朱慈烺这般说的时候,吴又可已经不再仓促反驳了,而是敬候朱慈烺继续论述。

    此外,朱慈烺又提出了会通过皮肤感染经皮肤传播,比如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说到这里。吴又可已经相信了三分。他亲身经历,见过许多患者家书收葬亲属时因此感染。

    到了这里,当朱慈烺提出吃未熟鼠肉之类东西感染的时候,吴又可已经不得不跟着相信。

    心中一阵震荡过后,作为一名医生的本分,吴又可又紧跟着激动了起来:“瘟疫可平矣!”

    治理瘟疫,便如同行军打仗一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明白了传染路径,事情做起了便方便了许多。

    首先便是扑杀老鼠。全城大清洁,全城大洗澡。

    对此,朱慈烺更是开出了一根老鼠尾巴一百文钱的赏格。又利用临清是整个北方棉纺市场的优势,购买了数万套新衣。只需要一户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