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谋天下-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是接到消息时间比较长的沈一贯,更加镇定,微微沉吟说道。
其实他在从张府出来的时候,心中也是震惊的很,没想到这位看起来老好人的张位,竟然这么豁的出去!
按照道理来说,大明朝的传统,一旦有大规模的朝臣弹劾事件出现的话,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有罪,第一时间一定是上表请罪,并请求致仕,官越高越要如此,以此来自证清白!
而按照惯常的套路,如果皇帝不想让这个人离开的话,就会言辞坚决的拒绝这个人的请罪奏疏,并且下旨向朝臣宣布,这是个忠臣!
要是皇帝也不喜欢这个人的话,那就简单了,留中不发或是任由朝堂舆论造势,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聪明人,最后这个臣子的结果必然是灰溜溜的致仕。
到了首辅的这个位置,这个过程更是复杂,最少三辞三留是免不了的,在郑承恩上疏的同时,张位也就按照惯例递了辞呈,跑回家养病去了,而皇帝也很尽职,虽然任由朝廷舆论发展,但是还是让沈一贯代表他前去探望,并且殷切挽留。
只是这种态度,却是已经很明显的,如果张位不想晚节不保的话,就应该继续再上奏疏,请求致仕!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沈一贯这回回来,带回的不是请罪奏疏,而是另一桩麻烦事儿!
简单来说,张位就最近皇帝刚刚下的旨意发表了意见,表明皇长子位份既定,虽羸弱不能行大典,然一应规制应依照太子培养,然后又从古到今扯了一大通封国制度,言及古之封国,藩王掌一国权柄,故而能力出众,太祖皇帝高瞻远瞩,亦寻照此例,我朝严束宗室,然皇长子不同于一般藩王,若不知民生政德,如何能当太子大位?
长长的奏疏写了各种理由,总结下来只有一点,请以太祖之时藩王之礼赐皇长子,待成年之后再行收回!并予亲王之位!
简单来说,就是说将朱常洛封到南直隶不是不行,但是皇长子不同于其他藩王,皇帝你不是要培养他的能力吗?那干脆就将封地划给他,按照太祖皇帝时的制度进行吧,反正过几年都是要收回的!
而且张位毕竟是当过首辅的人,这份奏疏紧紧扣住了皇长子名分,太祖制度,年长收回这三点,一下子压得人没话说!
论制度,太祖皇帝乃是开国皇帝,他定下的乃是祖制,名义上没有人敢违背,若是说担心藩王尾大不掉,更不可能,皇帝你不是说就只是让他读几年书,然后封国就收回吗?
那你担心什么?除非你不想收回封国,想要将皇长子一直远远打发出去!
不得不说,张位的这封奏疏狠狠的将了朱翊钧一军,他还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不管是自由行走,还是年年朝觐,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只要将他赶出去,回来不回来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但是张位的这份奏疏一上,就完全不同了,作为一个皇帝,朱翊钧不可能允许朱常洛长期的霸占南直隶,尤其是在自己封国内有如此大的权力的情况下!
当然,张位也不是傻子,最关键的封国军权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他单独挑了出来,掌握在朝廷手中。
但是就只是如此,就足以让朱翊钧麻爪了!
他当然想将朱常洛赶出去,但是问题是,张位的这份奏疏着实是太过了,有些超出他的接受程度了,虽然最重要的军权和官吏任命权还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收税的权力,甚至是民政的权力都要分出一大部分,作为一个皇帝,他清楚的很,若是把这些权力给出去,很容易就能培养起自己的势力。
尽管这股势力想要造反什么的,肯定没有一丝可能,但是却足以在朝中形成一股朱常洛的亲信力量,这才是让他最为犹豫的!
当然,只要他遵守承诺,在朱常洛成年的时候将他召回,这股势力肯定形不成什么气候,但问题是,他并不打算成年之后就将储位给朱常洛啊……
皇帝的这番纠结,沈一贯自然是不知的,他在忧虑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ps:今天看到好多兄弟打赏,感谢之极,特别是奥术皇帝兄弟打赏了一个舵主,真是激动的很,话不多说,明天开始,连着三天每天加更,酬谢诸位兄弟!
