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权倾帝凰之永夜 >

第105章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105章

小说: 权倾帝凰之永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违抗,相必他们眼中也没有父皇了。

    燕天见字,却是一笑置之:“不会的,章家也好,南明王府也罢,父皇在他们眼中永远是燕国的君王。张老太傅德高望重,却从不玩弄权术,且为人耿直,心怀社稷,只忠于父皇。南明王府虽然势大,手握五万京城禁军,却从不涉足朝政。对于他们,父皇还是放心的。”

    燕清秋却写字劝导到:父皇,您何不将此次赐婚当做对章家与南明王府的试探呢?若只是若姐姐抗旨不尊,父皇也就一笑而过罢,毕竟若姐姐自小就是被父皇与母后以及众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平日里心高气傲惯了,有些倔性到也能理解。可若是连南明王府、章老太傅和户部尚书以及玉荣夫人这些有品级在身的朝臣也敢抗旨不尊,那便值得深思了。

    当年,燕天是知道燕清秋这番言辞的用心的,可燕天还是顺从了燕清秋的意思,按照燕清秋的想法拟定了赐婚燕博与章绯若的圣旨,并当即就派了身边宦人亲自去章家宣旨。

    自从多年前燕清秋被妲姒设计投毒谋害后,燕天就一直觉得自己愧对结发妻子陆熏,愧对燕清秋这个女儿。

    燕天觉得,如果不是他这个夫君太过多情,当年不纳妲姒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进宫为妃,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种种。如果不是他这个父皇守护不力,燕清秋又何至于有满腹才情却只能终日幽居秋水阁,明明燕清秋有画眉那般好听的声音,却口不能言,只能以笔墨代书心意……

    这一切的一切,如同横亘在燕天心中的一道刺,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燕天仍旧放不下。

    所以,这些年来,只要是陆熏与燕清秋的请求,燕天从没有不答应的。就如同当年,陆熏只不过说了一句“章家绯若虽只是女儿身,却有经纬之才,可以重用”一样,之后燕天就亲手捧出了章绯若名动燕国的才女之名。

    颁下赐婚圣旨之后的事,便如燕博与章绯若计划中的一样,一步步顺利地进行。

    可让燕博与燕清秋都没有想到的是,那晚,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毁掉了章绯若精心谋划的一切,更无情地夺走了章绯若的性命!

    太子侧妃章氏之女在出嫁当夜死于太子东宫大火的消息,一夜之间便传遍燕国京都东林城,后来,不过两月时间,得知讯息后的项戟就不远千里地奔赴到了燕国京都东林,进不去章府大门,项戟就长跪在章府门前,风吹日晒也不曾退却过。

    章承彼时正好卧病在床,只剩章启诀每日都要上早朝。项戟一直跪了五天,五天时间,章启诀到也不避讳项戟,每日出门都是直接从项戟身边走过去,完全的视若无睹。

    五天后的夜里,章启诀派人悄悄去将项戟带进了他的书房。

    那时候,项戟本就是长途跋涉,后来又长跪章府门前,五天滴水未进,又日日风吹日晒,早已体力透支不堪,他是被两名仆人一左一右地搀到章启诀面前的。

    那夜,章启诀的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又过了几日,章家修建在燕国京都东林京郊的坟地里无端端多了一座有碑无名的小墓,墓碑的方向,无巧不巧地朝着燕国皇陵的方向……

    时间转回到现在,想起以往诸事,燕博有些悔不当初地道:“五年前我就不该一时心软答应了若儿的求助,若我当时能硬下心肠,多加阻拦,兴许若儿就不会葬身那场大火了。”话音一转,燕博满面希冀地看着燕清秋,言语间十分诚恳地道:“母妃素日里最是在意她的颜面了,十妹,我知道母妃的所作所为错得太离谱,可我仍想求求十妹,若是日后……日后父皇当真要处置母妃,求十妹帮大哥向父皇求求情,让父皇尽量不要那么残忍,尽量……给母妃留些颜面可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二章 兵行险招3

    原本安静的树林中渐渐起了微风,且风势有渐渐加大之势,就连燕博身上披着的银色披风都被吹动了,可风势再大,也无法吹动燕清秋的心智!

    对于燕博的请求,燕清秋闻言后,却在燕博掌心如此写到:太子哥哥忘了吗?今日,我便要远嫁赤冰国,日后应当没有再回到燕国的可能了。如此,又何谈帮太子哥哥求情呢?难道要我身处赤冰国还时刻关注着故国宫廷的情势,以便在需要时修书给父皇,让父皇在处置皇贵妃的时候手下留情,尽量保全皇贵妃的颜面?

    燕清秋所言非虚,无论哪朝哪代,远嫁异国的公主,能有几个在有生之年还能重返故国的?远嫁异国的公主,从出嫁之日起,几乎都是至死都再也无缘重回故国故乡的。因为绝大多数公主远嫁异国,说好听点是“远嫁”,说难听点,就是被皇室抛弃罢了……

    但是,即便今日燕清秋不用远嫁异国,此生此世都不会离开燕国京都东林,燕清秋也绝不会向燕天为妲姒求半分情!

