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渭水之盟后,奋发图强的李世民一直在为未来的战争而准备、积蓄着。他信心十足,觉得战争一定是以大唐获胜而终,其信心的源泉正是大唐辽阔的战略纵深,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如山粮草。
秦风一番话,与这位伟大的战略家不谋而合。只是,在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秦风更加通俗易懂而已。
刹那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李世民,一颗心砰砰直跳,他发现自己已经有理由也能够说服朝堂上的那些老顽固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战略反攻,任何侵略者都是不得人心的,历史早已证明,异族善抢而不会治国,他们大肆掠夺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人心,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千百万大唐百姓的对立面,那时候,他们的对手就不仅是大唐的军队了,还有成千上万、无处不在的平民百姓,您想啊,猎人会下陷阱,江湖侠客会暗杀、刺杀……那时候突厥人内忧外患,就是我们反攻,收复失地、击败突厥的时候了。”后面的预测,秦风就简单的说了,说得太多,反而不好。
秦风的话,李世民一时间还消化不了,信息量有些大,有些地方还需要慎重考虑,但总体感觉秦风说的非常有道理。同时,北伐的念头也更加坚定了。
李世民在震撼、心动之余,一双眼睛对准秦风闪闪放光,那就像是一匹恶狼突然看到美味的猎物一样。
李世民那眼神,看得秦风有些发毛。
“军队呢!在你眼里可有不妥之处?”
府兵制是初唐军队精华之所在,经李世民等有人大力修改,目前成为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军制,也是李世民自豪的源泉。
“府兵是我大唐兵源根本,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大唐军府遍布天下,共计五百三十三府,加上大唐尚武,百姓骁勇,人人乐于从军,故而兵源源源不断,所以说着府兵制乃我大唐强盛根本。”
“最强的往往是最致命的罩门,以上是府兵制的优势,却也是府兵的制缺陷。”
肉戏来了,李世民顿时打起精神仔细聆听:“你继续。”
“兵农合一,注定府兵不会成为精兵、强兵,也不能为我大唐征战四方。他们身兼两职,战时为兵、平时为民、训练也就不足了。心态与意志方面更加不如常备军,府兵的好处在于一征用即可获得百万兵员,而不用花太多时间来训练就能上战场,同样也为国家减少开支;而劣势也很明显,比如说,战斗力不强、意志不坚定、战友间没有默契……。您也知道,不是经常一起训练的士兵是不会形成团队精神,没有团队精神,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战斗力就大打折扣。”
李世民皱眉道:“团队精神是何物?”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最终集大家之所长,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圆满的完成共同目标。而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团队,谁也少不了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任务和位置,就像八卦阵中的八个方位,缺一不可。军队的目标是战胜敌人,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取得最大的战绩,战友是什么?战友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在战斗时期可以用性命相托的人,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与磨合,将士们根本无法发挥出一个人应有的力量,因为彼此间的不熟悉,导致大家不敢以性命相托,人一旦有了犹豫,一旦有了瞻前顾后的心思,平时的战斗力发挥出五成就很不错了。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了败仗,人人惜命之下,一支军队立马轰然崩溃。”
秦风话音方落,李世民“刷”的一声,站了起来,虎目瞪着秦风,眼中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今日他刚刚得到兵部尚书李靖送来的资料,今年新招募的府兵高达十万,但是却战斗力一塌糊涂,根本没有拧着一股绳,情况与秦风说的没有丝毫差错。
秦风说的道理简单易懂,但却是千年不变的真理。没有人比李世民更知道团队配合作战的重要性。
李世民是一个天生的王者,天生的帅才。他打仗有一个特点,稳中求胜,谋定而后动。每每与敌人交战,李世民大多都是先以防守为主,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在寻求战机进攻。
在进攻的时候,李世民还有一个特点。他喜欢让大部队上前厮杀,然后自己领着小股部队,亲自突击冲垮敌人的阵营。
这支部队正是威震天下的玄甲军。
而玄甲军除了个人的勇猛之外,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则是几千人形同一个人的默契无间。试想一下,集中了几千人战斗力于一体的团队,暴发出来的威力可想而知了。
玄甲军上至李世民,下至普通士卒,穿着统一的铠甲,骑着统一的战马,声势上已经高人一等,他们一旦冲锋,就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无坚不摧。
