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光辉人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怀安讥笑道:“拉倒吧嫂子,他要是不知道汽油是假的,敢往上扑吗?”
冯母摇头说:“就算是假的,说不准过几天就传成真的了,不过老丁本来名声就不错。”市局副局长丁向中的儿子今年高三,就在冯母班上,学习不错,丁向中往市一中跑的也勤,混在公安局的人,个个都有两张脸,好话一箩筐,市一中的老师对他印象都不错。
冯伟安叹了口气,“今天的事,不管怎么样,几百工人闹事,虽然没闹到市面上去,但终究是群体事件,隔壁新闸市的常务副就是被这种事闹的下不来台,最后调到省里提前退二线了。”
叶怀安笑嘻嘻的说:“但是黄鞍也漏了底,一样不好过。你当省里都是聋子啊,五一假期一过,市里的流言蜚语还不漫天乱飞!哈哈哈,想想就来劲。”冯伟安和叶怀安大小也是正处干部,都是恢复高考后第一,第二批大学生出身,真要不管不顾,也不是没有路子把话捅进省委大院的。
冯母没喝酒,只顾着吃饭,吃完饭还要去宿舍查寝,临走时撇着嘴说:“听天由命吧,你们俩这段时间都安生点,别事到临头了还被扯进去。”
冯伟安看着老婆出了门,转头和叶怀安聊起琐事,间或还向冯一鸣打听叶子姿在学校的情况,叶怀安拍着冯一鸣的肩膀,“你小子可以啊,在学校还辅导叶子的功课,这次叶子期中考试突飞猛进,你婶婶还说了要请你吃饭。”
冯伟安咂摸咂摸嘴说:“你老婆做菜有我儿子做的好?”
叶怀安一僵,“这个……”
冯一鸣笑出声来,“叶叔叔,你别急啊,6月初就要中考了,等考完呗,叶子考的好,请我去青萍饭店再吃顿?”
叶怀安重重的点头,“好,一言为定。”
看看时间都8点多了,冯伟安父子送叶怀安出了校门,看着有点迷糊的叶怀安上了出租车,父子两人慢悠悠的往回走,冯伟安问起儿子期中考试成绩的具体情况,转头又问儿子和叶子的关系进展,平时话不多的冯伟安说的滔滔不绝,今天多喝了几杯的冯一鸣脑子有点晕,毕竟不是后来酒精锻炼过的身板,看来成年之前还得控制控制。
冯一鸣随口答着话,突然听到父亲问:“一鸣,你下午去纺织厂找谁啊?”
冯一鸣有点晕头转向的脑子突然如同浇了冰水一般,没想到下午那一幕在父亲心里留下了疑点,毕竟是在机关混迹了多年,哪里那么容易相信这样的巧合。
“吴丹青啊,本来是下午无聊拉他去踢球,结果刚进去就在闹事呢,后来还来了好多警察,还有消防车……”
冯伟安的目光在儿子脸上打了个转,平静的说“好了,不用说了,我不问了。以后小心点,看到警察就躲开。”
冯一鸣心里惴惴不安,怕酒后脑子糊涂,越说越错,不再说话,沉默的走在父亲身边。
青萍市在80年代时期曾在北江省内名噪一时,虽然在这个世纪末已经逐渐没落,但是当年从青萍政坛上走出去的人物,还有不少在省内身居要职,黄鞍父亲的战友就是从青萍的一家国企起步,跳到青萍市机关,辗转十余年,最后高升至省里。
黑色的轿车停在路边,司机正在车外抽着烟,黄鞍看着手机,又一次按下那个号码,下午打了几十回都没接,但是黄鞍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电话终于接通了,黄鞍只说了句:“刘叔叔,我是……”
话筒里传来一阵狂风暴雨的呵斥声:“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你知道不知道,现在大院里怎么说你?你就是个笑话,偷偷摸摸做点小动作就算了,居然还能把尾巴露在外面,我就是这么教你的?我这张老脸都没地方放!”
黄鞍垂着头,话筒紧紧贴着耳朵,虽然不好听,但是却不得不听。现在连省里都传着这些流言,市里就更不用说了,想到假期结束再去面对赵鑫那张脸,黄鞍心里就有点发毛,这是个能在开大会时候点名批评常务副市长的牛人,要是几天后自己在市政府大楼里被对方破口大骂,撕破脸皮,那才是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黄鞍唯一的指望就是电话那头的父亲战友,唯一的希望就是能用群体事件的公开理由压制赵鑫,把矛盾交到省里去,这样一来,市里的对峙,流言对结果才无法产生影响,才能勉强维持住局面。
电话那头的人明显也很清楚,战友儿子干出的污糟事,只能由自己这个做叔叔的来擦屁股,虽然不满黄鞍一时不慎露出了马脚,惹的众人议论纷纷,但是这些都是台面下的文章,能公开的只有赵鑫引发的群体事件。
“你那个司机赶紧打发走,去外省,最好打发的远点。省里都碰过头了,假期结束才会正式讨论,我估计很可能会把赵鑫提到省里,再空降个书记过来,你自己知道,再闹出事来你的评语怎么写!”
