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纨绔-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朱插了一句嘴:“当然是因为韩赵两国实力也不弱。”
“是吗?”吴杰笑容不减:“若是如此的话,那么白朱兄以为这一战我魏国独自应对韩赵两国,胜算如何?”
白朱毫不犹豫:“我大魏必胜无疑!”
吴杰耸了耸肩膀:“既然我魏国在面对韩赵两国之时必胜无疑,那么韩赵两国又何来不弱之说呢?只要不停的对韩赵两国取得胜利,那么灭亡这两国就是必然的事情吧。”
白朱又一次语塞。
孙膑突然开口了:“吴杰想说的,其实乃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吧。”
吴杰打了个响指,笑道:“二五百主所言甚是。事实上,阻碍大魏灭掉韩赵两国的不是韩赵两国本身,而是来自于这天下的其他诸侯国。”
“当年的晋国虽强,但是晋国六卿并立,和国君之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即便对外多有胜绩称霸天下,但是被内乱牵扯之下,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并吞天下的。”
“但若是魏国灭掉韩赵,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三晋一旦尽归魏国,那么魏国毫无内乱的压力,便是有史以来的最强国,说是远胜当年晋国也不为过。一旦如此,那大魏兵锋一出绝对是所向披靡,横扫天下我看最多不过十年时间。”
吴杰说道这里,刻意的顿了一下:“可是我们大魏能够看到这一点,其他的诸侯国就看不到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其他的诸侯国之中,一样是有许多有智慧的人,我们能够看到的,他们也能够看到。”
“所以,如果我们去攻伐邯郸,那么齐国和楚国就会去救援赵国。如果我们去攻伐新郑,那么秦国和赵国就会去救援韩国。这样一来,整个天下都站在了大魏的对立面,即便大魏是天下霸主,又如何能够和这整个天下对抗呢?”
“我们再换一种说法。如果大魏真的已经强到了能够在独立对抗整个天下的情况下依旧灭掉韩国和赵国,那么这个天下早就已经被大魏拿到手中,天下诸国也早就应该被大魏给灭掉了,不是吗?”
“所以归根结底,韩国和赵国自然是要灭掉的,但是没有必要放在第一个目标,因为这也是最难的一个目标。”
“想要并吞天下,自然是要先易后难才对啊。所以,大魏应该全力西进,先灭掉秦国这个缺少外援,被大魏堵在关中的国家,然后再以关中、河东作为屏障,继续东出攻略中原,这才是真正继承当年文侯遗志的做法,也是真正能够一统天下的良方啊!”
吴杰一口气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旁边的众人一下子就完全沉默了,都开始思索起吴杰话里的意思。
说实话,这番话里面的信息量有点大。
吴杰看着陷入思索的众人,整个人完全不慌,甚至还有一点小得意。
吴杰所说的,正是历史上秦国成功一统天下的道路,也是汉高祖刘邦成功一统天下的道路,更是唐高祖李渊一统天下的道路。
秦、汉、唐,三个在华夏史上赫赫有名的朝代,这三个朝代的成功经验,一点不夸张的说,这就是华夏争霸的真理!
吴杰,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掌握这个真理的人!
孙膑看着吴杰,脸上的惊讶之色是怎么也难以掩饰。
说实话,吴杰所说的这些东西,甚至已经超出了孙膑之前的认知。
毕竟孙膑跟随鬼谷子学习,他更多的是注重战阵之中的各种战术,像这种国家之间的战略属于孙膑的弱项。
但弱项归弱项,毕竟孙膑也是这个时代顶尖的聪明人,而且他的师兄庞涓和师傅鬼谷子同样也是这个时代顶尖的聪明人。
所以孙膑有一种感觉。
吴杰所说的这些,恐怕是对的!
魏国,恐怕真的就需要这样的战略,才是最为顺遂的、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战略!
孙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慢慢的将脸上的震惊给压制了下去,但是心中的震惊却是如同翻江倒海,怎么也掩盖不住。
“先是无双酒,然后又是火药,如今又能够发表这一番如此深刻的见地。这个吴杰……真的如同师兄和庞奋所言,仅仅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吗?或许我应该回去劝劝师兄,让他好好的重视这个女婿才是啊。”
第63章 吴杰,到时候就看你的表现了
震惊的不仅仅是孙膑。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魏申同样也被吴杰的这番言论给镇住了。
在这个年代,纵横家尚未崛起,指点江山的人其实是不多的。
能够指点江山,然后又指点得有模有样,让人一听就感觉到很厉害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吴杰的这些话,放在两千年之后,那基本上是个历史爱好者就能说个头头是道。
但那是站在后来者的立场,是在无数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经济学家等等学者们研究了无数遍之后才得出来的结论。
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绝对的欺负人。
毕竟,信息太不对等了。
恍惚间,吴杰的身影在魏申的心中似乎变得有些高大起来,一丝疑惑自魏申的心中升起。
难道说这个吴杰一直都是扮猪吃老虎,直到现在才展露锋芒?
