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87章

大唐马王爷-第87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审行接话道,“哼,我心焦又有何用,郭兄你看他带了一大一小两个回来,看样子功夫是多的是了!又怎会顾了我们在这里傻等。”

    几人正说着,柳玉如带了姐妹几人已经进到屋里,一听公爹正在训斥高峻,本来是想带了崔嫣等人去到楼上,这时也不好就走。

    崔嫣身上穿了高峻的朱红官袍,一进门就看到高审行坐在当中的椅子上。以前在长安时,崔嫣对高审行总是爹、爹地叫着,此时猛然一见面也有些口吃,像是私奔途中遇到熟人,嘴里怯怯地叫了声,“父亲!”

    高审行在崔嫣未去清心庵之前,就对这个半路拣来的女儿十分疼爱。她去清心庵后,高审行也是两年未见崔嫣了。今天看到她两年间身体发育许多已成大姑娘,知道她今日称呼虽然没有改变,但其中意思已与往日不同。

    想要多问候几句,又觉得在王爷和郭孝恪面前有些不妥,一时心里五味杂陈,嘴里只是“唔”了一声,就又转向高峻道,“你以为官袍是这么用的么?你带她这样招摇了一路,连皇帝陛下都已知道西州有位五品的女官,万一皇帝陛下向郭都督要起人来,让郭都督到哪里去找?乱弹琴!”

    当了这么多人的面被父亲这么三番五次的喝斥,而且连句说话的机会都没有,高峻心中也是大为憋屈,忍不住抢白道,“是官袍要紧还是人要紧?我总不能看着她挨冻吧……也不知她父母是谁,扣索到一件像样衣服也不给她留,难道家里都是官袍吗?”

    高审行一听愣了一下,也意识到崔嫣一直待字闰中,去清心庵也只是家中人知道,王爷和郭孝恪并不知崔嫣的来历。但他被高峻的两句话噎得心口生疼,又不知怎样发作。

    高峻一眼看到刘武愣愣地站在那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冲刘武喝道,“你傻站在这里做什么,看我挨训很好玩吗?女儿给你们带回来了,还不抱了快滚!”

    刘武看高大人一进门抱了个女孩子,但绝没想到这孩子是谁。一听高大人如此说,再看蕾蕾的确与刘采霞很像,当时恍然大悟,立刻喜笑颜开伸手去接蕾蕾。

    屋里江夏王、郭孝恪和高审行听高峻这么不留情面地喝斥一位正八品上阶的下属,而对方竟然还笑嘻嘻的,都觉得奇怪,一时间把高峻恶劣的态度忽略了,都去看高峻怀里的小女娃。

    只是蕾蕾这些天已与高峻混熟了,她看刘武陌生,双手搂了高峻的脖子就不撒开。高峻无法,只好将蕾蕾交到崔嫣怀里对刘武道,“只好你去牧场一趟,把你夫人找来。”

    刘武闻言忙不迭往外就跑,高峻在后边喊道,“我不做赔本的买卖,你想着把院外头长安来的马车钱给我开付了,拿收据来领女儿。”刘武应了一声走了。

    高峻又对柳玉如说,“先把上次皇帝陛下赏的绸缎给崔嫣速做两身衣服,得空再去县里置办,”柳玉如等人这才好离开大厅去到楼上,樊莺与崔嫣两人身材出入不大,当时找了自己的衣服给崔嫣穿上,又把思晴卧室边的房间收拾出来给崔嫣。

    谢氏先下楼来忙着张罗饭菜,高峻又跑出去安顿孟凡尘,此时高审行也就忘了再发作的由头,只与江夏王、郭都督道,“这逆子比以前还算好了许多,仍然是这副德性,让王爷和郭都督见笑了。”

    正说着,刘武带了刘采霞两人骑了一匹马赶来,刘采霞把女儿抱在怀里泪如雨下,而蕾蕾搂了妈妈的脖子,笑眯眯的回头看着屋中的众人。江夏王和郭都督等人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不胜唏嘘。

    刘采霞抱着蕾蕾就要给高大人跪下,高峻正色道,“刘群头且慢,按理说你我在一座牧场,我不该受你如此大礼。但我堂堂的一位大唐牧监,在外边放赖耍刁、使横用强才把女儿给你找回来,受你一跪也说得过去……但你得容我把官袍先穿好才显得正式些。”

    柳玉如刚拿了官袍让高峻穿上,此时正在替高峻整理袍襟。听他这么没正形也是“扑哧”一笑,捏了拳头在他胸前捶了一下。又一想当了王爷、都督、公爹,自己这样的举动似是也有不妥。为了掩饰,她转向刘武道,“刘大人,最好麻烦你去旧村见我二哥,让他从店里多带些现成酒菜来。”

    刘武应了,拉了刘采霞出来,让她带了蕾蕾先回家,自己骑马来找高峪。

    屋中再无别人,几人说起别驾王达污告之事。高峻气愤地言道,“我大姐高畅自西州新婚后回了长安,与郭二哥两人一直冷着被窝,要不是我去了还不知冷到什么时候。”

    郭待封带了高畅回长安后一直没有信捎回来,郭都督也很挂念,忙问原委。

    高峻说,“我大姐在西州这两月一直住在我这里,每日和玉如她们几个同吃同住、把我挤到别处去睡,为此高峪二哥还特意给单接了一间屋子。谁知就这么一件事,被王达在郭二哥的婚宴上蓄意挑拨,让郭二哥对我起了误会。在长安若不是大伯赶上,我早就让郭二哥一刀劈了!”

