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1章 立足
新会城中的混乱由东城向全城迅速蔓延,震虏营的大开杀戒更让城中的百姓惨遭无妄之灾。混乱中,那些刚刚加入太平军的降兵凭着对城中地形的熟识开始趁火打劫,除他们之外,更有清军的散兵游勇也在混水摸鱼,到处都是杀人的、勒索的、放火的。
城中的混乱在周士相进城后得到遏制,当发现震虏营正在对城中平民进行屠杀时,周士相立即派人召回葛正,命令他的震虏营即刻接手四门防务,不得再在城中行动。
不过饶是周士相的反应迅速,也挽救不了已被震虏营杀害的上千百姓性命,这让他事后很是自责。说到底,这具身体的主人是地地道道的新会人,城中的这些从清军口中捡回性命的百姓也都是他周士相实实在在的乡亲,甚至其中可能都有沾亲带故的,可是他周士相作为新会城的征服者却夺去了他们的性命,这让他深深的自责,同时也意识到降兵过多的加入固然加强了太平军的实力,但同时也让太平军的军纪更加败坏,毕竟这些降兵都是些老兵油子,杀人抢劫对他们而言乃是家常便饭,指望他们立时能够为太平军的军纪所约束几乎不可能。
以流寇的裹挟方式壮大自身实力是周士相为太平军亲手选定的发展模式,但这不意味着他真的要将太平军打造成流寇式的队伍,尤其是不能接受他一手打造的军队成为屠城的凶手,若太平军每攻占一地都要对百姓进行屠杀,这和清军又有什么区别,又何以王师身份自居,更休提能够稳固根基,获得广东百姓的支持了。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周士相虽然不敢奢望能得天下,但却绝不愿失去民心,在清廷已经占领大半个中国的情况下,百姓的支持度对于严格来说还属一棵幼苗的太平军而言实在是最重要不过的事情。
太平军绝不能成为流寇式的队伍,也绝不能成为屠杀同胞的刽子手!
将葛正骂得狗血淋头后,周士相命令进城的雄威营和虎捷营接手对城中残余清军的围剿及追捕任务,近卫营则开始在太平军已控制的地盘进行军管。
虽说雄威营、虎捷营、近卫营在进城之后也有一些不良事迹,但相较震虏营却是好得太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三个营头的绿营降兵并不多,多是从罗定始就参加太平军的青壮,也多是穷苦人家出身,因此在入城后,他们没有如同震虏营一样大开杀戒,而是还能有效的遵守军官的命令,对百姓没有妄动刀剑。
近卫营奉命军管后,立即对太平军已经控制的地区进行封锁,主要是封锁街道和巷道,不允许任何人活动,也不许非近卫营的太平军在这些地方抢劫放火。
秃子蒋和作为近卫营的百户,虽说和满脸横肉的葛正一样也是正宗土匪出身,不过和前者一旦杀得眼红就什么也不管的性子相比,后者的觉悟高得太多,自制力也强得太多,至少在周士相的命令传到后,他第一时间就率部执行了军令,而不是放任部下在城中胡作非为。
雄威营和虎捷营接手对残余清军的搜剿后,很快就在新会城中展开逐街逐巷的搜捕,这种如地毯式的搜捕工作,让那些妄想躲藏在民居中的清军根本无法藏身,他们不是被逼无奈负隅顽抗,就是交出武器投降,有一些脱了兵服的更是被藏身地的百姓直接捆绑押出。
以太平军为主的大规模屠杀在震虏营被调往四门防守后即告结束,余下的虽然也有不多的太平军士兵参与,但更多的就是那些清军的残兵败卒。
获悉新会守将郑国栋已从南门出逃后,周士相没有派兵追击,这些逃出去的清军在他眼中已无关紧要,现在紧要的是彻底稳定新会城的局面,然后迅速将炸塌的城墙重建,他要在这里抵御即将到来的广东清军主力,然后击败他们。
想要在香山县占住脚,前提就必须打击广州的清军主力,使他们无力围剿太平军,如此,太平军才可以安心在香山立足,不然,便是面对广州清军不断打击,在此情形下,立足恐怕就是奢望。
既然必须对广州清军加以一定打击,那么选择在香山和清军进行小规模战斗或游击战斗,那么就不如利用已被夺取的新会城消耗广州清军的实力,将新会变成如凡尔登一样的绞肉机,将尚可喜和耿继茂连同广东总督李率泰的标营血流干,如此,南下香山才不虞会被清军主力围剿。
再者,周士相并不想放弃新会城,新会作为广州的南大门有着独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控制新会就等于在广州眼皮底下安下一根钉子,更可以将香山和粤西连成一片,便于同雷、廉、高三州明军联系。
孤军作战从来不是周士相所期望的,他更多的是想借助广东境内残余明军一同对清军进行压制,因此保留新会并控制它就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至少,控制新会城可以鼓舞西面明军,打击清军士气,也可以让太平军有进退余地,若香山真的无法立足,太平军也可以从新会往粤西撤退,而不是被重新夺回新会的清军围死在香山县。
。。。。。。。。。
前天岳父三周年上坟时,老婆骑电瓶车摔跤流产,原因是道路被承包田地的弄得一塌糊涂,今天信访解决,赔了一万元给我(效率还算快),明天带她上市里清宫。骨头现在房子仍然没有拆,不过今天有干部联系,想让我拆掉,看情况吧,在这也撑了三年了,实在不行还是签了吧,估计多多少少也能多给三两万吧,虽说只给我房子评了九万元(非商业拆迁,连同宅基地一起算)。撑不住了,现在这片各方面硬件条件都不行,考虑儿子将来念书,我还是退一步吧,马后天找他们谈谈吧。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2章 报讯
“让我进去,我要见总督大人,我要见总督大人!”
