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雄秦崛起 >

第75章

雄秦崛起-第75章

小说: 雄秦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公……若是想……想在南郡……施行……上林苑……之法……土地一事……重中之重!”冯辞特地咬重了“重中之重”四字的音节。

    作为司空多年,这些事明子夫自然是知晓的,当下点了点头回道:“某已经是派人点清了襄城方圆数十里的田亩,至于其它地方,如今大秦在襄城的人手,实在是难以完成。”

    冯辞直接问道:“明公……可有……田亩画……册与账……簿……”

    明子夫点了点头,便是将冯辞带到了拜访这些东西的地方,指着十数个用木简和纸张堆放的大箱子,示意冯辞这就是了。

    见到这些东西,冯辞似乎是忘记了明子夫乃是南郡郡守的事实,不顾礼节便是越过了明子夫,坐在了大箱子的前面,拿起来了手边的田亩画册以及账簿便是看了起来。

    几乎是一目十行,明子夫看见冯辞拿起一本书简之后,直接揽开扫了一眼,便是合到了一起放在身边,然后拿起来另外一本,继续扫视,以至于让明子夫觉得冯辞是不是有些在敷衍自己。

    没有半柱香的时间,冯辞抬起头来看着明子夫,这才发现刚才随意打开的书简已经是乱堆放在地上,当下有些告罪道:“是……辞……唐突了……”

    “无事!”明子夫摆了摆手,表示不怪罪,这么短的时间,明子夫没有指望冯辞看出来什么东西,便是说道:“冯主簿,已经快要开席了,快随某赴宴去!”

    冯辞却是摇了摇头,对明子夫直接开口问道:“明公……这些……账簿和……田亩乃……是何人……所……整理的……”

    明子夫回道:“是某的门客整理的,怎么,有误?”

    冯辞却是问道:“明公的……门客……是南阳……南阳而来?”

    明子夫点了点头。

    见状,冯辞的眉头却是封锁的更为深了,直接对明子夫出言道:“此事……奇怪……账簿和……田亩……有误根……本对不上……”

    “怎么会!”对于冯辞所言,明子夫是十分的不相信,自己手底下所养的门客乃是跟了自己十几年的人了,在宛城的时候,处理起来田亩赋税的事情,从未出现过差错,而且这些账簿和田亩自己也看过,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错误。

    对此,冯辞也不怪罪,当下便是举出来实例,指着一本账簿和田亩画册说道:“此处……田亩……约是……三百亩……去岁收缴……上来九十……三石的……赋税,但是在……这一……本账簿……上写着……此年水涝……颗粒无收……”

    冯辞说着便是将账簿递给了明子夫,说道:“明公……不妨……追着这九十三石……继续看下去……便知道……账目的……问题。”

    明子夫接过冯辞的账簿,得到了冯辞的提醒,他本就是大秦的司空,掌管田亩赋税一事,这九十三石粮食就是一个引子,当下便是引起来了明子夫的警觉,当下便是追着九十三石看了下去,这九十三石作为赋税被收上来了,到达南郡某城池府库之后,便是没有了下文,冯辞又是递过来了另一本账簿,这本账簿上写着该城池的府库和襄城的粮仓以及各地的粮仓“交换”了几次粮食。

    是的,没有错,就是交换了几次粮食,最起码明子夫认为这城池之中今日你送我粮食、明日我还给你粮食的手段就是交换。

    这被写在了不同的账簿上,但要是有心查看并且串联起来,便是不难发现。

    南郡的往昔存粮便是在这各个地方的不断交换存粮的过程中被空耗了!往往是今日的粮食还剩下数千石,仅仅几日的相互倒腾,便是只剩下了数十石,亏空如此的粮食数量,明子夫初次看到,真的是觉得有些怵目惊心!

    其中去了哪里,已经是不难猜测了,除了南郡把持地方权柄的老氏族,还能够有什么人?!

    此时冯辞再一次出言说道:“明公还……有这里……辞从襄城……北面过来,一路……上看到了……不少……土地,估算……之下已经……是不下十……万亩……但是……这账簿……上却是……只有……万余亩……十不存一!”

    冯辞的一句句话就像是对明子夫当头棒喝,直接将南郡藏在最阴暗的东西展露在明子夫的眼前。

    看着这些已经是漏洞百出的帐目,明子夫面色铁青,旋即便是想到了如此数量的亏空,出自何人的手笔。

    “南郡……襄氏!”

    明子夫不顾自己的仪态,当着冯辞的面,咬牙切齿地念叨出来这几个字眼。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剧变

    “什么,明卿居然是被襄氏摆了一道?!”

