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簪 >

第83章

凤簪-第83章

小说: 凤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朱度这些人精,从她话里行间揣测到她不止是防止银子到了皇后的手,内里更有担心李宇轩安危的意思。这可就不好办。

    虽然她没心没肺的只担心过李宇轩那么一小会儿。

    齐青玉点点头,眸色复杂难言。她总会时刻提醒自己“言多必失”,强行收回散乱的心思,然而未有一刻,思绪又飘到战场上。

    回鹃占领凉州到肃州陇右之地已有十年,后因双方签订了和约,朝廷多次追讨无果。回鹃两个月前派大军集结金城关外百里,朝廷这才紧急派李宇轩率兵支援。

    谁料是这么个结果,但若按照上一世的记忆,李宇轩只耗时一年,就收回了陇右道。

    再用五年时间,将阳关以西一直到播仙镇,以北一直到弓月城之地收回,复大楚天子之威,拓山河之壮阔。可谓功勋卓著、功耀千秋。

    就从未出现过被人火烧粮草之事。

    多是因朝廷文臣忌惮李宇轩,以“手握重兵、日久必反”之论诸多制肘。李宇轩的幕府也恐其功高盖主,招致杀身之祸,而劝其损名声。原本持法苛峻的黑虎军,渐起扰民之说。

    最厉害一次是个人都知道了,传言是凉州有一户人家,闺女儿长得十分貌美,被李宇轩强抢了去。那就算了,收作身边当个小妾,谁也没意见。但那人家说李宇轩把他们闺女弄死了。

    那人家一直告上京师,惊动了帝驾。

    当即一道八百里加急文书砸向阳关,李宇轩才回了京城一趟。

    然而不过一日,他就毫发无损地离了京城,回程戍边。

    后来那户人家因诬告朝廷重臣被处以极刑,东市斩首示众。

    当西部边疆大定时,李宇轩在京师的名声并不太好,究其原因就是杀戮过重,妄顾律法。

    大楚举国上下推崇德主刑辅,李宇轩双失。如此一来,就没人顾忌他会造反自立为王了。

    相反李宇轩成为了野心家竭力拉拢的对象,只是怀王从来不去拉拢他。

    齐青玉一直耿耿于怀的,就是她认为怀王权势滔天,若当年他并没有参与毒杀太后,那么他为何让杜心璇钻了空子来害了她及她无辜的一家三千口人命?

    按照当日他找到自己时那种惊喜若狂,像历了苦难一样的神态,为何回了宫还不处置杜心璇,让她有机可乘来送那杯毒酒?

    再说江夫人回了提督府后,立刻翻箱倒柜将所有钱银首饰取了出来,正合计着大概值多少银钱时,江提督回来了。

    一脸忧戚,心神不宁。

    “夫人,你的计策是妙,咱们诚儿是有出息了,可是这回落在那个劳什子郡主手上,要怎么办才好?”

    “只要李少将军在,还怕诚儿救不出来?”江夫人嘴上应着,可没落下手里的活计,点得飞快。

    “你不是说贵嫔娘娘捎消息来,皇上想动李家?”

    “开什么玩笑,那不过是皇后收买李将军不成,放消息出来试一试朝臣和民间的反应。”江夫人十分不屑,将点好的数目记在帐上。

    “夫人这回前去,可有收获?”江提督咧嘴堆起笑容。

    “第一,郑国公夫人派来的那些人,你给我收拾妥当喽。第二,接任梁侍郎的那个杨知府,也给收拾妥当喽。第三,袁家也给我收拾妥当喽。总之,不能再让齐家那丫头去接触那些人,不然引起上面的猜忌,只怕她活不长久。”

    江提督颇为费解,他有这么大的能耐么?可嘴上仍说:“谨遵夫人命。”至于齐家那丫头是谁,为什么有这样的忧虑,他是不会去过问。

    算上从齐青玉那儿得的二十一万两,加起来首饰一起约有二十二万两银子。江夫人一并锁在一个朴实无华的橡木盒子里头,交给江提督。“这里大概有二十二万两。”

    “夫人放心,为夫这就差人送去给李少将军置办粮草。”江提督惊喜地捧着箱子,就像捧着自己大儿子的人头那样沉甸甸。

    “让李二狗去,这样黄二郎大概就不会疑心我们想造反了。”江夫人略一斟酌,选定了李捕头来做这事。

    两夫妻对望片刻,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远在金城关的李宇轩,虽然得了这银子的支援,可朝廷那边久未有动静,竟横了一条心采用奇计,带着一众精兵良将历进艰辛翻过盘桓千里的大山,突袭回鹃二皇子所在的大营,一举活捉仁毅锋。

    救回了江诚等勇将。再与回鹃展开长达八年之久收复河山的艰难拉据之战。

    八年,他足足在边疆呆了八年。

    从开始的被动挨打,到最后所向披靡,成就西北战神之名。

    他脚下血流成河,他手上银枪如电,他眼里一片荒芜,他心中深沉如海——

    腥风血雨人故在,绝顶为峰北望萃。九死一生捷报还,皇家不赦征人归。(未完待续……)