    郭孝恪刚要骂待封,高审行先骂道,“你口无遮拦,是要惹你郭叔叔生待封的气么!”

    “父亲你有所不知,若不是我去长安,还不知他们两口子冷战到什么时候……可怜我大伯就想着何时抱上外孙,傻乎乎的还不知道他们一觉都没睡过,……郭叔叔可比有些人明白,谢我还来不及哪里就会怪我。”

    高峻的话惹得江夏王笑起来,郭孝恪也消了气。只是把高审行气得,恨不得脱下鞋来抽高峻两下。

    郭孝恪道,“污告之事已然查清,不知王爷打算怎么处置这个王别驾,这样的害群之马我是一时都不想见到。”

    江夏王说道,“也只能等我和高大人回长安禀明了圣上再定夺了,王达如此行径总不会有好果子吃。好在此事未曾挑明,他还以为得计,我们大家小心些也就是了。”

    高峪听说五叔来了,慌忙让店内大厨拣拿手的菜式各样做好,亲自带人装了食盒、拎了酒送过来。这边院里谢氏和婆子也弄了几道菜,再加上刘采霞回去后不知怎样谢高大人救女之恩,与武氏也拣各自拿手的做了送来。

    王爷感慨道,“本王久居长安,平日里迎来送往的大都是些烦人的俗套。今天见你们彼此之间亲如一家,上、下级之间行事丝毫也不隔心,西州安定繁荣也就不奇怪了。”

    又道,“今天谁都别走,一起上桌吃饭!”

    王爷发了话,刘武、武氏和刘采霞就都留下,男女各桌分别落坐。

    高审行见对边桌上柳玉如等人对新到的崔嫣一点都不生分,不住给她夹菜,又有樊莺、思晴一左一右两边坐了,与崔嫣嘀嘀咕咕说不完的话,心里也就放了心。

    高审行想到,都说女人善妒,看高峻家中这几个女人似乎个个都有争竞的姿本。虽说在崔嫣到西州来的这件事上,柳玉如说是早就知情,但高审行不傻,知道她是随口说的。

    试想高峻多年不回长安,连他都不知崔嫣会不会来,怎么又会事先议定?但是看她们几个亲密的样子,高审行也不禁纳闷,高峻这小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江夏王特意叫高峻与自己坐在一起,酒至半酣,王爷对高峻道,“明早本王就与你父同回长安……”高峻明白王爷的意思。想想也无机会同王爷单独说话,看其他人正在彼此劝饮,高峻伸手小心翼翼地由颈间摘下一块玉佩,悄悄放在江夏王的掌心里。

    王爷一看,立刻认出是女儿的贴身佩带之物,不禁心潮难平。听高峻低声说,“自从上次送虎给松赞大哥,这块玉已在我这里戴了两月了。”

    江夏王问道,“你见她时……她怎样……可高兴?气色可好?”

    高峻说,“依我看,公主在那里很好,松赞大哥事事依从公主,还专门为公主筑了布达拉宫……王爷可知在逻些城人们叫公主什么?叫甲木萨——汉女神。”

    又低语道,“我看公主气色红润,脸上常有笑容。临别时她托我传玉,说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不希望亲人过度思念她而有伤身体,她自会在逻些城时时祝福亲人。”

    李道宗听了高峻的话,默默拍了拍高峻的肩膀,举杯道,“贤侄,陪本王饮了此杯!”又伸手摘下腕子上的一串琥珀手链递到高峻手上,“有机会替本王转交给她,睹物思人……也好有个凭据!”说罢,眼圈儿湿润了。

    高峻知道,以文成公主这样的身份,若非吐蕃败乱公主无家可归,或是被松赞驱逐,公主是再无机会与父亲见面了。而江夏王贵为亲王,更是没什么机会去吐蕃看女儿——这事关国体。也许自己就是达成这父女两人心愿的最佳人选。

    桌上其他人早已注意到江夏王与高峻又是干杯、又是拍肩低语,而王爷又是一副很动情的样子。但两桌上热闹十分,又听不清二人说些什么,各人都有一丝丝的好奇。

    刘武想,原以为高牧监能说上话的在西州也就是郭大人,这在一般官员看来已是十分难得了。哪知在京中还有个亲王也与高大人如此热络。他见江夏王只顾及着与高峻说话,都顾不上和郭都督两位搭言,不禁很是感慨了一番。

    而郭都督见王爷如此,自认为是李道宗在就污告一事安慰勉励高峻。而高审行更是纳闷,心说高峻一进门时都不认得江夏王,怎么才这么大的一会儿两人就旁若无人起来?

