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 >

第225章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第225章

小说: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怎么配做帝王?

    瑾安侯这颗毒瘤,是时候该拔出了。

    次日

    一封封奏折积压在景隆帝桌前,快马加鞭数十封请奏,一波接一波。

    景隆帝震怒,“林家发现铁矿竟敢秘而不报,岂有此理!”

    底下的大臣都惊呆了,铁矿?

    “皇上,自古以来铁矿都是制造兵器的,林家莫不是要造反?”

    “皇上,一定要严惩啊!”

    底下大臣纷纷跟炸开了锅似的,这么这么大的消息,他们怎么一个字也不知道?

    “回皇上话,这件事是萧家秘密上奏,微臣派人打探,确有此事,才跟知府确认,特来禀告皇上。”

    苏三爷站出来缓缓道。

    “萧家?之前的镇南伯?”

    “没错,若是记得不错,萧家和泸州林家是亲家,这么会举报林家?难道是分赃不均?”

    “已经不是亲家了,林夫人亲自入京都,送来休书,林公子早已另娶她人,两者并无关联。”苏三爷道。

    “原来如此。”

    景隆帝紧眯着眸,厉声道,“查!一定要严查,这矿何时发现,被挖走了多少,背后的主子又是谁,务必要查得清清楚楚,苏爱卿,即日起,带兵去泸州,把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不得有误!”

    这要一查,务必会牵扯许多人出来。

    朝堂上的动静很快传开了,景隆帝气愤不已,若是背后牵扯之人,必将严惩,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

    萧老爷得知消息,愣了下,苏三爷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萧老爷。

    “萧老爷,这一次若属实,皇上必将对萧府嘉奖,萧府举荐有功,说不准会官复原职。”

    萧老爷摇了摇头,“多谢苏大人夸奖,我已无心官场,心系田野,若能有机会离京,周游各国,奉承老母,了无遗憾。”

    苏三爷瞧着萧老爷的眉宇间的淡然不似作假,也跟着笑了笑。

    “本官还有要事,先告辞!”

    萧老爷深吸口气,心底划过一抹欣慰,是萧祈,一定是萧祈举报的。

    全城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唯独瑾安侯府不知情。

    苏晗找了个借口,提前将苏晚接了出来。

    当晚,瑾安侯得知此事,脸色猛然大变,怒瞪着暗卫。

    “你说什么?”

    “苏大人今日清晨已经带兵去了泸州,泸州那边也已经被知府控制,包括整个林家。”

    瑾安侯瞪大了眼,浑身一激灵,砰地一声坐在了椅子上,额角紧冒着汗珠,背脊一凉。

    “这件事怎么会被人知道的?蠢货!尽快去打探。泸州知府是怎么回事!一定要尽快,赶在苏大人之前。”

    瑾安侯目光涌现一抹杀意。

    “是!”

    一整夜,瑾安侯心跳如雷,怎么也想不通,这件事怎么会突然爆出来。

    拳头紧攥,握的紧紧的然后松开,来回反复,手心里全都是汗珠,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努力静下心来,梳理这几日发生的一切,都像是安排好了似的,让人无法察觉。

    “苏晚……”

    从苏晚生产那日开始,不,是从青贵人入宫开始,就掉进了一个局。

    砰!

    瑾安侯猛的一拍桌子,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苏晗!”

    一定是苏晗!

    否则带兵缴查的就不会是苏三爷了。

    一面打压林家,逼的林家自乱阵脚,原本巩固的三角,一下子被拆开,然后再逐个击破。

    好一招离间计!

    瑾安侯紧眯着眸色,胸口不停的起伏,期待着宫里能有什么进展。

    眨眼过去了两日,苏三爷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和泸州知府一举拿下林家,并搜查了不少铁证,派兵将整个铁矿全部包围。

    林家一出事,还没等审问就直接把瑾安侯和敏淑长公主府牵扯进来。

    景隆帝大怒,直接审问了瑾安侯,铁证面前,瑾安侯无从抵赖,心如死灰的招认了。

    “父皇,儿臣知罪。”瑾安侯没有辩驳,直接招认。

    “你好大的胆子!发现铁矿,莫不是要造反?”景隆帝眸色一冷,越发的不待见瑾安侯。

    “父皇,儿臣不敢,儿臣当初发现铁矿时,并没有想着据为己有,一时糊涂,再加上府中事多,并无不轨之心。”

    瑾安侯坚持没有私心,因为那铁矿是前两年发现的,并没有采挖多少。

    “儿臣并不知道那铁矿多少,万一只有表层一部分,上报给父皇,没有挖到铁矿,岂不是让父皇白高兴一场?”

    瑾安侯字字珠玑,听着有十分在理。

    景隆帝差点就要被他蒙混过去,直接将一封奏折摔到瑾安侯身边。

    “你自己看看吧!”

