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乐田园小萌妻 >

第304章

欢乐田园小萌妻-第304章

小说: 欢乐田园小萌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恩城时响响不过三四岁,大哥就把他丢到军营去了,好在响响这孩子打小胆子大,不然恐怕会适得其反,像昌儿的性子就不适合进军营。

    昌儿以前在大哥身边学了一些拳脚功夫,有些底子,现在自己再教他一些招式让他遇到危险的时候有自保的能力就够了,因为儿子好像有自己的想法,志不在此。

    慕容欣确定响响没事后和傅见文说好了来接响响的日子就离开了,慕容欣一走,响响就道:“二叔,二婶,外公外婆今天肯定吓到了,我想去丞相府看看他们。”

    “好,去吧。”傅见文笑着拍了拍响响脑袋。

    程家因为程婉莲而败坏了门风,蔡氏又被休,这事让太子震怒。

    他明示暗示程文宏多少次,要他解决掉程婉莲,程文宏却把他的话当耳边风,这样的怎么让人信任?

    曾经是京城大才女的程婉莲竟沦落成“群芳阁”的头牌,随之又成为林鹏亮的外室,最后因为要害“三日将军”的儿子而被处决,这件事惊掉不少人下巴,更成为了京城百姓的谈资,程氏一族也因为这件事而没落。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程婉莲之事,好长一段时间,“才女”二字在京城闺秀之中变成了充满嘲讽之意。

    傅翰文和小若是在这事发生一个月后才收到苗显的来信,才得知此事。

    小若从父亲的只言片语中看得出父亲对响响的看重,而且父亲还在信里明说要好好培养响响,这让小若吃惊不已。

    父亲再疼爱响响,以前也没有说过要培养响响话,毕竟响响是傅家的孩子,父亲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插手傅家的事,让傅家人不喜呢?

    就是大哥的儿子子俊,父亲都没说要带到身边教养的话,怎么会想把响响带身边教养呢?

    “傅大哥,还是让暗卫定时向我们汇报响响在京城的情况吧?”小若沉吟片刻后,说道。

    之前为了给孩子自由,他们只让傅书和傅武遇到危害响响性命之事才向他们汇报,可是现在看来,他们最好还是掌握儿子所有动向为妙。

    响响在京城遇到的这些事,夫妻两人不敢告诉关氏,免得她担心。

    此时的风笛县跟他们刚来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有了水源,地里不再只种那些不需要水份的干粮。

    百姓们除了种些应季的青菜,莫伟钦还从各县挑出小部分百姓试着种植水稻,种子由官府发放。

    风笛县百姓没种植过水稻,莫伟钦也不知道这边的天气适不适合种植水稻,派了人回云志县请了几位有经验的农夫过来教乡亲们种植。

 第1304章 种植果树

    (全本小说网,HTTPS://。)

    1301

    有了水源,傅致文兑现了当初对百姓的承诺,把当初从顾胜庭那里弄来的百来亩地,还有犯人帮忙开垦出来的大片田地按人头分给了百姓。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小若见不少百姓原本就帮着地主种地,等县衙这边的地分下去后很难首尾兼顾,便把他们兼顾不到的地给租了过来,加起来有好几十亩。

    元宝和元宵刚好回到风笛县,小若让元宝出到晋州城外帮她雇些农户到风笛县帮自己种地。

    元宝找了不少人,可人家一听到是来晋州就立马拒绝了,毕竟晋州是出了名的穷困。

    元宝没有办法,最后索性到人伢子铺挑了十几个身强体壮又种过地的男子和几位妇人,一起带回了晋州城。

    元宝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风笛县,引来不少人侧目。

    百姓得知这些人是县令大人的大嫂买回来帮忙种地的,唏嘘不已,都觉得小若是钱多烧得慌。

    小若责备元宝,反而夸他这次事情办得好。

    小若没有向乡亲们解释,每天一大早陪同这些人下地种植果树。

    小若不但自己种果树,还建议傅致文派人在风笛县周边种植一些果树或耐旱的树木。

    傅致文很头疼的告诉她衙里的经费不够,没钱买果树和耐旱的树木。

    小若知道傅致文的难处,而莫伟钦在晋州城那这也很需要银子,根本就没银子可拨到风笛县来。

    小若跟傅翰文商量后,决定在空间给老三培植树苗。

    半个月后,小若就和傅翰文培植出八万多棵果树苗和四五万棵耐旱的树种。

    傅致文已经不是第一次觉得自家大哥大嫂就跟神仙一样了,他乐坏了,当天就把果树苗给乡亲们发放下去,然后又带了衙役亲自在城边栽耐旱的树苗,而小若则留在城内教乡亲们如何栽果树。

