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第一猛将-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摩团的众人听了这个侍卫的话后不由得同时的撇了撇嘴:见过狂妄的,却没见过如此狂妄的!
李恪自然是把这些人的表情都看在了眼中,不过他也没有做任何的表示。事实胜于雄辩,只有当他们看到己方的真正实力以后,才会真正的臣服于自己,现在和他们进行争论,只是在浪费唾液罢了。
第二天一直大早,观摩团的人中有聪明如契丹统帅拓石隶等人,天还未亮就已经早早的从温暖的被窝之中爬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知道大唐的军队是如何的行军的。他们有这个自信,只要能够看到就可以学会他们的秘密。只可惜事与愿违,当他们试图走出驻地,去外面仔细的观察一番的时候,却被守卫在门口的大唐士卒所阻挡,坚决不让他们走出所在的营地,理由还非常的充分:大军行动之时,队列难免会有些混乱,万一不小心撞倒他们这些尊贵的客人,辽王殿下是会很生气滴,后果也是会很严重滴。
明知道这些个士卒是奉命看守他们,不让他们了解到其中的秘密,众人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说辞走出驻地,最后只好极其郁闷的返回到房中继续休息。
头一天晚间的宿营地距离沈阳城只有六十余里的距离,所以第二天上午李恪也并不着急启程,而是到了接近中午时分,这才带领着观摩团,在一千亲卫的护送下启程前往沈阳。
大约行驶了一个时辰,终于可以远远的看到大唐的军队正在忙碌的修建大营。
大营设在距离沈阳城西北侧十里的地点。当众人刚刚接近大营的时候,就看到大营与沈阳城之间的广阔土地上的积雪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到处都是倒在地上的高句丽士卒的尸体、战旗以及长短兵器。
一队近两千的大唐人马,正在雪地上不紧不慢地收集着高句丽士卒遗留下来的武器物资。
观摩团的众人看后暗道:难怪远远地就看到大唐的军营只有个雏形,原来是我们到来之前,这里先发生了一场大战。而且看这架势像是大唐方面打了个大胜仗,不然也不会显得这么的悠闲。想到这里,这些人不免有些失望,同时暗自骂高句丽的主帅无能。城下作战,又是以逸待劳,居然都打成这么个熊样,这场仗也不用继续打下去了,直接举手投降算了,还能少丢一点人!
大唐的军营与沈阳城之间的这段距离内,此刻已经是一马平川,就连一棵像样点的树木都看不到,站在军营之内可以毫无阻隔的看到沈阳城城墙如同一个巨大的怪兽般耸立在远方。
黄昏时分,大唐的军营终于在不紧不慢的状态下建立完毕,这期间高句丽的军队再也没有前来进行骚扰式的袭击。就在观摩团的成员们在暗自琢磨,为什么大唐的军队在对方的城下扎营都不肯建立哨塔的时候,忽然间发现大唐军营的四个方向,几乎是同时的升起了十几个巨大的球体。这些个巨大的球体一直上升到近五十丈的高度,这才固定在了那里。这期间,观摩团的成员们注意到,那些个巨大的球体下的篮子中居然还装有大唐的士卒。一些聪明的人立即便意识到了这些个奇怪的球体的用途——哨塔!如此奇怪的哨塔虽说非常的……观摩团的成员们想了半天,脑海中呈现出了很多词汇,最终还是只能用——奇怪,两个字去形容
之所以会用这两个字,实在是因为这些人有些搞不明白:这个辽王殿下为什么总是会制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来?不得不说这个奇怪的哨塔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哨塔来讲,要看得更远。高瞻远瞩的道理这些人都是明白的。而且如此高的高度,再加上只是依靠几条绳索联系着地面,使得敌方即便是想偷袭,都不可能有办法爬的上去杀掉上面的哨兵。但是,是个人都能用脚趾头看得出来,这东西的造价肯定会十分的昂贵,如果仅仅是为了保护哨兵的安全,似乎有些烧包……想了半天也只有这个词更能体现观摩团成员此刻的心情了。一定还有别人所不掌握的用处,否则的话绝对不会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制造一个昂贵的哨塔。观摩团的人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一旦看到他们先前闻所未闻的物件,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肯定会用于战争,而且还都是非常强大的那一种。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天空中的云层,照射到大地上的时候,沈阳城的大门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缓缓地向内打开。一队队盔甲锃亮,手中所持的武器也是散发着寒光的高句丽士卒,迈着坚定的步伐整齐的走出沈阳城,在西门外摆下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方形防御战阵。
与此同时,大唐军营也是营门大开,一队队的大唐士兵斗志昂扬的阔步走出营门,在营门之前摆出了一个攻击型的雁翎阵。
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双方的主将也出现在了各自的阵中。
高句丽的军营之中一员战将策马走出队列,高举着手中刀头部分就有二尺多长,刀背的厚度更是超过一指的巨型开山刀,冲着大唐军队方向高声喊道:“呔!对面的唐军听着,本将乃高句丽明威将军陈化龙,你们可有人敢来和我一战否?”