但魏申毕竟是太子,多年的王室教育还是给了他足够的修养,因此在短暂的失神之后魏申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并且突然察觉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父王似乎已经打算迁都大梁了啊……”
魏国的国君魏罃想要迁都大梁,这并非什么秘密。
首先,迁都有一个很显著的好处就是能够让盘踞在国都之中的那些根系深厚的大贵族们失去很大一部分对魏国决策权的影响,秦国之所以屡次在改革的时候迁都,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其次,当然就是因为现在魏国之中较为流行的“争霸中原论”了。
这种论调认为,想要平定天下,就应该搞定中原。
毕竟自从春秋楚庄王装了一个大逼,搞出了问鼎这回事之后,问鼎中原就成为了各大诸侯国国君心中的一个梦想。
在三晋分家之后,韩赵魏三国先后将都城从太行山以西的河东以及晋阳迁往中原地带的新郑、邯郸、安邑,就是这种论调的直接影响。
而这种迁都并争夺中原的论调,无疑是和吴杰力主的先灭秦国再行东进的论调完全冲突了。
在这个时代,主要的、大规模的兵力和物资调动,都是在都城完成的。
所以要灭秦国的话,魏国是绝对不能把都城从安邑迁走的。
一想到这里,魏申心中原本对于吴杰看法的信服,顿时就下降了不少。
魏申叹了一口气,道:“吴杰,你说得很好,但是……这不现实。”
吴杰耸了耸肩膀,倒也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有些道理说一次就够了,因为听不进去的人你说上一万遍都没有用。
即便如此,吴杰的心中还是有些惋惜:“要是我穿越的时候不是穿越在吴杰身上,而是穿越到这个魏申甚至是魏罃身上就好了……”
既然魏申已经定了调子,那么在场的都是太子的下属,自然就没有任何人敢继续开口支持吴杰了。
不过单单从几人不时投向吴杰的眼神就能够看得出来,经过了这番谈话之后,吴杰在他们的心中份量自然又比之前有所不同。
三千军队一路前行,路上倒也没有遇到什么敌情,偶尔会有赵韩两军的斥候在大军的前后左右出没,那些自然也就交给魏军的斥候们去应对。
魏军毕竟是如今的天下第一强军,而魏申麾下又是魏军的精锐,因此像这样的小规模冲突,往往以魏军士兵笑着提几颗人头回营而告终。
有时候人头多了不好携带,便割下一串耳朵挂在腰间,大摇大摆的回到营地之后报功之后洋洋得意的出来向同僚大吹特吹,那别人也就只能够用羡慕的眼神看着。
这可不是一颗颗人头和耳朵,而是一亩亩田地,一处处宅院、一只只牲畜啊。
军功爵制度的优秀激励性在此刻显露无疑,没有捞到机会出战的魏军士兵们一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就等着好好的立下一番战功呢。
从魏申的表情来看,他显然是比较满意的。
“诸位,这一次我军的目标便是此地……”魏申的手指在舆图(地图)上缓缓的移动着,最终落在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径邑!”
