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指挥官,很多时候,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夏树说。
少校耸肩:“像我这样的边缘人物,恐怕永远不会得到命运垂青。”
“那可未必。”夏树别有意味地看了他一眼,接下来,他又回到了刚刚的角色上,一面安抚艇员们的情绪,一面密切关注着外界的实时情况。在这一过程中,索查兹少校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隐形人,不以任何形式影响试验大队的内部事务,也不直勾勾地盯着两位王子,而是以较为妥善的方式履行自己的使命。
当天晚些时候,一份由飞艇部队发来的警报将德国海军的临战气氛推向了高点:他们在在斯卡格拉克海峡发现了一艘英国巡洋舰,并判断它可能是整支英国舰队的探路前哨。海军参谋部和舰队司令部立即视之为英国舰队即将来袭的预警信号,向海军各部特别是驻防基尔的要塞和舰队发出了应战命令。很快,十多艘涂刷着陆军编号的齐柏林飞艇从基尔上空飞过,一些列车炮也前来支援海防要塞,而在基尔港内,战列舰和巡洋舰的烟囱一直在往外冒烟,沉重的船锚业已升起,它们保持动力不是为了出港应战,而是在敌人强攻海军基地时能够机动移位、规避炮火。
发现英国巡洋舰后不久,海因里希亲王的公海舰队司令部发出了一份颇有悲壮意味的电报:骑士抗衡巨人的战斗注定艰险,哪怕我们的命运是全军覆没,勇敢不屈的战斗精神也将指引同胞们完成我们未竟的海军事业。向伟大的德国皇帝致敬!向伟大的德意志致敬!
仅过了十几分钟,戈勒少校从第7雷击舰大队的旗舰发来消息,通报说他已命各中队前出至基尔湾口。由于舰艇离岗后无法继续维持有线通信,无线通讯频道又出现了拥塞,试验大队面临的形势一时间变得极其复杂、敏感,须由指挥官审时度势地做出抉择。
当奥泽曼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自己时,夏树斩钉截铁地作出了决断:出击!
尖利的哨声刺激着人们备受煎熬的神经,急促的脚步声骤起,矫健的身影迅速向栈桥集中,内燃机的轰鸣声随之响彻耳际……站在码头上,夏树默默注视着登艇出发的水兵们,一次次成功的演习造成了一种致命的假象:“雷电”和“雷霆”能够凭借极高的航速突破舰队防御。当真正的战斗到来时,艇员们要用这防御力跟纸片差不了多少的快艇冲击置身厚重钢甲保护下的敌人,各种口径的速射炮和机关炮将编织出一张可怕的火力网,即便是有夜幕或者烟幕、雾气掩护,严阵以待的敌方舰队也能够撕碎大部分袭击者。
信号台上,手持红绿小旗的引航员不断以旗语信号引导快艇驶出泊位,它们一艘紧跟着一艘,一个中队紧跟着一个中队,四十余艘高速鱼雷艇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背影。这个时候,夏树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这一路走来的风光掩盖了一些危险的因素,致使自己走到了这未曾预料的悬崖边缘。以1904年冬天的形势,英国舰队在北海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像97年前在哥本哈根所作的那样,将德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连同停泊港内的德国主力舰队一举摧毁。
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蝴蝶效应”也不例外。从历史主线辟出的蹊径充满难以预料的未知,它可能是一场无比辉煌的胜利,也可能是危险致命的绝境……
四艘用于进行海上维修、急救和补给的辅助船只缓缓驶离,栈桥码头变得跟基尔海军学院一样空空荡荡。由于笨重而原始的无线电设备无法装进小巧灵活的高速鱼雷艇,指挥官要么将胜负交由他人决定,要么亲自驾艇现场统御作战。奥泽曼勇敢地登上了快艇,夏树和克里斯蒂安别无选择地留在驻地,与他们相伴的除了格拉瑟上尉和为数不多的几名参谋军官,就只有那群不断祈祷的后勤人员。
以奥泽曼的指挥技巧和艇员们的战斗精神,夏树相信,有没有自己亲自驾艇出击,区别并不是很大——除非有奇迹出现,他们顶多是给英国人制造一些麻烦,能够全身而退的恐怕寥寥无几,甚至可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黄昏、晚霞,夜幕、星光,黎明、晨曦,漫长的等待让夏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煎熬,他纠结着,反思着,探寻着。崛起国家的军事发展不应过分激怒霸权国家,而是用更加聪明隐蔽的方式付诸实施,他渐有所悟却恐为时已晚。破天荒头一次,夏树在心中祈求上天的垂青,诚挚之态犹如痴情者对错失初恋的追悔。
