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718章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718章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东军去年年底,将伪满军大部分缴械,以朝鲜人代替。剩余的被日军认为忠诚度比较高的部分,也是所谓的伪满军最精锐的部分,全部调到了热河,甚至河北境内作战,参与对关内部队的围剿和扫荡。

    这部分伪满军足足三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这些伪军在加上日军部署在热河的第九独立守备队、二十三师团之一部,以及热河本地形形色色的伪军和伪警察部队,总兵力虽说比不上出关部队的兵力,但也还算是很强大的。

    尽管第一脚踢出的还算顺利,但是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热河虽然地处口外,但是交通并不落后。锦承铁路可以很方便的将位于伪满锦州省,甚至奉天省的日军大部队向西调动。作为扼制关内外咽喉之地的热河一旦出现情况,关东军不全力增援才怪。对于关内部队的真正考验还在后边。

    如今担任冀热辽挺进军司令员的自己那位老师长,赫赫有名军神,被称之为当代孙武未来共和国元帅的指挥能力,杨震自然不担心。而汇集了原来一二九师、太行军区和晋察冀军区精华部队的新冀热辽挺进军的战斗力,杨震也很有信心。

    而为了这一仗,中央可谓是下了大血本。不仅处于一线的晋察冀军区精锐全部出动,就连一二九师的主力各团,除了太岳军区部队之外,其余的也几乎全部出动。这些部队,都是已经完成换装的精华部队和拳头部队。

    如今的这支汇集了两大战略区精华的冀热辽挺进军,与之前那支装备残破的冀热辽挺进军相比,装备早已经今非昔比。不仅上下清一色的波兰和日本造武器装备,甚至还配备了关内部队百分之七十的炮兵。

    但这种大兵团作战,单靠最高指挥员的能力与部队的英勇还是不够的。步炮协同战术,攻坚战术,不同规模战斗的组织与协调,这些对于关内部队各级指挥员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早已经习惯了游击战的关内部队各级干部相应的指挥能力,能不能随着装备与形势的变化,而得到加强?部队的战斗力,会不会随着装备的改进,有相应的提高,这都是杨震很是担心的问题。

    尤其是在面对日军热河守备队和二十三师团这些真正关东军主力的时候,究竟能打到什么程度?对于杨震来说,都还是一个未知数。解决热河的日伪军,单凭一两场山地伏击战,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

    不用说部署在热河境内的日伪军主力,就是那些布满整个热河境内的日伪军据点,对于关内部队来说,都将会是一个个的硬骨头和考验。去年的百团大战,虽然关内部队已经有了相应的攻坚经验。但眼下热河的情况,却是与关内根本不同。

    关内战场上,有老百姓的支援,有方方面面的部队配合。而在热河境内,不仅没有多少群众基础,所有问题都需要出关部队自行解决。而且在主要的作战地域,也缺乏其他方向部队的配合。而且关东军的机动能力,也不是关内日军可以相比的。伪满军的战斗力和装备,也更不是关内伪军可以相提并论的。

    随着关内部队出关,并全面展开,此次会战的真实意图便已经彻底的暴露。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掉二十三师团,已经成为此次会战能否成功的一个重中之重。只要拿下这个二十三师团,此次会战成功的把握也就有了七分的可能。

    这也是杨震为何不惜冒着得罪江北的风险,集中了全军三分之一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加强师、一个骑兵旅,调集了大量的汽车和汽油。并配备了全军最好的一个纵队指挥员指挥。

    借道外蒙境内向林西一线强行迂回,就是为了能策应关内部队作战,将兴安西省、热河境内日军二十三师团主力吸引过来,以减轻关内部队的负担。以便让关内部队,尽可能少的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

    为了支援关内部队作战,杨震还在已经占领的王爷庙和阿尔山机场,集中了两个中队的运输机,以及轻重轰炸机各一个大队,战斗机两个大队的兵力。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医药以及其他物资。只要关内部队进至围场一线,就可以对其展开空投并提供空中支援。

    只是昨晚便已经率军从阿尔山一线越过边境,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情况传来的王光宇能够按时赶到林西,完成上级交给的切断二十三师团各部之间的联系,并击垮二十三师团,为抗联与关内部队会合创造有利条件吗?还有从前郭调头向西南攻击的陈翰章,能够按时抵达指定地点吗?

