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庶嫡女 >

第94章

庶嫡女-第94章

小说: 庶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彤行礼后再回去。

    她让丫头们提着灯笼准备去儿子们那里看看,她去的时候初哥儿不在院子里,说是去了仲哥儿那里。

    还未进房就听初哥儿在跟仲哥儿道:“下次一定要细心点,你看你写错了字就要罚写这么多,若是都没写错,现在就可以玩了,是不是?”

    原来是仲哥儿写了错字,玉彤倒不觉得有什么,她边走边笑:“初哥儿,娘去你那里,没看到你的人,原来是在仲哥儿这里呀。”

    仲哥儿一听到他娘的声音,瞬间有些紧张,还低下了头。初哥儿为弟弟遮掩:“娘,我是过来看看仲哥儿,他刚去学里没多久,我怕他听不懂呢!”

    玉彤笑道:“好啦,娘已经知道仲哥儿写错字的事情了,给娘看看是哪几个字好不好?娘陪着你写,再让厨房跟我们仲哥儿炖一盅甜汤来,好不好?”

    “娘,你怎么知道儿子想喝甜汤?”仲哥儿看母亲不仅不说他,还陪着他写字,还给他好吃的。跟裕王家的世蕴说的一点都不一样,世蕴说他娘只要他写了错字,就一顿竹笋炒肉,可他的娘却这么好,明天他就去找世蕴说。

    玉彤道:“你是娘的儿子,娘怎么会不知道我的仲哥儿在想些什么。”

    仲哥儿这才高高兴兴的写字,玉彤看他写起来了,便跟初哥儿道:“娘这几天跟你做了一件披风,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今儿我忘记拿过来了,明儿个你去房里找娘,如果穿着不合身,娘就改。”

    上次娘跟他做了一件披风,进宫和太子以及其他宗室子弟蹴鞠的时候弄不见了,他生了半个月的闷气。娘现在很少动针线了,三个弟弟年纪小,衣裳大多数都是针线房的人做的,可为了他熬了两个月才做好,后来却被他弄的不见了。

    他又听母亲要跟他做,连忙保证:“儿子以后绝对不会弄不见了。”

    玉彤笑道:“说这些做什么,你又不是故意的,娘给你做衣裳就是给你穿的,也不值当什么。就是这次娘绣了一个狍子上去,你第一次打猎就是打的狍子,所以娘绣上去了,不过小小的一个,不让人笑话你的。”

    “就是笑话儿子,儿子也要穿。”初哥儿幸福道。

    有什么比把儿子放在心上的娘亲更让人敬爱的。gd1806102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相大白

    (全本小说网,HTTPS://。)

    玉凤这些日子也过的不是太好,她想出手去治治玉彤; 可信郡王布下天罗地网; 只要她一出招; 恐怕就会被捉住; 而背后之人更会因为她的自作主张恼恨; 所以她也不能轻举妄动。

    马四儿也憋屈,最近只能跟普通百姓去送药了,一个个泥巴腿子能给什么给他,几个鸡蛋给他有什么用处; 哪里像给贵人们送药,打赏丰厚也倍有面子。

    俩主仆对着叹气。

    “四儿; 你去王神医那里看看; 顺便把药拿回来; 再看她需要什么药材,好打发人去采?”玉凤现下管着整个女观; 对于她们这等以救人换名声的人,药材是必备的。除了向各大药铺去买之外; 余下就是差人去采药。

    马四儿垂头丧气的答应了; 他可不想去王神医那里,那老女人太贪心; 回回做个什么药出来就讨价还价要钱; 上头刚开始拨钱还算宽裕; 现在也捉襟见肘了; 这次去马四儿还得自己垫钱出来去拿药。

    他们送药还真的是很远都送; 而且对上门看病的百姓也基本不收钱,人人都道凤姑好,可背后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看马四儿离去,玉凤也随即出门了,她装模作样的带了一本书,这次她是去跟谢家大奶奶汪淑儿见面,汪淑儿想在京里办女学,可惜她婆家不大同意,所以她想让自己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说服她婆婆。

    玉凤立马就答应了,能够跟谢家扯上关系,那就最好不过了。谢相爷虽然现在退居二线,可说话仍然颇有分量,如果真的能为齐王效力,那就再好不过了。

    话说回来,虽说谢家老三两口子现在掌家,可毕竟只是嫡次子,不是长子。谢大再怎么不成器,那也是嫡长子,再者还有谢君亚这个嫡长孙。谢家老三一家忙活了这么久,到时候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俩人约在谢家见面,自从打会宁府回来后,汪淑儿就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一心只教导儿子,不管任何俗物。还常常会固定去施粥,在谢家的名声倒是比赵凌好多了。

    赵凌管着家,规矩很严,下人们生怕行差踏错,稍微出错,就会被赵凌揪出来打,下人们没几个不恨着她。

    汪淑儿看到玉凤还是很热情的,她姐姐做的事情虽然让人咯应,但玉凤为人却很好,不仅周济贫苦百姓,自己生活朴素,却谦虚的很,跟她姐姐完全不一样。

    “凤姑,快过来坐下吧,我马上去请我婆婆来。”

    玉凤淡笑答应了。

    不一会儿谢大太太就过来了,她来也是完全因为凤姑的名声,毕竟陈家都很赏识的人,她们哪能故意忽视人家。

    “凤姑怎么有空过来?”