还不等李恪问话,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护卫在李恪周围的李铁牛、程怀亮以及头天晚上刚刚从李靖麾下随同传信人员一同到来的房遗爱一同向李恪提出迎战请求。
房遗爱是年后不到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就迫不及待的带着高阳公主前往营州赴任。到了营州之后,就按照李恪的规定进入到军校进行学习。
刚到营州之时,他的心中多少还有些自傲的心理,当与程怀亮交过几次手,每次都被这个曾经被自己多次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手下败将,反过来每次都虐得****之后,终于幡然悔悟并且老老实实的在军校内认真的学习,并且一有机会就会跑到程怀亮的特种部队去到处找人比武。
一开始的时候,房遗爱每次都是灰头土脸的被程怀亮手下的士卒给打回来,但是他却毫不气馁,经过大半年的刻苦训练,现如今已经可以与程怀亮本人交手,并且还能坚持上十几个回合而不落败。要知道此刻的程怀亮,早已经不是刚到营州之时的那个半吊子,他这几年在名将李靖的悉心指导下,早已经脱胎换骨,训练时更是经常地和手下的十几个精锐士卒一起对打而不落下风。
此时的房遗爱或者更早便到了营州的程怀亮,从他们的身上早已经一丝一毫的纨绔子弟形象。房遗爱还差上一点,程怀亮的身上早已经不可抑制的散发出一名悍将所具备的骁勇气质。
至于李铁牛那就更不用说了,当初李恪看到他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力大无穷的猎户,如今更是成长为一名骁勇无比的战将。别看他平日里总是骑在一匹身高超过一丈的纯黑战马之上,可是一旦与对手交战,他便会跳下马来充当一名步将,长达两丈三的纯铁打造的超过百斤的长枪一旦挥舞开来,就会在身体周围形成一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圆形空白之地。所有的对手一旦进入这个范围之内,下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他直接用手中的长枪给伦飞。之所以会在不作战之时骑在马上,那还都是因为听了李恪的劝告:一名将军哪能和普通士卒一般靠两条腿走路,将军就要有将军的样子,不管喜不喜欢必须要摆出将军的威风。这才挑选了一匹高头大马作为装饰之用。
看着眼前请战的这三个人,李恪一时之间还真是难以下定决心安排谁去应战。按说应该照顾一下自己的这个初次上战场小舅子房遗爱,但是看到对方那柄超过五十斤的大砍刀,又有些害怕他吃不消。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派出李铁牛出战。毕竟这是第一战,对于手下士卒的士气有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得到李恪的批准以后,李铁牛跳下战马,扛着他那超过百斤的大铁枪不紧不慢地向着陈化龙走去。
ps:终于处理完家事,又能回来写书。在这里首先感谢夜青魂等诸位朋友对俺的关心与问候。原本想多写一些来表达俺对大家的支持与关心的回报,怎奈昨天刚刚回来,状态还没有回复,所以只能先写一章了。漫步今后会努力的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四十三章 空地一体战争 五
第四十三章 空地一体战争 五
李铁牛把铁枪扛在肩头不紧不慢地走向了陈化龙。
看到大唐队伍中走出一员步将,陈化龙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和骑兵克制步兵不同,战将间的战斗并不存在骑克步的现象,相反的马上战将对上步将反倒要吃一些亏。因为所有的步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速度奇快无比,一旦奔跑起来绝对不下于骑在马上的战将,否则的话一名将军也不会放弃骑马作战的机会的。这样一来,两条腿的人在灵活度上就远超过四条腿的战马,双方交手的时候自然要占很大的便宜。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虽说遇到步将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但是陈化龙还是有信心把对方斩于马前的。
双方相距还有一百步左右的时候,几乎同时的放开了速度,挥舞着各自手中的武器向着对方冲去。
李铁牛果然不愧为一员步将,全力奔跑起来的速度,居然和对方策马奔跑的速度不相上下。一百步的距离对于两个发动冲锋的人来讲不过是一转眼的功夫。
就在两人马上就要交汇的一瞬间,李铁牛手中的大铁枪如同出海的蛟龙般急若闪电般刺向对方,而陈化龙手中的大刀也势如奔雷般的从空中迅速落下。
就在两个人的兵器相交前的一瞬间,李铁牛突然间再次加速,连人带枪带着一串残影让过了对方势大力沉的一击,向着他的左侧闪去。陈化龙的这一刀落下,居然都没有碰到对方的兵器,只觉得眼前一花,对手已经失去了踪影,立即感觉到大事不妙,连忙双腿一夹坐下马的腹部,示意它继续向前从而避过对方可能发动的致命一击。
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陈化龙只觉得左耳旁一阵风声向自己袭来,连忙俯身在马背之上试图躲过这一击。谁承想对方根本就不是横扫,而是如同他刚才使出的那一招如出一辙,是从上至下的劈下来的。这一击的力量更是大得惊人,虽说被陈化龙躲过了头部,却被重重的砸在了腰部。只听到“咔嚓”一声之后,这一枪不但咋断了他的腰,就连他胯下的战马也随着一声嘶鸣后,四腿一软倒在地上。
李铁牛这力超千斤的一击,令双方的将士都为之一惊:力大之人他们不是没有见到到过,可是能够一击便连人带马都打倒在地,这一击的力量将会是何等的惊人!
