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丹阳县主 >

第2章

丹阳县主-第2章

小说: 丹阳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至于醒来的时候,觉得周身都麻酥酥的。

    元瑾睁开了眼。

    眼前仿佛还是顾询冰冷的脸,冰凉华贵的侯府。但入目却是一副檀香色提花葛蚊帐,随意地用雕牡丹的银钩子勾着,两个半大不小的丫头守着她。瞌睡得头一点一点的,很脸生。

    这是哪里?

    元瑾一翻身坐了起来。

    屋内的陈设简单大气,屏风隔开内室,长案上放着宝瓶,墙上挂着几幅书画。窗外的院子里,种着两株柿子树,这个季节,便连一片叶子都没有。院里还有个小池子,那是活泉水,可以养鱼。

    眼前的这些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她八岁那年,随着乳母去了京城,跟着三婶一起住。但在此之前,老家的济南府里,她就住着这样一个院子,院里有一□□水,两棵柿子树。她小的时候,最喜欢站在柿子树下面等柿子红。

    那时候,薛家是济南府最大的家族。院子修得又大又气派,将好几处活泉修在了里面。

    这就是她住过的那个院子。

    虽然因为少小离家,元瑾早不记得那泉是什么样子了。但人是很奇怪的,就算不记得,但是一看到就会又想起来。

    她正在看的时候,有个丫头已经醒过来了,其中一个连忙拍了另一个的头,把她叫醒,才笑着问她:“县主,您怎么醒了也不叫奴婢?您要不要喝些水?”说着很快地拿旁边的蓝绸小袄给她穿上。

    县主?

    元瑾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先是皱了一下眉。

    她的父亲薛进,乃是赫赫有名的忠毅侯爷,隆盛十年的时候,因为在战场上护卫先帝的功绩,先帝不仅赏赐了他三千金,良田千亩,还封了他唯一的嫡女,也就是自己为县主,封号丹阳。因此在她未出嫁前,家里的仆妇都称她为县主。

    她很快地脸色不好看起来,觉得是自己被耍了,问道:“你们……是谁?”

    但一开口,却听到一把孩子的声音。软糯稚嫩。

    两个丫头面面相觑,最先说话的道:“奴婢秋萝,是刚派来伺候您的。”

    她们却看到县主的表情变得有些惊恐,县主摸了摸自己的喉咙,又看了下自己的手。

    两个丫头却害怕起来,想到刚被大少爷发卖出去的那些丫头,连忙上前说:“县主您别怕,余嬷嬷马上就回来了。”

    元瑾怎么能不混乱呢,难道她是真的死了吗?

    所以就回光返照,回到了济南侯府,回到了小时候?

    被掐死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

    她一个内宅主妇,小妾姨娘们又让她直接间接的,切瓜砍菜一样弄残了。在魏永侯府基本可以说是没有敌手了。谁会来杀她,谁又能杀得了她?

    侯府有这个能力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养子顾珩。

    但顾珩杀她干什么?从道义上讲她是嫡母,活着对他巩固地位有益。从情理上讲,如果不是她当初把他找回来,顾珩还不知道在哪里吃土,吃饱了撑的才会杀她。

    她还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就这么被人平白害死了?

    那她现在呢?她这是真的回到了小时候呢,还是在做梦呢?

    元瑾正在思索的时候,两个丫头已经拥着一个嬷嬷急匆匆地跑进来。这嬷嬷穿着藏蓝色袄子,圆而白的脸,四十岁的样子。

    元瑾抬起了头,那两个丫头她不认识,这个嬷嬷却是熟悉的。因为这个是从小把她奶大的余嬷嬷,跟着她去了京城,只是她出嫁的前一年病逝了。

    元瑾看到年轻的她出现,惊讶地张大了嘴。

    已经死了的人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你会是什么感觉?

    元瑾有点混乱了,她喊了声秋实,又高声喊了宋嬷嬷的名字,试图爬下床跑出去看看。这让余嬷嬷都以为她是被吓坏了,连忙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眼泪就掉进了元瑾的衣领里。“可怜我的小县主,小小年纪就要受这样的苦。可是吓坏了,不怕不怕,大少爷回来了,您什么都不用怕。”

    元瑾人小力气小,挣扎不开嬷嬷的怀抱。随着那滴泪水渐渐晕染开,脖子一丝冰凉,她看着外面硕果累累的柿子树,看着年轻了十多岁的乳母。

    她突然就意识到,面前的这一切,也许真的不是梦。

    ***

    余嬷嬷急匆匆地抱着她朝前院走去。

    跟她凝重的表情相比,却是元瑾脸上的毫不掩饰的好奇。

    两侧栽种柳树的夹道过去后,余嬷嬷抱着她进了一个院子。元瑾看到门楣上挂的“堂正”二字匾额,院里有高高垒起的太湖石假山。

    她在京都的时候,曾经无数次想念济南府的老宅。但济南府和京都相去甚远,她再也没有回来过,更何况,就算回来了这里也不是她的了。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还能再见到。

