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汉末年-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风龙哈哈大笑,道:“我派以梅花拳法名震天下,却并非是叫梅花拳派。”不等郭斌道歉,震动着花白的胡须继续道:“老夫这一派学的是梅花拳,梅花拳也叫梅花桩,是干支五势梅花桩的简称,属昆仑一派。”说着花白的胡须不住地抖动,面色骄矜,显然极是以此为傲。
郭斌却是听得心中一惊:“真的假的?昆仑派?那不是应该在昆仑山吗?怎么到冀州来了?”
关风龙何等人物,哪里看不出郭斌的疑惑,当下也不气恼,笑着道:“潜阳可知道,我这昆仑派的昆仑二字,是什么意思吗?”
张飞忍不住插嘴道:“还能有什么意思,不是昆仑山还能是什么?”
郭斌忙喝到:“翼德,不得对关老前辈无礼!”
张飞方诺诺称是,摸着后脑勺不再说话了。
关风龙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暗暗赞许:“没想到这个郭潜阳如此厉害。这个黑脸汉子一看便是外家功夫练到极处的高手,却给他一瞪眼,一句话便训得仿佛挨了揍的猫狗一般,看来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当下笑着道:“无妨,这位小友心直口快,性格颇与我相合,不知道怎么称呼?”
郭斌听了,知道关风龙对张飞另眼相待,心中大喜,忙起身道:“此是晚辈下属,现于军中任司马,是幽州涿郡人氏。姓张名飞字翼德,关老前辈若是能有以教他,那是他的福分。”随即转身对张飞道:“翼德,还不快来拜见关老前辈!”
张飞虽未曾与其交手,却并非痴傻,自然知道关风龙的厉害,见郭斌如此,忙上前施礼道:“张翼德拜见关老前辈。”
只见关风龙身手往张飞肩膀上拍了拍,示意他起身,方继续道:“昆仑派却并非是因处于昆仑山而得名。”
郭斌心中大奇,暗道:“前世多少小说都说昆仑派就在昆仑山?那些修真成仙的小说里,能够御剑飞行的帅得不要不要的主角们,不都是昆仑派的?现在竟然说昆仑派却并非是因昆仑山得名?”
当下发问道:“敢问前辈,那贵派是因何得名呢?”
关风龙抚着长髯,悠然道:“周昭二十五年,古佛生焉,居伯阳之后,占仲尼之前。这古佛,说的便是我派的创派祖师,复姓东方,讳离,化名云磐。住在西域天磐云程孝县清静宫玄金殿,便是在昆仑山一带。他创造了两种拳:一为“八卦”,一为“梅花”。其中,八卦为行路拳,梅花为看家拳。有“出门合八卦”,“回家踏梅花”、“东昆仑八卦神掌,西昆仑梅花神拳”之说。然而,本派之名,却并非因昆仑山而来。”
郭斌奇道:“哦?敢问前辈,那却是因何而来呢?”
关风龙问郭斌道:“你可知道何为昆仑?”见郭斌一脸茫然,接着道:“《玉纬经》云:五脏有八卦大神宿卫。太一八使者主八节日。八卦合太一为九宫。八卦外有十二楼,楼为喉咙也。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
张飞茫然道:“什么意思?”
郭斌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又哪里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他这点儿半吊子文言文水平,还是多亏了郭大傻当初在郭家族学里日复一日地发呆,他哪里又知道什么《玉纬经》了?
关风龙道:“昆仑乃脐之别名。”
郭斌不解,道:“人人皆有肚脐,那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关风龙道:“所谓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相参也。”
郭斌顿时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明白过来。关风龙所说,便是道家一直所主张的天人合一学说。
简单说来,便是宇宙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人有五官四肢,天地也有五官四肢,那么人有肚脐,天地自然也有肚脐。道家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郭斌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对这些封建糟粕本是嗤之以鼻的。可自从自己极为不合常理地穿越到了汉朝,则不免引起其价值观的变化。
说我国古人的许多观点是迷信,可多少神话传说是可以用科学解释得通的?所谓的千里眼、顺风耳,在没有电视、电话的年代,可不就是神话吗?在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定律,并用它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之后,人们便将其当做这个世界最高的真理。可当相对论被提出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人们,难道不会觉得他们太幼稚吗?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如今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谁也不知道十年后的我们看如今的我们时,会怎样自嘲地称自己为傻缺。想想八十年代的计算机吧,巨型机的标准为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以上,字长达64位,主存储器的容量达416兆字节。
不知道你看到“主存储器的容量达416兆字节”的字眼会有何感想。呵呵,如今,便是稍微说得过去的单机游戏都有几十个g啊!
