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得很委婉,实质上仍是对威廉二世的想法进行了否定。皇帝盯着夏树看了几秒,接着又朝威廉皇储那里瞟了一眼,对于兄弟俩的观点和立场,他心里已然明了。
“在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礼上,英国海军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实力,约亨应该很清楚,我们的海军规模尚不及英国的一半,除了几艘最新建造的战列舰,之前服役的旧式战列舰难以同英国舰队抗衡——这是提尔皮茨伯爵、穆勒海军上将、霍尔岑多夫上将等海军将领向我汇报的情况,按照他们的分析,德国海军在三年之内尚不具备挑战英国海军的实力。”
夏树看了威廉皇储一眼,道:“陛下,我们目前确实不具备挑战英国海军的实力,也无需直接挑战英国海军。一旦准备卷入同法国的战争,我们可以动员全部的鱼雷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作战演练,并邀请各国海军武官们观看,即便不能打消英国海军进行武力干涉的念头,也能够让他们远离德国的海岸线。”
皇帝起身离开沙发,开始在办公桌前踱步,然后说:“如果英国海军不为所动,仍以他们擅长的方式发起主动进攻,按照海军参谋部的演算,我们的舰队极有可能遭到覆灭性的打击。”
“演算终究是演算,陛下。”夏树辩驳,“该演算结果是假设英国海军投入五分之四的舰艇,并以主力舰队突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实际上,这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他们并不确定我们是否会以大量的鱼雷艇在海峡实施攻击,而且他们搞不清楚我们究竟拥有多少艘高速鱼雷艇。”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所以……你是支持对法开战的,约亨?”
从在皇宫门前预见威廉皇储和陆军将领们,到刚刚他和皇帝各抒己见,经过这半个多小时的思量,夏树已经选好了自己的立场,但他并不急于“冲锋陷阵”,而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若能争取到有利的形势,用一场短期的战争为德意志赢得未来三十年的和平,这当然值得我们放手一试,可我们现在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英国人的干涉,法国人的抵抗。”
说到这里,夏树先后同皇帝、皇储进行了目光交流。很明显,两人都对他的提法非常感兴趣。
“经过这些年的准备,我们的参谋部对法国的地理地形、兵力规模、军事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军队能够迅速按照施利芬计划展开进攻,但英国人的立场是个不可忽视的未知因素。只要他们决心干涉,凭借海军优势,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法国北部运送4到5个师的兵力。乍看起来,我们强大的右翼能够像踩死蚂蚁一样消灭登陆的英军,但多年的宿怨必定使法*队在开战阶段斗志昂扬,为了打垮他们的抵抗,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而较计划预期更早出现在战场上的英*队,极有可能成为决定战场形势的关键力量。如果我们的我们右翼攻势受到了迟滞,战争有可能转入对我们极其不利的消耗战。”
皇帝沉默不语,威廉皇储则不温不火地反驳说:“施利芬伯爵的作战计划是其毕生军事才华的结晶,是一套无懈可击的战争方案,无论英国人派来4个还是10个师,都不会改变战争的结果——我们必将获得胜利。”
夏树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应道:“当然,我们必将获胜。”
这时,威廉二世说:“你让我有些糊涂了,约亨。你一面支持开战,一面觉得战争前景不甚乐观,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夏树不作停顿地回答说:“如我最初所说,陛下,若能争取到有利的形势,我们应当开战,若不能,我们则应当忍耐。”
皇帝想了想:“以我的判断,英国近期的态度虽然不甚友好,可他们直接卷入德法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乐于看到两个欧陆强国两败俱伤。”
像是在迷宫中找到了出口,威廉皇储亢奋地叫道:“所以我们应当开战,陛下,我们要趁着俄国和法国都未完成军事整备的机会打垮法国,孤立俄国,让英国人向我们低头……时机不容错过!”
皇帝怔怔地看着自己的长子,遂又将目光转向在此刻选择沉默的幼子,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刚刚这段对话的逻辑,然后勉为其难地改变了主意:“好,我想我们还是有必要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严肃认真地重新讨论对法开战的问题。”
威廉皇储顿时喜形于色:“陛下,您刚刚做了一个绝对明智的决定。”
皇帝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嗟叹道:“但愿如此!”
走出皇帝的办公室之后,威廉皇储吁了口气:“看来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提前交个底比较好。”
夏树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怎么,您刚才以为我并不站在您这边?”