    元瑾已经不着急了,她反而觉得周围很舒服。

    这院子里站了许多丫头,余嬷嬷带着她通禀了一声,就挑帘进去了。

    屋内正好有人在说话:“你这次在东昌卫历练很好,再等两年练兵扎实了,就可以跟我去福建……”

    元瑾看到书案后站着一个男子,穿着圆领长袍,非常高,五官坚毅,身姿笔挺。正背着手和面前的人说话。

    他面前的人虽然还是少年模样,却已经和他差不多高了,一身深蓝色右衽长袍,腰挂玉佩,极为俊秀。正在听男子说话,微带着笑容。

    抱着她的余嬷嬷立刻行礼道:“侯爷,世子爷。”

    元瑾不由惊讶,她仔细地看着这两个人。侯爷,世子爷……那便是她的父亲和哥哥吗?

    她还在济南府,肯定还小,哥哥和父亲都还没有去世。

    两个人很快就不再谈论刚才的事了,男子先向她扬起笑容,对她伸手:“沅沅,快到爹爹这里来。”

    沅沅?

    元瑾愣了片刻反应过来。是了,她的乳名就叫沅沅,因为五行缺水,所以将中间的字加了水旁做乳名。

    她没有说肯不肯,男子却已经把她抱到了怀里,男子的手臂坚实有力,掂了掂她说:“怎么还是轻飘飘的,明明吃我这么多饭,却不长肉,沅沅拿什么来赔爹爹。”说着又捏她的鼻子。

    元瑾自大了以后,从不曾听到别人对她这么亲昵宠溺过。不由得喃喃了一声:“爹爹……”

    “平时得拿金山银山的哄你,才肯开金口喊一声。”薛进听到她喊爹爹,很是高兴。“是不是许久不见爹爹了,所以想我了?”

    他说着话,元瑾的眼睛却渐渐被泪水模糊,不由伸出手紧紧抱着父亲的脖颈,眼泪止不住地流。她一开始还克制得住,后来就越哭越大声。把薛进吓得不住哄她:“乖乖,你怎么哭了,是不是谁欺负你了?”

    后二十年寄人篱下,饱受艰苦的日子浮现在眼前。薛元瑾只顾抱着父亲,紧紧地抱着。

    她七岁那年,父亲和哥哥一起出战,因为御敌战死在了山西。父亲还回来了一具残骸,哥哥只送回来一副带血的盔甲。

    当时传言是因为父亲军情失误,导致军队伤亡惨重。皇帝也没有追封父亲,甚至没有派个人来薛府吊唁。而平日一向待她极好的二叔一家人,突然撕下了脸面,去请了祖父出面,说既然父亲和哥哥都死了,那家里的侯位理应由他来继承。

    元瑾那个时候年纪小,什么也不懂。至于那个时候家产归了二叔多少,她是完全不知道。次年跟着乳母去京城同三婶住,才远离了济南府的纷争。却在京城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直到嫁给了顾询。

    现在活生生的父亲出现在她面前,她怎么能不激动。

    她恨不得一直抱着父亲,免得他出去打仗,免得他丧生。

    少年的声音却冰冷:“妹妹这般还不是因为屋子里的人照顾不周,你将她送去祖母那里,她却根本不管妹妹。不过是因为乳母出去了,她竟然发烧也没人发现。我便把她屋子里的仆妇全部发卖了。”

    薛进把热乎乎的女儿抱在怀里,又亲热又粘人,好像刚才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薛进叹息说,“你祖母这个人……你也别怪她,只可怜你母亲去得早,沅沅没有生母照顾。”

    少年叹气:“罢了,别在沅沅面前说这些。”他伸手要抱元瑾过去,“哥哥带你去院子里看鱼好不好?”

    薛进把元瑾交给他抱着,“你又不喜欢你二婶母,不如交给你二婶母照顾吧?”

    “他们那家子我都不喜欢。”少年把软软的妹妹接在怀里,淡淡地说。

    元瑾听到这里,立刻看了少年一眼,她对于这个声音还不习惯,但很快就断续地说:“二婶母,我也,不喜欢。”

    父亲揉了下她的头发:“你这小东西,你二伯母平日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给你,你竟然还不喜欢她?”

    元瑾心想,你要是知道你死后,他立刻就夺侯位夺家产,你还会喜欢他们吗?