    想到这里,杨震底下头又看了看面前的地图。尽管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是杨震想了想还是最终放弃了给王光宇发报,询问他进展的想法。对于王光宇的能力,杨震还是很有自信的。只要江北方面不出面干涉,王光宇按时赶到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眼下已经自顾不暇的江北方面,现在还有能力干涉王光宇的行动吗?江北那位视外蒙为禁脔,恐怕此刻已经是焦头烂额的伟大领袖,还有心思去顾忌万里之外的蒙古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而没有了江北撑腰,蒙古的那个什么狗屁领袖还有胆子与抗联正面硬对硬的对抗吗?他们有那个胆子,凭借手中那点之前已经被抗联打成残废的所谓人民军,去堵击一支有空中掩护的机械化作战集群?

第七十九章 敢这么做的底气

    想到这里,杨震摇了摇头,恐怕现在那位蒙古领袖,在身后的靠山已经犹如泥菩萨过江一样,早就已经没有了叫板的底气了吧。就是他们身后的那个眼下自顾不暇的靠山,现在恐怕只要自己不去攻击乌兰巴托,也不会替他们出头。

    杨震又扫了一眼地图,只要蒙古军队不出头,不下死力气去阻击王光宇的迂回支队,相比在蒙古境内的草原地形之下,迂回部队不会遭遇到太大的困难。路上不能说一点时间不lang费,但是按时赶到指定地域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即便在此次会战已经全面打响,但杨震却依旧没有放弃对苏德战场上的紧密关切。他欣喜的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人的损失要远远的大于自己曾经所熟悉的历史。

    苏德会战仅仅从全面爆发到现在也就一个多月,苏军的损失却是相当的巨大。明斯克战役不仅苏军西方面军全军覆灭,就连苏军调集的一个集团军、一个机械化军、一个骑兵军外加两个坦克旅的增援部队也一同被歼。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全部领土,丢的一干二净。

    在战役之中,德军取得了远比历史上的明斯克会战更为重大的战果。苏军参战的六个集团军以及配属的部分兵力,除了少数散兵利用德军包围圈尚未完全合拢之前,寻找缝隙突围而出之外全军覆灭,几乎没有一支能够成建制突围的部队。

    明斯克一战,苏军仅仅被俘官兵达到五十余万人。损失坦克四千余辆,火炮两千余门。六个集团军司令,两名战死、一名被俘、一名自杀,只有一人能够突出突围。整个明斯克战役之中,德军仅仅苏军少将以上军官就击毙、俘虏了三十多人。

    而那位在杨震所熟知的历史之中,被召回莫斯科枪毙的方面军司令现在却幸运的多。因为召他回莫斯科的飞机,在抵达战区之前被德军击毁在半路之上。这位因此逃过一劫的大将方面军司令员,连同他的方面军指挥部一同被德军歼灭。

    这位大将司令员,则与他的参谋长一起在突围之中被俘,成为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被俘的最高级别苏军将领。虽说战争结束后,回到苏联的他只经过简单的审讯即被枪毙,但毕竟多活了四年。

    这一战,再加上眼下正在进行的斯摩棱斯克会战,兵力曾经达到近百万人的苏联西方面军彻底的灰飞烟灭了。还连累了苏军西南方面军增援的一个集团军,以及新组建的中央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也没有能够逃出生天。

    而在北线,西北方面军和北方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作战之中损失同样巨大。在即将到来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之中,苏军只能依靠匆忙组建的几个民兵师作为主力参战。因为苏军用来担任方面军此时已经是一副空架子,早已经无力承担列宁格勒的守备任务。

    至于眼下已经展开的基辅会战,形势同样对苏军极为不利。在乌克兰作战的西南方面军,其航空兵已经损失余烬,所属部队中的两个集团军已经被合围。剩余的几个集团军,以及南方面军,在德军的犀利攻势之下,形势也是岌岌可危。

    此时兵力已经极度吃紧的苏军,也顾不得东部边境和蒙古了。不仅蒙古驻军早就被抽调的一干二净,就连其远东军区在明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兵力也抽调走了三分之二。而对于杨震来说,苏军远东军区几十万重兵的调走,不仅仅是头上一直悬着巨大压力被搬走那么简单而已。

    而没有了驻蒙苏军的干涉,王光宇的迂回行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麻烦。那些所谓的蒙古人民军,对于王光宇统帅的百战雄师来说,战斗力之低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事实证明,一支靠着别人扶植起来的军队,一旦没有了主子的撑腰,真实的情况也就那么一回事。

    在杨震的眼中,这支蒙古人民军与伪满军在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如果一对一的话,搞不好这些蒙古军队的真实战斗力还不如伪满军。眼下的蒙古人早就没有了他们祖先横扫欧亚大陆时候的勇气和毅力了。

