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腾1856 >

第46章

龙腾1856-第46章

小说: 龙腾185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身边暂缺一个办文书的人,先委屈你帮忙掌书记文案,如何?”

    “好!门生正要跟着恩师学习。”李鸿章本来想独立带军,但他将失望藏起,装出一副满心喜悦的样子,对曾国藩说:“家兄曾跟我说过,筠仙有次起草奏折,中有‘屡战屡败’四字。恩师看后,将‘战’‘败’二字互换位置,变为‘屡败屡战’,说位置一换,满篇精神大变。”

    李鸿章此时提起这件往事,曾国藩开心地笑了,说:“眼下我正好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交给你,你先拟个初稿,明日一早到军营来。”

    “恩师要交代学生何事?”李鸿章赶紧问。

    曾国藩便把要严肃湘军军纪之事跟李鸿章说了,“今后湘军最好要号令严明,爱护百姓,不拿老百姓任何东西,这样才能得民心。不过湘军现在多是山野农夫,言词最好能通俗易懂。”

    李鸿章点点头,说:“恩师说得对,我这就回去准备!”

    临走,李鸿章还从随身布包里拿出一件东西,呈给曾国藩,说:“学生此次远道而来,没带什么贵重礼物,此物还望恩师笑纳!”

    曾国藩一看,是翰林院里珍藏的特制棉纸,他微笑着展开,竟是一幅皖省全图。曾国藩拨亮油灯,仔细查看。图上竟然画着安徽全省大的山川和府县界线,都标有名字。图下边还注明图与实地的比例关系。

    “恩师,听说你准备围攻安庆,我这里还有几幅安徽分府地图,请过目。”李鸿章又从布包里拿出一卷纸,打开第一张,图上方标明“凤阳府”三字。图上密密麻麻地标着山名、水名、县名、镇名,甚至较大的村庄名、神庙名都写上了。

    曾国藩接过地图,急忙打开,右手食指在图上快地移动,李鸿章送的地图竟然连安徽的八府五州都有。

    曾国藩将其他府州的地图略微翻了翻,都像凤阳、庐州一样,山川城镇,一一标列得清清楚楚。这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图啊,想不到今天居然由李鸿章送上门来了。看着这几张地图,曾国藩仿佛看到了湘勇的战旗正插在一个个城池上,规复皖省、攻克安庆已有了可靠的保证。曾国藩站起来,紧紧地拉着李鸿章的手,说:“少荃,你这个礼物太好了,我收下!你就在我这好好干!”

    一旁的曾纪泽看李鸿章的接人待物,确实是异常老到,不禁在心里感叹:“这李鸿章不愧是个人精!”

    当天辞别了老师曾国藩,李鸿章还特意请曾纪泽到旅馆吃酒,商量曾国藩布置的作业。

    李鸿章自己在安徽五六年,对团练和乡民的情况极为熟悉,又中过进士,翰林出身,不一会就一挥而就一《湘军军纪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部。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邀些地痞作伙计,买些烧酒同喝醉。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气。可怜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生怕老将不自在,还要出钱去赔罪。要得百姓稍安静,先要兵勇听号令。6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名声。百姓听得就心酸,上司听得皱眉尖。上司不肯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一家亲,千记不可欺负他。”

    李鸿章这军歌把湘军爱民,行军,号令的三大纪律写得通俗易懂,他请曾纪泽提意见,曾纪泽看了,对李鸿章的才干更加佩服,笑道:“我没有什么意见,不过这歌名,我觉得湘军军纪歌太严肃,不如就叫爱民歌。”

    “好!就叫爱民歌。”李鸿章对曾纪泽说:“老弟还有何高见?”

    “高见说不上,其实长毛里面也有很多可怜之人,比如老人和孩子,未必都是想造反的,抓了不用杀死。还有那些投降太平军的官兵,被贼围捉也情有可原,只要是有心归顺,就不要杀了。还有一些难民,被长毛胁迫,可以放他们回乡。”曾纪泽说,“湘军若能严于律己,宽待俘虏,分化长毛,不出五年,肯定能平了长毛。”

    李鸿章道:“老弟说得有道理,明日我便向恩师谈谈优待长毛俘虏的事。”

    第二天,李鸿章按约定时间去军营见曾国藩,献上《爱民歌》。

    当时,曾国藩正在大营里和湘军大将彭玉麟、鲍等人商议军事。看了李鸿章的歌词,很满意,稍微改动了几个字,便当场念了出来,并严肃地说:“以后,这就是湘军的三大纪律,谁犯纪律,本帅就让他回老家,不论他是谁,不管他以前立过多大功劳!”

