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境界也的确无法晋阶太上。”
“所以,这一点很蹊跷。”剑圣认真地说,“玄门依着天人所传下的正法修行,将自己修得半人半妖。长老们叫我们按着他们的法子修行,却无法晋阶太上。大道必然有,可如今无论是我们还是玄门所得到的,都不是大道。”
“因此我想,玄门倾覆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将一些还没有完全绝情弃欲的修行者聚集在身旁,以双圣的名义,重建道统与剑宗——我们不问世事,先找到这个大道,找到真正的修行之法。有了这个法……我们才可以做更多事、有更多的选择。”
书圣沉思一会儿,抬起头看她:“那么你选的是,登上另一条船。”
他又想了想:“我愿意这样做。但是金光子……”
剑圣轻轻摆了摆手。于是她掌中那只被束缚的鸟儿重获自由——瞬间从她掌心重新出现在鸟群当中,全然不晓得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
“长老们不管她,我们管她。”剑圣轻声道,“我们这些游魂活得越久,知道的东西越多,就越可能像咱们两个一样,生出更多的心思。长老们不喜欢这一点,也许正是因此才对他们不管不顾,只由着他们自生自灭。但……”
“我们如今既然是双圣,便有双圣的办法。那金光子不是因为本命法宝被抽了去、修为大减么。那么就给她更多的法宝。这玄门终究要覆灭,留着也没甚么用。她是真境,总比刘凌要用得更加顺心顺意,或许会比从前更强呢。”
“至于伤了她的李云心……你想怎样处理?”
书圣先微愣,然后笑起来:“李云心?你真当我在意他么。在长老们面前说他只是为了叫他们晓得,身边危机多多,总离不开咱们的。也是想要听听狄公多说些那个人的事——通过如此手段一点点地叫他们多说细节,我们才能只晓得更多。”
“至于李云心……你我在云山一千多年,难道没见过几个比他更加天才的人物么。他也只是李云心罢了。从前用他来做棋子、来激活全局,今后也可以继续用——看他身在局中却将别人骗进他的小局中……哈,也是算是我仅有的一点乐趣了。”
说了这话,便忽然一挥手。
他面前的虚空当中立时出现一面明镜。但与其说是镜子,不如说是窗口——
透过这“窗口”,看到的是一连片云雾缭绕的山。说来也怪。李云心在漫卷群山崖边仰望云山的时候,正是夜晚。
而这双圣在云山之巅同共济会的二十六位长老们说了那些功夫的话、又回到这圣宫相谈这些时间,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三个时辰罢了。外面应当还是黑夜。
然而这窗口当中所展示出来的情景却是艳阳高照,日头微微西倾。看着,像是刚刚过午。
书圣随手在镜面上拨了拨。于是镜子里的情景飞快地变化。
连绵的群山迅速拉近,最终有一座点缀着苍松飞瀑的山峰出现在镜中。远看,这山的山顶、半山腰,都有大片大片的土石裸露,像是红黄白混杂其中的岩石。然而离得越来越近,却发现那些可不是什么岩石——
黄色的是屋顶,红色的是廊柱,白色的是院墙。竟然是许许多多的人工建筑——从半山腰一直延绵到山头,其中还有许多掩藏在绿树之中,不晓得到底有多少间房舍、住得下多少人!
倘若世俗中的凡人有幸来到这山下、仰头见了这情形,只怕必然是要高呼“此乃仙境”的吧!
但实际上,这里并非仙境。而是位于业国小石城外百里处的五臾剑派山门所在地。
镜中的画面定格在山峰处,看着像是藏在云雾中。剑圣便走过身来,低声道:“师妹。你来。”
约莫过了三息的功夫,从峰顶的一栋大屋内忽然射出一道金光来。金光在空中稍作盘旋,一头便扎进了这镜中——下一刻,金光子便从这镜中飞出,正落在两位圣人面前了!