当秦风把团队精神详加解释,李世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默契十足的军队不但需要大量时间,也需要惊天的财富去供养。
“你怎么对待军队,军队就用用对等的能力来回报。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军队是一国之根本,容不得半点忽视。除了以上这些,府兵制还有一个足以让一个王朝覆灭的缺陷。”
冷笑一下,李世民有些不屑的说道,“哦,臭小子,你倒是和我说说,府兵制足以让一个王朝覆灭的理由。”
府兵制脱胎于三国时期魏国的屯田制,是李世民和满朝文武总结历代王朝的军队制度后反复推敲得出来的结果,是李世民的得意之作。
府兵没有固定的最高军事长官,交到外族将领手中也放心,而且府兵寓军于民,由六等以上农民之精壮子弟组成,平时在家耕种,农闲时接受军训,遇有战事,则奉命征调,事毕返回所属之冲折府,因此,既不担心府兵谋反,朝廷也不用承担巨大的军费,是一举两得之制度。
秦风竟然直斥其非,李世民自然不服气。
“乱世刚刚结束,士兵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还能同仇敌慨。可是以后呢?当士兵们的后代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他们还愿意去卖命吗?士兵中有的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可这部分毕竟是占少数,更多是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两代过后,生活上、财富上的差异就会显露出来,富有的人就会想尽办法钻律法的空子,或者会雇佣穷人家的男丁冒名顶替,或者会收买地方官员开具各种假证明以避兵役。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地方军官虚报人数以吃空饷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贪污府兵补贴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国家将会出现无兵可用的窘境。”
“总而言之,府兵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一旦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战事,聚焦缓慢,贻误战机;二、战斗力低下,没有制胜的本钱;三、意志力低下,对军队、对国家没归属感;四、贫富差距让兵役失去公正。”
募兵制取代府兵制的主要原因,正是以上这几点,所以,秦风根本不怕说错。
李世民让秦风说得额头冒汗,秦风心知自己所料不差。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仅仅只是片刻李世民便已恢复了平静,也不瞒秦风,苦恼道:“朕戎马半生,你说的朕又如何不知。只是在没办法下,府兵制是最佳的兵役制度了。”
“我大唐以军功论成败,所以将士闻战则喜。只是毫无章法的打仗,便是胜了也是惨胜,毕竟战场上一动就是几千上万人的战争,一个人再强也不济无事,只要对方有三个人协同默契,一人攻上路,一个攻下路,一人挡住他的攻击,那么,这名勇士只有死路一条,一名百战老兵,可不是那么好训练的,少了一个就少了一个了,这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样的混战打下几场,老兵们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这些,都是您需要考虑的后果。”
秦风的话语好像冬天里的一盆冷水,淋得李世民浑身发寒。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伟大帝王,他知道秦风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所以,他根本无从辩驳。
“惨烈的胜利,对我大唐又有什么意义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032章:想君之所想,解君之所忧
(全本小说网,。)
“你小子鬼点子最多了,不知是否有办法解决?”李世民心底也没有抱多少希望,只是他们已经聊到这里,也就随口问了问。
“好办法没有……不过,蠢办法却有一些!”秦风心中已有了备案,神秘的笑了起来。
李世民起初脸上还显出一丝的遗憾,但听到最后却露出了一丝的期盼:“蠢办法就蠢办法,总比没有办法好!”
“军队职业化、多样化、详细化、具体化;其次军政分离,最后,再设一个宣传部,然后,再在军队中设立一个主管军队政务的部门。”秦风心中早已有了腹案。
“快快说来!”李世民语气有些兴奋,秦风果真没有让他失望,朕没有看错人。
“军队是国家安身立命之本,是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保障;强大的军队有震慑四宵小的巨大作用,拥有强大的军队,皇帝说话也硬气,总而言之,军队是利益最大化的利刃。职业化是指设立一支专门为了战斗而存在的军队,就像现在的十二卫一样,平时只需训练,战时能够马上征战沙场,这样的军队才能立不败之地。充足的训练才能永葆战斗力、凝聚力与默契度。拥有这样的一支机动部队,才能应对各种突发的变故,当然,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秦风愣了一下,唐朝虽说不禁口,百姓可以畅谈国事。但若说一些敏感、难听的话题,也是脑袋搬家的罪过。更何况,对话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呢。
李世民看出了秦风的顾及,佯怒道:“女婿半个儿,不久就是一家人了,你当朕是听不得忠言的夏桀、商纣么?”“”
“哪能啊!”
