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40章

重生东汉末年-第40章

小说: 重生东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斌一边前冲,一边高声叫道:“前方可是袁本初?阳翟郭潜阳前来相助!”

    山上众人剧斗之中,耳中充斥着呼和叫喊声。可是郭斌此语,仿佛便在耳边说的一般,声音虽不甚大,却异常清晰,当下心中俱是一惊。

    郭斌以五禽戏独有运气用力之法挥动玄龙枪,再也没有以前窒滞沉重之感。百十斤重的玄龙枪舞将起来,试图阻挡之人不是兵器脱手,便是筋断骨折。因此,郭斌这一路上来,竟是如入无人之境,借着马力一路横趟而来;较之赵云以轻灵见长的亮银枪更具威慑力。

    而赵云则是舞动亮银枪,将近两丈的长杆大枪舞出重重枪影将前后左右均护得滴水不漏,有敢上去搭手的,被赵云亮银枪一搭,顺势上撩,若不撒手,轻则一条手臂,重则性命难保。故,初时还有人欲上前拦阻,见赵云威猛无俦,便均不敢上前了。

    袁绍正焦头烂额间,忽听得山下郭斌前来相助,顿时一跃而起,兴奋异常地对手下吼道:“援军已至,诸君向前!”

    众人见山下一黑一白两骑旋风般往山上冲来,一个似遨游天际的闪电,长枪或点或戳,迅捷凌厉;另一个却如出海的蛟龙,玄色长枪猛抡猛打,凶恶威猛。两骑却一样的行动迅捷,似两条劈过麦浪的长刀,所过之处纷纷退避。

    山上众人见援军如此威猛,均士气大振,原本摇摇欲坠的阵线也稳固下来。

    这时,袁绍身边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少年神色兴奋地问道:“此是何人,竟如此威猛绝伦?”

    袁绍哈哈笑道:“这便是阳翟郭潜阳,此番吾等无忧矣!”

    那少年惊道:“他便是郭潜阳?怪不得敢与天子兄弟相称,就连张让也不放在眼中。如此豪雄,又岂能与凡人等同?”

    袁绍听得心中高兴,哈哈大笑。

    一旁的王越见郭斌武艺竟进境若斯,心中则又是震惊又是佩服,一颗石头也总算落了地。再看与郭斌同来的那人,银枪白马,威猛无伦,心中佩服,暗道:“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人物。”

    太平道高手欲待前去阻击二人,奈何四周全是自己人,反而难以行动,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二人策马破阵而去。

    郭斌带着董杏儿来到阵前,早有人推开马车,容他二人过了,方又将其堵住。见赵云几乎是同时破阵而入,郭斌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

    当下跃下马来,大步向前,口中道:“本初兄何在?”

    袁绍哈哈大笑着迎了上来,拉着郭斌的胳膊道:“潜阳,你可算到了。”

    说着闪身到一旁,指着身后那十来岁的少年道:“来,为兄给你引荐,这位便是当今天子的长子,此次为兄南下阳翟,便是为了护卫皇长子而来。”

    郭斌闻言一惊,暗道:“原来是刘辨来了,怪不得袁绍一直神神秘秘的,既用暗语提醒,却又遮遮掩掩地不肯明说。可是这刘辨不好好地在东宫读书,做他的皇子,来阳翟干嘛?”

    这些都是转瞬间从脑中掠过,面上则是诚惶诚恐地道:“微臣伏龙亭侯,阳翟县令郭斌,拜见大皇子。”因刘辨年幼,尚无封爵,故郭斌只能称其为“大皇子”。

    刘辨却并无怯懦畏惧之色,大大方方地扶住郭斌道:“伏龙亭侯甲胄在身,不必多礼。”说着眼露热切,道:“早听说伏龙亭侯文武双全,威震京师,今日一见,方知盛名之下固无虚士,公之武勇,不下古之恶来。”说着看向赵云,道:“这位将军,穿阵破敌如入无人之境,不知如何称呼?”

    郭斌连忙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鄙师兄,常山真定人氏,忠勇无双,更在郭斌之上。”

    当下刘辨对赵云又是好一番慰勉,二人只能连连逊谢不已。

    身在官场就是这么麻烦,郭斌这最嫌麻烦的性子,也不得不按捺下性子来,虚与委蛇一番。

    一番客套后,郭斌问袁绍情况,袁绍道:“为兄此来,共有五百甲士,皆羽林精锐;另,为兄随行的家将约百人。临战之际,多亏王越公子奋死拼杀,方能在此立住阵脚,以待援军。”

    直到现在,郭斌方有时间看向浑身是血的王越。却见他浑身是血,不复当初风流倜傥,潇洒骚包的剑客形象。虽强自撑着,目中神色却不再是当初顾盼自雄,自信满满的样子。看他微微抖动地双手,便知道他久战脱力,要想再战,恐怕难能。

    当下郭斌看着王越,点点头,道:“王兄辛苦,下面的就交给我好了。”

    王越看着郭斌,点点头,没有说话。

    郭斌对董杏儿道:“杏儿,快为本初兄与王兄包扎伤口。”

    这时董杏儿方冒出来,对郭斌扮了个鬼脸,拿了药箱去了。郭斌知道大战之下必有死伤,带董杏儿上山正可减少伤亡。

    王越却看得一呆,过了半晌,方屁颠屁颠地跟在董杏儿身后,往营中走去。

    袁绍则将郭斌拉到一旁,问他道:“潜阳可知山下这些,是什么人么?”