    玉凤故作沉吟道:“我是听了贵府大奶奶说要办女学的事情,京中虽有女学,都是针对的有钱人家。正所谓有教无类,无论是什么人都有读书识字的权利,尤其是那些贫家女,常常因为不识字而一生都走错,贫道觉得大奶奶这是善举,而且也不用在谢家教,我们观附近有一小片矮舍,若是大太太心疼那些女子,就答应了大奶奶吧。”

    谢大太太也是要脸的人,若她今天不答应,明天凤姑出门子去不知道会说些什么。再者儿子不在家,她儿媳妇跟守活寡似的,让她有事情做,谢家也不介意出点小钱。

    “既然凤姑开了这个口,我又怎么能不给面子。再说汪氏做的也是好事,我自是同意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我们谢家应该做的。”

    玉凤听了谢大太太的话又奉承了几句,之后才告辞,汪淑儿送她出门。

    路上很是高兴:“还是凤姑有本事。”

    现在的汪淑儿要的就是名声,她相信真正有了好名声,拿回宗妇的位置也是指日可待。

    这钱她倒没有从公中要,原本还打算奚落她一番的赵凌也摸不准了,“大嫂子这是搞什么鬼呢?”

    她身边的丫头红芳道:“奴婢看大奶奶这心机倒是够深的,明说是为了谢家,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好名声。旁的人问起来,她还自己拿嫁妆钱开的,您说这不是故意抹黑您吗?”

    是啊,赵凌想道。

    “她把自己弄的好像我这个弟媳妇欺负她一样,故意不来支钱,让别人同情她,觉着她这个做大嫂的是个空架子,都是我夺权,我没个分寸。”赵凌越想越气。

    红芳又添了一把火。

    赵凌冷笑道:“那我就让真的办成了。”汪淑儿只是在文墨上稍通了些,可于武艺上并不通,在玉凤的道观附近都是住着山民,靠采药打猎为生,学认字,还不如学武艺了呢?

    若真的人家都要学武,那汪淑儿这个先生也没作用了。

    “红芳,拿银子去跟附近的山民说,孩子们都想学武。”

    开始招生的汪淑儿觉得很奇怪,怎么都是想学武艺的,她没办法,房舍也租好了,先生也请了,也只能照例开学。但是那些人也是奇怪,就是怎么都不读书,都想学武艺,只有一两个来读书,她就视若珍宝。其他那些学武艺的人她管都不管。

    信郡王府在附近监视的人没看到什么异常,也不知道凤姑背后的关系是齐王,但袁家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因为太子曾经告诉过袁家让他们留意齐王和凤姑,虽说皇后是天下之母,也是袁家的骄傲,但袁家人自知他们的荣辱还是系在太子身上。如果太子没有继位,皇后就是再母仪天下,也根本没什么作用,迟早要跟人家让位。

    齐王比太子占着年龄上的优势,以及齐王是皇上母族表妹所生,这对太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尤其是最近开放了海禁,这事让齐王去处理,到时候齐王能挣多少财富。这都是其次,关键是还有福建的兵权,若真的让齐王发出不大不小的力量了,太子就是再聪明,也要屈居于他之下且无法与他抗衡了。

    所以袁家人几乎是乐见这些人学武,还推波助澜的让自己人扮作师傅混进去教那些孩子拳脚功夫。

    等她们学的差不多了,那师傅也回老家了。

    玉凤为了表示对汪淑儿关系,也想跟谢家把关系打好,所以还三不五时的下来看看。不过,这二人都没什么政治经历,全是凭自己感觉做事,这下却闯了个大窟窿。

    本朝严禁非军事人员习武,因为本朝尚儒,重文轻武。习武之人大部分都是像宗室、贵族子弟,因为他们是战时预备役,只要打仗都是随时准备上战场的。

    平民百姓是根本不允许这样大规模,几十人聚众习武,这事立马就被袁家找相熟的御史告了御状。

    此时赵群也回来了,而且还带了逆王回来。

    **

    逆王是宗室,审判人自然是由宗人府审理,赵群把人交了,顺便录了口供就回家了。玉彤正在小厨房做花生猪蹄汤,信郡王妃口味重,常常想吃些大肉,偏她的身体不适合吃,所以玉彤把猪蹄用煮沸的热水汆烫过好几次,直到确定真的没油水了,她才捞起来,用砂锅加上花生米慢炖。

    “彤儿,我回来了。”

    玉彤没料到他来小厨房找自己,“你先回屋,我让她们看着火候,立马就去找你,你也回去沐浴休息一会儿吧。”

    “我有事情跟你说,你快跟我来吧。”赵群急忙拉着玉彤到卧室。

    玉彤看他脸上止不住的兴奋,便问道:“究竟是何事?”