这时候的金光子,面容看着憔悴得很。脸上添了深刻的皱眉,发丝尽管笼得整齐服帖,却也没什么光泽,倒像是凡间祭祀的时候所用的人偶一般。她一落地便深深地低了头,不敢再抬起来——仿佛往这圣宫中多看一眼,都是莫大的罪过。
倘若李云心在这里,会意识到金光子如今的表现很有趣。
道统与剑宗的修士见了双圣,有如此表现也不算奇事。然而这金光子是晓得面前的两位圣人,同她一样是游魂的。一样是游魂、拥有了双圣的躯体,神通远超他们,因而敬畏倒是情有可原。但……这金光子此刻的主要情感,竟是畏惧远胜于尊敬。
实际上,可以说是恐惧了——她在恐惧着些什么。
但书圣与剑圣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剑圣伸出手去,在金光子的肩头捏了捏——而金光子一动也不动,像是最温顺乖巧的孩子。与当日同李云心争斗时的模样乃是天差地别。
捏了这么一会儿,叹气:“早说过你。淬炼什么本命法宝,不是我们这些游魂该做的事。我们既然可以双修道法又用不着渡劫,何必急于求成。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办法了。”
这是一个坏消息。但金光子竟微微出了口气,像是如释重负。她垂着头,低声道:“是我的不对,是我的过错。回了山门一定勤勉修炼,早些——”
她说话的语气快且急,像是急于说了这些,尽快离开圣宫。
剑圣笑了笑,打断他:“但有别的法子。你既失了本命法宝,我就再赐你一些。有了这些东西傍身,你争斗起来只会比从前更得力。先说说看,你钟意什么宝贝?”
金光子便低声道:“全凭……师姐做主的。”
说了这句话,似是又想起什么,忙补充道:“其实我那本命法宝琉璃剑心,已经……被带回来了。”
“带回来了?”
“是。”金光子说道,“我门下一弟子,道号空同子,在漫卷山中遇到了李云心。那李云心似是同妖魔翻了脸,正在往通天泽去。遇到我那弟子废了他的修为,却将琉璃剑心给了他,叫他带回山门。”
“这是三日前的事了——这日子我一直在处理这件事,因此……”
双圣对视了一眼:“啊,我们说话的这些功夫……已经过了三日了呀。”
第三百四十二章 苏生
原来这云山的一日,竟然抵得上世俗间的数日。且不说这金光子因何表现得惶恐畏惧、也暂不提剑圣与书圣到底要给她怎样的宝贝。
只说这李云心下了漫卷山,便往通天泽去。
从云山上看大地,只觉得大地空旷寂寥,鲜有什么人世繁华。可行过漫卷山来到平原上,便晓得修士们高高的视角也是有局限的——在莽莽苍苍的野原上,在连天的草甸与林木当中,却隐藏了许许多多的生机。
与漫卷山不同。这一片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业国人的劳作生息之地。虽然并没有几座像小石、渭城一般的大城,但村镇却是少不了的。
起初这里的业国人见许多国家的军事押运着这种东西往通天泽的方向去,只以为是要打仗了。虽然人们已有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未经战火,然而总归是晓得战争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每年秋季县里、州里的衙役下乡催缴赋税已经是可怕的“祸事”了,而一旦与那些大头兵牵扯上关系,又该有多么的可怕呢?
因而胆小的良民们早早地逃了,浑不理会官府下发的安民告示。
可又过些日子,也慢慢意识到这些过境的兵丁竟然真的不那么可怕——倒不是说,都是军纪严明、铁面无私的。而是说哪怕这些官兵老爷们吃拿卡要、甚至偶尔会有乱军劫村……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骇人。
于是一些舍不得离开故土的人陆续迁回,而后则有更多自四面八方赶来的投机者,也出现了。
多是些常年行走在村镇中的货商、小贩。下了漫卷山,去往通天泽,路程遥远——世俗人要走上将近一个月的。
虽说这些凡人的士兵只负责将红土运送到平原中部的集结地、再由修士们完成接下来的事,也还是得需要数日的路程。这样多的人要吃吃喝喝,商机自然有。
于是沿途的许多驿馆村镇都变得热闹兴盛起来——也不晓得谁想出的主意,既叫这些走卒贩夫之流赚到了银子,又解决了许多官兵的休整问题。
李云心边走边走看,走了两日的功夫。
这两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许许多多的话。或许是因为他如今的心境变了——许多从前在他听来毫无意义的东西,而今再听竟也可以体会到某种微妙的情感。这种感觉……倒很像是自己的身边忽然出现了一个新世界。且这新世界原本就是一直存在着的,只是他从前视而不见。
如此,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看到自己的目的地了。