“是啊,我以为自己遭到了背弃呢!”威廉皇储笑说。
夏树停住脚步,郑重其事地说:“您尽可放心,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因为……”
“因为我们是永远的好兄弟。”皇储替他说出后面半句。
两人相视而笑,右手屈肘相握。
无论诚心与否,在利益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两人的强强联手必然产生双赢的结果。
……
由于国内的主战舆论日趋高涨,在不久后举行的御前内阁会议上,以陆军参谋长小毛奇和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伦为代表的主战派也占据了上风,德皇威廉二世遂决定以更加强硬的态度向法国施压。
仗着英国的支持,法国人提出以法属刚果边界的一块地区弥补德国在摩洛哥的损失,德国则给法国人两个选择:要么立即从摩洛哥撤兵,要么将整个法属刚果割让给德国。法国方面断然拒绝。消息一出,德国国内的舆论愈加激烈,除了社会民族党和一些左派激进组织外,各党派都对放弃摩洛哥而从法国获得补偿寄予了很高期望,泛德意志协会等组织都公开呼吁德国应该不惜一战,陆军将领们也在各种场合表达他们对赢得战争的强烈信心……
“豹”号引发的危机持续到了第四个星期,始终担心德国在摩洛哥获得海军基地的英国突然摆出空前的强硬姿态——内阁大臣劳合…乔治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说,声称英国本意保持和平,但不会为了谋求苟且的和平而忍受耻辱。这一演说发表后,英国和法国的反德浪潮被激发起来,各种报纸开足马力攻击德国,德国则出现了巨大的反英浪潮,各党派和政治势力称该演讲是对德国的耻辱,要求政府全力回击,双方各不相让。
鉴于外交谈判已经难有进展,德皇终于向军队下达了秘密动员的指示,早已摩拳擦掌的德军将领们立即以空前高涨的热情投入战争准备,而在施利芬及其继承者的努力下,只需要这个关键的行动指令,德*队就像一台自动化的机器,军队统帅所要做的就是从自己的办公室通过有线、无线和摩托化的传令兵同各支部队保持联络。
以德军参谋和后勤部门的惊人效率,短短一周之内,20个现役兵团中的18个已秘密开赴德法边境地区,4个补充师和16个后备旅奉命集结;各种重型武器,包括305毫米口径的攻城臼炮,有条不紊地运抵指定区域,隶属于德国陆军的9个飞行中队,包括飞艇、飞机和校射气球,也配属到了沿线展开的各军团司令部。不过,由于军队的集结和调动是在非公开状态下进行的,预备兵员的征召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大部分一线部队满员率仅有80%至90%,后备部队则只有40%至50%,如若战争即刻爆发,德军投入法国战线的兵力为96万,而在未进行动员的情况下,法军常备兵力为70万,平时部署在德法边境一线的不足40万,德军仍能凭借军力上的巨大优势占得先机。
因为察觉到了战争迫近的危险气息,法*队一面向东部边境地区增派部队,一面向英国求援。相比陆军部队的集结调动,海军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英国人仅花了三天时间将休假的海军官兵召回,下达集结命令的第四天,本土舰队的庞大舰群就浩浩荡荡地驶出军港,在泰晤士河口以东海域编队待命,运输船只和护航舰艇则在英格兰南部各港口集结编队,一队队身穿黄色卡其布军服的英国远征军士兵也随之出现在这些港口,连同马匹、大炮、弹药等战备物资,随时可以登船装运。
有关英国积极备战的消息让德国高层大吃一惊,而且在这个时候,英国和法国联手对德国发动了一场金融战争,造成德国股市大跌,柏林股票交易所竟创下了单日30%的跌幅,而出于对马克纸币贬值的惶恐,人们纷纷挤兑黄金,导致德国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锐减,德国马克面临脱离金本位的沉重打击。德国人的军事准备还没完全到位,国内便陷入了一场不容小视的金融危机,战争前景顿时笼罩着一层阴霾……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3章 危险游戏(下)
“倾二十年心血铸就之利剑,若能一击制胜,也不负民族之雄心、举国之厚望。可这本土作战,若败,后果不堪设想……”
基尔湾畔,望着港湾中列队候命的大小舰只,第二帝国海军的缔造者冯…提尔皮茨伯爵既有言语当中的冀盼,也有言语之外的忧虑。如果英国舰队重现特拉法尔加之神威,让德国人耗费巨资打造的公海舰队一败涂地,主力舰艇或沉或降,那该是多么可怕的梦魇?
此刻站在提尔皮茨周围的海军将领,不论是支持德国对法开战的穆勒还是一贯持谨慎态度的英格诺尔,莫不凝眉注目、神情冷峻。西班牙的悲惨遭遇早已给崛起中的德国人敲响了警钟:别人不会看着你崛起的!没有强大的海军就要挨打,就会在满嘴自由人权一肚子丛林法则的盎格鲁…撒克逊强盗面前成为任人宰割的肥猪!