    PS:第一卷幼年篇完。后面有些事没交待清楚,会在第二卷作解。其实这一卷总的来说是铺垫。小伙伴说铺得太久了,所以我在这里截断进入第二卷,成长篇。男主男配们炮灰们终于有机会蹦哒了。希望问题我能哒成功。(∩_∩)

第171章 京城(卷二月票加更)

    南乡子

    眉宇聚烟云,远望茫茫碧落沉。

    回首旧居人事在,初临,芳草王孙绿绮琴。

    织女盼良辰,岂料七夕误作人。

    怀念上君藏锦绣,听闻,未有红颜胜月神。

    八年后。

    初秋。

    南浦河畔一艘华丽结实的巨轮缓缓离岸,迎着秋风而去。

    河岸上站满了依依惜别的人群。

    船头一名少女亭亭玉立,青衣粉纱轻舞,梨白裙裾飞扬,眼波盈盈处,碧水天际长。

    “陈掌柜,您早。”今个儿,庆和庄送牌匾来了,乌木金漆招牌“桃夭斋”三个遒劲中透着秀丽的大字。

    “你早。”陈山水从正堂出来,一身宽气掌柜的打扮,相貌端正,笑容爽直。

    “您看这位置可好?”庆和庄的伙计正在挂牌匾,这师傅干这一行已经二十年了,难道连中正之位都量不准,也就是暗藏着别的心思。

    豫章的桃夭斋在京城开分号,可是大新闻。

    “你稍等,这我还得请拙荆出来看过才能定夺。”陈山水并不怕别人知道他是个妻奴。

    “哎哟,这还得问嫂子呀。”庆和庄的伙计语气带着些嘲笑。

    “可不是,拙荆随侍六姑娘身边多年,多少懂得点主意,问过她最妥当。”陈山水状似毫无机心地说着自家的内情。

    “原来如此,掌柜的真是仔细。”

    陈山水笑着点头。拱手致礼,回身入了正堂。

    不一会儿,一个抱着约二岁小娃儿的清丽少妇走将出来,眼高于顶谁也不看,一双灵动的眼睛只瞅着正门上的金漆牌匾。

    她说:“须往右三分才好。”

    光靠目测,便知差了三分,目光何谓毒辣。

    “这位娘子可是厉害,为了不再有差错,容的小的重新丈量。”庆和庄的伙计便再次丈量起来,根本没差。

    全都疑惑地望着陈家娘子。

    “罗嗦什么。我让往右三分。就往右三分。”福芹表情十分严肃,说话一点也不客气。怀中的小奶娃举起拳头有样学样直嚷。

    “且按陈家娘子说的办。”庆和庄的伙计虽然不大高兴,也可没必要与金主较劲。

    送走庆和庄的人说,陈山水问:“芹。为何要往右三分?”

    “六姑娘说左贵右次。商人次下。凡事礼让退避三分。”福芹自从与陈山水成亲后,齐青玉便剔了她的奴籍,可大家依然习惯性地称她为福芹。

    “还是你细心。我可没记着有这样的训示。”陈山水耸耸肩,与福芹一起进了宽敞明亮的正堂,接着上了二楼雅室,检视工匠制作的薄片白琉璃。

    琉璃厚度只有一分,组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近乎透明柜子,用来陈放贵重的首饰。

    福芹对瑶台下属的琉璃店十分佩服,所有物件皆是精益求精,做工细致。

    “这里一切已经就绪,就等六姑娘过来了。”陈山水惊叹地看着周围眩目的一切,心里疑惑是否会喧宾夺主?

    “可不是,我还是担心哪里不够完美。二娃你抱着,我再检查一下。”福芹把二女儿扔给陈山水,又从头到尾,从二楼到一楼正堂,逐一检查。

    福芹每天都这样检查,认真而执着,唯恐稍有瑕玼。

    突然,长街响起一阵阵急切剧烈的马蹄声。

    福芹抬首张望了一眼,大概是哪位将军老爷的部属,才敢这样在明驼宛马络绎不绝的闹市横行无忌。

    不一会儿后,马蹄声渐行渐远。

    福芹与陈山水带着齐家一批师傅到京城来已经有半年了,虽然举家搬迁,可依然日夜想念着豫章的一切。

    齐家宅子也是薰香明净,就等主子们到来。

    她走到门前望向天边,一边思量一边计算着齐青玉到达京城的日子,大概就今明两天了?

    “桃夭斋?”忽然,一匹快骑折返,却在桃夭斋大门口急急刹停,棕马发出长长的嘶叫声。

    原以为是官爷有急差,谁料停在自家店铺前。福芹吓了一跳,很快回过神来,恭敬地向马上将领行礼:“军爷好,这里正是桃夭斋,可是还没开张呢。”

    原来若是想购买簪饰之人听得这话,定会调头离去,偏那人又问:“豫章齐家?”

