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关陇老秦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逃走的那个就应该是刚才被你刺伤的那个。”
“应该不错。”
嬴康点点头,“既然受了伤应该跑不远,我们下山看看。”随后嬴康扭过头对身后的将士们道:“你们几个看好这个探马首领,我与伯圉去山下看看。”
“诺………”
随后嬴康与赵伯圉向山边的小溪走去。刚走出没几步,嬴康就看见小溪里不断有红色的水流过。
“哼哼,这小子倒是很会找地方啊!”嬴康见状笑道。
“你说什么?”赵伯圉不解的问道。
嬴康指着水中红色道:“看见没?这小子就藏在前面的是石头下面。”
赵伯圉看了看溪水,也微微的笑了笑,随后拔出剑蹑手蹑脚的走向不远处的石头。
受了伤的戎狄探马正藏在石头的后面,紧张的向前望着。当他看见嬴亥带人向远处追去的时候,心中不由得窃喜了一阵。
这时一把剑顶在了他的脖子后面。
“嘿,你小子倒是挺会藏的啊!”
戎狄探马感到了脖子上一阵凉气逼来,扭过头,吃惊的望着赵伯圉,“你?”
原来就在嬴亥带兵围住戎狄探马的时候,落在后面受伤的探马就趁机滚到了山下,藏在了大石头的后面。
本想等秦人走后再逃走,却没想到还没等他逃走,就被人给发现了。
“哎………”戎狄探马一声叹息跟着嬴康向上走去。
等他们上山,嬴亥已经带领着将士们也回来了,“哎……,兄弟,我带人追出去十多里还是没有见到那个逃跑的影子,这下是不是给坏了。”见到嬴康,嬴亥叹息道。
“四哥不用担心了,我已经把那个人找到了。”随后嬴康指着不远处的探马对嬴亥说道。
“嘿………,他姥姥的,我还以为把事情给惹下了。”说罢,嬴亥快走几步,“噗嗤”一刀就把受伤的戎狄探马给结束了,“叫你跑,我看你还能跑到哪里去?害的老子一阵好找。”
嬴亥一边擦去剑上的血迹,一边气呼呼的说道。
几百年来,秦人对付戎狄,戎狄对付秦人,都是如此简单的处理办法,除了打就是杀。
不管是秦人还是戎狄,谁的手下都不会留情。
“这?”望着四哥这鲁莽的举动,嬴康彻底给镇住了。
人言秦人鲁莽,今日一见确实如此啊!
“四哥,你也不问一问就直接把他给解决了,这怕有些不合适吧!”嬴康有些气愤的说道。
“没什么好问的,其实问与不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戎狄准备南下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嬴亥很是不屑的说道。
既然人家是这样看待问题,嬴康还有什么跟他纠缠的呢?于是告辞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带着这个戎狄探马回犬丘了。”
随后嬴康对赵伯圉道:“带上他,我们回犬丘。”
“好勒………”赵伯圉说罢,一把将探马的首领抓起来,放在自己的马背上,一路小跑向犬丘而去。
走出去没几步,嬴康突然想起了什么,调转马头又来到嬴亥跟前对他道:“四哥命人把这个几个戎狄的尸体处理掉,不要给丰戎留下口实。”
嬴亥望着地上的尸体,“哈哈哈,兄弟你也太小心了,过不了今夜,野狼就会把他们吃的干干净净。”
“四哥还是小心为上,毕竟这遍地的血迹,不好说啊!”
嬴亥一听也对,于是对手下道:“你们几个,把这些人都给我扔进河里去。”
“诺………”
第13章 难得的时间
(全本小说网,HTTPS://。)
犬丘城。
当嬴康和赵伯圉带着戎狄探马回到城里之后,立即来到了秦仲的府邸。
见到儿子带着戎狄的探马回来,秦仲甚是吃惊:“康儿,你这是怎么回事?”
“回父亲大人的话,我与伯圉在山上发现这帮戎狄的探马,就把他们拿下回来见父亲大人。”嬴康禀报道。
“你说他是戎狄的探马?”秦仲指着地上的戎狄问道。
“正是,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他们应该是前几天我们碰到那伙探马。”
“哦……,原来是这样。”随后秦仲把嬴康拉倒一边,小声说道:“康儿,这些年我们与丰戎之间并无太多的纠葛,你把他们的探马带来做什么,如果让丰戎知道了,骑马岂不是要遭殃?”