    郭斌沉声道:“若我所料不错,当是太平道。”

    袁绍惊道:“什么?竟是太平道?他们怎么如此大胆,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截杀皇子?”

    郭斌正欲答话,却听山下众人一起鼓噪前进,又一次发起了攻势。

    当下不及再聊,郭斌见袁绍身上无伤,便道:“本初兄身上若无伤势,便请继续指挥军士,稳住阵脚。我这便去搦战对方主将,以期拖延时间。只要拖得个把时辰,云长所率援军必能赶到!”

    袁绍大喜,道:“如此甚好。”扭身传令去了。

    过不片刻,羽林军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众人知晓援军片刻即至,士气大振!袁绍身为名门之后,无论见识还是修养,都颇有可取之处。

    郭斌见众羽林军不复之前低头垂胸的样子,心中大定,对袁绍鼓舞士气的本事很是佩服。

    当下与赵云上马往战阵处行去。

    二人一路行来,众羽林卫士纷纷问好致礼。郭斌与赵云以各自的勇武,在短短的时间内,于一种羽林卫士心中树立起了光辉的形象。

    威信有时候并不是从你的职位来的,最重要的还是本身的能力。

    郭斌与赵云,一个是县令,一个是县尉,若是在京中,这些眼高于顶的羽林军如何会将这两人瞧在眼中?可是二人在众人均危如累卵,垂死挣扎之际,如神佛降世般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看得众人目眩神驰之际,心中不由升起无尽的崇拜。现在这个状况下,郭斌指挥他们作战定是人人奋发,士气如虹。

    其实,这些羽林军也是无奈。

    本以为皇子出巡地方,不仅能出京逛逛,还少不得收点儿孝敬,正是人人争抢的好差事。谁又会想到,光天化日之下,竟遭逢强人围攻,生死难测?若是不能护得大皇子周全,回京之后,少不得杀头之祸。于是人人奋起,个个争先,士气大振!

 第六十章 内情

    见羽林军诸人个个奋勇,郭斌心中大定。(全本小说网,https://。)所谓“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如今近五百个披坚执锐的羽林精锐奋力死战,即便对面的太平道个个是武林中的成名人物,一时间亦奈何他们不得。

    其实,要说这些武林高手,对上士兵的时候,一个对一个那是手到擒来,对上两三个也不在话下。可是若对上训练有素,懂得配合的精锐,五个士兵可以将五个江湖侠士打得落荒而逃。

    如今近千人的混战,虽然这些没见过血的羽林精锐尚没有经历过,可这太平道高手们又何尝有什么经验?羽林精锐虽然缺乏战斗经验,但是一来懂得配合,二来甲坚剑利,江湖人士的棍棒打在身上,除了能将他们镇退,其他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兼且羽林精锐乃是采取守势,一个个举着大盾,站在辎重车后面尽力防御,岂是能让人轻易突破的?

    故目前只有手段极为高强的太平道人方能对他们造成实质性伤害,其他的众人对羽林精锐造成的伤害很是有限。甲坚兵利,这也是强大的汉朝军队能以一敌五打败匈奴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所以形势紧张,乃是太平道突袭之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造成十几人的重伤,在一众羽林精锐心中形成了极大的震慑。

    太平道中领头的见一时间难以突破阵线,心中愈发焦躁。要知道,这光天化日截杀皇子,可是要族诛的,这也是他瞒着手下人真相的原因。虽然他们早就下定决心要起义反汉,可现在毕竟尚未发动,若引起朝廷警觉,或者引来大军围剿,那麻烦可就大了。

    当下,那领头的与诸人一商议,便决定擒贼先擒王。于是找了几个武艺超群的太平道人,借着外围抢攻的掩护,突然往阵线出发动强攻。

    袁绍的一众家将此时已分散在各处,专门对付欲强行突入的太平道高手,而郭斌与赵云见如此情况,知道即便出声搦战,恐怕亦没人理会,便充作救火队员,奔走于阵线各处。此时太平道众人一加劲,十几个高手分散进击,很是轻易地便跃进场中。

    见有人突入,袁家一众门客纷纷围了上去。

    可是太平道此次前来的全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哪个人站出来跺跺脚,江湖上不得抖上一抖?岂是袁家的这些家丁护院能打过的?