午后还未有多久,原南明绍武帝行宫改建而成的满清广东总督府辕门前就冲过来一帮骑马的士兵,为首一人从马上跳下后,不顾腿上的伤势就直往辕门内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叫喊,脸上神情十分焦急,恨不得一下就飞到广东总督李率泰面前。
五月的广东本就闷热,这大正午的太阳又毒,按规矩,这点无论什么官员求见总督大人都是一概不见的,因为从北方来的总督大人还不太适应南方的天气,午后无论如何都是要小睡一会的,不然这一下午就没有精神。这会除非是平南王和靖南王二位王爷前来,否则总督大人是一概不见客,也不办公务的。
因知道总督大人这规矩,故而不管是总督府的幕僚书吏还是值守的卫兵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放人进去,免得扰了总督大人休息。这冷不丁突然来了一个要往总督府冲的军官,还大叫大喊的,顿时就让辕门前的一众卫兵愣住,随即赶紧冲了上去,看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在总督府前如此狂妄!
冲上来一看,一众总督府卫兵却都是一怔,原来那帮骑马过来的都是绿营的兵,那往辕门内冲的是一个参将,但不知为何,这参将腿上有血迹,看样子是受了伤。再一听这参将嘴里叫着有十万火急军情要报,一众卫兵不由犹豫起来,不知是不是应该放此人进去。
卫兵们正犹豫时,总督府内一个书办气冲冲的从二门冲了出来:总督大人正在午休,哪个混蛋王八羔子敢这样在外面大喊大叫的,这要是惊了总督大人还了得!
“什么人敢在总督衙门前喧哗,你们还不快把他给拿下!”
宰相门前七品官,广东总督虽然不是宰相,但也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更何况现任总督李率泰的夫人还是当年太祖皇帝亲赐的宗室女,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平南王和靖南王见了都不能端架子,这等威势之下,虽只是总督府内一个小小书办,可这书办的心气和架子也不比宰相府的下人差。虽一眼看出要闯总督府的是个绿营参将,可这书办还是将手一挥,要卫兵们将这人先拿下,不管你是什么官,这节骨眼上也不能让你扰了总督大人清休!?
有书办的命令,卫兵们自然不再迟疑,当下就冲上前拿人。
郑国栋好不容易从新会城逃出来,一路上又害怕太平军追敢,不敢走东面的官道,而是从西面的谭江绕了一圈,结果路上却撞上一股明军残兵,一番厮杀下来,跟着的亲兵折了七八个,自个腿上也挨了一刀。
为了赶回广州报讯,郑国栋这一路上也不知是吃了多少苦,腿上的伤势更是一点也不顾上,好不容易到了总督府外,他哪里又顾得上什么规矩,只想赶紧求见总督大人,将太平军夺了新会城之事禀报,请总督大人赶紧调兵夺回新会城。
军情十万火急,可这总督府外的一帮人却不让自己进去,那书办还要卫兵拿下自己,郑国栋心里急得大骂这书办混蛋,在那气得直嚷嚷:“我有十万火急军情要报于总督大人,尔等速速让开,休要误了大事!”
“什么大事!天大的事也不能这个时候进!”
书办可不理会郑国栋,甭管什么事,就是天塌下来也得按规矩来,不然人人都要这般冲进总督府来大喊大叫的,还要不要体统了!要不要规矩了!你要真是有十万火急军情另说,要是为芝麻狗屁大的事惊动总督大人,这事后的黑锅谁来背?今儿个当值的可是自己,这要是总督大人一个不高兴,自己可就要倒血霉了!
“妈的,快给老子让开!”