    这果树苗是免费发放的,乡亲们听到小若说有的果树三两年,有的五年后就能结出果子来,种出来的果子能吃还能卖钱,都很乐意腾出部分地来栽果树。

    这天,小若带着秋云刚从地里回到县衙后堂,陈白光夫妻后脚就来了,夫妻二人还带了不少礼物。

    “陈大人,陈夫人,你们来就好,还带什么礼物?”小若笑着道。

    陈家家境还可以,不过风笛县是个穷乡僻壤,想要买点稀罕的东西并不容易,陈白光夫妻送来这些礼物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的。

    “秦大夫,我们今天是替女儿来感谢您的。”陈夫人一脸欣喜道。

    小若看向陈夫人:“单二奶奶她”

    陈夫人眉开眼笑的点头道:“我家玉燕怀上身孕了!”

    “真的?”小若笑道:“那真是恭喜陈大人和陈夫人了。”

    关氏等人不在,陈夫人一高兴就直说道:“秦大夫,说起来我们还得谢谢您,要不是您提醒我,我都不知道两个孩子成亲几年还没有行夫妻之礼”

    “咳~~”

    陈白光重重的咳嗽一声,打断了陈夫人的话。

    陈夫人这才想起自家夫君还在,对小若讪讪笑了下,端起手边的茶喝了口,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ps:今天更新完,这些天攒稿,太累更不动了,明天的留到白天再更~~跟亲们道个早晚安~~

 第1305章 致文办私塾

    (全本小说网,HTTPS://。)

    1032

    小若不在意的笑了笑:“单二奶奶怀了身孕,单家人肯定很高兴。全本小说网,HTTPS://。m;”

    “是挺高兴的。”一提到单家人,陈夫人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不过很快又乐了起来:“秦大夫,说起来您可真是我女儿女婿的大恩人!”

    “陈夫人您言重了。”小若摇了摇头。

    陈玉燕不是真的无法生育,自己又没给她治病,她都不好意思受陈夫人这声谢。

    “一点都不言重!”陈夫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秦大夫,我那女婿本来就是个榆木脑袋,又是个愚孝的,以前事事听从他父母的,因为玉燕多年未孕私下没少磋磨我女儿,我那女婿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那个榆木脑袋也知道疼人了。“

    陈夫人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的,为自家女儿的苦尽甘来而高兴着。

    单家两老因为陈白光这个亲家是县丞,大大小小是个官,当着外人的面不敢对陈玉燕如何,可是私底下对陈玉燕坏得不能再坏,陈玉燕又是个能忍的,又觉得自己没能为单家生下子嗣,对自家夫君心怀愧疚,所以无论单家两老和妯娌如何对她,她都隐忍下来,更不敢告诉自己父母。

    陈玉燕以为自己不告诉父母,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在单家的艰难,其实陈白光夫妻俩也是心疼女儿,不忍让女儿难做才没吭声的。

    听了陈夫人的话,小若笑了起来:“那就好,单二奶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这并不难想像,以前单家老二和陈玉燕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夫妻,两人成亲几年连夫妻之实都没有,再加上父母兄弟等人数落陈玉燕的,久而久之,单老二内心对陈玉燕多少会有不满,夫妻关系又如何会好?

    可是两人有了肌肤之亲,两人关系自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只要单家老二不是真的傻,夫妻之间肯定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再加上陈玉燕怀上身孕,单老二会有所转变也不奇怪。

    不过以前小若一直觉得男人在男女之事方面是无师自通的,遇到陈玉燕这事后她才明白,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跟她家男人一样的。

    晚上小若把自己的想法跟自家男人随口一说,男人挑了挑眉道:“什么意思?”

    小若睨了他一眼,故意道:“我真怀疑你之前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干净?”

    男人脸黑了黑:“你最近是不是太闲了?”

    他这媳妇一闲下来就喜欢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得多找些事给她做才成。

    “还行。”小若眯眼笑道。

    “致文说想在风笛县办个给孩子启蒙的私塾,正在找合适的夫人,反正乡亲们的果树已经栽好,你要是有空的话不如去帮帮老三。”

    闻言,原本趴在他身上的小若忙坐起身:“致文不是说衙里没银子了吗,他哪来的钱办私塾?”

    办私塾的宅子别说是新建,就是用租的也是要花银子的,更别提每个月要给夫子的束脩了,而风笛县的百姓就算能让孩子上私塾,他们肯定也是拿不出银子的。

 第1306章 致文办私塾

    (全本小说网,HTTPS://。)

    1303

    说到这事,傅翰文也不得不佩服老三的厚脸皮:“他跟顾胜庭那些大地主打借条借了一大笔银子用来建私塾,这笔银子大概能用到衙里条件缓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

    “哈哈~~”小若乐了:“老三有长进!”