听到对方挂了电话,黄鞍才面无表情的放下手机,转头看着还没10点就已经一片漆黑的青萍市区,心想姓赵的真是好运气,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走着瞧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二章 罗云
今天是五月三号,虽然还在五一假期内,但是李语还是想法设法找了好几个朋友过来帮忙卸货装车,他已经回青萍两天了,只来得及去看了一次店面,联系好施工队准备马上开工,就接到铁路局的电话,说是货已经到站,让他赶紧搬走。
李语在羊城没什么办法,但是回了青萍算是个小地头蛇,虽然因为学历低没办法进事业单位,但是亲戚朋友却多,如果不是大舅在铁路局,哪里能这么快联系到车皮来装这几十台电脑。
好容易卸完货,把电脑丢在临时租来的小仓库里,请朋友们搓了一顿,满头大汗的李语才回店面,一进门就撞上了冯一鸣。
冯一鸣笑着打量着表哥,“李语哥,不错嘛,干的有声有色,你说不比你在厂里的厮混来的好!”
李语白了一眼说:“好不好,还要看以后,我这事儿多的都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个人用了,赶紧的,有事说事!”
冯一鸣向身后的人招招手,“过来吧,我说李语哥,我今天可是好心叫个人来给你使唤,别不识好人心。”
李语打量着走过来的小伙子,个子高高的,皮肤黝黑,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不苟言笑,笔直的身躯硬生生站出一份肃杀。
冯一鸣笑着说:“认识一下,这是我表哥,李语,这网吧就是他在管,老板也是青萍人,现在在羊城做生意。”
冯一鸣向李语使了个眼色,“这是罗云,罗兄弟,刚从部队退役,是我兄弟的表哥,李语哥你也知道,现在市里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先来帮帮忙。”
李语赶紧伸手:“欢迎欢迎,罗兄弟,以后叫我名字,或者老李都行,我这现在忙的满头包,真盼着有人来帮忙啊。”
罗云努力咧开嘴,看样子是想笑笑,看的冯一鸣和李语心头一阵恶寒。
罗云是于飞的表哥,说是表哥其实也隔了层,刚刚从部队退役,据说还是侦察兵,冯一鸣知道现在的中国军队中特种部队数量很少,大部分野战军的侦察兵也承担着一部分特种部队的责任。
前世冯一鸣就知道罗云,因为罗云后来找了关系进了市一中的保安处,老师们对他评价很不错,后来又被调到派出所,之后进入市局刑警队,在2010年左右一次任务中殉职,留下妻子和未满10岁的女儿。
现在的罗云刚从部队里出来,在心理上还没完成转变,冯一鸣一路和他过来都觉得身上凉飕飕的,努力笑笑说:“罗大哥,你这边就拜托给李语哥,回头于飞问起来,你让他直接来找我就是。”
看罗云只点点头,也不说话,李语拉着冯一鸣走到一边问:“可靠不可靠啊?看着跟个冰块似地。”
冯一鸣点头说:“问题是没问题的,但我的事情你先别说,他表弟于飞是我同学,也是一中子弟生。”
李语回头看了眼,又问:“那安排什么事给他?刚从部队出来,别没办成什么事,先把人得罪了。”
冯一鸣笑笑说:“你来安排就是,如果我没料错,开业后生意肯定很好,来闹事的能少吗?有这么个能打的,在青萍也有点底子的人在,你说你能省多少事?”
“这倒是,对了,上次我给你那本册子你看了没?”
