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雄秦崛起 >

第78章

雄秦崛起-第78章

小说: 雄秦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将某看何人怯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筹集粮草

    宛城驿站,位于宗府附近一处占地数十亩的深院,这里一般是招待来自大秦的外国公孙或者使者。

    之前乃是邓国的公子姬叙,后来又是晋韩氏的使者韩晁,这段时间宛城驿站比起平时要是稍显忙碌,按照规格,韩晁只是一个晋韩氏的使者,比不上作为公子的姬叙,但是实际上照顾这段时间大秦北境的战事紧急,这位晋韩氏使者已经是得到了大秦仅次于招待诸侯的礼节。

    即便是如此,韩晁也是对大秦甚为不满,从最为简单的吃食便是发起牢骚,一直到最后,居然荒唐的提问为何驿馆唯有舞姬?

    连秦王室都不能安然享受的东西,这位韩晁居然是毫无心理压力的寻要,真的是不将大秦看在眼里了么?!

    但是韩晁却是对此毫不在意,平日里若是有大秦的老氏族前来,韩晁也是与其把酒言欢,若是没有其他活动,这位晋韩氏使者刚开始也是前往宛城的闹市玩耍,却是见过几次宛城闹市的简陋,便是索然无味的闭门不出了。

    这半个月,这位晋韩氏使者待得实在是无趣,甚至是秦伯已经是露出了“言和”的意思,韩晁也是没有露出来明显的迫切之意。

    正是这种有些近似于猫戏老鼠的戏谑态度,便是让秦伯大感颜面尽失,内心中也是更偏向于对晋韩氏开战。

    就是在韩晁呼呼大睡的同时,气氛紧张的秦王宫大殿此事更是一个人连大声喘气都要小心翼翼!

    “老将某看何人怯战!”

    莒劢这一句近乎是责问的言语,足足是半刻钟,居然无一人吭声!

    而莒劢也是面色平静,甚至是一副假寐的样子,似乎是在等待着,又似乎并不在这些朝臣是怎么回答。

    许久之后,莒劢才睁开眼说道:“当初,大秦屡战屡败,最终失去了颍川尚且没有丧失老秦人的精气神,如今南境大胜占据了南郡,韩悝也在北境挫败大半颖川军,这个时候有人在老将某的呱噪大秦要割地,赔款,老将某就想问一句这是谁家的不肖子孙说出来这等荒唐之言!”

    然后,莒劢便是缓步走到了方才说话的上大夫纥柯身前,纥柯虽然觉得自己方才那句话乃是事实,不过终究是有“怯战”的意思,面对莒劢这等久经沙场的老将,纥柯一介文大夫,岂能够抵挡住莒劢的武将戾气。

    不过莒劢虽然是明指着纥柯,注意力却是集中于一人身上,朗声说道:“大军开拔,说是粮食不够,那就每个老氏族都站出来凑粮食,今岁开战的时候,一个上林苑就能再拿出来三十万石粮食,老将某就不行积攒了几世几年的老氏族拿不出来一些粮食!”

    莒劢回过头来,扫视了周围的朝臣一眼,然后将视线落到了左相沈案,高声问道:“沈案小子,你如今也是沈氏一族的族长,也是朝廷的司寇,你就先说说此番沈氏一族拿出来多少粮食!”

    沈案想了想,面色沉吟道:“沈氏可筹措粮食三千石!”

    众人闻言,皆是神色诧异的看向了沈案,都知道老氏族藏私起来实在是难以想象,尤其是沈氏一族,乃是南阳底蕴最深的几个老氏族之一,但这可是三千石粮食,绝非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的。

    毫不夸张的说,这已经是动到了一个老氏族逼不得已时候方能够用的储存了!

    朝臣纷纷被沈案这手笔惊讶,似秦伯也是毫不例外,即便是林玧琰也是看着沈案说不出来话来,要知道沈氏一族虽然是家大业大,但是在南阳民间的风评还是挺好的,既不抢也不夺,便是能够拿出来三千石的粮食,真是难以接受。

    注意到了朝堂上的微妙气氛,沈案也是咳嗽了一声,对着秦伯和莒劢补充道:“三千石非是小数,恐怕还得月余时间筹措,请君上和老将军体谅!”

    秦伯闻言,自然是摆出来了一副大度的样子,且对沈案夸赞道:“司寇高义!”

    沈案是一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当下微微欠身行了一礼便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司徒百里槐也是站出来说道:“君上,臣虽然治家不如沈卿,但略有薄产,臣愿意献出一年俸禄外加五百石粮食以资边军作战!”