所以,郭斌倒是觉得,我国的古人是极为神秘的,他们或许真的看到过史前文明,或者说得科幻一点的话,是外星人。因为在我国古籍中,存在着许多看似巧合的记载。就拿西王母的身份来说吧,竟有人认为所谓的西王母便是埃及艳后。这无疑是极为大胆的猜想,可若是仔细解读一下的话,却发现并非绝无可能之事。
只看西王母的模样,《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你能联想到什么?人首豹身?又或者说是“狮身人面”?所谓“蓬发”指的是蓬松散乱的头发,那么“戴胜”又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种鸟,而且是以色列的国鸟。在如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你可以极为简单地查找到“戴胜”鸟的图片。
而至于书中所描写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则更是巧合得令人吃惊,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就在郭斌心中对于这种“封建迷信”的态度犹豫不决的时候,关风龙继续说道:“脐者,属神阙穴,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顿了顿,关风龙问道:“而天之脐,潜阳知道是哪里吗?”
郭斌一片迷惘。
“齐所以为齐者,以其有天齐渊也。其中神异,如天之腹脐也。”关风龙继续道。
齐,与脐通假;天齐,即天之肚脐、天之中心之意。故渊以天之脐得名,而渊周围之地、后建之国均以渊名名之曰齐也,即所谓“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
“昆仑者,仿若人身之神阙,犹似天之脐也。”关风龙一语惊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 军情
直到回到广宗城外的官军大营,郭斌亦未能够从关风龙所说的“昆仑”的含义中挣脱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不过他也知晓了梅花拳的由来和历史,知道梅花拳一派可谓穿越中国历史的,极为源远流长的一派武学。
她非但是增强体质、学习技击技巧的一门拳法,更是融合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之思想理念,是我们的祖先“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之遗轨,也是融化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思维方式。后世无数种拳术,无不是以梅花拳为根基演化而来。
然而,郭斌带着这种朝圣般的崇敬之情回到大营后,方记起来,他竟忘了问关于拿下广宗城的事情。只是关风龙邀请他三日后酉时,再到后马庄一聚。
皇甫嵩北上接管官军的指挥大权,因为长社城外的一场大胜,被封为都乡侯,此时正是志得意满,声望极隆之时。携此大胜之功,前来接管北路军的皇甫嵩,没有费多少手脚便成功接管了大权。然而此时却只能再将广宗城围困起来,要想决战,却是万万不能的。
他初来北路,虽带了不少能征惯战的手下,却是立足未稳,只是掌控这四万五千人的官军便要费不少手脚。况且当初董卓屡战屡败,黄巾军既乘势突围了许多出来,官军人数又折损不少,军中士气大沮。因此皇甫嵩若是想要与城内黄巾决战,不仅要完成对这四万五千官军的绝对掌控,提振官军的士气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番折腾,恐怕得一两个月之后了。
跟随皇甫嵩北上的,只有近千人的亲卫部队和一干幕府成员。这个亲卫的数量虽然已经算是超出编制极多,可毕竟皇甫嵩身为三军主帅,又是在卢植被问罪的关键时刻,可谓天下之安危系于一身,其人身安全之重要毋庸置疑。
再加上皇甫嵩前来接任,总不能孤身赴任。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是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极具讽刺意味。可是这种现象在古代是极为普遍的,也是极为必要的。
就拿皇甫嵩的例子来说,他此次升任北路军主帅,总不可能事必躬亲吧?便是现在的乡长、县长还必须要配备秘书班子,更不要说直接指挥几万大军作战,后勤部队甚至可能涉及到几十万人的官军主将了。
就说粮草问题吧。运粮的路线需要安排吧?粮草交接需要自己人看着吧?运送粮草的队伍需要派兵保护吧?运粮队人挑马驮,需要计算其口粮吧?运粮队沿途的所过州县,需要提前打好招呼吧?粮草到了大营,需要点算入库吧?每日大军两餐饭,需要安排民夫取粮、做饭吧?几万大军,大营连绵十几里长,大家吃饭不可能聚集在一起吧?由各部队军官领取军粮,需要计算粮券数量吧?再加上几万大军的粮草,需要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如此海量的粮食怎么可能一次性运送完毕放在粮仓中等着领取?因此上述这些工作是需要经常进行的。
这还只是粮草问题,而大军器械的分发,各营的联络、巡逻,口令的变更,营寨的加固和维修,哪一项不需要自己人看着?
