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国士-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圣明,老奴就是这个意思。”莫公公弯腰道。
“办法倒是好办法……可朕担心的是,秦百川虽然可恨,但总还有自身的价值。若是在朕的支持下,他行事作风过于激烈,我那皇兄可没阵朕和义王这么好的脾气。”皇上沉吟道。
“皇上这是关心则乱,多虑了。”莫公公第一次对皇上的话提出了质疑:“以皇上对秦百川的了解,他行事乖张,可却不是莽撞之人,他应该知道何时收手;武王方面,他恼怒秦百川是真,可在没有做好跟皇上彻底决裂的前提下,他也不敢有过激的举动。”
皇上连连点头,莫公公目光阴冷:“最后,武王真要对秦百川下杀手……除非调动他手里的大军,否则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不用说了。”皇上果断的一挥手,哼道:“莫公公,替朕拟两道圣旨!第一道,通知满朝文武,明日前往长寿宫,祭天,为万民祈福!第二道,给吕士高飞鸽传书,让他从捕快、衙役、甚至各州府当中抽调符合极乐军要求的少年,或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士,填充到极乐军!原则只有一个,尽快完善极乐军建制!”
“喳!”莫公公答应了一声,当即在旁边研磨,皇上这两道圣旨下得都很有意思。一般正月之后都要祭天,时间选定在二月初二也就是龙抬头这天,意思是皇上可以跟天直接对话,可皇上急匆匆的提前了几天,分明是想借着祭天的名头帮秦百川。
第二道圣旨就更耐人寻味了,秦百川的战部成立已经一个月的时间,皇上在它刚刚有规模之后,密令吕士高抽调军士填充到极乐军,一方面也是帮助秦百川增强抗衡武王的力量,另一方面,这里面又岂能没有皇上想要凭多塞人的手段掌控极乐军的心思?
等莫公公拟好了圣旨,皇上查看并无疏漏之后,这才盖上了玉玺,莫公公匆匆想要出去派人通传圣旨、放飞信鸽之际,皇上忽然开口:“慢着!将这张纸条,让吕士高转交给秦百川!”
莫公公急忙躬身而回,接过墨迹未干的小纸条,上面只写了几个字:“你他娘的又欠了老子一次!”
接过这张纸条,莫公公咧咧嘴,想要发笑,却又不敢,急匆匆答应一声,跑出御书房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终于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音。从古到今,你见过哪个皇上给一介布衣写纸条?写纸条也就算了,又见过哪个皇上会污言秽语?秦百川是个奇葩,其实当今皇上也是。
等莫公公笑够之后,这才吩咐人四处去通传圣旨,他则是将给吕士高的密函仔仔细细封好,通过信鸽放飞回江陵。不说吕士高接到圣旨做出相应的安排,却说满朝文武对皇上改变祭天日期虽有些诧异,不过君命难为,谁都没有提出异议,匆忙准备。
第二天天还没亮,满朝文武便都聚集在皇城,一队队甲士先行开路,龙撵在前,百官随后,浩浩荡荡的开向长寿宫。长寿宫方面也早早做出了安排,一切程序有条不紊,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冒头,皇上领着百官叩首,然后便是冗长的流程。
祭天完毕,就在文武百官都以为皇上要打道回府之际,皇上四外环顾了一番,开口笑道:“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的都要早,整日憋在宫中,朕都要闷死。难得出宫一次,皇兄,山河,你们便陪朕走走?”