    “逆王这次好似是故意让我抓到的,他竟然说是齐王指使的,想要他手中的私兵,他觉得不妥,所以把私兵名单给了我,让我交给朝廷。并且,在京郊设一个女观专门悬壶济世也是他为齐王想的办法,他说没想到齐王真的听进去了。”

    原来玉凤的后台是齐王了,难怪连信郡王府这样的势力都差不到,皇帝的儿子自有皇帝罩着,他们再厉害,也只是宗室罢了。

    “你说他故意让你抓到?”玉彤不解。

    赵群解释道:“逆王此人,从前你我就知道他是个精于算计的人。其实他的那些私兵就是些残兵败将了,他此生无望于皇位,他自己是无所谓,可你想想他的儿子呢?正值年轻,也没跟他父王参加谋反,贤王这是卖好给太子呢?日后太子继位,想想帮他除掉大敌的贤王,也不会把他儿子如何。”

    如今能跟太子一争的也只有齐王了,中宫皇后早就不受宠,她也从不邀宠,反而不如陈贵妃常常靠着表兄妹感情,皇上还去她那里坐坐。娘一不受宠,太子再聪明,在皇上面前的能见度就少了很多。

    再者齐王年纪又长,据说性格憨直,皇上还挺喜欢他的。齐王对陈家人也非常好,这是皇上乐于看到的。

    现在太子的地位稳固,可日后就不一定了,尤其是皇后当年还被皇上停了凤印,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太子其实在宫中的处境并不如齐王,不过太子聪明和皇上处的极好,可皇上很亲陈家,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逆王来了这么一手,确实算是高招了。

    玉彤又道:“看来齐王这是祸不单行了,如今御史正在告齐王养私兵呢?齐王极力否认,还在朝上说是人家污蔑他。我看这纯粹就是被玉凤和汪淑儿给连累了。”

    “连不连累的也罢了,反正有了逆王这口供,他彻底与王位无缘了。”赵群其实也知道当年皇上和贤王关系其实还算不错,真正忌惮的是康王,贤王年纪比太子小好几岁,他没孩子,所以经常过去逗弄齐王,而齐王也很喜欢这个和风细雨的叔叔。

    只是贤王谋逆了,齐王还去看他,且还听从他的话,就凭这一点他就不具备坐在那个位置上。

    玉彤看赵群很疲惫:“你先休息吧。玉凤现下被解决了,咱们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我让小厨房送点菜过来,你乖乖的啊,听话,快睡会儿吧。”

    她没想到玉凤竟然会因为这件事情被牵连进去了,玉凤是彻底没戏了,也不知道那汪淑儿如何?

    因聚众习武,且玉凤乃齐王收买名声的人,原本能够轻易脱身的玉凤也没办法出来了。倒是她在牢里真正见识到了汪淑儿的凉薄。

    审判的人问道:“谢大奶奶,你是说习武纯粹是张玉凤指使的,你没有参与吗?”

    汪淑儿咬咬下唇,重重点头,“这事您可以问我婆婆,要办女学也是张玉凤说通我婆婆的,这我才去做的。不信您去问问,我以前在会宁也办女学的,学的都是琴棋书画,怎么会要学武呢?这不奇怪吗?”

    她堂堂谢家大少奶奶,还指望这次扳回名声的,没想到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带走了。

    她说自己是相爷的儿媳妇,人家根本不理她,直接就带回来了。

    难怪人家都说出嫁从夫,若丈夫在家,谢家的人也不会忽视自己。反正谢家人偏疼谢老三,巴不得自己死在牢里,好让君亚没娘,日后更加没依没靠的。君亚可是谢家的嫡长孙,丈夫和那个女人这么多年都没个孩子,以后君亚就是嫡子、宗子、族长。

    有她在,至少三房还不会那么过分,若她不在了,君亚可怎么办?

    所以为了君亚,她只能这么说了,再说她也没想到张玉凤竟然参加夺嫡,要知道她是死都不会跟她来往的。

    玉凤又哪能让她如愿,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大人,我只是个道姑,我又懂什么女学什么的。都是汪淑儿说我是她表妹,所以让我帮她去说的,那时我在山上,也都是她经常请我去的,我请三次我也最多去一次。而且我在女学又没份,也没有出钱,更没有学问,我又懂什么。武学师傅都是汪淑儿找过来的,反正我也是将死之人了,我没必要说谎。”

    汪淑儿面色一白。

    那审判官看她二人狗咬狗,倒是咬出不少信息,连忙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