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15章

重生东汉末年-第15章

小说: 重生东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去。

    青年见木杖来势汹汹也不敢硬接,剑鞘一摆卸去杖上力道,随即粘着木杖一甩,顺势将长剑抽出剑鞘。这一摆一甩,用劲既妙到巅毫,动作也是潇洒流畅,围观众人不禁暗叹:好一个浊世佳公子。

    这边郭斌也是看得眼前一亮,与关羽对视一眼,暗暗点头。郭全与董杏儿两人更是欢呼雀跃,显是兴奋已极。

    这么一交手,那边的矮子暗暗心惊,当下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起来。

    转眼间二人已过了二十几招,那矮子挥舞着木杖护住周身,杖端风声不绝,倒让人不敢小觑。而白衣青年只是乘隙攻上几剑,动作似潇洒随意,然每一剑都奔矮子招式中的破绽攻去,故他每一次攻击都逼得矮子手忙脚乱好一阵。

    眼见如此僵持下去必然落败,矮子低喝一声,杖法陡然变得细腻温婉起来。其中不仅有杖法的大开大合,竟也有剑法的飘逸灵动,一根粗长笨重的木杖竟然让他使得灵巧若游龙,开合如山崩。灵巧处仿若处子绣花,狠辣处却似巨蟒出洞。端得是变化万千,让人防不胜防。

    看到这里,关羽低声对郭斌道:“此人果然便是太平道中人,这一套杖法关某也见识过,正是大贤良师的六合杖法。”

    那个一直旁观的高个行人往关羽处瞟了一眼,便继续看向场中。

    只见这时矮子已扳回劣势,一套杖法使得飘忽不定、刁钻险恶,所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又斗了数合,白衣青年剑法也是一变,不再似先前的飘逸灵动,而是变得迅捷无伦,愈发地凌厉难当。非但如此,剑锋飘飞间竟有噼啪之声,似雷霆、似海啸。剑招固然凌厉无匹,噼啪声更是搅动人心神,若是心志不甚坚定者只听其声怕是便要落荒而逃。

    郭斌见此,心中一惊,看向关羽,却见他也是震惊地盯着白衣青年,稍倾方对着郭斌缓缓点头,低声道:“此子所用,必是风雷剑法无疑。”

    再看场中,青年剑法一变,便仿佛变了一个人,招招抢攻,不复先前的温文尔雅。剑端既挟风雷之声,招式也似狂风骤雨一般,直压得矮子步步后退,败势已显。看到矮子将败,高个汉子叫道:“你且退下,我来会会他的风雷剑法。”说着挥动手中兵刃加入战团,一杖直逼青年腰眼。青年见这一杖来得猛恶,只得放弃追击,挥剑接招。

    太祖将赴洛阳,得德操先生赐字潜阳。

    ……《司马德操列传》

 第二十二章 风云

    高个汉子与白衣青年战到一处,剑杖相交竟是金铁之声,原来那汉子所用竟是铁杖。全本小说网https://。高个汉子所用杖法与矮子应是相同,只是招式更加灵巧刁钻,有时只是简单的杖头上挑便暗含十几种杀招,比之矮子不知强了多少倍。加之铁杖沉重,杖端夹着恶风,端得是凌厉异常,一时之间竟将白衣青年压制住了,风雷剑法也不似方才声势。

    白衣青年心知遇到了高手,当下运起本门轻功纵跃闪避,霎时间仿佛化身一只白色大鸟,在场中翩跹起舞。待斗得十几个回合,二人相距竟越来越远,场地也越变越大。

    郭斌看了关羽一眼,心中了然:“这青年武功固然高强,心思转的也是极快。那汉子所用铁杖本来沉重,此番招式又如此灵巧,力气损耗太大,必难持久,那青年必是想待他气力耗尽才下杀手。”

    关羽却对郭斌低声道:“这青年怕是要遭,大贤良师这套杖法虽灵巧异常,却也不失杖法的神髓。这套杖法越使到后面压制越强,那时铺天盖地全是杖影,想要脱身都难。青年若是目下反击或尚有胜机,待过得十几招怕是连风雷剑法也施展不出了。”

    郭斌心中暗道:“原来如此,不过这青年武功厉害,待会儿要设法助他。”

    果然双方又过得十几招,也不见高个汉子力有不逮,手中铁杖施展开来,只见铺天盖地全是杖影。白衣青年被逼在数丈之外,风雷剑法也只是偶尔方能施展一下救己要害,长剑却是再难递进去了。看到如此情形,周围的行人都给高个汉子鼓掌叫好:“马大哥加油!”,“马大哥好功夫!”之类的话不绝于耳,原来他们本是一路的。

    这时郭斌猛然注意到刚才的矮子不见了,四下搜寻时,却见他趁乱来到了白衣青年身后。郭斌暗道:“不好!”