“臣领旨。”皇上左手边是一位穿着黄金锁子甲的武将,面方口阔,浓眉大眼,下颚留着坚硬的胡茬,这便是大颂一人之下外人之上的武王。武王是皇上的兄长,皇上可以叫他为“兄”,但武王却不能自称。
“臣弟领旨。”皇上右手边则是穿着紫金莽龙袍,器宇不凡的义王。
“走吧。”皇上缓步而行,武王义王护卫左右,文武百官则是放慢脚步,在后面跟随。皇上今天兴致似乎颇高,看到什么景色似还有些触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便做了两首诗词,惹得百官拍手叫好。
“皇兄,山河,你们可知为何朕将祭天的日子提前?”皇上似乎有些累了,在长寿宫一处凉亭坐下,含笑问道。
“臣不知。”武王话不多。
“臣弟亦不知。”义王也跟着摇头,他其实早就收到了谭教头的飞鸽传书,也意识到皇上改变祭天日期可能就是要解决秦百川和兆王孙,或者说是跟武王之间的那点事情,可他不好点破。
“朕听说,安阳沿海军惨遭覆灭,德生公力战而死?”皇上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江湖上的事情,山河应该比臣更加清楚。”武王第一时间摆脱了关系。
“正是。”义王心里微微一动,黑虎山不是他的势力,可覆灭沿海军他可是出了一些力气,皇上不是要解决武王的事情吗,为何又扯到了这件事?心里有些惊疑不定,但脸上却没有丝毫破绽:“据臣弟所知,黑虎山与沿海军因资源分配不均,发生了一些冲突,随后丘山、东瀛浪人,以及盘踞海上的肥水贼都加入了战斗,沿海军因此覆灭。”
“好大的胆子!哼,北方战火方息,待等到秋后水草丰茂,蛮夷与大颂必有一战!朕早就下令,各江湖势力不能私下好勇斗狠,不得挑起纷争,更是下令鼓励民间私军!他们却还敢闹事,把朕置于何地!”皇上猛地一拍桌子,文武百官,包括武王义王在内,在场的所有人全都双膝跪下,噤若寒蝉。
“山河,你说!”皇上指了指义王。
“皇上,黑虎山与沿海军矛盾历来有之,而朝廷对江湖争斗一直采取默认的态度,况且皇上下令之际只说鼓励民间私军,并未下达止杀令,因此才有今日之局。”义王不卑不亢的禀告。
“按照你这么说,倒是朕的过错?”皇上面不改色,哼道。
“臣弟不敢。”义王急忙低头。
“皇上,臣倒是觉得这些江湖草莽也好,民间私军也罢,没上过战场便永远不会知道战场的残酷。所谓适者生存,那便不妨让他们内斗,到时候存活下来的才是强者,日后整编的时候,狄老将军也能少废一些心思。”武王也开口劝说。
“哼。”皇上冷哼一声,不置可否:“一群不听朕命的草莽,朕要之何用!朕将祭天日期提前,便是想通过此举给那些江湖人提个醒!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想什么时候祭天就什么时候祭天,对江湖草莽同样如此!朕说默许便默许,朕要剿灭便剿灭!”
“皇上三思!”武王、义王脸色齐齐一变,大声叩头道。
第505章 赐婚
文武百官也觉得皇上这怒火发得有些莫名其妙,言语当中的意思是要剿灭黑虎山以及其他势力?可鼓励私军的圣旨刚刚下达,皇上便对江湖势力下手,那这道圣旨还有什么意义?当然,这里面或许也不排除皇上有把他们都收编的意思,可现在国库空虚,哪里有那许多钱财浪费?打仗是需要银子的!
“哼,你们让朕三思,朕就要考虑你们的想法,可那些江湖草莽在违抗朕的命令之际,可曾替朕三思?”皇上怒气不消,百官噤若寒蝉,谁都不愿去触皇上的霉头,皇上独自沉吟了一会儿,哼道:“算了,你们都起来吧,朕有杀他们之心,可现在的确不是时候。”
“皇上英明!”文武百官不约而同的喊出一句话,忐忑的站起身,看样子暴风雨似乎是要过去了。
“山河,江陵现在情况如何?”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皇上将话题引到了江陵。
“回皇上,臣弟近来在处理安阳的事情,倒是没有多少时间关注江陵。”义王垂首回道:“不过,既有吕大人亲自坐镇,各项政令得以推行,想来也不会出什么乱子。只是……”
义王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皇上横眉道。
“只是盘踞在江陵的丘山军近来似乎有些变动,臣弟担心是在图谋大事。”义王也很聪明,借着皇上的话题又把矛头指向了丘山。
“柳化生?”皇上目光中带着追忆,摇头道:“柳化生对朕存有偏见,可他是岳元帅的亲卫,应该分得清轻重缓急。”
“皇上所言没错,可柳化生年事已老,而且远离朝堂,怕是没有了当年的雄风。”义王禀告道:“臣弟听说,丘山军一直掌握在柳化生的义女手里,可前段时间却不知道为何,柳化生的义女被排除在丘山之外,现在的丘山军却落在牛远手里……臣弟对此人的行事作风,不敢苟同。”
“哦?”皇上似乎饶有兴趣。
“皇上,臣有不同意见。”武王上前一步,道:“臣听说柳化生的义女对掌兵并无兴趣,反而沉浸在戏子行当。柳化生做出这样的决定本就无可厚非,更何况,那牛远也是将门之后。”
“说得也是。”皇上似是相信了武王的言辞,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好像发现有不对:“皇兄,今天我怎么没看到王孙皇侄?”
“皇上容禀!”武王再次双膝跪下:“逆儿顽劣,前几日便外出访友,至今未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也是好事。”皇上脸上露出一副慈爱的表情,忽然道:“对了,好像今年王孙就已经十八岁了吧?我记得,二月十三是他生辰?”
“正是。”武王回道。
“那好,总算有件让朕高兴的事情!”皇上刚才因为江湖草莽争斗的怒气瞬间消散,好像有些乐不可支,道:“皇兄,你记得提醒朕,今年王孙的庆生宴,朕会送给他一份厚礼!”