“父亲大人,孩儿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才让四哥杀死了其余的探马,顺便把他们的首领带回犬丘来了。”
“啊………”一听到老四嬴亥竟然杀死了其余的丰戎探马,秦仲惊得嘴都长大了,“你们竟然杀死了丰戎的探马?这下闯下大祸了。”
“父亲莫要惊慌,就算是我们杀死了丰戎的所有探马并没有任何大错,反而还能够给我们修筑据点创造更多的时间。”
“此话怎讲?”
“父亲试想一下,我们在陇山周边杀死了所有的戎狄探马,谁会知道呢?要知道这些戎狄探马实际上是前往关中探查王室情况的。即便是被人杀死,戎狄丰王也会以为他们是被王室抓获被杀,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的。”
听完嬴康的解释,秦仲点点头,“这倒也是,但是人家丰戎与我们秦人并无瓜葛,为何要杀死人家的探马呢?”
“现在虽然没有多少瓜葛,但是等他们回到丰戎那里可就有瓜葛了。毕竟此时的陇山之上,王室并无驻军。一旦丰戎知道陇山之上没有驻军之后,肯定会大举向南迁徙,回到陇山之上过冬。到那时我们还能够稳稳当当的在陇山周边修筑据点吗?”
这个?
秦仲听罢疑惑的望着嬴康,“为父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杀死丰戎探马嫁祸给王室,让丰戎在一种未知的情况下,不敢贸然南迁。如此以来就给我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修筑据点。”
“孩儿正是此意。”
“嗯………,如此也好。那为父就问问这个丰戎的探马,看看丰戎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秦仲来到丰戎探马跟前问道:“我来问你,你们此次南下所谓何事?”
很显然丰戎探马认识秦仲,高傲的把头扭到一边,“哼………,识相的话就赶紧把我放掉,不然的话,我大军一来,定将尔等斩杀殆尽一个不留。”
狂傲。
一个被人抓获的丰戎探马竟然如此的狂傲。
嬴康见状拔出佩剑对准探马,“老老实实回答父亲的问话,不然现在就送你归西天。”
面对刀剑,探马老实了,回答道:“奉我家大王之命,前去打探陇山上的情况,顺便看看周王室的反应。”
“打探陇山上的情况,这是为何?”秦仲问道。
“北方实在是太冷了,一旦进入冬季更是冷的要命,莫要说人,就是牛羊也不好在那边生活,我家大王想带着百姓南迁,回到陇山过冬。”
秦仲默默的点点头,对嬴康道:“看来你说的不错,丰戎确实打算回陇山过冬了。”
“一旦成功,打算何时南迁?”嬴康问道。
“这个不好说,如果陇山上没有周王室的驻军的话,或许十天半个月就会南迁。要是有驻军的话,那就不好说了。说不定大战也有可能。”
听完探马的话,嬴康吃了一惊,“听你的意思,不管王室在陇山上有没有驻军,你们都准备南迁了?”
探马摇摇头,“那是大王和大臣们的事情,我说不准。不过我听说,左贤王和左大将都主张武力南迁。”
“嗯………”嬴康点点头命令道:“来人啦,带他下去。”
“诺………”进来两位侍卫将戎狄探马带了出去。
戎狄探马走后,嬴康对父亲道:“父亲听了后有何感想?”
秦仲想了想道:“无非是丰戎南迁的消息罢了,就算是不问他我也知道。”
“父亲有没有听出来丰戎之间已经有矛盾了。”
丰戎内部有矛盾?
秦仲吃惊的望着嬴康,“你怎么知道?”
“刚才探马的话里明确的告诉我们,左贤王与左大将坚持武力南迁。既然这样丰戎为何还会派遣探马前往关中探查王室的情况呢?这就说明,丰王不主张武力南迁,需要在打探好消息之后,才敢南归。”
“嗯………,是有这个意思。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无非是政见不同罢了。”
“既然丰王如此谨慎,如此以来就能够给我们创造更多的时间来修筑据点。父亲应加快步伐,由此向东多扩张一些地方出来。”
听完嬴康的话,秦仲立即明白过来,“你说的不错,既然丰王如此谨慎,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情况下,他是不会下令南迁的,我们确实应该加快建设的步伐。我这就命令赵周等人也带兵向东修筑据点,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修筑城池,派驻兵马来保护我们的成果。”
“父亲所言极是。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最好能够在东边修筑一座属于我们的城池。”
“来人啦,请赵大人过来说话。”
“诺………”
不一会儿,赵周进来了,“赵周见过大夫,见过公子。”
“赵大人,这几天向东修筑据点较为顺利,我意我们不但要修筑据点,还应该修筑一座属于我们的城邑。如此以来,不但能够保护我们的据点,还能够扩大我们的成果,分解犬丘的压力。你以为如何?”