    这爱民歌一出,在座的湘勇将领们面子挂不住了,对李鸿章心生不满,认为李鸿章一个安徽人,败军之将,刚来到湘军就给湘军挑刺,要管湘勇的军纪,最为不满的是彭玉麟,他一下对李鸿章没了好感。

    李鸿章见曾国藩高兴,也没注意其他湘军将领的脸色,顺便按照既定计划,提出湘勇还要优待俘虏的事,他的话还没说完,鲍就忍不住火了,站起身指着李鸿章的鼻子说:“放他娘的狗屁!大帅日常教导我们,立志要多杀贼!优待长毛,亏你这白白面书生说得出口!”

    在场的湘军将领觉得鲍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哄堂大笑。

    环顾四周,湘军将领多是湖南人,李鸿章的处境有点尴尬,白脸一下子红到脖子上,感到无所适从。他极力争辩几句,又被彭玉麟等人给呛了回去,而曾国藩则面不改色端坐着,并不表意见。

    听完众多湘军将领的意见,曾国藩才开口问曾纪泽:“优待长毛俘虏,这事你怎么看?”

    李鸿章这时像是落水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曾纪泽,希望他能化解自己的尴尬处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六章 洋枪洋炮队

    (全本小说网,。)

    曾国藩见湘军将领多数反对优待太平军俘虏,曾纪泽没有说话,便问曾纪泽的意见。

    曾纪泽环顾众人,如实说:“其实,太平长毛他们和湘军士兵一样,很多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多年的浴血奋战,只是成就了洪逆等少数头领骄奢淫逸、花天酒地,而底层士兵们,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们很多人早就不想打仗了。俗话说,困兽犹斗,何况人乎?只要湘军放长毛一条生路,他们是有可能变成良民的,这对瓦解长毛斗志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鸿章听曾纪泽是为自己说话了,终于感受到了湘军大营里的善意,心里十分高兴,他高兴对曾国藩建议:“学生建议不杀老和少,尤其是不杀老长毛;不杀做伪官;不杀旧官兵;不杀贼探子;不杀捆送人。”

    彭玉麟对李鸿章的印象不好,这时站起身说:“按照这个规矩,除了那些情愿为长毛殉葬的人以外,战场以外基本上不让杀人了。这仗怎么打?”

    李元度和鲍等湘军将领也议论纷纷,曾国藩不疾不徐地说:“优待长毛俘虏这件事,压后再议。当务之急,湘军是要严肃军纪,争取民心。现在,湘军的军饷足额放没有问题,各位务必约束好部下,用爱民歌教他们,按其中的规矩去办,做到秋毫无犯。谁要是坏了湘勇的名声,本帅就拿他是问。”

    身为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的气场强大,他一话,彭玉麟、鲍等将领便不吭声了。

    曾国藩环顾四周,问道:“诸位还有何要事,可以提出来大家公议。”

    曾纪泽这时站出来,对曾国藩说:“前些日子我在安徽,和贼李秀成、陈玉成的部下交战,现长毛购置了很多的洋枪洋炮。湘军在武器装备上如果不更新,很容易吃亏!虽然湘军一向强调勇气比武器更重要,但是洋枪洋炮,还不仅是武器那么简单,用了洋枪洋炮,战法和战术都有所改变,可谓牵一而动全身!这次我回江西建昌,带了洋枪队和开花炮队回来,父亲和诸位叔伯不妨跟我去阅军场,我给大家演示洋枪洋炮的威力,窃以为,我们湘军应该立即训练自己的洋枪队和洋炮队。”

    “恩师,学生也曾听闻洋枪洋炮的威力。说是洋人用枪炮,几百人就能把绿营上万人打得只有逃命的份。”李鸿章也说道,“我们不妨去阅兵场看看。”

    刚才曾纪泽帮李鸿章说话,李鸿章投桃报李,也声援曾纪泽。

    “哦!眼见为实!既然你们把洋枪洋炮说得那么传神,我们一起去看看。”曾国藩的思想虽还保守,但他复出后,对一切能打胜仗的东西和手段都有兴趣,于是带领彭玉麟、鲍等一帮湘军将领直奔阅兵场。

    在建昌城外的阅兵场,正中摆着一排擦得锃亮光的开花炮,成四十五度角朝天,旁边一只大竹筐里堆满一筐新铸的炮弹,每个炮弹上都围着一条红绸,十分引人注目,开花炮的另一面放着垒起的一包包火药。开花炮队的后面,是三排洋枪队,一个个拿着崭新的后膛枪,面色凝重,目视前方。这些兵都是跟着曾纪泽的亲兵,训练有素。

