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480章

大唐马王爷-第48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峻说,天黑了,先在守捉休息一宿,明天一早我们上山去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高让在守捉里留了十人,又亲自带了剩下的二十人、携带着爬山长索同行。高峻率众人沿一条溪道最深的河谷上山。开始时山势舒缓,但越走两边的峡谷越巍峨险峻,有的地方抬头只见一线天色,古木遮蔽,人马只能单骑通过,但气温却越来越让人适意的清爽。

    傍晚时,他们拉着马、攀上最后一段陡峭的山崖,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脚边便是一片明亮的山顶湖泊,湖面如镜,是由四周高山上融化的雪水在这里积蓄而成的。

    但由这里、流向山下守捉方向的湖岸想是不久前刚刚让人加高过,几乎切断了来时山下几条溪水的水源。只在湖面蓄到更高水位的时候,田地城方向才会有更多的水。

    这样看来,是有人故意为之了。

    不远处的湖对岸松涛阵阵,忽然刮过来的一阵山风将隐约的说话声顺风传送过来,但高峪等人却听不懂。

    高峻说这一定是乙吡咄陆部的人,但他也只是凭着以前的记忆,从对方说话的语调上做出的判断,对方说的什么其实他也听不懂。

    不过,庭州来的人当中有个能听懂的,小伙子说那些人说的是吃饭,要开饭了。高峻示意众人就近隐蔽,点手叫过两名护牧队,让他们带了此人到对岸去察看对方虚实。

    高峪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首先就有些紧张,连大气也不敢出。不过他看到,不论是兄弟、还是王达和高让等人都十分镇定,这才慢慢地把狂跳的心平稳下来。

    但是等一名护牧队带着庭州兵回来,听了他们的禀报之后,高峪的心再度狂跳起来。

    湖对岸的森林里有两座木栅营寨,其中一座寨子规模稍小,屯积的是粮草,看样子有几十人把守。

    南边百步远另一座木寨就大多了,但寨栅比这边低,屯的是胡兵,人数一时不能确定,但他们大略地数了数寨内的帐篷顶,有二十多座。

    护牧队员向高大人回禀说,此时这些人正在第一座木寨前的空地上用饭,而且还有从南边更远处赶过来的人也是来用餐的。但他说,南边来的人不像是兵,而是一些工匠。

    高大人说,“这里山南边是焉耆、山北面是古屯城和大唐守捉,都是我们的地盘,怎么乙吡咄陆部的人却偷偷从山顶插入到这里来,看来阿史那欲谷也干旱的要命了!”

    二哥问,“那个同去的护牧队兄弟呢?怎么没回来!”

    高峻替那名先回来的护牧队员答道,“那小子躲在树丛中看馋呢,顺便数数有多少人吃饭。”

    二哥高峪好像并未听回来的护牧队员说另一人在干什么,他甚至以为没回来的人遇到了危险,听了兄弟的话,高峪仍有些将信将疑。

    高峻并不解释,反倒是谷东守捉使高让,低声对高峪道,“那人若是有危险,回来的人一见高大人必会先说这事。他没急着说,当然那位没危险了。”

 第915章 真没多少

    于是高峪耐心等,不到半个时辰,另一人果然伏着身子跑回来向总牧监报告:小寨子木栅两人多高,十分坚固,里面是粮草,五十人把守,伙头军六人。(全本小说网,HTTPS://。)大寨子木栅只有一人来高,里面的胡兵分三拨儿吃的饭,共一百六十二人。另有南边赶过来的石匠六十三人。

    高峪问,“你怎么知道是石匠?”

    年轻的护牧队员道,“因为他们坐下来吃饭前都习惯地拍打衣服,打下来脚底下都是石沫子,手没有一个细嫩的,有人拎的锤子、有人提着钎子、凿子,没有拿锯的、没有拿锄头的,没有拿粪叉的,也没有拿擀面杖和……”

    高大都督伸手就是一巴掌,“敢跟高二老爷耍嘴,”

    高峪却不生气,与这么多的胡人遭遇,人数几乎就是自己这边的三倍,但这个小护牧队还有心思开玩笑,说明他此时镇定的很。

    他连那些胡人的手细不细嫩、拍下来的是石沫子都看得清楚,那得离多近才行!而且人数还数得这样细致、有零有整,年纪轻轻便是个见过大场面的,那自己还担心什么呢。

    庭州长史王达,谷东守捉使高让凑过来,与高峪、几名小头目一起围在高峻身边,几人在树丛中低声商量对策。

    高峻说,天气这样干旱,乙吡咄陆部的阿史那欲谷,日子一定也不好过,他这是悄悄地派人过来抢占水源了。

    他分析说,这两处木寨只算是临时的屯积兵粮之处,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在南面。不出意料的话,那些石匠一定是在这片湖往南边的谷口处建造更坚固的石城。

    王达猜测着道,“要建城,为何不在我们一爬上来的地点建,建在这里岂不是把一整片湖都收入囊中了?”

