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纨绔-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眼看魏申的府邸就在眼前,孙膑和白朱突然同时开口:“其实吴杰兄可以……”“或许吴二五百主可以……”
两人同时闭上了嘴巴,相视一笑。
孙膑开口道:“其实我有一句话说出来可能不太好听,吴杰兄不要觉得献上震天雷就能够高枕无忧了,还是要继续多多出力才是啊。”
另外一边的白朱点了点头,低声道:“吴二五百主,太子这个人的性格,白朱我自认为还是了解一些的,太子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助力,若是不能够为他持续提供助力的人,恐怕……”
吴杰听了,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暖。
看来吴杰最近由于过于咸鱼天天蹲在城里,已经被人认为是有了震天雷之后就不思进取的表现了。
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出提醒,别的不说,至少这两个人还是把吴杰当成朋友的。
吴杰轻轻的点了点头,道:“多谢两位的好意了。”
……
三人走进了魏申府邸大厅之中,在这里已经聚集了魏申麾下的所有中高级军官。
魏申今日并没有和之前那样穿着宽袍大袖的贵族常服,而是特地穿上了一身盔甲,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的。
“二三子,公孙鞅将军已经请求我军出兵,帮助他一起打败韩赵联军!”
魏申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略微带着几分小小的得意之情,显然在这位年轻的魏国太子看来,能够让公叔痤的人来求自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这位太子似乎忘记了其实公孙鞅才是援军的这么一个事实……
魏申话音刚落,迎来的自然便是一片的赞同之声,不少人纷纷开口出声求战,包括孙膑和另外一名二五百主也是如此。
相较而言,吴杰看上去就淡定很多了。
魏申抬起了双手做了一个下压的姿势,示意众人噤声,然后道:“二三子且不要着急,我今日将你们招来此地,其实就是想要让你等出一些计策,看看应该如何去打败韩赵两国联军。”
大厅之中突然有些安静。
片刻之后,一名五百主小心翼翼的问道:“若是我等先行定计,那么公孙鞅将军那边……”
大家请战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毕竟在众人看来,要等到和商鞅的军队会合之后,才是真正决定谁当先锋谁当侧翼谁殿后的时候。
结果现在听魏申的这个意思,竟然是想要直接抛开商鞅,自己大干一场了?
果然下一刻魏申的脸色一沉,道:“魏庆,你在胡说些什么?本太子才是这一次的副将,公孙鞅只不过是区区一个裨将,有什么资格和本太子相提并论?”
吴杰看了魏庆一眼,心中也暗自好奇。
这小子前阵子抱巴宁的大腿没报上,想不到现在居然又抱住了魏申,还升职成为了五百主?
现在的魏庆已经不是吴杰的手下,而是孙膑的手下了。
魏庆被斥退之后,魏申稍微调整了一下情绪,又继续道:“好了,谁来为本太子献计?”
魏申这句话咬的很重,显然对于刚才有人竟然不合自己的意而觉得颇为不爽。
吴杰眼珠一转,顿时越众而出,笑道:“回太子,这韩赵两国不过乃是土鸡瓦犬罢了,只需要太子大兵一至,那么韩赵联军必定望风披靡。因此臣以为,这一次根本无需任何计谋,只需要堂堂正正的攻击过去,必定能够大败韩赵联军,扬太子威名于天下!”
第83章 公孙鞅将军,你是遵守呢,还是遵守呢?
不得不说,吴杰找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时机。/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个时候,正好是魏申非常需要有人来赞同他的时候。
任何一位国君的身边都不会缺少赞同的人,毕竟国君就代表着这个国家最高的权力。
但太子不同。
作为未来的国君,虽然魏申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但是在很多时候他是非常缺少赞同的,甚至有些时候他的意见会直接被那些真正掌握着权力的人们给无视。
被自家的父候或者是姑爷爷公叔痤无视其实还算不得什么,可要是被自己的属下们给反驳打脸,那就非常闹心了。
吴杰就是拯救了这么一个非常闹心的魏申。
好人啊!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吴氏子除了能够发明出无双酒和震天雷这种东西之外,还是一个知情识趣的好臣子呢?
魏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道:“吴杰,你说的话,其实也有那么一些道理。不过本太子以为,若是就这么直接和韩赵联军交手的话,或许会对我军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所以……你可有什么计策,能够让我军想办法战胜韩赵联军的吗?”