    皇族子女向来多薄情,燕博虽重情义,对燕清秋也极力照拂,可他终究是太子,是燕国的储君,他的重情重义并非好事。至于燕国其他皇子皇女,嫉妒燕清秋都来不及,又怎会对燕清秋真心实意的好呢?那些虚假的善意面孔,燕清秋都不知见过多少了。

    只有章绯若是出自真心地关心、爱护着燕清秋,对于燕清秋而言,章绯若这个大姐姐是特别的,是很重要的。燕清秋可以大度到不去计较妲姒设计投毒谋害她的事,但燕清秋却绝对无法原谅妲姒为了一己私怨,而放火烧毁太子东宫,害得章绯若葬身火海一事。

    所以,无论如何,燕清秋绝不会向燕天为妲姒求半分情。

    而燕博,见燕清秋如此写,神情瞬间便萎靡了下来。

    看着燕清秋始终嘴角含笑的模样,燕博有些有气无力地道:“也是,是我忘了,今日过去,我此生应当再也见不到十妹了罢……而这一次,又是拜我母妃所赐。即便十妹本意愿意帮我,这条路,也被母妃她自己堵死了。”

    看着燕清秋,燕博面有纠结,深吸一口气后,只听见燕博话音一转,语气颇为怅然道:“十妹,五年了,有些话一直憋在我心里无处诉说,今日我必须说出来!”

    燕清秋闻言,静静地看着燕博,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始终没有变过,然后,在燕博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燕清秋缓缓点头,示意燕博继续说。

    却不曾想,燕博居然从燕清秋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掌,然后后退一大步,燕清秋当即虽有些狐疑,可未曾有何防备害怕,但远处的欧阳烨与玉荣夫人瞧见这一幕,却都立时紧张起来,欧阳烨甚至已经脚下蓄力准备挥剑上去营救燕清秋了。只有玉灵夫人,依旧面色平静地看着燕博与燕清秋,没有丝毫担心的迹象。

    下一刻,却见燕博紧了紧双手衣袖处的护腕,整了整身上的墨色盔甲,然后朝着燕清秋深深弯腰一揖,头也低低地垂了下去。

    燕清秋见状,微微皱眉,下一刻,只听见燕博满含歉意地道:“十妹,虽然因为母妃之过,你我一直疏远,可若是十妹不相信我能护住若儿,当年也不会替我与若儿去向父皇求那一道赐婚圣旨。当年的事,是我辜负了十妹对我的信任,是我这个做哥哥的错了,还望十妹原谅我的过失。今日之后,十妹就要远离燕国,作为兄长,我诚心希望十妹日后能平安顺遂,再也不受这诸多苦楚烦扰。”

    燕国朝臣平常见面互相作揖也就随意躬身低一低头便罢了,可若作揖弯腰大于四十五度,就是燕国仅次于君臣之礼的礼仪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燕博在巡视燕国边疆时得知燕清秋将于今日出嫁赤冰国后,有多匆忙地从边疆赶回——燕博马不停蹄地赶了数日,跑死了四匹马,今日清晨才赶回燕国京都东林。

    可正所谓“君臣之礼不可废”,燕博回到燕国京都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宫向燕天回禀巡视的结果,之后,燕博又赶回太子东宫,精心抽调了这六名煞血卫后便匆匆追赶着燕清秋的喜辇而来,以至于一身戎装都未曾来得及换下。

    在燕国,军人,无论官阶高低,可都比那些满肚油墨,只会在朝堂上舌粲莲花,离了朝堂就万事不会的文人高贵许多。

    此刻燕博身穿戎装,却能朝燕清秋行这般仅次于君臣之礼的礼仪,可见燕博是真的觉得他错了,是真心实意地在请求燕清秋的原谅。

    这内里的含义,燕清秋自然明白,但是燕清秋并不认为燕博此举有何不妥。

    诚如燕博所言,当年,若不是燕清秋相信燕博能护住章绯若,真能帮章绯若顺利脱身,燕清秋又岂会随他们一起趟这一趟浑水?可是,燕博终究让燕清秋大失所望……

    是以,燕清秋坦然地接受了燕博的道歉之礼,丝毫不觉得受之有愧。

    燕博也耐得住性子,燕清秋不伸手扶燕博,燕博就一直这么揖着,朝着脚下大地的面上没有丝毫恼怒的神色,只有平静和释然,可见燕博是真的在请求燕清秋的原谅的。

    因为相隔太远根本听不见燕博说了些什么,更看不见燕清秋在燕博掌心写了些什么,是以,远处的欧阳烨与玉荣夫人看着燕博向燕清秋作揖行礼这一幕,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谁也没有上前去打搅燕博与燕清秋。