“多谢皇上赏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武王伏地叩头,眼里却闪过一道不可察觉的光芒。
“所谓好事成双,似乎单单一个庆生宴倒是有些单薄了,不如……”皇上思量了一下,武王心脏徒然就是一跳,皇上看似一时兴起,都是不经意间做出的决定,可同父异母所生,武王太了解他这个弟弟了,身为一代帝王,不考虑成熟又岂能轻易做出决定?
“女子二八,男子二九,这可是个好年纪,不如这样,在王孙的庆生宴之前,朕御赐一门亲事如何?”皇上询问似的看着武王。
“皇上。”武王微皱眉头,他不是傻子,在皇上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武王就意识到八成儿子跟柳媛媛的婚事已经泄露出去,皇上很可能洞悉了自己的意图。不过,这种事无凭无据,皇上也不可能借题发挥,因此武王倒是十分坦然:“逆儿方才十八,却已有了几位偏妃,近日他又和民间的一个戏子纠缠不清,下个月便要迎娶过门……”
“民间戏子?”皇上面色一寒,打断武王的话:“胡闹!民间戏子身份卑微,又岂能嫁入王府,辱没皇家威严?这门亲事,朕不准!”
武王闭嘴不言,凡事一旦上升到皇家威严的层面上,那就难办了。义王抓住机会,跪地叩首道:“皇上,皇侄王孙毕竟年幼,年轻人一时受人蒙骗,难免会做出不和身份之举,皇上切莫为着些许小事气坏了龙体。依臣弟之见,兵部尚书元朗之女元清尚待字闺中,她与王孙,倒是门当户对。”
“山河所言甚合朕意!”皇上顿时又转怒为喜,那兵部尚书其实就是依附于武王,
义王这样的建议无非就是将武王的人又还给了武王,从朝政角度来说,武王与兵部尚书的暗中勾结,被提到明面上罢了。
武王眼里带着一丝怨恨,还要开口拒绝,皇上却大手一挥:“传朕口谕,着皇兄子嗣兆王孙即刻回宫,与兵部尚书元朗之女元清择日大婚,朕亲自征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义王当先叩头,文武百官也跟着跪下,山呼万岁。
“多谢皇上厚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武王满嘴的苦涩,可皇上金口已开,这件事便绝无再次更改的可能。
传达完口谕,皇上起身带着百官又在长寿宫象征性的转了一圈,然后找了个借口便打道回宫。对皇上来说,处理这件事实在是简单不过,回宫之后便将这事儿抛在了脑后,可义王和武王却还有自己的考量。
对义王来说,能阻止武王收编丘山军也是好事,他唯一有些忧心的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秦百川让谭教头给吕大人带一句话,就能请得动皇上出马,这可着实有些耐人寻味了。尤其是谭教头禀告过,秦百川身边多出了丁三石、计无策等一干好手,义王也命人去求证过,虽说没有查到任何蛛丝马迹,但越是正常则越说明不正常,尤其是秦百川跟吕士高相交莫逆,那丁三石等人便极有可能是吕士高安排过去。
如果说义王对这样的情况一点担忧都没有,那根本就是骗人,可担忧还能怎样?连莫公公都非常清楚,义王有身份,却无兵权,即便明知道是养虎遗患,他也必须要养,更何况这次的事情武王也伸出了手脚,如果能跟皇上心照不宣的联合一次,让朝中最强的武王能生出一点顾忌,也算是好事。
想到这些,义王便放下心,现在所剩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丘山军的最终归属,义王原本想让秦百川将丘山收入囊中,提笔想给谭教头下达命令,可犹豫再三,义王还是将笔放下。如果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那就说明小小的丘山已吸引了皇室三方的目光。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丘山若是继续跟武王联合,皇上便会借着“江湖草莽不从朕命”的借口发兵丘山,皇上得不到,那就铲除!柳化生人老成精未必看不透这点,就算他看不透,可别忘了,秦百川还在丘山,以他和柳媛媛的关系,他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丘山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么说的话,丘山还剩下三条路,一条是继续中立,一条是被秦百川吞掉,一条是被江陵府或者北郡收编。义王相信,皇上圣旨传达下去之后,柳化生也会察觉到危机感,与其说是丘山军要选择出路,不如说是秦百川在表明态度!
中立也就算了,说明秦百川还是在自己和皇上之间摇摆,所以义王取消了想让秦百川收了丘山的命令,他就是想看看,自己没有明确表达的情况下,秦百川会怎么做!一旦秦百川将丘山交给吕士高,那他兆山河养的这条猛虎就算是露出了爪牙!到时候,就算他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