秦风也是一笑:“第一、生怕某些将军位高权重、野心膨胀,继而有不臣之心,您在的时候还好说,可人终究不是王八,总有老去的一天,您这一代是不用担心,可您的子子孙孙呢,他们又能够驾驭得了所有的将军吗?其二、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
李世民当即沉吟了起来,手指在桌上有次序的敲打着,发出“咚咚咚”的声响。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正是朕最为顾虑的地方。”
“其实,您应该担心的还是不臣之心这一点;至于财政一事,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嘿嘿!”秦风邪恶一笑,道:“军队强大了,别人的财富就是我们的财富,军队弱化了,我们的财富就是别人的财富了。谁又规定了咱们不能主动出击了?掠夺可不是北方异族的专利,咱们打打秋风也是可以的嘛!以战养战,还可以发财呢!”
李世民听着,眼中突然一亮,懊恼道:“哎呀,这么浅显的道理,朕怎么就没想到呢?那么,如何杜绝不臣之心呢?”
“杜绝不臣之心,咱们留着等会再谈,因为这要涉及么后面的两点,咱们先说军队多样化、详细化、具体化的好处。”
“好,你继续!”
“军队多样化、详细化、具体化!说难很难,说简单却又相当的简单!军队多样化是指针对我们周边国家的地形、气候,设立不同的军种,比如说,针对北方游牧民族,专门建设针对骑兵的军种,针对高丽这种多山的国家,专门设立山地军,针对南方设立丛林作战的部队,针对东洋设立海师,针对气候复杂的吐蕃…设立…”
秦风滔滔不绝的跟李世民讲着21世纪的军队划分制度,动情处更是手舞足蹈,述说着美好的蓝图。
李世民听的目瞪口呆之余,也不由拍案叫绝:“贤婿,你是苍天赐给大唐的天才,朕服你了!”
秦风这般设想正是源自于后世的军区、战区制度,只要设立了针对性的军队,平时多进行一些军事对抗演习,那么,大唐即便是仓促迎战,也不至于因为不熟悉对方的战法而一溃千里,只要站稳了脚步,大唐便可凭借着宽阔的战略纵深、源源不断的青壮人口等众多优势,耗死那些王八蛋。
“军政分离如何解释又有何用?”秦风的一通介绍,给李世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户,使得李世民神情十分亢奋,神态更是变化莫测。
“军政分离是我针对不臣之心而想起的预防措施。”
“高,实在太高明了。”李世民喜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哪怕再强、再多,一旦没有了粮草,几天时间就会自行崩溃。军政分开后各不相干、各行其道,军队的供养全部由朝廷来发放。一来可以杜断不臣之心,二来也可让将军们全心全意的训练士兵,妙,实在太妙了。”
“李叔叔英明神武,小子佩服!”秦风也稍稍的拍了拍李世民的马匹,笑道:“这就是军队分离的好处,除了预防、杜绝不臣之心,还能避免军政勾结、为祸一方。接下来,就要说到宣传部了,宣传部是对军队的一个补充,宣传部没有任何干涉军队的权力,其作用是在士兵中间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给士兵们灌输有国才有家的教育,比如说,北方的军队里的宣传员,可以向士兵诉说突厥人给中原造成的危害,以此来激发士兵们对突厥人的敌视,以此来激发大家同仇敌忾,也可以让深受其害的士兵做‘忆苦思甜’的发言,讲述前朝时期是怎样怎样的苦,讲述突厥人南下时是如何如何的凶残,然后再说现在是怎样的好,紧接着,又讲讲现在的好又是谁给予的,以此来激发大家感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