    瑾安侯深吸口气,低头捡起,缓缓打开,脸色顿时就变了。

    “父皇冤枉啊,儿臣从未收受林家私贿,这是从何谈起啊,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景隆帝冷笑,“栽赃陷害?这么多天,朕一直在给你机会,原以为你是个聪明的,死到临头了,还敢嘴犟,你藏在南山小金库,朕一早就清楚,瑾儿,你太叫朕失望了!”

    瑾安侯脸色忽然大变,神色灰败,瘫在地上。

    “你私下勾结秦国,不惜贩卖国图,一次次逼着边城将领放水,让秦国趁虚而入,三番两次设计太子,朕给过你太多太多的机会了。”

    景隆帝深吸口气,满眼都是失望。

    “那父皇为何迟迟不肯动手?”瑾安侯反问。

    景隆帝勾着唇,“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替代品就是替代品,朕,脑子还清楚着呢!”

    瑾安侯苦笑,神色一凝,看向景隆帝,“父皇?当初册封儿臣为太子,就是个幌子?大哥造反,身边那个季昶也是您安排的吧?是您逼着儿臣回来,和大哥自相残杀。”

    这个问题,瑾安侯别的很久了,始终不愿相信,两个儿子的重量远不及一个孙子。

    景隆帝勾唇,“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不是吗,西南战乱在即,你竟敢抛下粮草,带人回京,不是蠢是什么?”

    瑾安侯脸色一变,“可是父皇,那为什么给我的锦武卫全都是假的?若非如此,儿臣又怎么会断了一只胳膊?父皇,您好狠啊。”

    自己猜想是一回事,亲耳听见景隆帝开口又是另外一回事。

    瑾安侯实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景隆帝冷笑,“自古以来,胜者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若登基,皇家子孙必然一个不留,杀意太重,朕不是没有考虑过将锦武卫给你。”

    “太子初去西北,你在路上埋伏了多少兵马,太子被射中毒箭,差点一命呜呼,都是拜你所赐,若将锦武卫给你,保不齐那一日,朕这条命就栽在你手里。”

    瑾安侯呼吸一窒,反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太子又何尝不是赶尽杀绝呢?”

    “非也,浔王能完好无损的去了梁州,可见太子心地仁善,必将视天下百姓为重。”

    瑾安侯语噎,浔王去梁州,只要戚曜想动手,浔王绝不可能活着回去,偏偏人家就平安的到了。

    景隆帝紧眯着眸,沉声道,“你知道为什么朕,迟迟不肯将睿王斩首示众吗?”

    瑾安侯抬眸。

    “瑾儿,你大哥白白替你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你竟一点都不心虚吗?”

    景隆帝将一封奏折摔在了瑾安侯面前,瑾安侯低头。

    是一封血书,字迹清晰,有些熟悉,分明就是睿王妃写的,交代了不少关于瑾安侯的铁证。

    瑾安侯愣住了,“父皇!”

    “别再叫朕父皇,朕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心思毒辣心狠,不配人子,妄为人父,何况一国之君!”

    景隆帝猛的一拍桌子,“来人啊,将瑾安侯押进大牢……”

    话未落,瑾安侯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飞速上前,嘴角勾着冷笑,直奔景隆帝而去。

    景隆帝眯着眸,神色淡淡,纹丝不动,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两名暗卫上前,行踪如鬼魅,一把踢掉了瑾安侯的手臂,另一个人极快的将瑾安侯制服。

    短短眨眼之间,瑾安侯就被制服了,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景隆帝沉着脸,“将他武功废除,压入死牢,严加看管。”

    “是!”

    瑾安侯又恨又怒,死死的瞪着景隆帝,满脸不甘心。

    “带走!”

    景隆帝轻轻咳了咳嗓子,巾帕下,一抹鲜红格外刺眼。

    “皇上?”连公公吓了一跳。

    景隆帝摇摇头,“无碍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已经妥了,今日流言传了出去,三日后迎回公主凤棺。”

    “三日……”景隆帝沉吟,“足矣。”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一十一章,青贵人(一更)

    (全本小说网,。)

    次日

    京都城外一大波流言来袭,太子身份公布于众,乃是庆阳公主之子,而庆阳公主竟是已故倾贵人之女。

    三日后庆阳公主更是以长公主身份重入皇陵。

    一时间人心惶惶,这么说来,当今太子姓贺?而非戚家人,那怎么能霸占戚家江山呢。

    不少言官御史纷纷上奏,这不是窃国嘛,若属实,太子绝不能再做太子。

    景隆帝眯着眸,“这件事确属实,朕这几个月以来,时长梦魇,庆阳在朕梦中久久不肯离去,那眼神,朕忘不了。”

    “朕前段时日去找过净悯主持,主持开解,这其中必有极大的冤情,朕一气之下,又重新查了一遍,追溯源头,找来当初伺候梨贵嫔的宫女嬷嬷,以及倾贵人身边的宫女,严查之下,才发现其中隐情。”

    景隆帝话落,屋子里寂静了一会,不一会有大臣纷纷站了出来,大半都是得罪过戚曜的。

    “皇上,梨贵嫔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儿子送给倾贵人呢,这未免太荒唐了。”

    底下有一位大臣跳了出来,“若是梨贵嫔产下皇子,封妃势在必得,怎么会将这个机会让给倾贵人?公主也不及皇子半分啊。”

    这位大臣话落,不少人纷纷点头同意,万一皇子登基,太后可就成了旁人的囊中之物了。

    谁会这么傻?