不知过了多久,大唐一方这才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而高句丽这一方则从将军到士卒都沮丧的低下了头。
李铁牛此刻就如同一尊天神一般,右手握住插在地上的大铁枪,伸出左手一指高句丽方向,高声喊道:“对方的人听着,可还有人胆敢上来和我一战否?!”
李铁牛一连高声喊了三遍,对方始终无人敢于出面应战。这才把大铁枪扛在了肩上,迈开大步走向自己一方。大唐一方此刻战鼓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声音直冲霄汉。
来到李恪面前复命之时,李恪大笑道:“铁牛真是好样的!此战你当立首功,待得战后本王一定重重有赏!”
战将间的对决就在李铁牛这惊天的一击中结束。不甘心失败的高句丽一方开始集结士卒,试图通过兵力上的优势,一举击溃大唐军队。三个万人步军方队开始缓缓地向前推进,与此同时两翼的两个万人的骑兵方阵也做出了随时进攻的架势。
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位于中军的上百架投石车做好了准备,同时营地后方的土坡上已经有一万弓箭兵开始踏上滑雪板,随时准备对高句丽的骑兵发动进攻。
高句丽的士卒方阵已经推过了半场,马上就要进入到大唐投石车的攻击范围之内,大唐前军的士卒已经立起了一人高的木质包铁盾牌,做好了防御的准备,站在后排的弓箭兵则把弓箭搭在了弓弦之上,随时都可能射出指间的利箭。
高句丽方面的骑兵刚刚开始前进,一直做好了战斗准备的一万弓箭兵,在下坡的惯性下迅速的把速度提升至最高,还不等对方的骑兵把速度提升起来,便率先冲到他们附近并且率先发动了进攻。
雪地之上,马匹的速度又怎么能追的上滑雪板,就在双方眼看着就要撞在一起的时候,滑雪板上的弓箭手们一个华丽的转身动作,集体从高句丽骑兵的外侧滑了过去,同时张弓射箭。
当最后一名滑雪板上的弓箭手与对方最后面的骑兵相错而过的时候,高句丽两翼负责突破的骑兵,至少有两千人以上被大唐的弓箭兵从近距离射于马下。还不等高句丽的骑兵们回过神来,大唐的弓箭兵已经回转过身来,紧咬着高句丽的骑兵从后面再一次射出手中的利箭。这一次落马的高句丽骑兵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两千人。
短短的一个来回,高句丽的骑兵甚至连对手的身体都没有碰到,就为此付出了超过五千人的代价,高句丽的骑兵再也没有勇气去冲击大唐的主力阵地,纷纷的调转马头,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己方的阵地,寻求己方的弓箭兵的庇护。
曾经和李恪手下的闪电部队有过交集的各个部落,直到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支神出鬼没,令他们头疼不已的鬼魅般的队伍,原来并非什么高句丽的部队,更非上天派来惩罚他们的使者,而是身旁这位大唐的亲王点下的手下!
如此说来,岂不是在他一来到营州就已经在开始布局?观摩团的成员们不由得一阵心惊。难怪这两年来相互间的冲突比以往多了很多,原来全都是眼前的这个还不满二十岁的王爷在捣鬼!这两年里,部族之间不停地交战,不但损失了大量的青壮,更被这个王爷骗走了大量的财富,得到的却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奢侈品。如今,他更是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