    林玧琰得到消息要迟缓一些,不过明子夫却是没有对如今南郡的几个大秦高层,隐瞒此事,因此,还是小范围的传开了。

    “殿下,明公来南郡已经是百般小心了,却是没有想到偌大的南郡居然会被一个襄氏锈蚀到如此地步,已经是换了三任主人,但襄氏却是始终屹立不倒!”

    荆翊如此提点,林玧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林玧琰便是道:“听陈将军说过,襄氏乃是两边押注?”

    荆翊点了点头道:“此事应该属实,襄氏深扎襄城,对前邓国的文官治理把控已经是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邓王室、寿王军、即便是大秦此次没有冯辞察觉到账目不对,恐怕襄氏还会继续逍遥法外!”

    “我猜明卿现在恐怕是想杀人了,还会是这襄氏一族!”林玧琰道:“襄氏这么一弄,可就是将明公半个月耗费的无数心血宣告浪费了!”

    “不过……”林玧琰自言自语呢道:“恐怕明卿为了安抚南郡的邓人,还是不会大开杀戒的,不过对于南郡的基层低吏的撤换,恐怕是免不了了!”

    荆翊点了点头。

    果然,在此事肃查的第二日,牵连进“隐瞒土地、虚报田产”的基层小吏进行了逮捕,这一查,前后居然连带出了数百人,其中半数都是出自襄氏一族。

    冯辞虽然不善言辞,但对与户籍人口和赋税田亩之间的数字关系,极为透彻,几日下来,便是理清了前后账目。

    对此,明子夫甚为赞叹,不过对于冯辞清理出来的账目,明子夫也是甚为痛恨。

    邓国十成的赋税,高达七成落到了老氏族的手里,更不用说老氏族兼并土地奴役平民这些事。

    这些老氏族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

    当下,明子夫也是难以压抑住心中爆发的怒火,在冯辞的提点下,直接想了一个借口,全部没收南郡的土地包括田产。

    即南郡接连战火,田契皆是可伪造之物,大秦新收南郡,将全部收回田亩,分予邓人!

    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南郡的老氏族岂能够答应?!

    于是老氏族鱼死网破发动了几场哗变,虽然明子夫没能够找出来幕后凶手的证据,但是毫无疑问,此事之中必然有着老氏族的影子。

    明子夫为了安然过渡,在南郡大肆征兵,无论是老弱妇孺皆可入军,这并非是降低标准以充作大秦军队人数,而是从心理上完成一种转变。

    即从旧邓之民转变为大秦之卒。

    为此,明子夫知道源于老氏族的阻力重重,不惜参考上林苑抛出来巨大的利益。

    比如说降低赋税,再比如说分发屋产和田产。

    这些东西自然是不可能轻易变出来的,其来源只能是占据了南郡大部分资源的老氏族。

    这就是等于将南郡的平民和老氏族放到了对立面上。

    以至于南郡局势日益紧张激烈,似乎是斗争再一次归来!

    陈之庆行动极为迅速,陈氏一族以及附庸家族的追随,尤其是明子夫对其是彻底放权,不足数日,便是拉起来了十数万人的南郡大秦军队。

    其中青壮只是少数,大多是老弱妇孺!

    对于归附的这些人,明子夫没有亏待,直接是按照大秦的边军标准来进行的待遇。

    如今因为大秦在南郡设置的粮仓就是在襄城,因此襄城周围聚集了近二十万人。

    南郡的其余人口,都是分散在其他处,而在襄城这边的人员大多是流民,往常的时候,他们或者是老氏族的佃户,或者是仆人。

    明子夫下政令给陈之庆,勒令其将麾下的十数万“秦军队伍”划成十几个万人队伍,开始向襄城周边其他的县城安置。

    与此同时,真正的大秦兵马已经调动,除了必要的防守外,几乎是全员出动。

    新野军、羽林军、襄城守卫军,甚至是公子信的城防营,也是尽数出动,开始协助南郡守明子夫核查当地田亩,安置流民。

    如此大番手笔,几乎是将南郡几日之内,弄了一个天翻地覆!

    明子夫这一步一步的落棋,逼的老氏族已经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慌神乱窜了!

    但是如今汤杵外调,老氏族失去了外应,而且明子夫派人将老氏族看的严严实实的,这些老氏族也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竟然一时之间不敢有任何异动!

    明子夫的统筹兼顾,冯辞等上林苑一系的划分田地,以及陈之庆的竭力配合,终于是将南郡如同滔天巨浪的情势压了下来。

    等老氏族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切成了定计。

    南郡各处的田产悉数被划分给了平民,那些往昔附庸在老氏族身边佃户、仆人也是得得知了前几日传的风风雨雨的大秦新政乃是事实的时候,便是立刻脱离了老氏族的压迫了奴役,返回了家乡!

