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柱 >

第61章

梁柱-第61章

小说: 梁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来宗道这一句“臣惭愧”,真的是字字千钧,他本人也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口,而且羞愧得几乎没有再抬起头,去一睹圣上天颜的勇气了。

    “知道朕的难处就好。”然而萧木的话还没完,而是打算马上再给来宗道爆一个猛料。

    在此之前,萧木还是一如既往地挥了挥手,示意在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出去。

    王承恩得到了皇上的旨意,便吩咐着手下的太监宫女们离开大殿——事实上这些宫女太监已经是十分可可靠之人了,方才皇上和首辅大人谈的全都是大事,却并没有让他们出去,现在皇上突然要清场,说明接下来肯定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讲,看来恐怕是影响力巨大的军国大事。

    正当王承恩吩咐着所有的太监宫女全都离开了大殿,自己也转身出去,同时打算关好殿门的时候,萧木又开口说道:“大伴可以留下。”

    既然皇上要说重要的军国大事,而且还指名表示自己可留下来听,这说明皇上对自己是十分信任的,王承恩心中自然是一阵狂喜。但他还是努力地克制住了强烈的激动心情,轻声地说了一句“奴婢遵旨”,便又回到了皇上的旁边伺候着。

    于是整个大殿之内只剩下了萧木、林檎、来宗道和王承恩四个人,来宗道和王承恩全都是紧张不已,不知道皇上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

    一直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萧木和来宗道的对话的林檎(毕竟后宫不得干政,林檎能坐在这里听已经是相当可以了,要是随便指指点点,恐怕立刻就会招来非议),见萧木把所有的人全都打发了出去,心中也是隐约猜到了,萧木一定是打算要说点什么“耸人听闻”的事情了。

    “等等,这个家伙该不会直接把穿越的事情告诉他们吧?”毕竟在林檎严重萧木就是一个木头脑地啊,常常干出智障的事情,所以也不由地担心起来,但马上她又说服了自己,“应该不会的,就算再怎么智力低下,应该不会做出这么脑残的事吧?另外就算他真的说了,来宗道和王承恩恐怕也不会信的吧?”

    就在林檎在心里胡思乱想地担心的时候,萧木终于开口说话了:

    “而且,朕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诉你,关外建州奴酋努尔哈赤虽死,但继位的其子皇太极同样狼子野心,跟其父比起来甚至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我大名虎视眈眈。一年之内,最晚不出明年,便会领兵犯我疆界,而且叩关而入、直逼京师。留给朕准备的时间,恐怕只有不到一年了……”

    “什么!”萧木刚刚所说的话犹如晴空霹雳,让来宗道和王承恩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是王承恩,对这件事情是第一次听说,要不是皇上亲口说出了这样的话,任凭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大明的京城会再次遭到异族兵锋直指——虽说在这样的事情大明史上也有过两次,但那毕竟都是上百年和几十年前的事情,早已成为了历史,王承恩根本想不到自己将十分有可能会亲自遇到这样的情况——按照皇上的说法,只要自己未来一年之内不死的话,就会亲眼见到。

    来宗道虽说之前已经听皇上提起过一次这样的问题,那时虽说也有所怀疑,但最终也只是以为皇上实在胡乱猜测,却没想到,原来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而且皇上也早就知道了。所以,来宗道的情况比王承恩也好不到哪里去,震惊地几乎说不出话来。

    几个听众当中,只有林檎表现得最为镇定了,毕竟萧木所说的事情她早就知道,对她来说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再加上刚刚林檎一直在担心的是萧木会说出穿越者身份的事情,现在萧木并没有犯傻,而“仅仅”是说了这么一件“小事”,完全没有达到林檎原本的心里预期——这个原本的预期实在太高,所以未来皇太极会兵临城下的事情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所以林檎此刻的心情与其说是震惊,倒不如说是有些庆幸和欣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三章 推断与说服

    (全本小说网,。)

    “……”

    来宗道鼓起勇气抬起头,想要问上一句皇上刚刚所说的是否属实,但又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毕竟这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了,皇太打算引兵犯境,这种绝密的事情,皇上又是如何提前,而且是提前一年时间知晓的呢?