    崔嫣坐在另一桌上正对着高峻这边,她一边与桌上的姐妹们说话,一边时时用眼向高峻这里瞟上一下,她知道这父子俩以前在家时就不对服,担心两人在饭桌上再闹起来。

    但见高峻只与江夏王私聊得火热,都顾不得理会他爹一句,而高审行似乎也不以为意,这倒是令崔嫣大感惊奇。

    从长安来西州这一路上,崔嫣一则害羞、一则身边有孟凡尘和蕾蕾一老一小,她都没能好好地看看高峻。此时偷偷地瞟去,更发现高峻比以前离家之时变得更加魁梧英俊,更比以前那个偷偷解自己衣服的半大小子多了不少的男儿气概。这样边看边想,崔嫣眼中就不觉露出了爱慕之意来。

    柳玉如背对着高峻而坐,发现崔嫣时时瞟向自己的身后,于是装做无意地悄悄回身,一眼看到高峻正与江夏王私语,心中也就明白了崔嫣是在看谁。

    以前高峻曾对柳玉如说过一回崔嫣的事,又见崔嫣一进门,未等人引见就叫高审行父亲,柳玉如心中也就没有多少突兀之感。但仍觉得心里比桌上的醋瓶子还酸,心说等着你的,有外人在此且不理你。等家里没了旁人,一定将你这贼不空过的毛病好好地板上一板。

 第107章 各打算盘

    江夏王李道宗和高审行吃过午饭也不休息,马上回京向皇帝复命,郭孝恪、高峻等人出来相送。全本小说网,HTTPS://。.COm;高审行看崔嫣与柳玉如等人一同站在院门处,本想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话要转达给母亲崔氏。但见她脸上由心的笑意,哪里有一点依依惜别的意思!也许笑容就是她带给母亲崔氏最好的消息了。

    高审行看高峻完全是一副历行公事的样子,更是巴不得他立刻就走。离别在即,高审行对儿子说话的语气也和顺了一些,他看了一眼崔嫣对高峻说,“你也是五品的官员了,行事之前多想想,不能总让家中人为你操心。”高峻点头,知道他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包含着家中长辈的期望。

    江夏王李道宗对高峻道,“贤侄今后有事可直接到江夏王府找我,也可派人带封书信过去。”说罢在高审行诧异的神色中率先朝着大路上驰去,高审行在后边喊道,“王爷,等等我”,一行人去得远了。

    高峻此时才由崔嫣的脸上看出些惜别的意思来,望了大路上发呆。高峻有些好笑,搞不懂这又是哪了一出。柳玉如看到崔嫣的神色,忙招呼众姐妹道,“正好大家凑齐了,不如我们一起去柳中县,为崔妹妹置办些衣物行李。”樊莺首先表示赞同。

    看着她们坐车骑马的走了,高峻笑道,“总算让我清静会儿,自打我一进家门,时时刻刻的都在挨骂,什么时候有过这事!”

    郭都督说,“蒲昌牧只剩下了康国种马二十五对,人都比马多了。王爷临走的时候,明言让我把蒲昌牧也交到你的手里,你是不接手也得接手了。”

    刘武把高峻不在期间王达兄弟征马的事情简单讲了讲,郭都督又说,“事情已经交待给你了,我回西州后马上派人叫蒲昌牧主事的到你这里来报到,至于人员和官员的安置,也要你一并操心。”

    都督说罢要走,高峻极力挽留,郭孝恪说,“其实我到柳中牧来之前,焉耆城内就有一股不好的苗头,有些遗老遗少们蠢蠢欲动……我只把待诏派出去了,眼下柳中牧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也就越发的不放心起那边来。”

    郭孝恪飞身上马,又对高峻道,“贤侄,牧事这一块郭某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管,你就尽力地去办,凡事只要对大唐的牧业有利,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高峻心想自己主持柳中牧以来是做出了一点成绩,牧场也升了等级。但是仔细想想这份成绩之中,又有多少是自已实打实地干出来的?仅郭叔叔就先后两次为柳中牧场注入缴获来的近两千匹军马,虽然与柳中牧抢先盖起了足够的马厩有些关系,但是谁又能否认郭都督对柳中牧的偏心?

    反观自己,不但没有为郭叔叔承担起更多的担子,却为他找了不少的麻烦:自己的身份风波、牧场的大火以及人命案子、污告信事件,更有最近这次军马征调事件,自己干脆就没有柳中牧场,害得郭叔叔放下了前边的军情来亲自处理……

    看郭孝恪还在看着自己,高峻意识到自己刚才走了神。他为让郭都督放心离去,郑重地对郭孝恪点了点头道,“郭叔叔你放心,小侄一定拼了全力去做。”

    郭都督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好,贤侄你有决心,事情就错不了,连江夏王都知道你身边有个女军师呢?”他临走前又道,“有时间好好想一想高兄临走时对你说过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