赵周望着秦仲,想了想说道:“如此当然再好不过,但是周边的戎狄会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呢?眼看着冬季来临,戎狄南迁在即,我恐怕没等我们修好城池,戎狄就已经南迁了。”
修筑城池倒是不难,难得是人家戎狄给不给你这个机会呢?
秦仲想了想道:“这个我也想到了,不过从眼下的情况来看,戎狄一时半会不会南迁,至少还能够给我们留出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一下。”
“既然这样再好不过。”赵周听罢,肯定的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若能够再有一座城池,对于秦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好,那你就立即着手调集城中百姓,在嬴亥据点以东找出一处合适的地方修筑城邑,与犬丘形成东西呼应的局势。”
“诺………,我这就去办。”赵周说罢,高兴的出去了。
第14章 秦邑
(全本小说网,HTTPS://。)
此后的一个月里,秦人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
不但是赵周城邑的速度加快,就连嬴其等几位公子建设据点的速度也加快了步伐。
在古代的城池中,城一般是指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或者是地区中心位置的城池,多为王室或者公室成员居住;邑多为士大夫所居住,大多数情况下是大城的卫星城。
现在秦人在东边建设的城邑,基本上就是为犬丘城起到拱卫作用的城池,也是秦人向东延伸的重要据点。
这天,天气晴好,秦仲带着少公子嬴康、属下赵伯圉等人前往赵周的建设工地。
一个月不见,这里的城墙已经是初具规模。望着已经初具规模的城邑,秦仲高兴的对嬴康道:“康儿,你对这里的建设还满意吧?”
不说则以,一说就满是伤心啊!
嬴康一看这座新建的城池,心中立即就凉了半截。没去虢城不知道,一旦去了虢城,这回来再看看秦人的城邑,他当下就觉着双方的差距有多大了。
在嬴康原来的想象中,城池的建设就应该有宫殿、府邸、街道、店铺等等必须要有的建筑。
可是当他看见赵周建设的城邑时,立即就感到了秦人的落后和粗狂。
荒凉的山边,用夯土修筑一道四方四正的城墙,城墙也不高,也不算整齐,有些地方还有一些洼陷的豁口。
这就是秦人的城邑?
怪不得建设的如此之快。
嬴康知道,一般情况下要建设一座城池,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如果是建设都城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如此费时费力的城池建设,秦人竟然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初具规模了。
今天一看,这哪里是在建设城池?
这,这,这简直就是在修建羊圈或者是牛圈,用一堵墙把牛羊关在圈里,保证不跑就对了。
望着如此简陋的城池,嬴康心中的失望之情难以掩饰,“父亲大人,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城池吗?”
“对啊,这难道不是城池吗?”
嬴康转身望着身边的赵伯圉:“你也是去过关中的人呢,你看看这像是一座城池吗?”
赵伯圉知道嬴康话里的意思,便有些难看说道:“我们秦人原本就是养马出身的部落,与周边戎狄本无两样,最初也是住帐篷的。后来王室封秦人为大夫,成为王室的大臣之后,这才学着中原人建造城池,进行定居。所以建设城池的水平当然不能与中原国家相比。能有个遮风挡雨,保护百姓的地方就不错了。”
赵伯圉心里也明白,这样的建筑根本不能称之为城池,但这毕竟是自己父亲一手督造的。心中虽有不满,也没办法说啊!
秦仲和赵周都看出了嬴康有些不满意,于是说道:“你有什么建议就直接说出来,我也好参考参考。”
参考?
这是能够参考的吗?
看来不学习外面的世界,就会故步自封,就只能闭门造车。
哎………,一个人凭想象建造城池,也就只能这样了。
没等嬴康说话,赵伯圉先说了,“父亲,我们前些天去陇山探查的时候,去过关中的虢国,见过人家的城池。人家的城里有宫殿、官府的署衙、官员们的府邸,还有街道、店铺、百姓的民房等等;那个城池的繁华景象,你们连见都没见过。再看看我们的城池,除了围墙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样的城池,就算是我们的兵马驻守进来,在什么地方居住、生活、做饭呢?”
这个?
秦仲听罢默然。
见儿子说自己,赵周的脸上有些无光,“这有什么,等我们的兵马住进来之后,在城中搭建帐篷就行了,大夫的大帐就搭建在城中最中心的位置,其余人马的帐篷依次围绕在大夫的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