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现在没有能力北上,自然担心对方南下。所以虽然没有书面的命令,但前沿各日军师团都不约而同的严厉禁止擅自挑衅的行为。对于未经各师团参谋长批准的擅自越境行为,将严厉处罚。关东军现在再也没有实力去做无谓的消耗了。
对于刘子山和松平原次郎来说,如果真的开打了,打败也好,大胜也好,回去一个严厉的处分是少不了的。所以两个人都萌生了退意。这次捞不到,不代表下次也捞不到。只要还在前面,机会就还是有的。
但这次配合他们的十四师团步兵第二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长建川二三大尉却是坚决不干。这次来总不能空手而归吧,再说对面不过四十几个支那军,自己一枪不放就落荒而逃,这有些太丢帝**人的脸面。
建川二三的固执,让刘子山和松平原次郎只得硬着头皮发起了攻击。但攻势一展开,他们就感觉到非常的不妙。对方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自动武器占了一半不说,居然还有两挺帝国最新式的九六式轻机枪。要知道这种性能优良的轻机枪,就是十四师团也一挺都没有。他们装备的还是老式的歪把子。
几次攻击被两挺形成交叉火力射击的机枪压制的死死的,担任主攻的伪满军的一个连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伤亡过半。机枪手甚至还没有把机枪架起来,就被一枪毙命。大半个小时过去,无论是刘子山和松平原次郎都是越打心越冷。这外快没捞到,还舍了老本。
如果日伪军能见好就后的话,这次突发事件也就到此为止了。可那位坚持不撤退的建川老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却伪满军的伤亡被激发出了凶性。更为倒霉的是,偏偏这个时候,唯一能和他抗衡的松平原次郎在一次攻击中,被三百米外山坡上打来的子弹直接给爆了头。
失去了唯一还能牵制建川大尉的人,那位虽说身为一个中校团长,但在日军不过一个大尉中队长的面前连屁都不是。人家说什么,他就得乖乖的听着。要是把这位脾气不怎么好的建川大尉惹急眼了,一刀活劈了他都有可能。
一串对双方来说都是幸运与不幸的交集在一起,却差点让杨震交待在这个即便是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岗上。
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觉
建川二三并不是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是十四师团中少数几个由曹长出身的军官。与自己身边那些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军官相比,有些另类。
原因很简单,他既不是日军从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的军官候补生,也不是地方幼年军校毕业生这两种经过士官学校系统教育的军官。更不是从部队中选拔的优秀士官经过士官学校培训后提拔的军官。
而是在日军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日军为弥补基层军官的损失,在华北方面军设置的步兵学校毕业生。而没有士官学校文凭,只有一张华北方面军步兵学校结业证的他,在十四师团中一直很受到排挤。
因为他受到排挤的关系,他所带领的中队在十四师团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号“硬骨头部队”。这并非是他有多能打,他的中队比其他中队更加善战。是因为在作战时候,好事从来都轮不到他,是专门用来啃硬骨头的。
在非作战时,他的中队所驻扎的位置,在十四师团各个中队之中,历来都是最穷乡僻壤加上最危险,随时被用来为其他上有学长,周边有同学可以依靠的陆士毕业生部队当子弹的地方。
随着侵华日军兵力投入越来越大,师团组建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及为了守备占领区,增编了大量的独立混成旅团,再加上一线作战军官伤亡日趋严重。这就造成正规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明显不敷使用,甚至就连预备役军官都也有数量不足的趋势。
为了弥补一线作战部队军官损失,以及扩编后基层军官数量上的缺乏。在军校毕业生数量与需求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日军早就改变以前非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未经过士官学校培养不得担任军官的相当死板规定。在侵华日军各个方面军组建了一批步兵学校,专门培养从老兵中选拔的军官。