    傅翰文也笑了起来:“不过老三现在正为请夫子的事苦恼着。”

    晋州是出了名的穷困,在晋州当夫子一般都会举家而来,普通的农户都不愿意过来,更别说是夫子了,所以在晋州只有晋州城有一个私塾和一个书院。

    小若知道在这个朝代,商人低贱,农民难生存,想要出人头地只有从武或从文两条路可走。

    致文能想到先跟本地的地主借银子办私塾,这主意是不错,但凡事起头难,小若觉得自己还是帮老三一把吧,她空间里正好还有十几套启蒙的教材可以借给孩子们用用。

    傅致文得知自家大嫂愿意在自己找到夫子前先给孩子们上课,怕她反悔,忙在县衙附近先租了个院子,把愿意进私塾的七八个孩子叫了过来,让小若先给他们上课。

    这七八个孩子年纪半大不小,小若怕他们把教材损坏,只有上课的时候才把教材发放到他们手上,一下课就把教材给收回来。

    在风笛县根本就没有书斋,买不到笔墨纸砚,就算在书斋,百姓们也买不起,所以小若给这几个孩子做了一个简易沙盘,给他们带回家练字。

    这些半大的孩子每天还要下地干活,小若每天只给他们上半个时辰的课,有时候会再腾出一两刻钟给孩子们讲讲故事。

    小若不像一般的夫子讲课那般枯燥无味,虽然上课的时间不长,但孩子们却能很好的掌握住她所讲的内容,这些孩子回去后,边干活还能边把小若给他们讲的课或故事转述给自己家人听。

    这些孩子的父母惊喜不已,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原本不愿意送孩子进私塾免得耽误农活的百姓纷纷改变了主意,亲自把孩子送到了小若面前,求她教自己孩子。

    傅致文一数人数,已远远超出他预估的人数,他派人到外地打的桌凳远远不够坐。

    百姓们知道桌凳不够也不介意,说可以让孩子坐地上上课,反正这会是夏末,坐地上也不担心孩子会生病。

    小若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索性让盛妈妈用一些旧布拼接起来,连她也坐在地上和孩子互动,这让孩子们觉得很新奇。

    期间有一位地主在晋州城里上学的孙子休沐的时候到私塾来看了后都不愿意回晋州城去念书了,哭着要留在这私塾念书,要跟小若一块学习,那地主没办法,只好答应让这个孙子先在私塾念一段时间。

    让这地主想不到的是,他这孙子在傅致文办的这个私塾里只念了半个月,比他在晋州城念了半年学的东西还多,学的东西还要全面。

    地主高兴不已,最后决定把孙子留在这私塾跟着小若学习。

    有一就有二,其他地主知道这事后也把家里的孩子送到了私塾来试念段时间,发现在这里念书真的比在晋州城书院学的东西还多,孩子也更能记住,都决定把孩子留在这里。

 第1307章 致文办私塾(3)

    (全本小说网,HTTPS://。)

    1304

    私塾的学生越来越多,小若只有十几本启蒙教材,她只能分段给孩子们上课,上午上半个时辰的课,下午再上半个时辰,上课的时候两个孩子共用一本教材。(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地主知道这些教材好,想跟小若买这教材,小若让曹明让京城那边的印刷坊旁送百来册教材过来。

    除了教材,小若还要了一些笔墨纸砚,打算风笛县开个小书斋。

    她知道现在在风笛县开书斋可以肯定是血本无归的,但她相信按照这样情况发展下去,风笛县很快就会有另一番风貌。

    莫伟钦知道傅致文这私塾越办越好,还亲自来私塾听小若讲了一堂课。

    听完小若的课,傅致文有些得意,又觉得与有荣焉的拍了拍莫伟钦的肩膀:“听了大嫂讲的课有什么感想?”

    莫伟钦自嘲一笑:“我承认,就算是我也不可能把这么枯燥的课讲得这么生动,可惜大嫂只有一个,不然我还想让大嫂到晋州城的书院去教那些学生呢。”

    晋州城书院里已经有好几个学生是童生了,莫伟钦对他们期望很高,因为晋州城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出过秀才举子了。

    小若为莫伟钦的冷幽默笑了起来:“伟钦,我讲的课也是投这些孩子所好,引起他们对念书的兴趣,对年纪在的学生不一定有用,不过你要是觉得对年纪大的学生也适用,不如让晋州城的夫子来试听我的课,说不定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

    晋州城书院的学生是那边的夫子一手带出来的,只有那边的夫子才了解自己学生的深浅,她就算能分身也不能贸然去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