    高峻道,“这只能表明阿史那欲谷还是有些心虚,想来他也只敢偷偷加高这边的湖岸,把湖水大部分圈去南边。”

    “如果把石城建在王大人你说的这个地方,就摆明要和我们争水了,他还不大敢。而建在稍远的地点,既把守了南去的河源,将来城中驻扎的胡人随时可以跑过来检查,视情况加高或降低这里的湖岸,无形中也就等同于控制了田地城用水,还不致于与我们撕破脸,算盘打的够精啊。”

    王达说,我们应当拿下这里,只是人就有些少了,不知高大人有无把握。实在不行,我派人下去,回庭州搬兵。

    二哥高峪内心里也是与王达一样的想法。

    哪知高峻道,“人家吃饱喝足了躺在里面睡大觉,却让我的人在树林里空着肚子,这怎么行。我们上山就用了一天,等搬兵过来,快了也得一天一夜,如果搬的人多,通过那道峡谷耗时会更多……那时我们山上这些人就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高峪道,“兄弟,那你说我们回去?”

    “不回去,那样的话说不定会留下马脚,或是直接惊动了这些人,会让这些人加强戒备,急了眼的话恐怕变数会更不可琢磨,我们再想上来就难了。”

    有个护牧队说,“高大人,你就下命令吧,这点儿人算个毛!我们知道你一定有办法,就用现有这些人拿下两座木寨。”

    高大人道,“附耳过来,如此这般……”

    入夜,树林中两座木寨中的嘈杂人声渐渐平息下来,灯也只剩下寥寥几盏。风也静了,反使南边传过来的凿石之声更加清晰可闻,那里一定在连夜赶工筑城。

    一支由高峻挑选出来的三十人小队,由他领着,悄然出现在第一座屯积着粮草的木寨之下。

    这其实是西州、庭州以及谷东守捉的不足一百人、在随同西州大都督高峻出巡渠道过程中临时确定下来的一次行动。

    从短短时日,田地城草场水渠几乎突然枯水,以及天山中脉、山顶湖边筑城的胡人人数和赶工态势看,阻断乙吡咄陆部的这次行动一天都不能耽误。

    庭州长史王达和牧草商高峪一起,暂在后边的林中看管这些人的马匹,谷东守捉使高让随同大都督一同行动。

    他们来到粮草木寨的高大栅墙底下,听听里面没有人声活动,高峻抽了乌刀,插入木栅缝隙中上边、下边各来一下,一根水桶粗细的圆木就悄无声息倒了下来,被高峻身边的两个护牧队共同接住、悄悄放倒在身后。

    然后如此这般再来一次,栅墙上就开了一道多半人高的小门儿,三十几人鱼贯钻入……

    高峪在树林里靠着树坐了一会儿,怎么都踏实不下来,寨中有胡人五十,外加伙头军,而高峻只带三十人过去,不知他要怎么夺寨。

    万一再弄出点大动静,前边寨子中的胡兵奔过来支援,那可就跑都跑不掉了。高峪左等那边没什么动静,右等也没有动静,不由得一阵一阵心焦。反倒是王达不时地宽慰他。

    总算有个军士跑过来,对王达和高峪道,“大都督让来知会你们一声,寨子已然得手,都督让你们稍安勿躁,寨中正在做饭,一会儿给送过来!但高大人说,高二爷如果想进寨睡觉,这就可以过去。”

    高峪好奇,随来人赶去寨子,也从寨墙上开出来的门洞钻进去,只见里面人影晃动,寨中的五六名伙头军正被高峻的人看着做饭,灶上火光闪烁也不知掩饰——也掩饰不了,而笼屉上已冒出了热汽。

    而其余五十名胡人一位不少,个个被捆得结实、靠寨墙坐着,六个护牧队人人端着上了弦的连发快弩就把他们看住了。

    五十个人衣衫不整,嘴里面裤头、白布袜子、衬衣塞什么的都有,有的一条裤子的两只裤脚就塞了两个人。

    因为是屯积粮草重地,木寨修得极为坚固,寨子正门也由一根圆木作栓,栅墙里层是一人半高的守兵脚台,站在上边居高临下正好正可露着半个身子防御。

    高峻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对二哥道,“一会儿万一打起来,也只有这寨子里才是最安全的,因而让二哥进来。”

    高峪担心地道,“可寨墙已让你掏了洞。”

    “没事没事,只有我们自己人知道,把断木塞回去胡人是不知道的,万一事情紧急,你还可带人从那里撤离呢。”

    高峪道,“我懂这个,你是要带人在寨外呼应……好!不知要给我留多少人守寨?”

    “连你十八个,二哥你别瞪眼,兄弟人也真没多少啊!”