    “回军爷,东家正是豫章齐家的。”这一问一答中,福芹便觉得有些不妥了,忙偷眼望向马上之人,刹时愣住了。

    这不是八年前拿着李少将军令牌送给六姑娘的那个军爷吗?

    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可是福芹还是能一眼便认出这人来。

    吕明义眼中闪过审视的神情,看出了对方眼中那股认识的情绪,再瞥了一眼福芹的腰带和环绶系在右边,笑着拱手:“这位娘子,我们见过?”

    “民妇……”福芹眼下却不懂如何回话才算合适,因齐青玉在闺中,从来没提起过李少将军,然而当日这人口称“六姑娘就是李少将军的人了”,这可如何是好?

    一时之间想不出好答案,便故作惶恐状。

    吕明义果然以为自己一身铮铮盔甲煞气过重,吓着了妇道人家,忙温和地说:“小娘子莫怕,我看你面善,似曾见过。可是当日我送将军的令牌时,抱着六姑娘那个小丫鬟?”

    一晃眼八年,小丫鬟都已嫁作人妇,可怜他们这些戍边的人,尚不知道媳妇在哪家深闺养着。

    “原来是军爷您呀,怪不得,民女就说看着眼熟。”福芹只好硬着头皮承认了。

    “六姑娘呢?她今年十四有余了吧,”吕明义突然双眼一亮,“我们将军也回京了,尚未娶妻。就在前头,我这就告诉他去。”

    他不待福芹回话,兴冲冲地策马飞奔。

    福芹呆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洛城乃大楚国都,自古便有“八山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河山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

    相传最早记载汉人文明的“河图洛书”便是出自洛城。

    绵延二千余里的大运河,更是以洛城为中心。

    齐青玉乘船,一路北上。抵达京师后,首先着相南按照福芹捎来的地址安置家人,自己则带着陈芝乘马车出行。

    从记忆深处,循着蜿蜒河道来到邻近波月长堤的彩洛园中。

    上一世首次踏足京城,便是先来这彩洛园游玩。

    彩洛园最美的时候是秋季。红枫绚丽若霞锦,金桂晶灿为留芳,叠翠流金,相得益彰。

    马车驾入园中北角车马棚停歇。

    着粉衣白裳的齐青玉搭着陈芝的手,姿态美好地下了马车,淡紫绣履缓步深入。

    园中有山有水,亭台水榭错落有致。

    浓烈灿烂的景色随着记忆深处熟悉的味道,在眼前铺张开来。

    人入画中,踏画行。画若云舟,足为桨。

    “这位姑娘,好雅兴。在下郑国公府郑长兴,敢问姑娘芳名?”

    蓦然间,一个登徒子面露惊艳之色,手中玉骨扇拦住齐青玉去路,颇为唐突。(未完待续……)

    PS:感谢sunflower、元宝、千年往事的月票。因为操作不当,暂时建不了分卷,先发在卷一里面。

第172章 故人来(卷二)

    郑长兴?齐青玉早就知道有人一路尾随自己了。轻轻回眸,她稍稍审视眼前这眼神略嫌浑浊,脸颊瘦削,一副纵浴过度模样的男子,心里好笑,怎么就碰上这人渣了?

    郑长歌还没将他三振出局?

    又再估算了下,郑长歌夺嫡大约是今年冬至,原来是时候未到。你却不该来拦我的路。

    “原来是郑世子,民女不知世子大驾在此,如有惊扰还请恕罪。”齐青玉礼数周全地施礼,一双会说话的潋滟美目,有意无意地散发着误导人心的美态。

    灵动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郑长兴本就惊为天人,此时更被这难以形容的美色眩了双目,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心荡神驰。越看越觉得眼前人之可爱,绝无仅有,若收入房中……

    大概一向浪荡惯了,居然顺手就伸出折扇想抬起齐青玉优美的下巴好看个真切,谁料眼前突然银光一闪——玉骨扇居然断成两截!

    “滚。”一声低沉莫测的声音挟着强大的气势自齐青玉身后,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袭来。她心里惊讶,还有谁在她不能发觉的情况下跟了一路?尚来不及回首,就见郑长兴胀红了脸,瞪圆了眼,欲拿身份镇住对方。谁料一双短腿瑟瑟发抖,暴露了他装腔作势的本质。

    齐青玉只觉无趣,难道来人是端木荣?她今日之所以会先到此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她收到郑长歌送来的密信,说怀王在此。信中更多此一举地窥劝她一定要把握好机会与怀王好好相处。

    以图得强大的靠山。好在人际关系复杂无常的京师立足。

    齐青玉本想一笑置之,然而人随心动,迫不及待到此一行。

    “你知道本世子是谁吗?竟敢毁坏本世子的宝扇!”郑长兴颤抖了半天,终于喷出了一句话。

    嘶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