或许是他的祈祷产生了作用,或许造物主的本意就只是给刚愎自用的德国人一个警告。在那轮鲜艳朝阳的照耀下,试验大队的高速鱼雷艇群返航而归,警报已然解除:驶经斯卡格拉克海峡的只是一艘前往瑞典的英国海军训练舰,舰上的新兵蛋子和他们的老式火炮不足以对德国海军构成任何威胁,德国驻英海军武官那边也传来确凿消息:英国本土舰队仍分散部署在几个主要港口,未见他们发动一场海上战役的明确迹象。
夏树如释重负。
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但至少人们挨过了最担心受怕的一段时光。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德国人一面广布水雷、加强海防,一面借外交和舆论途径释放德国海军无意挑战英国海洋霸权但也不惧任何挑战的信息。临近圣诞节和新年,这种随时面临打击的紧张气氛终于缓和下来。战斗警报降级之后,学员们重归海军学院,见习军官的经历让大多数人感觉收获颇丰,而这场危机给德国海军战略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帝国统治者和海军高层获得的启示与夏树的感悟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弱者才会如此担惊受怕,唯有不断增强海军实力,才能够摆脱类似的梦魇,反过来让潜在对手受到这种恐惧的压迫和折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1章 以竞技之名
基尔海军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头发花白的路德维希。伯肯哈根海军少将压低老花眼镜,用上挑的目光看着学院的头号风云人物,以一种委婉的口气说道:“约阿希姆王子殿下,您本学年的请假时间超过普通学员两倍还多,严格来说已经违反了学院的管理规定。您为国争光的初衷我非常赞同,但本着对所有学员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是对学院制度的尊重,我恳请您收回这份外假申请。”
“自进入海军学院以来,我确实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夏树表面上放低了姿态,但这其实只是礼貌的表现。他可以在生活作息、勤学苦习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做到严于律己,但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绝不是他的风格。身兼皇家船舶造修厂营运执行官、皇家海军技术发展委员会特别监督员等重要身份,怎可能一直呆在学院里“足不出户”?
伯肯哈根本以为这国王子会知难而退,收回外假申请离开办公室,不想这家伙却慢吞吞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折起的文件纸,不慌不忙地送到面前。
院长先生将这文件展开一看,霸气的黑鹰徽标和鲜红的海军印章让他语塞。自己面前坐着的这位终究不是池中凡物,拿到海军部的公派命令对他来说易如反掌——要换了识趣之人,早在这位王子的休假申请上爽快签字了。得了人情卖了乖,何必弄到双方公事公办!
“原来是海军部的公务派遣,哈,看来我真是老糊涂了,老糊涂了!”
院长先生一边摇头苦笑,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海军部的文件折好,连同刚刚的外假申请一并还给夏树。
夏树并不喜欢借题发挥,他一言不发地收起东西,面色温和地起身准备离开。当他走到办公室门前,海军少将咳嗽两声:“呃……殿下,英国人的傲慢态度固然让人厌恶,但在涉及两国外交利益的场合,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谨慎一些。”
夏树侧转过身,微微一笑,拉开门健步而出。
走出了学院办公楼,夏树轻吸了一口气。阴冷潮湿的冬天渐行渐远,户外花香叶开、泥土芬芳,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在汉堡的布洛姆…弗斯船厂和不莱梅的威悉船厂,代号为d和c的两艘大型装甲巡洋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船体施工,按照当前各国通用的标准,它们仍列入装甲巡洋舰的范畴。两舰设计排水量为1。27万吨,采用16台海军燃煤锅炉、4座燃油锅炉和3座四缸三胀往复蒸汽机,三轴推进,最大输出功率3。3万马力,最高设计航速为25节。为了适应调整后的动力系统,舰体较原设计方案拉长9%,达到157。7米,并取消了艏尾鱼雷发射管——因为担心这种设计在海战中被对手利用,德国海军部的备案资料中仍保留了它们的水下鱼雷发射管,舰上也照例配置了鱼雷舱室。尽管新装巡没能采用代表最新动力技术的蒸汽轮机,但夏树的建议仍促使海军部下令加快蒸汽轮机的试验和装备步伐,用不了多久,德国的机械工程师们便能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