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了这里。
这个陉邑,位于太行八陉之中的白陉西侧出口不远处,因而得名。
韩赵两国运兵运粮,主要便是通过白陉以及更加北边一些的滏口陉,如果能够攻占这一处地方的话,无疑就可以对韩赵联军的后援造成威胁。
孙膑看着面前的这一处小城,缓缓说道:“此地虽不起眼,但颇为重要,想必韩赵联军应该会派遣部队在此驻防。”
魏申点了点头,道:“正是。此地原本有一千守军,但是根据斥候们刚刚回报来看,韩赵两国刚刚向此地增兵,目前此地应当有五千左右的敌军。”
这个数字一说出来,在场之人的神情就变得凝重了不少,原本颇为轻松的气氛也开始有点严肃起来。
如果是正面对战的话,以魏军这三千精锐的战斗力自然是不会怕了对方,但是对方若是据有城墙的话,那么自然又完全不同。
野战和攻城战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冷兵器时代,城墙这种天然的屏障对于任何一个进攻方来说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在魏申的身边站着一名将军,这名将军年纪约莫四十,身材高大表情古板,脸上长着浓密的络腮胡,他名字叫做巴宁,乃是公叔痤派来负责在这一次战争之中辅佐魏申之人。
巴宁咳嗽一声,道:“太子不必着急,这陉邑城墙并不高大,只需先围困此地几日,等到工匠们将投石机造出,破城便是轻而易举之事。”
“不,巴宁将军多虑了。”魏申轻描淡写的否定了巴宁的意见,然后不急不缓的说道:“破这陉邑,一天足矣。”
巴宁眉头一皱,嘿了一声,并没有继续开口,但脸上的这一副“太子你还是太年轻就知道瞎吹牛皮到时候打不下来我看你怎么收场”的表情还是落在了所有人的眼中。
魏申将目光转向了吴杰,露出了一个微笑:“吴五百主,到时候,便要看你的表现了。”
第64章 巴宁韩青
魏申话音一落,巴宁、或者说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吴杰的身上。全本小说网https://。
理所当然的,这些目光之中大部分都带着疑惑和不解。
这个吴杰到底是给太子吃了什么药,能够让太子突然这么的信任和力挺他呢?
毕竟,知道火药存在的人现在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巴宁楞了一下,看了吴杰一眼,脸上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不满。
要知道巴宁可是一员宿将,从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跟着公叔痤四处征战,乃是最为被公叔痤信重的心腹之一,在许多关键时刻也为公叔痤出谋划策,立下过不小功劳。
这样的一位宿将,之所以会被派到魏申的身边,完全就是因为魏申的太子身份而已。
否则的话,这区区三千人的部队哪里用得着巴宁出阵?起码得再多个零才行。
在巴宁看来,这位初出茅庐的太子只需要当一尊泥塑雕像坐在那里,巴宁自然就会把胜利稳稳当当的装进魏申的口袋。
“太子,果然如同公叔君上所说的那般不省心啊。”
巴宁朝着魏申拱了拱手,沉声道:“既然太子已经有所安排,那么臣便听命就是了。”
巴宁话语之中的不满只要是个人就能够听得出来。
而且即便是当着太子的面,也没有人敢开口批评巴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巴宁的背后就是那位魏国相邦公叔痤。
很自然的,这一次的作战会议不欢而散。
吴杰再一次的成为了焦点。
魏庆神色复杂的走出帐篷,心情同样也很复杂。
照理来说,魏庆作为吴杰的下属,如果吴杰立功的话,那么自然魏庆也是会分润到一些功劳的。
但问题在于……
吴杰必须死啊!
魏庆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这个任务,现在是越来越难办了。
现在太子对于吴杰的信重,只要不是一个瞎子就能够看得出来。
对付一个默默无闻的百将,和对付一个被太子看重的五百主,两者之间的难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该怎么办呢?
更加让魏庆纠结的是,自己的这个任务那可是死命令,如果完成不了的话,等到回去的时候又该怎么面对庞奋和公叔平的怒火呢?
魏庆神色变幻了好一会,终于一咬牙,趁着别人都已经走远,悄悄的朝着不远处的一个帐篷走去。
那是巴宁将军的帐篷。
……
韩青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韩国将军。
从姓氏就可以看得出来,韩青是属于韩国公族的一员。
不过公族归公族,那也是分亲疏远近的,韩青和现在的韩国国君,刚刚继位不久的韩武就不是很熟,属于关系八竿子才打的着的那种。
这其实也不怪韩青,主要是韩国这个国家好像中了邪似的,从公元前453年这个时候的晋阳之战,也就是三家分晋的开端年到现在,韩国一共经历了韩虎、韩启章、韩虔、韩取、韩猷、韩屯蒙、韩若山七位国君,现在的韩武已经是韩国的第八代国君了。
反观魏国,在同样的时间里,仅仅经历了魏斯和魏击两代国君,如今是第三代国君魏罃在位。
在战国时代,大部分时候国君的交接都伴随着清洗甚至是内战,韩国自然也不会例外。
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国比魏国弱,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每隔几年都来一次争位、内战、大清洗套餐,这再好的底子也承受不住啊。
韩青站在城墙之上,脑海之中转动着这些念头,终于忍不住轻轻了叹了一口气:“若是没有这些内乱的话……”
其实,若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