    上卿的一年俸禄正是五百石,这便是相等于百里槐献出来了一千石的粮食。

    一千石粮食,这对老氏族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司徒百里槐乃是没落的士族出身,王属血脉几乎淡薄的与平民无疑,能拿出来一千石粮食,不得不说比沈案的“三千石”更为艰难。

    其后夏无怯也是作出来了表态,这位刚正不阿的太史,也是为边军作战献出了自己的一年俸禄以及五百石粮食。

    大秦朝堂三位上卿做出来表态,皆是动用了自己的老本,其它的官僚尽管不能比及三位上卿,终究是能够上得了台面的数额。

    底蕴深厚的老氏族拿出来数千石,一些士大夫最不济也是愿意拿出来自己的一年俸禄外加上一些粮食作为添头。

    莒劢见状,也终于是放下了绷住的脸色,脸上起了一些褶子说道:“如此甚好,东凑凑西凑凑,就把东西凑起来了,老将某见过关中的时候,一打仗都是家家户户父子兄弟带着粮食齐上阵的!”

    瞧着莒劢露出来的追忆之色,朝堂气氛也是略有缓和,没有了象征先君意志的镶金宝刀和黑甲银袍,莒劢行为不似之前那般不拘小节,也是给了如今这位秦伯一些面子,稍稍退后,便是将群臣的视线集中到了秦伯的身上。

    秦伯站起身来,然后拔出座位旁的阔剑,当下道:“既然如此……大秦迎战!”

    短短几字,就像是点燃了朝堂的气氛,迅速爆燃起来,皆是一片迎战的喝彩之声。

    站在大殿一直作为陪衬的林玧琰也是没有想到此次朝议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而紧接着,秦伯便是安排此次的“南征兵马”北上赶赴颍川,即上将军盛侬的巡防营,长公子林玧仁的部曲,公子信的城防营以及林玧琰的羽林军不日奔赴北境!

    这也是宣示着大秦与晋韩氏之战……

    一触即发!

 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上)

    因为林玧琰大手一挥,让羽林军士卒放了五日休沐,回乡探亲,如今不过是第三日,恐怕还不能聚集起来羽林军兵马。

    但此番前往北境的军粮乃是老氏族筹集的,一时之间也难以聚集起来足量的军粮,因此林玧琰也是不着急立即将羽林军召集起来。

    不过对于奔赴北境,林玧琰也是显得迫不及待了,当下将君父的意思派人传递给了远在上林苑的房德,而自己却是先行赶往北境,与韩悝会合。

    府中客卿温向衡得知此事,也是惶恐,劝谏着林玧琰勿要冒险独身前往颍川。

    颍川多山河,中原人口虽有百万,但是其中也是不乏东迁的戎人,比如说,陆浑戎便是其中最大一支戎人部落。

    其存在,就是姬周王畿的周王室也是头疼不已,如同附骨之蛆。

    若是有中原国家的军队路过,这些戎人一般会躲进深山,掩藏踪迹,但是一般的时候,这些戎人却是露出来极为凶狠的一面,即面对中原国家手无寸铁的子民,也会挥起屠刀,烧杀抢掠。

    因此,中原人也会称这些戎狄之人为“狼子野心”。

    原本这些戎人乃是在陇地以及中原西北的草原,就是因为当年晋魏氏将秦国赶到了岭南,岭北的关中自然就成为了无人之地。

    面对这广袤的土地,晋魏氏也是鞭长莫及,因此拱手相让给了戎狄,也是在这数十年里,大量的戎狄潜入到颍川、三川、西河、河东等地。

    南阳地处岭南,又有秦岭天堑,武关,鲁关锁住了南阳西北的入口,因此这些戎狄倒是在南阳并不常见。

    因此,一听闻林玧琰要撇开羽林军,仅仅携带几名宗卫前往颍川,也是不肯放人。

    林玧琰拗不过,便是答应绝不独身前往颍川,因此留在林玧琰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了。

    首先自然是老老实实的等待着羽林军汇军,第二条路就是选择随着北上的兵马或者运粮队前往颍川。

    但是两条路,林玧琰都是需要等上几日,无法立即出发。

    索性,林玧琰也是不着急了,而是仔细思索该怎么应对此次来势汹汹的晋韩氏,颍川军、河内军、河东军皆是三万人编制的精锐军队。

    与荆国的红巾军不同,这些晋韩氏军队皆是兵甲齐全,士卒皆是训练有素,另外还有数万的颍川各地守戍士卒。

    晋韩氏的锻铁技艺也是独步中原。

    姑且不提晋赵氏借予晋韩氏的三万太原军,乃是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

    毫无疑问,晋韩氏已经是在颍川战场全面压制大秦了。

    如果依照如今的大秦动态,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晋韩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林玧琰却是在思考着另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即为何此次晋韩氏调遣了这么多的兵马汇聚在了颍川?

    如今大多数秦人的想法还是停留在“秦人出兵攻占的颍川故而惹怒的韩人”这个很简单的想法中,这个想法根本就经不起任何推敲。

    首先,颖川军主将申差暂且不论,河内军主将暴鸢、河东军主将公仲移都是晋韩氏少有的名将,即便是在名将辈出的中原,二人也是又算是排得上名号的。

    这两人在,加上颍川的晋韩氏部署,晋韩氏的用意恐怕不亚于要进行一场国战了!