吴杰眨了眨眼睛,正色道:“这个……当然是有的。”
……
当天傍晚,吴杰骑着马,带着几名亲卫来到了商鞅的大营。
商鞅的营地距离陉邑并不远,就在陉邑以西二十里左右的地方。
在这里有一条小河,魏军和韩赵联军之间就隔着这条小河对峙着,相互之间大约四五里的距离。
商鞅看到吴杰之后,脸上的神情不由得有些意外:“怎么是你?”
吴杰微微一笑,道:“自然是我,公孙鞅将军,这一次我是奉了太子之命,来向你转达命令的。”
“命令?”商鞅明显愣了一下,随后发出了一声冷笑:“你莫不是在说笑话?”
谁都知道商鞅可是公叔痤的心腹家臣,在这支大军之中只有公叔痤才能够有资格命令商鞅。
吴杰看着商鞅,脸色丝毫不变:“公孙鞅将军此言差矣,须知太子乃是大军的副将,地位仅在上将军之下,如今上将军不在,那么太子自然就要肩负起最高指挥官的职责。怎么,难道公孙鞅将军对于这个事情有意见吗?”
商鞅重重的哼了一声,半晌之后才道:“是什么样的命令?”
吴杰看着服软的商鞅,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竹简,放在了商鞅的面前:“将军一看便知。”
商鞅拿起竹简看了起来,越看眉头越是大皱,终于忍不住一拍桌案,喝道:“简直是胡闹!我军足足有一万人之多,竟然只能够在这一战之中辅助作战?”
在商鞅看来,这一次的作战,理所当然的应该以自己为主。
事实上商鞅之所以去向魏申求援,并不是因为商鞅觉得自己太弱,只不过是因为商鞅想要分润一点功劳给魏申,也算是给这个魏国太子一点面子。
在商鞅看来,只需要自己手中的这一万兵马,就足以打败面前的韩赵联军了!
所以魏申其实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象征性的出一点兵马,然后在后面摇摇旗呐呐喊,叫几声六六六之类的台词等着分功劳就可以了。
结果这魏申倒好,不领情也就算了,还强行利用自己副将的地位来和商鞅争夺主导权,甚至要把商鞅给挤到打酱油喊六六六的位置上面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看着满面怒气的商鞅,吴杰的脸庞之上笑容不变,道:“公孙鞅将军不必动怒,太子已经说过了,等到击败了韩赵联军之时,绝对不会少了将军该得的那一份功劳的。”
商鞅心下怒火更盛,冷笑道:“你难道真的以为就凭借那区区三千兵马,便能够击败韩赵联军了?”
吴杰眨了眨眼睛,道:“公孙鞅将军莫非忘了,你的一万兵马其实也会参与到这一次的战斗之中么?所以这一次,我们出动的可是一万三千兵马,并非是将军所说的三千人。”
“你这是狡辩!”商鞅忍不住一拍桌子,怒吼出声。
说是一万三千人,但是依照吴杰的这个计划,商鞅这一万人基本上就是只能够喝点残渣,什么肉啊精华啊之类的东西,全部都要给魏申独吞去了。
这是商鞅万万不可能容忍的。
自家君上公叔痤对魏申是什么态度,商鞅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公叔痤不希望魏申在这一场大战之中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结果现在倒好,要是按照这个计划继续进行下去的话,魏申怕是不出彩都不可能了。
然而吴杰完全不为商鞅的怒火所动。
不就是拍桌子么?想当年本少爷没有穿越之前,领导拍桌子等眼睛的情况见得多了,就算你是商鞅,也吓不倒本少爷!
吴杰看着商鞅,十分平静的说道:“公孙鞅将军,这一次我只是来传达太子命令的。所以我也只想问一句,这太子的计划,你究竟是遵守,还是不愿意遵守?”
商鞅死死的盯着吴杰,看起来恨不得把吴杰整个人都吞进肚子里面去,一点不留。
大帐之中一片安静,只有商鞅那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商鞅才闷闷的说道:“你且回禀太子,就说公孙鞅到时候定然会全力配合太子,不然太子失望!”
看着面前满脸不爽的商鞅,吴杰的心中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这种在历史名人面前小小的装了一下逼的感觉,似乎……很不错啊。
说起来,如果商鞅知道他面前的这个计划的核心基本上都是吴杰提出来的,会不会当场把吴杰暴揍一顿?
一想到这里,吴杰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变得浓郁了起来:“公孙鞅将军果然是一位识时务的好将军,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将军在此等候好消息吧!”