今天的第二章九点左右发~
第一百二十八章:沈一贯的小九九
沈一贯在忧虑,因为他搞不清楚张位此疏的真正含义。
在他看来,张位上这本奏疏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朱常洛,原因很简单,没有理由!他知道当初张位能够得到首辅之位,朱常洛在阴差阳错当中起了不少作用,平时也十分维护朱常洛……
但是作为一个官员,恩德什么的,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前途重要,如今张位已经是自顾不暇,怎么可能还有心思管朱常洛?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了解大明士林风气的人,都不会犯张位这种低级错误!
还是两个!
没错,张位的这份奏疏一连犯了两个错误,而且是士林当中鲜少人会犯的错误!
其一,是重提太祖皇帝藩王旧制,要知道,当初成祖皇帝用靖难的名义将建文帝赶下来皇位,无论如何掩饰,都无法改变他得位不正的事实,即便成祖皇帝继位之后,屡屡申明自己是按祖制行事,甚至不惜涂改自己的出身,将自己的身份涂改成嫡子,都无法掩盖这一点。
而作为成祖皇帝的子孙,今上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动摇成祖皇帝的地位,而削藩本就是成祖皇帝最大的动作,所以关于藩王的政策,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事实!
如今张位重提太祖时的藩王制,分明就是在打脸!
偏偏今上还不能反驳,因为无论哪一朝皇帝,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违背祖制……
当然,这也和张位保留了朝廷军权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有关,但是可以想见的是,此疏一上,张位将会彻底的得罪皇帝,原本还有一丝希望保住的首辅之位,将再无一丝可能,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今上还在位,那么张位不但以后不可能再被起复,甚至连致仕之后的荣宠都不可能再有。
若说这一点张位反正都是要离开的人了,还不在意的话,那么第二个错误就是致命的了!
清誉!
对于大明朝的官员来说,什么最重要?名声!尤其是在士林当中的名声!
如今张位告病在家,但是实际上已经在走退休程序了,按照士林的风气,他此刻应该不再过问朝务,安安心心的递上请辞奏疏,等着皇帝批复,不然的话,一顶恋栈权位的帽子立刻就会被扣在头上!
但是如今张位不仅插手了朝务,而且插手的是一个朝廷上下都认可的事情,可想而知他会面对的是整个朝廷的压力,晚节不保都是轻的,甚至于连致仕之后的安稳日子都不会有……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在朝中过了大半辈子的大臣,沈一贯不认为张位出此昏招,那么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思来想去,沈一贯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张位是想要绝地反击,置之死地而后生!
先是提出一个皇帝和朝臣难以接受的方案,如果皇帝不同意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重提国本之事,再统一起残余的力量,拼死一搏将皇长子送上位,到时候挟拥立之功,将无人再可动摇张位的首辅之位。
这招破釜沉舟虽然风险极大,但是若是成了,将会直接扭转自己的处境!
沈一贯甚至有些佩服张位,不惜污了自己的名声,也要留在首辅之位上!他倒是小瞧了这个老好人!
不得不说,虽然结论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沈一贯的想法,倒也勉强说得通,毕竟在大明朝的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这样的人,当初宪宗皇帝在位时的首辅刘吉,号为“刘棉花”!
最不怕的就是弹劾,无论朝臣如何弹劾于他,硬生生就是不递辞呈,一直在首辅的位置上熬着,士林当中的名声早就臭了,但是他就是守着首辅的位子不动弹。
以至于到最后,不但是他,就连他的子孙后代都难以出仕,不过那是后话了!
有这样一位成功的范例在前,也难怪沈一贯将张位也当成了这般无赖之人……
既然动机推断出来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那还用问吗?
“陛下,元辅此疏虽有不妥之处,然其也不失为一个安抚朝臣的好方法!”
沈一贯拱了拱手,抬头看着皇帝,目光坚定的说道。
无论是从政治立场还是个人利益来说,都必须支持啊!
张位不是想要借此机会重提国本吗?那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劝皇帝准了这道奏疏,要知道,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张位用自己剩下的所有能量再跟皇帝提条件了,如果皇帝不同意,他自然有理由据理力争,甚至是拥立皇长子,从而取得拥立之功。
但是如果皇帝同意了呢?你上了奏疏,提了条件,皇帝也答应了,这下子你总没有理由再恋栈不去了吧?
要是张位还厚脸皮的待下去,恐怕朝中的舆论都会将他从首辅的位置上赶下来。
再说了,沈一贯自然也能看得出来,复藩王旧制的话,会让皇长子手中积蓄起一批自己的力量,但是如今浙党本就是拥立皇长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常洛的力量越强,他成为太子的几率就会越大,浙党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多。
归正浙党如今是皇长子的铁杆,这是朝野上下共知的事实,这是浙党付出了无数官员落马的代价换来的,就算皇长子有了自己的亲信,也不能抹杀浙党的功绩!