    何为国战?即是兼并其它一国的战争,少者为了数十城,多者就是为了一国的数郡之地。

    若是大秦没有韩悝、莒劢也不亲自上阵,恐怕大秦没有一人能够压得住暴鸢和公仲移任何一人。

    再者,便是晋韩氏能够在数月之间完成这么多人马的部署。必定不是简单的手段可以达成的,光是前期便是要准备达半年之久,虽然晋韩氏的确是可以在数月之间完成军队部署,但是其中牵扯的东西自然是不少的,十数万人的粮草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攒齐的,可能是晋韩氏的政令下达了所辖土地的任何一个城池或者村落才能够聚拢起来如此数量的粮食!

    其次恐怕还少不得与其它邻国沟通,比如此次晋韩氏便是向晋赵氏借了太原军,这可并非是两位君主说借就借的,其中恐怕还少不得牵扯,其中需要的时间至少要是达到一年之久。

    可是一年前,大秦在何处,恐怕南境的消息也是遥遥无信,更惶恐说一直坚持保守态度的北境了!

    这其中有太多的想不通,向林玧琰无法揣摩清楚晋韩氏真正的用意!

    但是毫无疑问,晋韩氏聚拢这么多的兵马在大秦北境,势必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林玧琰逐渐心中笃定道,晋韩氏来势汹汹,大秦无论怎么防守也是防不住的,务必要让晋韩氏吃够一次惨痛的教训,让其明白势必不能与大秦开战。

    但是……貌似如今的大秦还不具备这般实力,这也是林玧琰的纠结之处。

    苦思良久,林玧琰想出来无数可行的办法,但因为迫在眉睫的关系,这些办法统统不行,如是林玧琰才感觉到当日韩悝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让晋韩氏的颖川军折损大半,这份算无遗策的手段,林玧琰是望尘莫及。

    等等……火攻!

    林玧琰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顿时神色一振。

    随即又是埋着头看着桌案上的颍川地图,又是默然不语了许久,但是眉头却是逐渐舒展开。

    宛城驿站,晋韩氏使者韩晁也是终于察觉到了今日宛城的异样之处,顿时眉头紧缩起来……

    秦人似乎是在备战!

    发现了这一点的韩晁也是心中惊骇不已,铁匠铺正在打造着兵器,一车有一车的粮食从老氏族的府邸中押出来,甚至是宛城往日的士卒也是多了起来,言语之中也是不断谈及颍川的战事。

    秦人这是疯了么!

    晋韩氏此次筹划的兵马调动正是“灭国”为标准的,如此之下秦人不想着怎么割地赔款以求和,竟然还敢迎战?

 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下)

    果然,三月初三,第一支支援北境的兵马,亦是上将军盛侬的巡防营,到达颍川,与南阳军、方城军会师在鹿蹄山。

    此时,大秦军队中,南阳军在鹿蹄山一带布防,而方城军则是在汝水右岸布防,韩悝则是坐守在狼皋城内,盛侬的巡防营便是到达了狼皋。

    林玧琰这一日方才将羽林军招募起来,南境之战,万人编制的羽林军损伤两千人,虽然战死的不多,大多数是因为战场上受了伤,但终究是丧失了战斗力,无奈只得退伍。

    林玧琰此次奔赴南境只打算带着三千羽林军正军出发,宛城到鲁关有直道,一日半的功夫,羽林军便是达到了大秦的北境,当晚便是在鲁关军营驻扎下,又是一日的功夫终于是率军到达了北境军队的中枢,也就是狼皋,这里有韩悝在。

    到达狼皋城,林玧琰才发现羽林军是最后一支到达的军队,似长公子林玧仁已经是前往了汝水右岸协助方城军驻防,至于公子信则是前往南阳军所在的鹿蹄山,那里有大秦的公子渊率领的两千部曲在。

    各自都有投奔的对象,林玧琰自然就是来了狼皋城,这里是如今的颍川秦军中枢的确是没错,但同时也是大秦与晋韩氏交战的中心点。

    韩悝布置的狼皋城的确是无懈可击,不过面对晋韩氏绝对的实力,就显得有些不足了,汝水右岸和鹿蹄山各自安排了驻军兵马据险而守,可与狼皋城成为“掎角之势”。

    林玧琰一到达狼皋城,便是听见了城北响起来一阵阵的马匹踏蹄和嘶鸣的声音,低沉的轰隆声,一打听才知道,晋赵氏的【太原郡】行军速度极为快速,短短三日之间,便是从晋赵氏的太原郡横插上党郡和河内军,到达颍川,大本营驻扎在洛水北岸的宜阳一带。

    而晋韩氏已经是完成了部署,如今的南梁城只驻扎了颖川军,而暴鸢的河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