    当然他这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全都被萧木看在了眼里,萧木也知道虽然自己说得十分肯定,但来宗道还是将信将疑,这也是十分正常的表现。平心而论,就算换成了自己在后世的时候,如果有人对萧木说一年之内东瀛岛国将会发动对华夏的战争,萧木肯定也不会轻易相信,或者换句话说,能够轻易相信的人恐怕都是傻子。

    既然话已经说了出去,那当然要让来宗道等人信服,于是萧木打算给来宗道进行一番“缜密细致”的分析:

    “朕方才所言,的确属实,因其事大,这才屏退众多奴婢。”萧木一本正经地说道,“至于消息来源,乃是绝密,朕不便在此明言,还请爱卿不要见怪。”

    萧木这样说,倒是也没有撒谎,首先,这个事情确实是存在的,历史上真实发生过,袁崇焕还因此丢了性命,而且饱受争议。另外,萧木所说的消息来源乃是绝密,这也不假——消息的来源就是自己和林檎这两个穿越者,穿越的事情,自然是绝密了,至于来宗道和王承恩会不会误解成为自己这个皇上还有其他的情报机构和消息渠道,那就不是萧木所能控制的了。

    “罪臣岂敢。”

    来宗道听了皇上“不要见怪”的话,嘴上十分惶恐地说道,连称不敢。至于心里则是果然思索了起来:“皇上既然如此肯定,此事恐怕是派密探前往辽东查探而知,而且这个密探的级别肯定不低,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探听到如此绝密之事。”

    一想到密探,来宗道就没有办法不想到大明的两个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毕竟这两个机构都是名声在外,除了是各级官吏的噩梦之外,还能承担在战争之中刺探军情的任务——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之战当中,锦衣卫在情报搜集方面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皇上自从即位以来,便一直极力约束厂卫,不许其肆虐盘剥百姓,朝中诸臣也是高呼皇上圣明。但现在看来,这些厂卫八成并不是那么简单地被约束起来,恐怕是被皇上安排了更加机密的差事。”

    来宗道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次被皇上安排到辽东刺探军情的是锦衣卫还是东厂的人呢?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最近似乎一直忙着在大兴探查娘娘上次被绑,以及原本大兴的鸿源酒楼掌柜家遇袭的事情,应该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办刺探军情的差事。那么这次的消息,恐怕应该是皇上派东厂的人去打探到的。

    来宗道得到了一个结论,但又不敢肯定,“但宫里能数得上的太监当中,曹化淳在忙着处理阉党留下的冤案,王承恩则是每天伺候皇上的饮食起居,应该也都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情。这样的话,或许骆养性带着锦衣卫的人在大兴查案的事情只是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掩人耳目,实际上办的还是打探军情的差事?又或者说,大兴的案子本身就不简单,其中牵扯到的幕后人物,就是辽东伪后金的人……”

    来宗道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萧木刚刚的话进行了一番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猜测。虽说思考不同于说话那样需要时间,而是几个念头即可,但来宗道既然想了这么多,这说明大殿之内至少安静了有那么一小段的时间。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因为萧木也在思考,思考怎样分析,才能让来宗道彻底相信自己方才所爆出的猛料,也正是因为如此,来宗道才有时间发挥想象,对萧木的话进行了那么“充分”的解读。

    好在萧木很快就整理好了思路,开口“分析”道:“伪后金所部建州女真,原为我大明臣子,祖祖辈辈以渔猎为生,并不擅长农事。辽东汉人虽长与农耕,但却多为建奴屠戮,十不存一,即便所幸生还者,也为建奴所奴役,离心离德之下,必然不会尽心为建奴所驱使。况且近年气候变化无常,不利农桑,即便关内之地,也多有旱灾水灾。辽东苦寒之地,与关内相比,条件更为恶劣,伪后金虽占据此地,但仍无法获得充足的粮食。”

    “皇上所言甚是,正因如此,我大明早有明文,严禁向辽东运送粮食、铁器等必备物资,以免落入伪后金皇太极等鞑虏之手。”来宗道应和着说道。

    来宗道所说的事情,萧木却恰恰并不知道,“原来大明也并不是什么事都没做嘛,这么一个‘物资封锁’的战略还真是一个好主意,这招绝对能让皇太极恶心得够呛,自己果断还是应该继续坚持执行这个办法!”