    到最后,连老氏族最为倚重的私兵,也是因为郡守府设计的“粥棚”逐渐分化,最终在近日一一脱离了原先的老氏族,归化成大秦之民。

    明子夫的雷霆手段,一改往日在宛城时候处理政事的中庸一道,而变得异常果断。

    这其中受外界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终究是明子夫自身想要如此做。

    南郡逐渐平静,一场四十万人的波浪终究是没有引起来任何动乱,除了那些老氏族私底下的一些小动作……总之,一切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当明子夫接到一份份各地的攻坚“捷报”的时候,终于是缓缓地松了一口气,这几日的殚心竭虑,已经是让明子夫几日没有真正的合眼过。

    这已经是到了二月中旬的末端。

    宛城的政令也是如期而至,但是传令的人,却是任谁都没有想到。

    即原邓国的公子,姬叙!

    当明子夫得知此消息的时候,诧异之余面色倒是一喜,随即朗笑不止。

    同时刻的公子信也是接到了这个消息,当下也是一下子瘫坐到了蒲团上,嘴里还喃喃自语……

    “完了完了……君父的屠刀已经是来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叙来访

    前邓国公子叙的到来,倒是有些让林玧琰措手不及。

    因为在他的想法里,如今南郡局势瞬息万变,公子叙又是邓王室仅存的血脉,君父怎么会放心让公子叙归来南郡?

    难道就不怕公子叙振臂一呼,号召南郡军民复立邓国?

    恰巧陈之庆还是在林玧琰的住处,得知此事,叹息了一声,默然不语。

    林玧琰见到他这幅神态,便是问道:“陈将军为何叹息?”

    陈之庆这段时间和林玧琰打交道不少,已经是了解了这位殿下虽然在兵道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却是在权谋道上涉及不深,以至于作为大秦公子,却是没有看明白此时大秦将公子姬叙派回来南郡的意思。

    陈之庆也是如是相告:“殿下,公子姬叙返回南郡,应该是君上所用的一把屠刀!”

    “这话怎么说?”林玧琰反问道。

    陈之庆知无不言:“公子叙尽管是不被邓侯所看重的一位公子,但作为邓王室的最后一丝血脉,也有其肩上的责任,出使大秦邀请出兵足以见到公子叙并非是一位只求享乐的公子,恐怕此番前来,公子叙是带着君上的授意而来,即屠戮阻碍南郡归附大秦的……【绊脚石】!”

    林玧琰一点就透,自然是明白陈之庆所说的这【绊脚石】指的究竟是何人。

    见到林玧琰脸上还是有些疑惑,陈之庆也是问道:“殿下似乎是在担忧公子叙会引起南郡更大的叛乱?”

    林玧琰直接承认,点了点头说道:“毕竟公子叙作为邓王室仅存的一位公子,难保不会有什么异端的心思……”

    见到公子琰这般坦承,陈之庆也是身为感动,因为毫无疑问,这般坦承是对“自己人”而言的,对自己一个新投效之人居然这般推心置腹,陈之庆深深的感觉到“士为知己者死”。

    不过陈之庆还是摆手否定道:“殿下的担忧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如今南郡已经是全入大秦掌控中,邓王室的积存早已经是在襄城失陷以后荡然无存,即便是有些心思不正之人打算借用公子叙的名头复辟,且不说能不能抵得过如今的大秦兵马,单单公子叙的见识,也是不会应下此事的!”

    “再者……”陈之庆有所顾虑,却终是开口说道:“殿下真的是认为……大秦放心公子叙独身前来?”

    陈之庆短短几句话,便是让林玧琰明白了其中利害,说实话,比起来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林玧琰更喜欢在军队里打交道,都是武人,心中绝没有那么弯弯绕的心思。

    不过林玧琰却是想到了这件事恐怕还是自己君父的意思,真是有些出乎意料,这份心计,倒是着实阴沉的有些可怕。

    却是在此时,淳于启却是进了内厅报道:“殿下,公子叙前来拜访,且已知陈将军也在此处。”

    “哦?”林玧琰的视线落到了陈之庆身上,道:“看来这番公子叙是前来专门找陈将军的。”

    对此陈之庆却是干笑了两句,似乎是怕引起忌讳,又是道:“殿下,不若某避一避,推脱不见。”

    林玧琰摆了摆手道:“无事,既然是公子叙拜见,今日见不到,明日也会相见的,一直避着倒是显得陈将军心虚了!陈将军不妨移步偏厅与公子叙见一面。”

    陈之庆闻言,顿时有些感慨林玧琰的胸襟,当下点了点头便是对林玧琰抱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