    但是这些话她不能说,只能道:“就是……不喜欢。”

    哥哥就笑道:“沅沅小小年纪,真是聪明。”

    元瑾觉得自己还算聪明,但哪里比得上哥哥薛堂玉聪明?她是知道以后的事,但哥哥却是仅凭直觉做出判断,真是了不得。

    她想起听三婶母说过。

    她的哥哥薛堂玉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一般有爵位的人家子弟,经常因为爵位唾手可得,就对自身要求松懈。

    但薛堂玉绝不是这样的人,他从小跟着父亲学骑马射箭,又跟着外祖父学四书五经。行为张弛有度,待人接物极有涵养,并且很聪明,即便是在他少年的时候,也已经拥有超出旁人的智慧和高瞻远瞩。

    就连最为苛刻的祖父,提起薛堂玉都是赞不绝口。总是遗憾地叹气,说如果薛堂玉还在的话,那薛家会比现在繁盛数倍。

    她以前还不知道,现在才觉得真是如此。

    可惜天妒英才,他偏偏在十七岁那年死了。

    随着哥哥将自己抱出屋子,元瑾看到晚霞的光芒落在屋檐上,她抱也抱紧了哥哥的脖颈。哥哥以为她还在怕,又摸了下她的额头:“小粘糕,怎么这么粘人。”

    无论这是不是梦,她都不会让哥哥死的。

    她可是薛元瑾。gd1806102(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章 第三章

    (全本小说网,。)

    第三章

    薛堂玉抱着她在池子前看了会儿锦鲤,叫人拿来了鱼食给她喂。元瑾虽然对喂鱼没有兴趣,但看到薛堂玉开始同下属商议事情,她就开始一边喂鱼,一边支着耳朵仔细听。

    哥哥在说卫所的事情,好像是谁要来卫所。

    薛堂玉说话的时候表情跟面对她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下属似乎很担忧这件事,他冷笑着说:“……只要我在东昌卫里,他过来难道还能出头?”

    他在说谁呢?薛元瑾不由地想。

    看到薛堂玉从容的样子,元瑾心想只有从小当做世子爷培养,足够优秀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气度。

    那是一种骨子里就有的自信。

    后来二叔成了侯爷之后,他的长子薛云涛做了世子爷。平时一副小人得志高高在上的嘴脸,真的遇到大事却唯唯诺诺,叫人看了就腻味。

    成群的锦鲤摇着尾巴聚过来吃鱼食了。

    丫头们指着最大的一条鱼告诉她说:“县主快看,那条大花鲤多漂亮呀!”

    元瑾怎么会真的对喂鱼感兴趣,撒了两把鱼食就跑到了薛堂玉面前。

    她是想听究竟是谁要来了。

    日后很多朝臣权贵,封疆大吏们,现在不过是个不起眼的青年而已。

    能和哥哥相提并论的,肯定不是一般之辈。

    她扯了扯薛堂玉的衣袖问:“哥哥,谁要来?”

    薛堂玉对于妹妹非常有耐心。毕竟母亲早逝,妹妹是他最亲的血亲,又是他看着长大的,他疼得要命。他说:“是你顾伯伯的儿子顾询,你可还记得?你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你。”

    元瑾嘴角一扯,原来是顾询要来。

    这倒是不奇怪,她们家和顾询家里是世交,认识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顾询长她十岁,算来应该和哥哥差不多大。

    她一听这个人就没有兴趣,淡淡地说:“哦,不记得了。”

    薛堂玉就道:“果然是个小白眼狼,上次你顾询哥哥还给你寄来了一个套娃,你喜欢的不得了,这么快就不记得了?”

    薛元瑾说:“不想记得就不记得。”

    薛堂玉大笑起来,抚着她的头打趣说:“怕是沅沅长大了,也不记得哥哥的好了。”

    薛元瑾却认真地点头:“不会。”她又扯着薛堂玉的衣袖继续问,“顾询来,哥哥是不是也不喜欢?”

    薛堂玉忽略了妹妹的“也”字,而是笑了一下说:“他以前比箭法输过给我,所以他每次见到我都要跟我切磋。这次调到东昌卫来,怕是免不了要见上一见了。”

    元瑾听到这里,好奇地问:“哥哥的箭法很厉害?”

    薛堂玉没有回答,旁边的下属却笑着说:“小县主不知道吗,世子爷是有名的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呢。”

    元瑾却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悲凉。

    顾询最出名的也是箭法,他靠一手好箭法,在战场上立功无数,有一次直取敌方首级,回京城的时候,京城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所以魏永侯府才是侯府中的翘楚,顾询才得皇上器重。

    哥哥比他还要厉害,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哥哥的箭法厉害。

    哥哥拍了拍她的头说:“别听他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些,哥哥带你去演武场上看哥哥射箭。”

    元瑾克制住心中的悲凉,紧紧地握住薛堂玉的手指头:“那哥哥说话算话。”

    薛堂玉笑道:“哥哥跟你说的话,什么时候没算过话?”

    薛堂玉也住西园,正好路上就送元瑾回去,牵着妹妹的手慢慢走在路上。一路和下属继续说话。

    薛元瑾却想起哥哥和父亲的死来。

    隆盛十七年四月,鞑靼大军越过河套进攻宁夏卫,攻势迅猛,不到一个月就攻入了庆阳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军情告急,皇上连下三道金牌催父亲前往陕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