唯独意气风发的约阿希姆王子仍保持着从容自信的表情。
29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1艘装甲舰,26艘轻巡洋舰,420艘各式鱼雷艇,德国海军现役舰艇的总吨位刚刚超过一百万吨,约为英国海军总吨位的45%,尽管相差一倍,但德国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兵力集中。面对英国海军可能主动发起进攻的威胁,德国海军迅速按照参谋部的作战预案进行部署。在日德兰半岛西侧,地处北海之滨的威廉港,德国海军仅留少量旧式舰艇和两个中队的高速鱼雷艇部队驻扎,海防重任由坚固的威廉要塞群担当;在日德兰半岛东侧,位于波罗的海西南岸的基尔,德国海军集结了所有舰龄低于15年的舰艇,并配属了大部分的飞行侦察部队及海军陆战旅。只要英国舰队驶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德国公海舰队便将驶出港口,在丹麦海域迎击强敌。
1911年的德国海军,已不必再像1904年那样对英国海军的威胁感到无端的绝望。火力凶猛的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无畏舰,航速迅敏的两艘新式战巡,训练有素的潜艇群,以及规模首屈一指的高速鱼雷艇部队,拥有这些强悍的海战武器,德国海军的战术可选择余地大了许多。在夏树看来,硬碰硬的较量尽管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只要时刻保持冷静灵活的头脑,以主场之利击退英国舰队的把握仍然很大。
此刻真正让夏树感到忧心的,反而是人在布洛姆堡王子领地的夏洛特。
带着沉重的心情从个英国归来,她忽然间发现自己的祖国随时可能卷入同德国的战争当中,更让她感到心悸的是,德国的几乎每一张报纸都在抨击英国,两个国家的新仇旧恨如同火山岩浆奔涌而出,势不可挡。夏洛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忧思,在夏树面前,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袒露心扉,而当夏树奉命返回基尔备战时,她既没有选择与之同行,也没有出言阻止,而是满目伤感地目送夏树离开。
这一切都让夏树心神不宁。
数日之后,蹲守在英国的德国谍报人员发来一条颇具分量的新情报:隶属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舰只出现在泰晤士河口,至此,英国海军已集结了至少40艘战列舰和4艘战巡,装甲巡洋舰的数量达到22艘,轻巡洋舰为37艘,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近140艘——近两百艘钢铁战舰在同一海域列队集结是怎样一幅震人心魄的场景?
相较而言,在本土海域以逸待劳的德国舰队虽然拥有近500艘作战舰艇,可其中一多半都是单艇重量不足20吨的高速鱼雷艇,它们搭载1到4枚鱼雷,战斗航速超过35节,活动半径在30到160海里不等。早几年,列强国家相当重视这种性能突出、造价低廉的小型舰艇,但在部队批量列装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发现这些片面追求高速的鱼雷载具就像锋利的匕首,刺杀格斗尚可,却不太适合正面交战,作战效率又受海况影响较大,因而热度渐消,战略上也不再像从前那般忌惮。
针对英国海军摆出的咄咄逼人态势,德国公海舰队随后在基尔湾举行演习,由20艘航速较慢的前无畏舰坐镇中列,4艘拿骚级搭7艘装甲巡洋舰、3艘赫尔戈兰级配11艘轻巡洋舰分别组成快速打击纵队,2艘战巡领4艘轻巡洋舰担当战术奇兵,高速鱼雷艇编为6个快速突击群,针对英国舰队进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后的不同路线进行了昼间和夜间的战斗操练,并有意放出消息,德国海军已在经丹麦海域进入波罗的海的必经之路——大贝尔海峡和厄勒海峡的航道附近大量布设水雷。
日复一日,这个时代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两支舰队相隔数百海里要相对应,火星撞地球式的拼杀迟迟没有到来,反而是德国国内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企业、商人乃至普通民众皆因股市暴跌而蒙受了沉重的经济损失。之所以如此被动,是由于新兴的工业国家的资本财力大多投入生产设备,国力虽强,金融力量却相对薄弱。
德国的陆军将领们不惧英国派兵参战,但首相贝特曼、海军首脑提尔皮茨等人以国内局势不稳及军事准备不足为由力主和谈,处理摩洛哥危机的关键人物,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仑,因为英国出乎意料的强硬立场而转变了态度。德皇威廉二世一开始就不愿为了摩洛哥问题同法国开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