火力方面,两舰的最终设计如夏树所愿,8门210毫米主炮被安置在四座双联装炮塔内,前后甲板各2座。由于这是德国海军首次尝试两座双联装主炮以一前一后的搭配方式安置在战舰的前甲板上,以不降低主甲板高度为前提,为避免两座主炮塔过分接近,同时保证2号炮塔的射界不受1号炮塔干扰,工程师们为该级战舰设计了一个形状很特别的阶梯式司令塔,将2号炮塔置于该司令塔的低阶位置,主指挥室设于高阶位置,指挥人员的观察视线正好可以越过2号炮塔顶部观察前方海面,并以200毫米厚的克虏伯装甲将炮座和司令塔严密保护起来,而炮塔正面装甲也达到了170毫米。考虑到克虏伯渗碳装甲的良好品质,这样的装甲防护已是各国现役装甲巡洋舰中最好的,比起已经开工的日本筑波级和即将开工建造的英国爱丁堡公爵级也不逊色。
不仅主炮的配置方式充满新意,德国新式装巡的副炮设计在同期同型舰艇中亦属另类。4门150毫米口径的一级副炮置于舯部的炮廓内,12门88毫米口径的二级副炮以双联装的方式安置在舷侧甲板上的半封闭式炮塔内,既提高了舷侧装甲的完整性,又减小了航行时的阻力,免去了风浪中下层炮廓无法正常使用的烦恼。露天的37毫米口径机关炮则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6座,它们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全舰各处位置,保证了全方位的近程防护火力。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并非所有人都像夏树这样踌躇满志,至少在遥远的印度洋,悲催的俄国远征舰队正被失败的情绪笼罩着。自北海炮击渔船事件发生之后,与日本结有盟约的英国政府借此向中立国施压,不准它们向俄国舰队开放港口,俄国人只能在海上加煤,有机会就尽可能多装,以至甲板、机房、洗澡间,军官卧室等一切空地都堆积煤炭,既降低了速度,又影响工作和卫生,特别是经过赤道海域,士兵痛苦不堪,非战斗减员严重。在他们进行万里远航期间,旅顺陷落、俄国太平洋第1分舰队覆灭,奉天会战失利、俄*队损失惨重,战争形势已经变得对俄国人十分不利。面对养精蓄锐的日本海军,俄国远征舰队未战先怯,又受官僚风气拖累,失败几成定局。
因为手里有海军部的公派文件,夏树一早就订好了前往不莱梅的火车票,在向院长及教官们说明情况之后,他即刻踏上旅程。到了不莱梅,他与露易丝公主会合然后一同乘船前往英国伦敦。第9届英王杯水上竞速赛将在两天后隆重开幕,举办方此次拍出了10万英镑的冠军奖励。在20世纪初,也就是马克。吐温创作《百万英镑》的那个时代,1英镑的含金量为7。32克,10万英镑的价值等同于732公斤纯金。在伦敦,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为2到3英镑,而在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不到30英镑就能买上一英亩的土地。所以别说是百万英镑,任何人只要能拿出一万英镑,周围的人也会对他另眼相看。
当然了,对于那些非常富有的英国贵族而言,10万英镑也许就是一件高级艺术品或一栋宅邸的价格,但不管怎么说,这笔巨额奖金还是如同一声晴天惊雷,让整个赛艇界乃至许多梦想一夜暴富之人都跃跃欲试。
夏树此次来伦敦可不只是为了亲眼见证这场赛艇界的盛事,虽然英国海军并未在1904年末对德国发动一场预防性的海上战争,但不少迹象表明,他们至少有过接近执行的作战计划,最终因为某些权衡考虑才没有成为现实。经过这场危机,夏树领悟到的不是退让,而是更有策略地前进。对海洋的控制是英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支攻击性十足的德国海军是他们绝对不能够接受的,航速快但航程短的近海鱼雷艇通常被视为是防御利器,赢得英王杯水上竞速赛则能够显示德国在高速鱼雷艇领域的技术优势,让英国海军在试图派遣主力舰队靠近德国海岸前“三思而行”。
以夏树的理解,德国海军已批量装备高速性能优越的“闪电”鱼雷艇,近期又作出了采购百艘“雷霆”双人鱼雷快艇的决定,只消几年时间就能够建立起一支庞大而精锐的高速鱼雷艇部队,它们不仅是近海防御利器,还能借助载具用于远距离作战,而英国海军迄今为止还在建造和使用那些倍显落伍的蒸汽鱼雷艇,铁铮铮的落差摆在那里,精明的英国人想必做好了两手算盘:一边让自己的造船设计师研发高速鱼雷艇,一边抛出重赏吸引全世界的优秀快艇前来参赛,从中选择性能最优者纳为己用。
按照常人的思维方式,既然看穿了英国人的阴谋,不但不该派自己最好的快艇前来参赛,还应做好己方船厂的技术保密工作,力争保持目前的领先优势。夏树的想法属于逆向思维,他要借这个机会加深英国海军高层对德国高速鱼雷艇群的顾忌心理,诱使他们将一部分财力物力从主力舰转向鱼雷艇。只要英国人少造一艘无畏舰,未来英德海军展开海上决战之时,德国赢得胜利的机会就会相应增加一分。从此后数十年的历史趋势来看,快艇始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