只是这些老兵出身的军官一般都下发到各个守备部队,极少发给一线作战师团。尤其像十四师团这种老牌常备师团,补充的军官即便是选用的士官,也都是经过士官学校严格培训的。建川二三却是一个例外。
原因很简单,他在被送去华北方面军步兵学校之前,给十四师团现任师团长井关隆治担任过勤务兵,而且很得井关隆治喜爱。井关隆治在调任十四师团长之后,将他从原定已经分配到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旅团的名单上要了过来。
但他到十四师团的日子过的并不是很好,非陆军士官学校的他,饱受那些同僚的排挤。尽管作战勇敢,但升级似乎永远没有他的份。就连应得的勋章,也经常因为师团部那些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僚私下运作,而给了别人。
他知道井关中将不可能总给一个中队长特别的照顾。能将他要到历来作为重点使用的老牌常备部队,让他在今后有一个晋级的台阶,已经是特殊的照顾了。而且以他华北方面军步兵学校毕业生的身份,在这种人才济济的老牌常备师团中,升上去的希望不大。
因为没有士官学校的毕业证,就算他在有能力也无法投考陆军大学。而没有陆军大学的毕业证,就连那些正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都最多只能做到大佐情况之下。他这个野鸡军校毕业生,甚至连做到少佐都不太可能。
也就是说他在战死或是到年龄退役前,最多也就做到中队长到头了。能不能晋升到大队长的职务,恐怕那就看他的运气了。
野鸡军校,就是他那些陆士毕业的同僚对他出身的华北方面军步兵学校的蔑称。在军中饱受自己那些心高气傲同僚排挤,知道前途不会太光明的他,在随军调到满洲后,将主要心思放到了如何能更多的捞上一笔。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受到刘子山和松平原次郎的蛊惑,不顾上级严厉禁止的擅自越界的规定,跑到对方控制区前来大摸一把的原因。他的中队就驻扎在道台桥杨震所部对面的江湾一线,对杨震在道台桥的部署很了解不说,距离还极近。
不过这个人虽然贪财了一些,但毕竟不是第四师团那些视钱财如天皇,把保命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大阪兵。之前的受挫,非但没有让他胆怯。反倒是激起了他骨子的凶悍之气。这也是为何坚决不撤退的原因。
除了凶悍之气外,他知道自己违令擅自出击。无事则罢,一旦出事上级是绝对饶不了自己。那些平日里对自己极为排挤的同僚雪中送炭的绝对没有,恐怕落井下石的会更多,一个切腹自尽恐怕就是自己最好的结果。除了自己能弄出点什么名堂,否则有死无生。就算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也只能拼了。
说实在的,老兵出身,军事经验丰富的建川二三在这场规模不大的遭遇战中,用兵还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偏差。但装备和训练上的差距,却是无法弥补的。他的部下虽然受到了严格的训练,技战术可以说很过硬。但在经受过特种训练的杨震那个警卫排面前,还是差的太多。
对方的两挺交叉射击,射界覆盖了整个山前开阔地的机枪,用准确的三发点射在几乎可以达到狙击手水平的步枪射击,让建川发起的突击一次次的徒劳无益。
好不容易等对方机枪换弹夹的时候,攻击部队冲到对方五十米的距离,却被对方手头大量的冲锋枪加上快慢机、手榴弹一顿狂扫,又给打了回来。死伤在这些自动火器之下的士兵比倒在对手机枪下的还要多。
在华北战场之上与中**队多次交手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眼前的装备如此精良,枪法如此精确的中**队。人数虽然不多,但几乎个个都是神枪手。其步机枪射击准确率,甚至还在自己的部下之上。二三百米的距离,只要被他们瞄上了,基本上一枪毙命。
而自己携带的两挺歪把子机枪和两个掷弹筒,刚一架起来,就被对方的神枪手打的死伤累累。甚至到了上去一个死一个,到最后都没有人敢靠近这两挺歪把子的地步。而掷弹筒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人敢再用。
不知道对方阵地上有专业狙击步枪和受过严格专业训练,还特别装备了全白的雪地伪装服的狙击手。还以为不过是枪法准确的老兵的建川二三几次试图找到这些神枪手,将其打掉但却都是徒劳无功。
反倒是自己要不是凭借着在战场上养成的敏锐直觉躲得快,让自己身后一个士兵替自己做了替死鬼,差点没有和自己的那些机枪手一个下场。谁让作为指挥军官的他,挂着一个显眼的战刀,举个望远镜到处观望。
对方用准确的枪法告诉他,在战场之上没事举个望远镜到处张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尤其在制高点在别人手中控制的情况之下。这一枪让知道自己被瞄上的建川小心了很多,第一个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军刀摘下来。而且再也顾不上北满的寒气会不会冻伤自己,飞快的将棉军帽摘了下来,带上钢盔。