看这书办架势就是不让自己进去,郑国栋急眼了,一把推开要拿他的卫兵,那书办见状也急了:嘿,这还来个愣的!
“都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他给我拿下!”
“喳!”
卫兵们闻令忙上前要抓住郑国栋,郑国栋腿上有伤,又筋疲力尽,换在平时,这几个总督府的卫兵如何放在他眼里,但这会却是禁不住他们几个,被硬生生的拖住就往外抱。郑国栋的一帮亲兵见了不由也是急了,可却不敢上前替参将大人打发那帮卫兵,这里毕竟是广东总督府衙门,郑国栋敢闯,他们可不敢。。
“总督大人,我是新会郑国栋,我有重要军情要报!…”
郑国栋情急之下只好扯开嗓子对着总督储内大吼起来,吓得那书办赶紧叫亲兵把他嘴巴给捂上。
“谁在外面?”
正在总督府后午休的广东总督李率泰被外面传来的动静一下惊醒,顿时有些微怒,朝外问了句:“谁在前面大呼小叫的?”
一直伺候在外的两个李率泰从北京带过来的包衣忙回道:“回大人,是新会来的郑国栋,说是有什么重要军情要向王爷汇报,现被前头给拦着。”
听了包衣的回话,李率泰眉头一皱,郑国栋不在新会呆着,怎么跑广州来了?什么重要军情?难道新会城丢了?
想到此处,李率泰立时一惊,赶紧吩咐外面道:“把人带过来。”走到茶桌上端起凉茶喝了一口,顿觉心中一片舒坦,瞥眼看见桌上还放着的北京使人送来的公文,不禁凝眉起来,坐到凳上轻叩起手指,寻思该如何给北京回信。
听到总督大人要见人,值房书办忙令卫兵将郑国栋松开,领着他进了总督府,一路上心下颇是忐忑,不知总督大人会不会因此事而轻看自己。
李率泰可没这书办心思,只惦记着新会城,一见到李率泰,他就“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泣不成声禀道:“总督大人,末将无能,新会城丢了!”
“什么?新会城丢了!”
闻听这话,李率泰霍的一声一跃而起,急道:“贼人何时攻陷新会!”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3章 二藩
新会丢陷的消息让李率泰难掩心中惊惧,三天前郑国栋使人向广州快马告急,当时就让这位总督大人吃了一惊,不过这一吃惊不是为贼兵逼近新会而惊,而是为平南藩下右翼总兵官吴进忠身死而惊。
总督大人虽对平南和靖南二藩多有抵触,甚至不满,但却清楚知道二王是清廷控制广东的关键,一旦广东发生战事,限于地理因素,清廷无法在第一时间向广东派出满汉八旗,因此只能依靠二藩,而二藩所依靠的却是麾下的数千汉军旗将士。若是二藩无法稳定广东局面,这便意味着广东从此不再为大清所有,想要再次拿下广东,便需付出更大的伤亡,这是清廷万万不能接受的。当初李成栋的反正可是让南方数省为之变色,清廷上下为之失声的。
实在讲,总督大人对二藩是又喜又恨,喜得是有二藩在,有二藩手下那几千汉军旗在,广东便不虞有丢的危险,他这总督做得不用怕掉脑袋;恨得却是正因二藩在广东的存在才让他这广东总督做得毫无滋味,眼下南明未灭,朝廷对二藩依赖甚重,需要借重他们的力量对抗明军,故而不可能对二藩有太多限制,削弱他们的军政权力,更早早就有了定藩的念头,一旦永镇成真,广东更没有他总督大人什么事了。
虽然李率泰不断向清廷进言,但是清廷除了在小节上面支持他外,大的方面仍是没有动作,他这总督做得是有名无实,除了标下的督营,广东绿营的大半都是听二藩的而不是听他总督大人的,各地的税赋也多半是解入二藩充为军饷,而不归他总督衙门藩库所有。没有军权,也没有财权,连官员任命都不能尽操己手,可想李率泰是有多么的恨二藩。
恨归恨,李率泰却也不是什么二世祖,妻子是宗室不假,但他发迹靠得不是妻子,而是实在凭自己的本事,因此对于现状他就是有一万个不满,在南明还没有彻底消灭前,他也知道时务为重,尽量不与二藩直接冲突,对二藩的要求也是多予满足。军事上面更是全力支持二藩,总督府并不指手划脚,也不暗中拖后腿,如此一来,倒让广东局面向着对清廷有利的方向转变。年初广州府辖绿营对香山境内南明兵马的围剿便得到了二藩的支持,从而拔掉了眼皮底下的钉子,让香山县完全为清军所有,进一步缩小了南明军队的活动范围,只待水师训练完毕,清军便能彻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