云山将要落在通天泽。但守卫通天泽的修行者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修行者则将阵地放在前方——距离漫卷山三天的路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紧挨着”的了。
从南边来的各国官兵将押运的红土送来这座阵营当中,再由阵营中的修行者运转法力缩地成寸,送去通天泽。
修行者的营地与凡人官兵不同。遥遥可见数十里之外有一座高塔耸立——瞧着有数百米高。塔身乌黑色,似有些人影在空中进进出出。然而到了中段便有云雾缭绕,凡人是看不清的。
修行者们从前不是很喜欢在凡人面前卖弄“神迹”。而这一次,大抵是这许多年中头一次在这样多的凡人面前展现出惊世骇俗的力量。
至于凡人的联军营地,则在高塔的外围,环环绕绕延绵数十里。彼此之间泾渭分明,有严格的旗号区分。可到了更外围,界限就不那么明显了——许多的贩夫走卒围绕这一大片的营地排开各种摊位,提供服务与饮食。
数量庞大的军队,日常起居饮食消耗惊人。外围的这些商贩虽能缓解一时之急需,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饶是如此生意也很兴隆——来往押运的官兵到了此处便停下来歇息。等修整好再起身,赶上半天的路程,到外围的联军大营去。
因而当李云心到此的时候,看到的竟不是荒野。而几乎是一座小城。
虽说许许多多的棚舍彼此都不是紧挨着的、大多相隔十几步远,但胜在数量多。他在渭城的时候见过城中集市。此处,大抵是将渭城里的集市放大了千百倍。举目望去一眼看不到尽头,就连天边那修士们建立起来的黑色高塔都显得飘飘渺渺了。
初到此地的官兵也被这样的情景震撼,随处可见目瞪口呆的人。
然而商贩们杀猪宰羊、烹炒煎炸忙得不亦乐乎,看着竟是比那些官兵还更无畏的。
李云心便在挨挨挤挤的人群里走了几步,耳中充斥的是兵甲碰撞的声音,来往兵丁大声呼喝的声音,商贩们叫卖的声音,以及食物下锅的声音。
再过一会儿,便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人”——看着竟是各个门派的低阶弟子。
有远处那神迹一般的黑塔在,人们自然对这些修行者更敬畏。这些低阶弟子走到哪里,哪里便自动让开道路、声音也小下去。原来……竟是来巡查秩序的。
虽然这些高傲的低阶修行者满脸的不乐意。但的确起到了作用——官兵采买饮食都规规矩矩地花出银两或者欠条,似乎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李云心便意识到,他从前低估了玄门的手段。
他从前觉得数量如此庞大的军队,后勤问题是无解的。但见到眼前的情况才意识到,随着时间慢慢推移,闻风而来的商贩数量应该会更多。这个世界的许多国家同样重农轻商,但并不很严重。这使得这个世界的物品流通能力远胜于他有印象的“那个古代”。
或许再过些日子,仅凭这些打算趁机发财的人,便可以满足大军的日常所需了。
只是……这些人竟不怕死的么?
这里,可是将会成为玄门与妖魔战争的前线的呀!
他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往前方走——穿过两堆乱哄哄的人,经过两堆由鸡鸭牛羊的骨头、粪便所堆积而成的可怕垃圾堆,再穿过一片同样被暂时歇息的官兵所占据的树林,便看到一个搭在小山坡底下的酒铺。
这酒铺用几根粗木撑起个场面,以厚实的牛皮覆顶。里面堆放了几十个黑瓷坛,贴着红纸,书写酒水的名字。外面排开五张桌子,若干长凳。看着竟像是在此处临时找人赶工打造的,连桌面的木刺都未刨平。
酒铺的旁边另有别的买卖营生,都比他家的人要多。或许是官兵队伍当中的长官到了此地约束部下、不叫他们饮酒闹事。因而五张桌只坐了两桌。
其中一桌围了三人,只点一壶淡酒、另佐一盘黄豆,边小酌边聊天。李云心听力过人,走过去的时候便听了个大概,晓得这三人也都是在附近买卖的。到下午累了,跑来喘一口气——人家做的是大军的买卖,可怜这酒铺主人做的是同行的买卖。
另一桌上则趴了个青衣人。看模样像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衣着虽不算华贵,但也属体面。面前桌上排了五个酒坛,似乎都喝空了。因而人也困乏、不胜酒力,趴着睡着了。
李云心走到此处,正听到那桌的三人在谈论这大军与玄门的事情。也巧这酒铺勉强算“清净”,于是就捡一张桌子坐了,远远地听那三人说话。
老板正在牛皮棚中搬酒坛,一时间没瞧见他,但他也不急。他想要知道更多的信息——有关这些凡人、官兵的信息。玄门不是很重视这些人,但在他看来这些人才是成大事的根基。
如此只听了约莫一刻钟,便知晓了一些大概。
怪不得……这些商贩不但不怕,还对此地趋之若鹜呢。
原来是因为玄门的说法。
在天下人的心中,道统与剑宗大致就代表了天下正道。正道煌煌,妖魔们只能往阴暗处遁形,是全然无法与天人、修士抗衡的——这是凡人们心中的想法。
因而在李云心这种人看来,如今是妖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