“哼,他还不是太子!如此规制,又与太子有何区别?朕若是准了,又置祖宗家法于何地?”
不过沈一贯如此想着,朱翊钧却不高兴,脸色一沉开口说道。
当然,朱翊钧说的祖宗家法,肯定不是太祖皇帝的家法,而是成祖皇帝的家法,这二者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对于藩王的态度却是天差地别!
何况他现在对朱常洛可谓讨厌的很,又怎么可能愿意给他如此便利?更不要说如此一来,藩王的故态复萌,纠结起来让他参照此例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大明朝可不止他一个藩王!
此例一开,还不知道会引来多少图谋不轨之辈,一念至此,朱翊钧大笔一挥说道。
“爱卿不必说了,此疏不准!另外,下旨告诉元辅,他既然病了就好好养病,朝务还是等病好再说吧……”
ps:感谢巫山云没有雨,→_→莫㊣须←_←,紫云丶星空,秋风知了,午夜怪客,书友160417220338204,freestar00一百币的打赏~
感谢书友我是大对象两个一千币的豪爽打赏~
最后要感谢奥术皇帝打赏的舵主,作者君一定会努力码字的,以后三天每天加更,酬谢舵主~
另,明天的章节还是在晚八点
第一百二十九章:手段尽出
这话说的就重了,虽然还有几分客气,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你一个快要退休的人了,就别瞎操心别的事儿了,好好养你的病吧!
错非张位是内阁首辅,皇帝不好直接免掉他的话,恐怕现在张位早就已经踏上返乡的归途了!
而且皇帝的这句话一出,沈一贯自然也就没话说了,尽管还想再劝,可也只能无奈的退了下去,不过心中却是不免暗暗决定,回去之后就发动自己的势力,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张位成功翻身!
与此同时,朱常洛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不过和沈一贯不同的是,朱常洛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张位的用意,他这是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和未来,在为自己铺平未来的道理啊!
没有人比朱常洛更加清楚,张位所提出的复旧制封国的提议能够一旦被允许,能够给朱常洛带来多么大的利益,那意味着他可以从封地收税,可以抗衡地方的官吏,可以名正言顺的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力量,进而渗入到朝堂当中,成为自己坚实的臂膀!
不过同时他也清楚,如此一来,张位的未来和前途,甚至是名声都全部砸进去了,就连平常官吏最注重的身后之名,说不定也保不住了……
深深的吸了口气,朱常洛朝中张府的方向拜了拜,转身,面上却是再无一丝软弱之意,平静开口道。
“王安,你现在就进宫去,告诉梁永,就说事情还不够火候,让他继续加把火!”
“孙平,你持我令牌去崇信伯府,说我明日过府拜访!”
“孙荣,你现在去永年伯府,将永年伯请来,说我有要事相商!”
一连串吩咐完,看着底下人领命而去,纷纷开始忙碌起来,朱常洛的心中却是像压了一块大石,他清楚,路,张位已经替他铺好了,而且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至于能不能踏上去,就要靠他自己了!
如果他连这点本事都没有,也就枉费张位的一番苦心了!
只是,这回的人情可真是欠大了……
朱常洛这边的动作虽大,但是却也惹不起多少人注意,而皇帝对于张位奏疏的批复,才使朝堂当中真正的热闹起来。
如今朝堂上的风气早已经不如明初时的质朴上进,反而变得有些急功近利,自从皇帝有意撤换首辅的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朝中上下就已经各自开始活动了,首辅的位置肯定是没希望的,次辅王锡爵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接任首辅,而且甚至隐约有传言讲,说张位之所以被皇帝所不喜,才当了大半年的首辅就要致仕,完全是因为皇帝想给王锡爵腾位子了。
不过这种论调只是在某些小圈子内传播,没人敢拿到台面上来说,首辅是早定的,但是张位这么一去,就代表着内阁又再度空虚了下来……
这才是真正的机会啊!无数人都在摩拳擦掌,盘算着怎么入阁,某些大佬甚至已经在暗中开始较劲儿,偏偏这个时候,张位递上了这么一道奏疏,直接将所有人都打蒙了!
张位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有人都在猜度,但是无论是什么意思,行动是肯定的,毕竟皇帝的态度已经表现的这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