别看这只是一件件看似不重要而琐碎的小事,可只要哪一环出了问题,便有可能引发几万大军的集体崩盘。
还是说粮草,如果点算粮草的不是主将的自己人,那么运送粮草的军官与点算之人克扣一点军粮分了,多报一点路上的损耗,主将势必要增加自后方运送粮草的频率。而一旦事发,克扣军粮之人固然难逃罪责,身为主将也负有极重要之责任。日后立身朝堂,这些很可能便会成为对手攻击自己的借口。
若这个是长远的损伤,并非燃眉之急,那么分发军粮的吏员若是以次充好,将掺了沙子乃至腐坏的粮食分发给各营,则必会引起军士的不满。将责任都归在主将身上是必然的,这必将损害主将的威信,造成军令执行不力。这样的隐患,便极易在激烈的战斗中爆发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损失便不可预估了。再严重一点儿,士兵吃不饱,引发军乱乃至炸营,这责任便是贵为左中郎将的皇甫嵩亦承担不了。死罪或可免去,活罪却是难逃。
因此,大军主帅这个位子,并非是谁都可以坐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在军中一点资历都没有的人可以胜任的。这个职位不仅需要作为三军主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许多看不见的软实力更是极为重要。
所谓的软实力,指的是什么呢?在此时而言,是人脉。
作为三军主帅,你手下必须要有一批极能干的人供你驱使。在这个时代的话,你要有门生故吏。因为这些人基本是与你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他们起码不会起坏心害你,所以你基本是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军中的工作,许多极为重要的职位,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比如算数和记账。
而你的这些手下若全是些只懂得羽扇纶巾、扮帅耍酷的“文士”,是难以胜任这许多工作的,盖因许多繁琐而繁重的工作恰恰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这些人必须熟悉军中事务,在军中若敢以外行领导内行,那便预示着死期不远了。
所以说,历朝历代,但凡是临危受命的三军主帅,总要有说得过去的军中履历。不仅是懂得兵法,不会中了敌方的诡计,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了解军中情弊,在作战时便会少犯许多低级错误;能有人为你分担军中繁重的工作,便不会被下面的人蒙蔽;能有人帮助你掌控军队,便不会出现将令不行的尴尬。
也因此,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但凡是到了一定的级别和职务,朝廷都会允许你自己任命属官。而这些属官,就是你的“故吏”,他们会成为你们在任上最值得信任之人。而这些“故吏”的来源,自然不会是在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就是的。这时,同乡、门生、亲戚、朋友等便会成为最主要的属官来援。
这些人有的毛遂自荐,有的受亲友举荐,若事情并非极为紧急,于不紧要的位置安排几个人,当做人情,也是世所常有。而这些属官虽来源各异,却肯定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职位不高,有的是白身,有的直接便是二世祖。而一旦得任高官的属吏,可谓是飞上枝头做了凤凰,这看在许多人眼中,便成了典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而像皇甫嵩此时的情况,新近接手北路大军,新的吏员虽已到任,却还需要人员的磨合,需要完全了解自己所负责的事务,需要思考自己工作的运行和人员的熟悉,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正是这段时间,许多人新到任,人头不熟悉,往往在史书上便会被描述为“军心不稳”。
其实所谓的“军心不稳”,许多时候指的便是这种人事问题。大军更换主帅,会造成军心不稳;大军遭遇败仗,军中伤亡惨重,也会造成军心不稳。造成军心不稳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可其恶果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大军将“难堪一战”。
因此自古以来,临阵换将便是军中大忌。若是新任的主将不靠谱的话,像董卓这样,急于求成,便会导致大军惨败;而若是新任的主将靠谱的话,像皇甫嵩这样,稳扎稳打,也会花费至少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