 第916章 两州大军

    晨曦乍现,署光微吐,最南面那些干了一宿的胡人工匠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像往常一样最先赶过来吃早饭。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而兵寨中的一百几十名胡兵要起来得再晚一些。他们负责看护工地、戒备、实质上一直无所事事。

    但是令这些工匠们不解的是,粮草寨里面没有往常清晨时分冒上去的热汽,也没有那些饭的香味飘出来。就连寨门也死死地关着,寨墙上穿着胡衣的守卫背靠着木垛口,偶尔才动一下,连个正脸儿都不给。

    底下有人用胡话喊了几遍,“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里面同样有个人用胡语答道,“大灶烧塌了膛,正在抢着砌呢,早饭不管了,都忍一顿儿……”

    听了这话,寨外的人骂骂咧咧起来,有人跑上来用脚踢寨门,但终究没什么办法。不久,有监工的胡兵过来,让这些人稍事休息,便再轰赶着他们去干活儿。

    兵寨里已经有人得知了此事,几乎没有人再跑过来搅闹。这些人与那些干了一宿活的工匠们不同,对于伙头军们烧塌了灶膛一事,显得更理解一些。

    有人再去睡回笼觉,有二十人的胡兵集合起来,到南面的筑城工地上去。

    太阳慢慢地从浓密的森林上方露出来、升起来,雾霭也慢慢地散尽。

    粮寨内,高峻给二哥留下了全部的六名护牧队、十名高让手下的谷东守捉的唐军,还有一名由庭州守军中挑出来懂胡语的一人。

    粮寨中的胡人,除了六名伙头军之外,那五十名俘虏已经被高峻转移到寨外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因而寨中敌我都算上也就是二十四人,高峪怎么看心里都空落落的。

    接近正午的时候,湖面上的空气也有些热了,乙吡咄陆部兵寨中有受不住热的十多人,居然脱了衣服跳到湖中冲洗。然后,本该第一拨儿过来吃午饭的工匠和监工们也没过来。

    这些人等不及了,也跑过来问,“灶修好了吗?”

    好半天粮草寨子里才回复,“还差一点点。”

    再过了半个时辰,这些人受不了,又问。粮寨内又回复道,“灶倒是修好了,但锅却不小心打漏了,不过洞倒不大,正在想办法……”寨外又有人开始大骂,慢慢地聚集了几十号人,有人躺、有人卧,更多的人躲在大营里不出来。

    直到中午歪了,寨子里总算飘出了香味,人们盼着寨门大开,又过了阵子,寨门没开,垛口里面却猛然升起来一面庭州府的大旗!

    ……

    丽蓝在交河县等了三天也不见高峻回来,却听从庭州方向过来的人说,庭州好像正在人马调动,是往白扬河方向去的,也不知道那个方向有什么大事。

    丽蓝猜测着高峻多半也可能掺和其中,不然不会三天不见他人影。

    她不准备再等,也挂念着牧场旧村的池子、西村的宅子,于是就自己收拾着、接了父母往牧场村来。

    同样坐卧不宁的还有柳玉如,高峻和二哥带着丽蓝走后,只过了一夜,柳玉如就不大放心了:难道巡个牧草场、接两个人一天时间还不够?

    就这样熬到第三天的中午,婆子才从院子外边进来说,丽蓝的车子到了。

    柳玉如赶忙带着樊莺、李婉清迎出去,只见丽蓝不见高峻,她便问,“丽蓝,高大人呢,怎么不见他?”

    听了丽蓝的回答,再听说庭州方向有人马调动,柳玉如就嘀咕,“会有什么事。”

    她吩咐婆子赶紧备饭,把丽容、丽蓝的两位老人接进来招待,午后就与樊莺、李婉清一起,陪同着丽蓝,与两位老人一道去牧场西村作安置。

    两位老人只是田地城老实巴交的城民,大半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交河县,他们一进高峻的家,以为就到家了,但马上看到迎出来的三个人如花似玉的,这才得知是女婿家。

    于是再找次女丽容,也不在,听说与西州长史去黔州抗旱了,而且那位西州的长史也是女婿家里的夫人,两位老人家再是一阵发自心底的暗叹。

    到了牧场西村,丽蓝发现三天不在,新村子又变了大模样,一排排的院落整齐干净,工役们只是在麻大发的指挥下,在街道上做着最后的修整。

    丽蓝带着她们进了位于西村正中位置的自家院子,柳玉如去车上扶两位老人下来时,恍惚看到丽蓝的车中有一件袍子十分的眼熟。

    一边往屋子里走,柳玉如就在想这件袍子到底是不是高峻的,如果是的话,怎么他袍子回来而人没回?一霎时她头脑里转了好几个来回。

    再从屋子里出来时,丽蓝已经把那件袍子晾到了外边的日头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