    至于玉灵夫人,先前她没有担忧,如今更不会有何想法,面上始终保持着那万年不变的平静,让人无法琢磨她究竟在想什么。比起身为大嫂的玉荣夫人明芙,玉灵夫人章辛伊到显得更加稳重些,至少玉灵夫人不会如玉荣夫人那般一惊一乍的。

    许久许久,连树林中的风都停止了,燕清秋却依旧没有去扶燕博起来的意思,只是静静地,嘴角含着那丝若有似无的浅笑,微微垂眼看着深深揖下去的燕博。而燕博,燕清秋不动,他就依然一直这么揖着,连动一下都没有。

    燕清秋在试探,她想看看,如果她一直不主动去扶起燕博,燕博能这般揖到什么时候。燕清秋觉得,作揖时间的长短,正代表着燕博心中悔恨的程度。

    又等了许久,估摸着有一盏茶的功夫了,燕清秋终于轻移莲步,走到燕博身前,然后伸出双手轻轻扶住燕博作揖的双手,随着燕清秋的虚虚一扶,燕博便顺势站直了身子。

    燕博站直身子后本欲收回双手,却不料,燕清秋直接抓住了燕博的左手,随后,燕清秋在燕博狐疑的目光下,在燕博掌心写到:太子哥哥,当年是若姐姐一意孤行选了兵行险招这条路,这才有了后来的事。你的确有错,我这些年也的确怨怪你,可大错不在你,我明白。太子哥哥,既然你今日能屈尊与我这个即将远嫁的皇妹道歉,那我便告诉你一事,早在临行前一夜我便在母后那里留了一封我亲笔所写的书信。等到玉荣夫人将我顺利送去赤冰国,返回燕国后,母后便会将那封书信转交给玉荣夫人。

    看见燕清秋写完最后一句,燕博浑身一震,面有惊色:将那封书信转交给玉荣夫人的意思是……要告诉玉荣夫人当年发生的一切吗?

    燕清秋如此聪敏,岂会不明白燕博所想?

    遂,燕清秋继续在燕博掌心写到:信的内容太子哥哥应该大致猜到了,玉荣夫人身为若姐姐的母亲,却一直是被隐瞒得最深的那一个,因为大家都怕玉荣夫人再次受到刺激。如今时过境迁,当年的情况究竟如何,是时候让玉荣夫人全盘知晓了。但是太子哥哥请放心,所有的罪过都由我来承担,你依旧是燕国最有德行的储君,绝不会有人借此事危及到你。

    见燕清秋如此写,燕博满脸的不可置信,连语气都带着深深的不相信:“十妹,你可知你这样做,会无端端让玉荣夫人嫉恨你啊!虽然你去了赤冰国也许此生都不会再见到章家的人,可南明王府的势力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若届时玉荣夫人借南明王府刻意与你为难,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十妹……我不值得你这样做啊,不过一个冠有贤明的太子之位,哪里能有十妹你的安全重要呢?”

    燕清秋闻言,却淡淡一笑,而后在燕博的掌心写到:太子哥哥,记住我的话,如今的燕国,只有你才是最适合接替父皇皇位的人,若你有个三长两短,不止是你身边那些伺候你的人,就连燕国百姓都无法逃脱被牵连的厄运,因为他们失去你,等同于失去了一位贤德的君王。莫非太子哥哥已经忘记五年前太子东宫那场大火是如何烧起来的了?!

    一句话,足以揭开燕博的伤疤,此刻虽然鲜血淋漓,但是,既然已经求得了燕清秋的原谅,燕博的这条伤疤很快便会愈合,之后,再也不会裂开。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三章 冰释前嫌1

    昨日之前,燕国才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昨日天气仍是阴沉了一天,到今日才放晴。原本是个送嫁的大好日子,出发之初,送亲队伍里的众人也都是心情愉悦的,可自从燕博出现后,大家的心情就都不约而同地沉重起来。

    玉荣夫人几人还算好的,可那些离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最近的数名侍卫、宦人、宫女们早已被燕博与欧阳烨先去的争执打斗吓得战战兢兢,到现在都没能回过神来。

    话又说话来,五年前的事,无论是对于玉荣夫人、玉灵夫人,还是燕博、欧阳烨,以及燕清秋而言,都是一道不可触碰的伤疤,只不过每个人的伤疤大小不同罢了。但是今天,所有人都狠狠地撕开了这道伤疤,尽管撕开的时候鲜血淋漓,可是痛过这最后一次,以后就不会再痛了。

    所谓凤凰浴火,涅槃重生,便是如此。

    燕清秋在燕博的掌心写下最后一句话,就朝着欧阳烨与玉荣夫人、玉灵夫人的方向走了过去。燕清秋最后写到:斯人已逝,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你今日既然肯屈尊与我道歉,我便与你冰释前嫌罢!至于当初究竟谁对谁错,太子哥哥切莫再管,这一切自有我来承担。

    燕清秋与燕博擦身而过的刹那,燕博也随着燕清秋离去的方向转过身去。

    看着燕清秋一步一步走远的背影,看着燕清秋那身红到刺目的百鸟朝凰嫁衣,燕博突然觉得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