    曾国藩和曾纪泽等人来到阅军场,曾国藩命人在阅兵台上放了几排靠背椅,他落座后,彭玉麟等一百多名湘军将领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一齐望着炮队和洋枪队。

    曾纪泽在阅兵台上给他们大声介绍:“开花炮是洋人造出来的,正式用在战场上还不久,国内的战场上至今还没怎么用过。现在请二虎先给大家讲讲。”

    二虎跟着曾纪泽回来了,他走到大家跟前,他的身旁跟着一个高大的炮兵,双手捧着一个炮弹。二虎指着炮兵,操一口湖南衡州家乡话说:“各位将军,大家看这炮弹与诸位平时用过的有哪些不同?”

    湘军将领们的目光都转向炮兵手里的炮弹。有的说:“这颗炮弹大些!”有的喊道:“这颗炮弹是长的尖的。”

    曾纪泽笑着说:“大家说的都对,这颗炮弹是比往常的炮弹都大,都长,头子是尖尖的。这只是从外表看,最主要的是内里的不同,它不是实的,是空的。”

    “空的?有威力吗?”鲍等将领们感到奇怪,纷纷议论起来。

    “它里面装了引信和炸药,射出后,引信点燃里面的炸药,引起爆炸,整个炮弹都炸开了,就像开花一样,所以叫做开花炮。”二虎详细地讲解给大家听。

    “铁片炸开,十几丈远的人都会被打死!有了这种东西,再也不怕长毛人多了。”曾纪泽笑着说,他让二虎马上指挥炮手放几个炮给大家看看。

    不一会,三个炮手走到火炮的旁边。一个炮手拿起一袋炸药,一个炮手拿起一个炮弹,都从炮口里向下塞,先塞炸药,再放炮弹;放进后,又用一根粗长铁棍从炮口里伸进去,用力捣紧。抽出铁棍后,这两个炮手都退到一边。这时,第三个炮手来到炮身引火口。将要引火时,曾纪泽站起身对大家说:“各位看清了,前方三百丈远处有一座砖石垒起的屋子。开炮后,再来看看效果。”

    说完令点火,只见火光一闪,一阵剧烈的响声从炮身里出,眨眼功夫,远处传来一声雷鸣。鲍等湘军将领一个个站起身,伸长了脖子,看到目标处砖石横飞,浓烟滚滚。

    一百多名将领全都兴奋得从椅子上跳起来,欢呼声、喝采声、鼓掌声惊天动地。待硝烟稍稍变淡后,大家便飞奔着向前方跑去,果然见一座砖石木房被轰去了一角。

    李鸿章更是看得入神,仿佛找到了自己以前战败的原因,感情是武器装备不行。

    曾纪泽又下令一连又放了三个开花炮,都像第一个一样,传来三声炸雷,燃起三堆浓烟,最后将那座房子夷为平地!

    曾纪泽招呼大家重新坐好,笑容满面地说:“各位都看到了吧!开花炮的威力,比实心炮强十倍还不止。洋枪的威力也是一样,比我们湘勇用的鸟铳好了不只十倍!如果加上湘军的勇气,我们湘勇别说平太平长毛,和洋人的军队也可一争长短。”

    诸位湘军将领听了曾纪泽的话,很受鼓舞,但彭玉麟知道,打仗就是烧钱,这洋枪洋炮虽好,是要白花花的银子买的,他问道:“这东西我们自己也能造吗?”

    “完全可以。”曾纪泽继续说:“前两年在杭州去世的魏源先生,是我们湖南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早在二十年前就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话,可惜这句话未被世人重视。洋人在制造枪炮轮船方面比我们能干,这是事实。不过,火炮本是我们中国人最先造出来的。南宋时有个叫陈规的人,将火药填塞在竹子里,然后点燃火药,竹杆里喷出火来。一百年后,就离安庆不到五百里远的寿州,又出现了突火枪,内装火药弹丸,这就是今天洋人枪炮的鼻祖。那个时候,洋人还不知道火药是什么东西。现在

    洋人走到我们前面去了。我们不能制止洋人的前进,但我们也可以学习洋人的技术。洋人并不比我们多长一个心眼,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们也可以做到。”

    这时,曾国藩见儿子如此博学,还有此等思想,三角眼里藏不住高兴的笑容,大声说:“我们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