    用一个皇子去换一个公主?

    景隆帝眯紧了眸,“梨贵嫔那是要自保,这贱人敢背着朕偷人,生下孽子,掉换一个公主,好歹是朕的女儿,混淆皇室血脉,是要处以极刑的,一旦查获,必将株连九族。”

    那大臣语噎,瞧着景隆帝要吃人似的表情,顿时缩了缩脖子,腿肚子一软。

    哪壶不开单提哪一壶,嘴欠的很,偏偏往景隆帝的伤口上戳,赶紧收回脚步,一句话不敢再提。

    又过了一会,另一位大臣说出心中疑惑。

    “皇上,即便是梨贵嫔偷龙转凤,那庆阳公主和季王妃又是怎么回事?”

    这根本就解释不通啊,众位大臣也很疑惑。

    “据说当初季王妃小产,庆阳公主主动求着季王妃收养孩子,当年庆阳公主背负的是什么名声?孩子若出生,势必会受千人万指责。”

    “庆阳公主迟早要回封地,一切源头皆来自梨贵嫔,庆阳公主才会忍痛割爱,将孩子给了季王妃,而恰巧季王妃痛失孩儿,慈母心肠,就答应了。”

    苏三爷站了出来,他也是才知道这个消息,前几日听闻后,愣了下,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这确实如景隆帝的性子,出其不意,这一盘棋下的却是够久的。

    “这……”那位大臣想了想,又道,“即便是这样,那季王妃怎么会同意了?浔王一定知情,明知太子并非皇家血脉,怎么能让太子登基?这可是欺君大罪。”

    “柳大人此言差矣。”苏三爷道,“庆阳公主乃是皇上亲女,太子爷身上可流淌着一半皇上的血脉,怎么能说与皇室无关呢。”

    苏三爷缓缓又道,“而且,据我所知,当初季王妃生产恰逢连城干旱,浔王去赈灾,并不在京都,直至生产都没有出现,所以,浔王肯定不知情。”

    几位大臣冷冷一哼,要说浔王不知情,他们肯定不相信,毕竟这么多年来,浔王对太子的态度,有目共睹。

    连陌生人都不如,跟仇人似的,宁可栽培次子,也不愿扶持太子。也难怪,当初太子能风淡云清的摈弃世子之位。

    当初没少有人嘲笑戚曜傻,现在回头想想,头皮发麻,瞄中了太子之位,谁还会将一个小小世子之位放在眼里?

    无论如何辩解,众位大臣心里始终迈不过那个坎,被人欺骗了这么多年。

    景隆帝眯着眸,赞赏的看了眼苏三爷,苏三爷嘴角一抽,简直受宠若惊。

    “皇上,话虽如此,即便是这样,太子本姓贺,又是贺家长子,追根究底这江山姓戚不姓贺,况且,皇上膝下成年的未成年的皇孙比比皆是,太子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天下百姓又该如何交待?”

    “最重要的是,太子乃庆阳公主之子,浔王身份尴尬,太子是改姓还是任由记在浔王膝下做嫡子?岂不是乱套了?”

    “是啊,皇上,若被有心人挑拨,唯恐动摇东楚根基啊,皇上三思。”

    “皇上,庆阳公主入皇陵一事,更要慎重……。”

    景隆帝的脸一下子阴沉下来,这件事一时半会肯定解决不了。

    这帮大臣一个比一个刁钻,净想着谋取利益,压根不替百姓考虑,实在可恨。

    “程大人,您以为废去太子,该以何人最合适那个位置?”

    景隆帝目光直直的盯着方才提议的程大人。

    程大人脸色微变,动了动嘴,脑子飞快的旋转,将景隆帝膝下的皇子和世子思索个遍。

    “这……。皇上,还有六皇子以及瑾安侯世子都不错。”

    程大人硬着头皮道。

    景隆帝点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小六稚气未脱,要亲政还有好几年,到时候朕两脚一蹬,东楚可就握你们这帮肱骨大臣手里,瑾安侯私藏铁矿,视同谋反,你还敢提瑾安侯世子,莫非程大人也是参与者?”

    景隆帝话说的轻飘飘的,程大人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