    只是越过阵线的也就十几个人,家丁庄客胜在人多,又都有点儿武功底子,十个人打一个,还是勉强将阵脚稳住了。只是有三个人武功实在太高,一众袁家门客实在是抵挡不住,便分别有郭斌和赵云上前分别接下来一个。另外一个武功略低一点的,则由董杏儿带着十几个宾客围了上去。

    最初众人见董杏儿娇滴滴的一个俏女娃,竟敢跟在郭斌后面闯营入阵,心中佩服其胆子不小的同时,也暗自惊异,这个女娃娃来干嘛的?

    后来见她给王越包扎伤口,才恍然道:原来是个郎中。

    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女娃娃,竟然能挡住对面太平道绝顶高手的进攻。虽然在十几个门客的帮助下,抵挡得稍显吃力,可是她竟能凭借高明的身法屡屡避开对方攻来的拳头,便仿佛风中秋叶一般,毫不着力。

    当下,没人再敢小瞧董杏儿,一众宾客很是自觉地在一旁骚扰那太平道高手,使其很难集中精神,全力对付董杏儿。

    郭斌见阵营稳住,有看董杏儿短时间内应该应付自如,心中稍安。

    看向对面的太平道高手,只见他身量颇高,骨瘦如柴,皮肤黝黑,双手粗大而粗糙,仿佛老农一般。只双目中神光乍现,使人一见而顿生敬畏之心。他底盘稳健,只缓缓走来,便与人绝大的威压。

    郭斌一看此人,便知遇上了高手。这种威压,他只在面对青袍怪客时感受到过。当时那青袍怪客出招时便有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威压,而面前这人,只是缓缓走来,并未出招便觉压力迫人,可见其功力当尚在那青袍怪客之上。

    当下收摄心神,也顾不得去管赵云与董杏儿了,即便全力以赴,亦不知能否撑到援军前来。

    却听那高瘦汉子对郭斌道:“你就是阳翟县令,郭潜阳?”

    郭斌奇道:“不错,正是晚辈,难道前辈识得在下不成?”

    此时,太平道诸人均以黄巾蒙面,故看不到对方的面容。只是,若阳翟县丞贾仁在此,当会一眼认出,此人便是曾去过他宅子的那高个汉子,是太平道中仅次于那个人的存在了。

    郭斌见对方竟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心中惊诧莫名,却乐得与对方聊聊,以拖延时间。

    那人道:“我自然认得你,能将贾仁逼得毫无还手之力,你还是第一个人。”

    郭斌道:“前辈谬赞,难道前辈一直在阳翟县中?只是小子怎么似乎从未见过?”

    那人道:“你不用套我的话,也不用想着拖延时间。该说的我会告诉你,不该说的我自然不会说。”

    郭斌心中苦笑,看来拖延计策失效了,当下双手松松地握着玄龙枪,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人的动作。

    不料,对方却道:“不必如此,有人想要那小皇子的命,我却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更看重的不是一个生于深宫的小小皇子,而是另有其人。”

    郭斌笑道:“前辈看中之人,莫不是在下吧?”

    那人道:“不错!”

    郭斌苦笑,道:“谢前辈谬赞,郭某人却从未觉得自己竟如此重要过。”

    那人哈哈笑道:“你这小子,很有意思。若是大哥在此,定会欢喜得紧的。”

    不理郭斌听到他大哥会喜欢自己后菊花一紧的怪异表情,那人继续道:“有的人看重名位,觉得嫡庶有别,长幼有序,比天下所有的事都重要,我却更看重天下黎民苍生。”

    说着,很是自然地将一直用以蒙面的黄色面巾摘下,露出一张黢黑的瘦脸。只这张脸,简直比流民还要像流民,不仅没有一点肉,而且肤色黝黑,仿佛放在太阳底下不给吃的,曝晒了几天的肉干一般。

    郭斌深明“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见他竟将面罩脱了下来,心中惊异莫名。

    只听那人说道:“总要脱下面罩,方能显出诚意来。想必以你的聪明,早就知道我们是太平道,我们的志向想必你也有所了解,与你救治流民可谓殊途同归。”

    郭斌道:“前辈的意思是?”

    “我是张梁,太平道中排名第三,上面两位是我的兄长。我今日见你勇武,很是欣赏,希望你能加入我太平道,一起为天下苍生做点事情。”那人答道。

    郭斌听了,震骇莫名。张梁是张角的弟弟,黄巾起义时,号称“人公将军”,曾率军在广宗与皇甫嵩对峙,声势闹得很是不小。他千里迢迢地从冀州来到阳翟,就是为了刺杀刘辨么?

    随即,心中一震:“刘辨出京来阳翟,连我都不知道,可见是机密非常的事,为何太平道竟似早早得到消息一般,于几天之前便集结人手来到阳翟伺机行动?消息是谁泄露出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