    眼见矮子就要下手,郭斌大吼一声跳进圈子,一枪直向高个汉子刺去,口中道:“阳翟郭斌领教!”逼得那高个汉子只能回杖自救。

    白衣青年久战之下早已疲乏,此时见郭斌接了对方铁杖,也自松了口气。忽觉脑后风声,心知不妙,只得脚下加劲前蹿,长剑顺势回撩,将矮子偷袭的一杖荡了开去。那矮子这一杖乃蓄势而发,故青年虽避了开来,却也觉手臂酸麻,急切间难以再战。

    关羽见郭斌出手,当下跨前一步,长刀一摆阻住矮子的攻势。那矮子和关羽过了一招,只震得手臂发麻,心中惊惧,当下只得退开。关羽也不追击,见矮子退却,便扭头看向场中。

    这时郭斌已与高个汉子交上手了,郭斌使得的是一杆铁头木枪,与铁杖相比虽甚轻,却比它略长,使用起来也更是灵活多变。

    那高个汉子暗忖:“不想在此地遇到如此多的少年英杰。方才的白衣青年应是天南剑仙一脉,只因他经验不足加上我占了兵刃上的便宜才侥幸获胜;而眼前的少年枪法飘忽灵动,却不知是何人门下。”

    原来百鸟朝凤枪虽只十八招,然前十招俱是基础,并无固定招式,无论长枪大戟或是铁杖长刀均逃不出这十招去。另外这套枪法因所用兵器不同,招式也是千变万化:若使的是铁枪,自然大开大合,以拙胜巧,现在郭斌用木枪却似出洞灵蛇,招式愈发千变万化。也就是说,对手即便见过他用铁枪使这套枪法,换成木枪后也决计认不出来,这本就是一套不按套路出牌的功夫,因为她没有套路。

    有时那汉子明明用铁杖拦下郭斌木枪,岂知木枪劲力尚未使全,枪头一摆却是直扑面门而去;有时防着他这一招,待格挡过后立即后撤,木枪却如跗骨之蛆紧随而来,让他的杖法施展不开,当真是缚手缚脚,难缠得紧。

    又斗了一阵,见这套杖法难以取胜,那汉子忽地又换了一套杖法。只见他完全摒弃适才的灵活狠辣,杖法变得大开大合,铁杖夹着呼呼风声凶狠异常地猛攻猛打,显然是硬碰硬的打法。想是那汉子见郭斌年幼,欲以气力压制住他,然后一击制胜。

    郭斌嘴角一勾,也不惊慌,枪势愈加灵活,枪路也愈加刁钻不可捉摸。这时那汉子心中暗暗吃惊,原来郭斌的枪法中竟然融入了六合杖法的套路!郭斌木枪本就较之铁杖轻巧灵动,况且木制枪杆韧性好,变化多端,再加上六合杖法的险狡套路自是愈加的让人难以捉摸。欲以气力取胜,本是上佳的对策,可是木枪弹性上佳,铁杖即便击中也似不着力一般,高个汉子这一架打得实在是憋屈。

    虽然如此,郭斌欲取胜却也非是易事。铁杖本较木枪为短,格挡回护起来只有更加便利,那汉子激斗多时也不见气力衰竭,故郭斌欲凭借二把刀的六合杖法取胜,那却是痴人说梦了。只是郭斌的枪法却是变得愈加纯熟,见招拆招外加六合杖法的狠辣家数竟使得越发顺畅了,仿佛是在拿高个汉子练功。

    只见场中二人,一个似盘根老树,守得密不透风,另一个如潺潺流水,一次次地蹈隙而进。当真是杖来沉猛似山崩,枪去矫矢如游龙。又激斗了近百回合,两人还是奈何不了对方,心中也各自起了惺惺相惜之感,于是枪杖交击后便俱各后跃,跳出场外。众人正不解,郭斌与那汉子却抛下手中兵刃上前各自通报了姓名。

    那高个汉子哈哈大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兄弟好枪法,在下马元义,敢问兄弟高姓大名?”

    郭斌笑道:“在下阳翟郭斌,草字潜阳。果然一山更有一山高,马大哥的杖法可让人一见难忘啊。哈哈!”当下两人抚掌大笑。

    这一番激斗不仅关羽与白衣少年看得目眩神驰,围观众人也是心中暗暗佩服。

    董杏儿更是见两人一停手便似自己胜了一般直奔郭斌,只见她激动得小脸通红,一上来就拉着郭斌叽叽喳喳地又叫又跳。

    白衣青年正要过来相谢郭斌援手,突见董杏儿天真烂漫,不由心中情愫暗生。当下上前谢过郭斌关羽二人,道:“在下王越,草字安睿,多谢两位援手之德。”听到这名儿,关羽倒没什么,郭斌却是震惊了:“这就是历史上那个单挑无敌的剑客王越?没想到还是个小白脸啊。”

    当下郭斌道:“在下郭斌,草字潜阳。王兄气度不凡、剑术精湛,急公好义,在下甚是佩服。今日有幸得见,足慰平生。”

    又客气了几句,王越对董杏儿道:“在下王越,不知姑娘芳名,今日相见,幸何如之。”

    董杏儿对他行侠仗义教训太平道中人也很是赞赏,觉得他应该就是自己这一伙儿的了,便道:“我叫董杏儿,看你脸白净的很,功夫竟然还说得过去。”郭斌与关羽、郭全三人闻言相视苦笑。