尽管伤亡惨重,就连自己也差点送命,但这大半个小时的激战下来,建川二三却有两个新的发现。
一是从战斗进程可以看出,对手并不想离开眼前的这个高地,而是有固守待遇意图。发起攻击的伪满军屡次被击退,却从未见到对方追击。有了这一点发现,他就不用担心人数虽不多,但从一交手就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的对手实施反击。
而第二点就是他还发现自己的对手中手枪的数量极多,几乎每一个人都装备了手枪。除了相当一部分人都装备了在支那战场上,只有高级军官卫队才装备的那种德国造快慢机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佩戴着只有军官才携带的自卫手枪。
虽然对手佩戴手枪的位置不同,很多人的手枪都绑在了腿上。但也有一部分人装备的战斗手枪是规规矩矩的佩戴在腰部上。
凭借着在关内战场上养成的那个曾经救过他一命的直觉,建川二三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的对手绝对不是一般的警戒战斗部队。
在刚到依兰境内的时,曾经与对对方交过手的他很清楚,对方虽然装备不错,但也不可能大方到给作战部队每人都配备一长一短两支枪,而且,除了在支那战场上经常见到的那种毛瑟手枪,和一种外形奇特的大型战斗手枪外,甚至有几个人佩戴的都是那种军官使用的自卫手枪。作为一名老兵,战斗手枪和自卫手枪的区别他还是清楚的。
眼前的这些人是对方高级军官的卫队,而且里面绝对有对方的高级军官。建川二三毫不犹豫的下了这个判断。自己就算违令擅自出击,但只要解决掉这些人,找出对方的高级将领俘获或是击毙,自己就是大功一件。没准还能打破惯例在上一级。
有了这个发现,本就暴露出凶悍之气的建川二三更是像打了鸡血一般。立即将之前一直舍不得动用的自己小队,一改之前的只是在后面督战的做法,全部的投入到攻击之中。他要一锤定音,速战速决。
因为他知道自己孤军在对方控制区内,对方可以很方便的调集援军。而且战斗都打了将近一个小时了,甚至很有可能对手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他必须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将眼前的人消灭掉。否则一旦对方援军赶到,自己很难脱身。如果自己战死,就算击毙了对方的那个匪首也没有什么用。命都没有了,建立再大的功勋又有什么用。
建川二三集中了所有的兵力,冒着对手密集的火力发起了猪突似的攻击。甚至不惜又捡起了自己已经丢掉的战刀架在自己士兵的脖子上,逼迫他们去接手那两挺在机枪手死光后,没有人敢去再接手的歪把子机枪,为攻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以及专门吸引对方神枪手,掩护自己下一步的动作。
他自己则亲自操起被士兵丢掉的掷弹筒,精明的找了一道不大的土坎作为掩护。他放弃了压制对手机枪火力的举动,而是躲在一边沉住气,举起望远镜小心翼翼的寻找对方人群集中的地方。因为他知道,如果对方真有高级军官在,那么周围的卫兵一定不在少数。
这个家伙经过战火考验的眼睛极毒,没用多长时间就发现了一个目标。原因很简单,进入他视线的这个人虽然手拿着一支普通的捷克造步枪,但身上佩枪却是对方中唯一佩戴德国造手枪这种高级货的人。
除了配枪特殊之外,他身边还有两个人手持一支下身插着一个弯曲弹匣,枪管上都是洞冲锋枪的卫兵专门在危急替他挡子弹。
应该就是他了,这个人枪法可真准,射击的时候几乎都不瞄准,但却枪枪咬肉。击发一次,都要有一个自己的部下倒下。就这一会,建川二三就看到至少三个部下倒在这个的枪口之下。而且他专打日军,对那些伪满军即便冲到距离自己很近的地方也当看不见,由他身边的两个卫兵替他解决。
发现目标后,建川二三并未急于射击。虽然对手的主要注意力被正面发起的攻击吸引了过去。但现在自己手中只有手榴弹,而射程和威力都远大于手榴弹的专用榴弹,还在那个倒在自己面前三十米处的射手身上。
他必须保证一击成功,因为对方绝对不会再给自己第二次机会。这里地形太空旷了,自己部下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之下,试图用掷弹筒掩护攻击的举动大多数都被一枪毙命。携带的两具掷弹筒连一发榴弹也未来得及打出去。
建川二三小心翼翼的摘下了身上的手枪和军衔,因为他知道这两种东西随时可以要了自己的命。抓了身边一具尸体作为掩护,一点点的向身上带着榴弹的部下尸体方向挪了过去。
由于他的过度小心,加上对手的主要注意力都被正面发起玩命似攻击的日伪军吸引过去,他倒也是有惊无险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挪到位置后,以最快的速度立即将榴弹拿到手,并将两具尸体摞到一块,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