五一那天李语回青萍,见面后就给了冯一鸣一本小册子,写的都是羊城网吧内部的格局分配,管理制度,冯一鸣当天就看完了,心想不愧是能在十多年就能爬上sh分公司老总位置的人,就这份什么事都提前想,想的细的能耐,说起来简单,但还真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
冯一鸣从裤兜里掏出那本小册子递给李语,“上面我都做了批注,有的我们能学,有的不能,你仔细看看。饮料售卖,安全管理,再加上你说你忽悠回来的技术网管,差不多就齐活了。”
冯一鸣看着正准备装修的店面,踌躇满志,这将是自己真正意思上的第一笔生意。
店面的装修,冯一鸣是从自己记忆里去过的无数家网吧里挑出来的一个简单模本,大厅里分左右两侧,中间一条宽宽的过道,洗手间在过道的尽头,两侧的电脑桌摆放有序,位置空间都比较合理,头顶没有吊顶,所以冯一鸣干脆全部喷顶漆,弄成黑色,从天花板往下15公分的位置安装了一排灯,灯光清晰而柔和。
现在是1999年,空调那叫一个贵,冯一鸣算了算手里的现钱,实在没余钱买了,想了想干脆准备在墙壁上装了一排摇头电风扇,这年代整个青萍市也没多少人家家里安装了空调的。
突然想起一件事,好像就是一两年后,bj一家网吧发生火灾,数十人的死亡促使国内开始了对网吧的严格管理,审查制度。冯一鸣想到这,转头说:“李语哥,跑消防的时候留点神,关系处好点,以后可能这种地方消防检查是大头。”
李语点点头说:“对了,还有件事,开业的收费模式你准备怎么样?我拿枝笔记录谁上了多少时间,拿个计算器去算?”
冯一鸣联想了下那种场景,有点想笑,忍住问:“羊城现在什么样的?”
“小网吧还真是拿枝笔算的,稍微大点,正规点的网吧都有个软件,一点就知道是多少钱了。我这次带回来的那个人说不定就会。”
冯一鸣吃了一惊,在这年头,有这么牛叉的网管,这么牛去做网管,开玩笑吧?
李语摇摇头,叹息道:“还记得我和你说的那个在羊城电子研究所的老乡吧?就是他。”
冯一鸣一愣:“你不是说电脑还是他帮你弄来的吗?怎么会来做网管。”
李语连连点头:“是啊,这事还真多亏他,他是答应回来做网管,以前可没做过。”
冯一鸣舒了口气,“怎么回事,在羊城电子研究所这种单位,跑回青萍来做网管,他怎么想的?”
李语看看手表说:“当然是出了事,都快5点了,要不你在外面吃点再回去吧,我把他叫来,大家一起聊聊。”
冯一鸣点头答应,给家里打过电话,和罗云找了家饭店坐下来,等着李语去拉人,冯一鸣坐在窗边,远远的看见李语身边那个面色苍白,双眼红肿的年轻人,心里一动,自己似乎认得这个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三章 前世的小牛人
冯一鸣凝神注视着窗外的年轻人,身材峭瘦,面容憔悴,他把手里的眼睛戴上的那一刻,冯一鸣终于认出了他,想起了前世在校友录上看到的那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
前世2013年,市一中搬迁至新校区,同时举行建校50周年纪念活动,向毕业的校友们大发请帖,那时sh的校友会也组织了一批人回母校,冯一鸣因为临时有事没有参加,后来同学给他捎来了一本校友录,印刷精美,里面有数十个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的简介。
后来冯一鸣曾经仔细看过,对其中一些在江浙沪一带的校友们还简单的在网上搜了搜资料,其中有一个人给他的印象很深,“万松”。因为这个人的履历相当传奇,90年代末下海,最初在网义,之后转战博客中国,后来在新浪,小米这些先后兴起的中国it企业都曾任职,但是,他在网义上市前,博客中国成功融资前,新浪微博大火前,小米开始销量狂增前都离开了公司。据参加周年活动的校友说,这是个性子很犟的技术宅,不善与人沟通,但是脑子非常好使。
冯一鸣猜测万松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羊城电子研究所,投奔了养猪场,当时的网一在全国it业内名气都不小,而且还是羊城本地企业,自然是万松最好的选择之一,不知道为什么这世被李语截了道。
李语拉着万松坐下,向双方介绍了身份,冯一鸣看着形容枯槁的万松说:“万学长,你好,我是市一中初中部初三学生。”
万松抬头勉强笑笑,“下个月就要中考了吧?”
李语笑着说:“我这表弟刚结束的其中考试,全年级第5,中考只是小菜一碟。”
冯一鸣看李语点完菜,向他使了个眼色,用下巴点点面前垂着头不说话的万松。
李语叫服务员拿来几瓶啤酒,笑着说:“以前青萍3座啤酒厂,也算省里出了名的,估计撑不过明年。”
冯一鸣嘲笑道:“以前李语哥不就在啤酒厂吗,大小还是领导呢,别说丧气话啊。”李语以前在啤酒厂的销售科做副科长,北上南下,去过不少地方,在这时代算是见多识广,所以当厂子难以为继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办了停薪留职去了羊城。
旁边一直不吭声的罗云突然问:“你以前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冯一鸣心里一急,万松在这时候没了工作,又回了青萍答应做个小网管,明显是出了事,自己和李语一搭一唱的想委婉的引出话头,哪想得到罗云这么干脆的问出来。
冯一鸣和李语都住了嘴,看着万松,谁知道过了差不多10多秒,万松这才一脸迷茫的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