    王越却上前继续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杏儿姑娘若是感兴趣,在下可以。。。”

    没等他说完,董杏儿便转头叽叽喳喳地找郭斌说话去了,只剩王越略显尴尬地苦笑。

    这时马元义带着先前的矮子过来,对郭斌道:“郭兄弟,这位是唐周兄弟,随为兄多年,适才唐兄弟忧心焦急,差点伤了王越兄弟,实在是报歉得很。”唐周也上前道:“适才看马大哥危险,在下一时心急,实在是多有得罪了。”

    郭斌听了,心中冷笑:“马元义、唐周,肯定是他们没错了,历史上就是唐周告密才害死的马元义。哼哼,刚才这个唐周分明是动了杀心,看来他也是心思深沉之辈,不可小觑。”

    当下郭斌也是满面笑容地道:“马大哥太客气了。”

    王越也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今日有幸识得这众多英雄,不如由在下做东,就去这家酒馆共饮几杯如何?”

    众人轰然叫好。

    马元义这时转向酒馆掌柜的,抱拳道:“我这几位太平道的朋友酒后粗鲁,冒犯贵店,在下奉上三千钱以作赔偿,还请掌柜的不要见怪才好。”掌柜的忙道不敢,又命后厨整治好酒好菜不提。

    众人俱豪杰之士,郭斌、关羽、王越与马元义聊得颇为投契,马元义为人豪爽耿直,又懂得分寸,王越潇洒从容,为人也甚豪爽。席间众人欢呼畅饮,直到深夜方才散去。

    回到房中,郭斌问关羽道:“如何?”

    关羽道:“马元义为人耿直,虽是太平道中人,却也值得一交;王越外示豪爽,然心中必有所图。”说到这里就停下了,显是不屑说唐周如何。

    郭斌道:“这个唐周心思深沉,似有重大图谋,需要小心应对。我看他今日已露杀心,只是他与王越显然是初见,又无甚仇怨,何以欲下杀手呢?全子,你跟他聊得怎么样?”

    郭全道:“斌子哥所言不错,这个唐周心思机敏,我跟他聊了一夜也没套出他什么话,确实应该小心应对。”

    董杏儿道:“我看那王越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哼,上来就一直找本姑娘说话。”

    郭斌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原来席间众人聊起来,知道三方均欲前往京城,遂说定结伴进京,只是看这勾心斗角的样子,这一路上可有的受了。

    太祖之洛阳,遇王越、马元义、唐周,遂结伴同往。

    ……《太祖本纪》

 第二十三章 太学

    次日一早,众人启程向洛阳行去。(全本小说网,HTTPS://。)

    郭斌与马元义、关羽三人一路骑马畅聊,王越则追着董杏儿大献殷勤,搞得她头大不已,郭全一路上跟唐周瞎侃,这俩人不阴不阳的互相套着话。所幸偃师距离京师洛阳不远,第二日一过午便到了。

    经过这一路同行,郭斌、关羽与马元义愈发投契。据郭斌所知,历史上这个马元义负责联络京中宦官权贵,并组织荆州和扬州的几万太平道北上邺城集结,并准备举事的各项事宜,说是太平道的总经理也不为过。只是在举事前被唐周告发,车裂于洛阳。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位一直被忽视的太平道人在太平道中地位应该是十分尊崇的。他肯定深受张角器重和信任,手腕高超,组织能力也超强。在那个年代,组织几万人穿越半个中国,完成一次战略大转移,无疑是一项极难完成的浩大工程。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豪杰之士竟然被唐周害死了,可见唐周心思之深沉缜密,也可看出唐周谋划此事已久,绝不会是临时起意。

    郭斌与马元义越聊越是相得,对马元义的开朗豁达与精明干练也很是欣赏,可一想到黄巾之乱对中国造成的巨大破坏,想到黄巾起义并不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光明,提醒的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下去。

    一行人中除了关羽、马元义与唐周,众人均首次进京,看到高大巍峨的城墙,郭全与董杏儿夸张地张大了嘴,就连一贯风骚儒雅的王越也难掩眼中的兴奋与憧憬,郭斌却看了几眼就继续扭头与关羽、马元义聊起天来。

    关羽见郭斌如此,心中暗暗佩服:“主公喜怒不形于色,首次进京却丝毫不见踌躇与不适,果然是人主之姿。”

    马元义暗道:“郭兄弟武功既高,眼界又开阔,胸中自有锦绣,更难得小小年纪便不卑不亢,实在是人中龙凤。若能拉他进入我太平道,他日举事,助力必然不小。”

    郭斌却暗道:“瞧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哥可是爬过长城的人,南京的明长城也去过多次,洛阳城墙就把你们吓住了?”

    刚进城门,便见有个小子上来攀住郭斌马缰,叫道:“斌子哥,你们可算是到了,大伯让我们几个蹲在各个城门处等你两天了,所幸今天让我给等着了。”原来是郭家庄的虎子,在京城酒楼做事。

    郭斌也很高兴,忙下马问众人在京师近况,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