    但萧木自然不会把这些表现在脸上,而是做出早已知之的样子,轻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爱卿所言不错,再加之我大明严禁向辽东建奴手中运粮,伪后金皇太极等人吃不饱饭,狗急跳墙之下,引兵叩关而入,妄图在关内抢掠,便也是自然之事了。”

    萧木从后金粮食物资不足的角度分析着,自我感觉也十分了良好,甚至恍惚间找到了赤壁之战之前,周瑜在战和不定的孙权和东吴群臣面前分析曹军情况,得出“曹军必败,我军必胜”结论时候的感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自己得出的“皇太极肯定将会引兵犯境”这个结论不太好,或者说很不好——打仗哪有好事?尤其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和后金的军队打仗,能够做到不大败亏输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总而言之,萧木所想要表达的就是,自己既有十分可靠的消息来源——穿越者对历史的记忆,又有十分缜密细致的分析——后金缺少粮食物资,要入关打劫。所以皇太极将要引兵犯境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一样肯定了。

    来宗道自然也明白了皇上的分析,也觉得皇上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他的心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疑问无法解开,于是便开口问道,“皇上所言极是,伪后金皇太极确实极有可能因为粮食不足的缘故引兵犯境。但皇上之前所说,皇太极将会领兵直逼京城,兵临城下,这又是为何?我大明九边均是精锐,尤其辽东现为袁崇焕驻守的关宁铁骑,他皇太极纵然有心,想要入关却也不能轻易得逞。”

    萧木差一点就被来宗道给问住了,确实,自己刚才的分析只能说明皇太极又很大的可能性会引兵来犯,但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皇太极一定能够突破边关的封锁,直逼京城之下的呢?就算是自己派了再厉害的细作去了辽东,也只能打探到皇太极要出兵,总不能把战争的结果都提前打探出来吧?——换句话说,即便细作打探出来了所谓的“战争结果”,那也肯定是“我大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毕竟皇太极为首的后金首领们肯定是对自己这一方充满信心的。

    “咳咳。”萧木的面色一度有些不是很好看,林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当林檎想着萧木该怎样向来宗道解释这个问题,或者如果萧木说不出话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在说点什么把这件事情揭过去的时候,萧木又开口了:

    “我大明九边虽是精锐,袁崇焕也是国之干臣,关宁铁骑也颇有战力。”萧木先是违心地“夸奖”了一下大明的边防军队,毕竟自己作为皇上,总不能说大明的军队全都是不堪一击的垃圾吧?然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我大明北方边境长达万里,总有些许地方守备薄弱,或者防备松懈,被皇太极钻了空子加以利用,便可叩关而入,直逼中原腹地。”

    萧木见来宗道似乎还是没有被自己说服,又继续说道:“尤其最近蒙古诸部与伪后金之间暗通款曲,狼狈为奸,若是皇太极领兵借道蒙古,避开袁崇焕和关宁铁骑,从九边薄弱之处入关,也是极有可能。”

    实际上关于蒙古和后金的关系萧木也并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后世看过的电视剧里面,顺治皇帝,也就是皇太极的儿子,他的母亲,也就是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是来自蒙古部落。所以萧木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蒙古诸部和后金之间的关系应该相对比较亲密。

    而萧木所说的“借道蒙古”的战略,倒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太可能,但细细想来,却是极具操作性,让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这当然是指大明一方的,若是皇太极提前知道了这个办法,肯定是欢呼雀跃才对。

    虽然对于战争的结果无法“刺探”,但是一些战略战术自然是可以打探的,就比如这个“借道蒙古”,就被来宗道认定为皇上派人打探到的重要情报。

    在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番解释之后,萧木也并没有给来宗道太多的反应时间,而是亲自走向前去,将来宗道搀扶起来,诚恳地问道:“我大明的形势如此严峻,朕甚感艰难,爱卿真的还要执意辞官,离朕而去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四章 揖让与办法

    (全本小说网,。)

    在林檎看来,萧木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会让人觉得仿佛是在挽留提出分手的女朋友——如果不是来宗道是一个已经一把年纪的老头的话,至少林檎肯定是会误会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最终的效果还是好的,经过了萧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挽留和劝说之后,来宗道终于表示不再想要辞官归田,而是要继续留在内阁担任首辅,帮助皇上渡过难关,中兴大明。

    “臣糊涂,未能察觉皇上的一片苦心,贸然提出辞官之情,真是惭愧万分,还请皇上治罪。”来宗道诚恳地说道。

    “哪里哪里,爱卿能够继续助朕治理天下,中兴大明,实在是朝廷之福,社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到了这种时候,萧木当然不可能去治来宗道的罪,而是十分高兴地说了几句很漂亮的场面话,虽说是场面话,但萧木高兴的心情也的确不是假的。

    “臣自当竭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