    在杨震的眼中,这些蒙古军队想要做自己的对手,还远没有那个资格。眼下已经没有了后台老板撑腰的他们恐怕也没有那个胆子,对于迂回部队进行拦截。恐怕乌兰巴托的那个家伙,现在比莫斯科还担心这场战争的真正结局吧。

    傻子都知道,一旦失去了莫斯科的支持。在眼下这个已经打成一团糟,什么主权和领土完整都是一句空话的世界上,这个除了莫斯科之外,压根就没有一个人承认的政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下来。别人不说,自己要是不动手,都对不起自己。

    有时候杨震私下里倒是更希望这些蒙古人民军敢于下手拦截迂回部队的行动,到时候自己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正好一鼓作气收复这片被人硬生生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一个国土。但是杨震也知道这也就是想想而已。

    除非江北在这场战争之中彻底的输个精光,否则自己现在还承受不起和江北翻脸的代价。自己不是那些愤青,作为眼下党内最大战略区的军事指挥员,更应该做的冷静的思考。别便宜没有占到,反倒是把这点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给折腾光了。叫板,还是需要实力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对苏德战场上准确的判断,杨震才会选择迂回路线的时候,选择借道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因为他可以肯定,眼下的苏军绝对没有能力去为蒙古人出面,拦截自己的迂回行动。撑死了,也就提出几声抗议而已。

    只是此时的杨震却不知道,借道外蒙境内的王光宇还真的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只不过这个麻烦,不是外人,更不是所谓的蒙古人民军带来的。这次的麻烦,却是出在王光宇带领的迂回部队自己身上。

    正如杨震所预料的那样,在以坦克为先导突破蒙古军队在阿尔山的国境守备地域之后,王光宇的迂回行动没有遇到任何的拦截。那些守备阿尔山当面蒙古人民军的一个边防总队,在发现抗联的行动之后,面对着抗联的坦克,干净利落的一枪未放的缴械投降。

    但是第一步行动的顺利开展,并不意味接下来的行动也会太过于顺利。突破了所谓的国境之后,一路上并未遭遇到蒙古军队的阻击。少数蒙古骑兵与迂回部队遭遇的时候,能躲开的则远远的避开,实在躲不开的则干脆投降。剩下的则是远远的监视迂回部队的行动,连一枪都不敢开。

    之前在海拉尔的战斗,抗联早就已经将这些所谓的蒙古人民军的勇气彻底的打光了。面对着如今武装到牙齿的抗联,早已经没有原来的勇气。加上海拉尔战斗之后,他们内部的肃反行动,使得这些蒙古军队基本上未给迂回部队带来什么麻烦。

    不过,现在心急如焚的王光宇那有时间管理这些俘虏?他只是将这些人缴械,将他们的战马收编之后,一人发上一些干粮,干脆将这些蒙古军队放了羊。遭遇的少数蒙古军队,并没有给王光宇带来太多的麻烦。

    只不过这些蒙古军人在被他就地释放后,却做了一件让他,包括整个迂回部队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回到自己军队中的,大部分人都越过了边境跑到了中国境内。无论留守人员怎么劝说,也死活不回去。

    很多人还一口一个他们就是中国的蒙古族,不是什么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居民。现在他们要求回国,是顺理成章而已。当抗联准备强制遣返的时候,这些人一哭二闹三上吊。宁肯被打死在临时收容所里面,也不肯回国。

    等此次会战结束之后,面对着前来要人的蒙古军方代表,这些人让返回齐齐哈尔的王光宇头大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这些事情,都不是现在的王光宇能够想到的。如果他早能想到,恐怕会恨死自己现在的一时谨慎。这些蒙古人开上几枪,将他们赶跑就是了,干嘛非要将他们缴械?

    尽管潜在的敌人没有给他带来什么麻烦,然而这支拥有一个装甲旅、一个骑兵旅,还有一个整编步兵师的合成部队,却是自出国境以后自身的毛病不断。虽然过了哈拉哈河之后,蒙古境内的地形与河东岸的大兴安岭地形相比,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按道理来说,这种地形正有利于装甲集群的快速突击。

    但是迂回部队的速度,就是提不起来。原因主要是配属给迂回部队的装甲一旅,这一路上却是总出毛病。相比皮实的多的美制卡车来说,几百公里的距离,该旅作为主力装备的t二六坦克却是大大小小的毛病不断。

    尽管这些坦克在出发之前,已经进行过大量的检修。但并不代表在长途奔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