第84章 魏国人内讧了?
正在和商鞅对峙的这位赵军将领,他的名字叫做赵城。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赵城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赵国将领,长得高大威猛,一副络腮胡颇为浓密,眼睛虽小但身材放在那里,看上去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将领风范。
像赵城这样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他来自于赵国公族。
但并不是每一个出身赵国公族的人都会混的很好,比如说后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中山靖王之后”刘大耳朵,没发迹的时候就相当凄惨。
赵国开国至今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如果再算到赵氏作为晋国六卿把持朝政的那几百年时间,已经传承了几十代的赵氏族人数量早就超过五位数了。
像赵城这样的,就属于那种未出五服还称得上公族,但是依旧和国君算不上亲近的那种。
不过赵城也是一个争气的人,他从十多岁开始参军,凭借着自己的勇武,一步步的从伍长打拼到现在,成为了一名能够统领成千上万兵马的赵国裨将。
这其实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这一次,赵城足足带来了一万五千赵军。
联军这种东西的弊端就在于很多时候容易变得各自为战,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赵城的这一万五千兵马基本上战斗力倒也足以和两万联军相提并论了。
乐祚给赵城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重新夺回陉邑城,赶走魏国人。
而赵城自己,则另有想法。
因为都知道如今坐镇陉邑城之中的,乃是魏国太子魏申。
这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大鱼啊!
只要能够拿下魏申,那么无论这一战赵韩联军是胜是败,赵城自己的功劳绝对是稳稳的,铁定能够被国君大加赞扬,加官进爵的那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城可以说是非常的煞费苦心了。
虽然这几天来一直在和商鞅所部对峙,但是赵城同样派出了大量的斥候越过了商鞅的营地,去侦查更后方的陉邑城动静。
在这样的大力气下,赵城对于魏申的动向自然是颇为了解的。
“将军,魏申军已经从陉邑城中出发!”
“将军,魏申军距离公孙鞅营地还有大约二十里!”
“将军,魏申军已经和公孙鞅军成功会合!”
赵城站在营墙之上,注视着远方的魏军营地,心情颇有些复杂。
“若是能够趁着未会合的时候抢先将魏申军给击破就好了……”
虽然魏申的麾下都是精锐的魏武卒,但是赵城毕竟是占据着绝对的数量优势,而且赵军比之魏军虽然稍弱一筹,可也还没有弱到连五打一都打不过的地步。
陉邑距离公孙鞅的营地还是太近了,而且又位于公孙鞅的后方,赵城根本无法绕过公孙鞅去埋伏魏申。
“该怎么办呢?”赵城有些苦恼的揉着太阳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事实上,这位长相颇为粗犷的将军可不是以智谋而闻名的,之所以能够一步步从战场之中杀到现在,凭借着的其实是过人的勇力。
“看来,只能够等探子们进一步的消息了。”赵城无奈的做出了决定。
陉邑城毕竟是赵国的领土,而军队在占领地征用民夫苦力又是非常常见的情况,所以当魏申带着城中的民夫们出发之时,赵国人的眼线也早就已经藏身其中了。
但很多时候,就算有了眼线也未必能够取得什么关键情报,取得情报也未必就能够传递出来。
“管他呢,实在不行,就和魏国人真刀真枪的拼一场便是了!”
对面无论是商鞅也好魏申也罢,在战阵一道上都没有多大的声名,并非是巴宁、爨襄这种声名在外的宿将,因此即便是正面相抗,赵城也有信心和对方一拼。
……
当天傍晚,在魏军的中军帐之中,爆发了一阵极为激烈的争吵。
“公孙鞅,你想干什么?本太子乃是魏国太子,你理当听从本太子的命令!明天你就和我一起出兵,消灭赵城所部!”魏申恶狠狠的盯着面前的商鞅,看上去恨不得把商鞅整个人连皮带骨的全部吃掉。
商鞅脸色不变,朝着魏申道:“回太子,这一次上将军给某的命令是守住陉邑城,只需要不给赵国人机会拿下陉邑城便是大功一件。除非有上将军的命令,否则的话恕某无法从命。”
魏申怒极反笑,道:“很好,所以你公孙鞅是不愿意出兵了?”
商鞅沉声道:“只要太子能够从上将军处讨来命令,那么公孙鞅和麾下一万将士自然从命,否则的话,臣以为太子还是应当和臣一起坚守营地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