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我说,杨大人便收了盼儿姑娘得了……”
众人又是一阵起哄。
“咚!”这时珠帘后突然一声琴响,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帘后传出唐盼兮那娇莺般的声音:“盼儿肯请大人弹唱一曲,若真是仙乐,奴家甘愿为徒,伺候大人!”
众人皆望向杨帆。这是赤裸裸的挑战,如果杨帆不愿意,或是根本没那本事,可就把他得罪惨了,按大宋此时情况,枢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李妈妈刚想起身道罪,却不想杨帆轻轻站起道:“哈哈,没那么严重,今天我便清唱一曲,这曲子当然不是仙乐,只是那大华国的俚曲,权让大家见个奇,听个鲜。”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杨帆收腹挺胸,深呼吸一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ktv,感谢各类联谊晚会上安排自己演出的领导们。杨帆这压箱底的节目不是盖的,比不了杨洪基老师,却震的住大宋古人:
众人但觉这首《临江仙》,慷慨悲壮之中,却寓淡泊宁静之韵味,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意境高远,哲理深邃,令人听来,荡气回肠,意味无穷。而杨帆发音浑厚,节奏鲜明,气势恢宏的歌声中,还略带磁性,这演唱技巧,实不是那些歌女所能企及的。
歌声已止,众人却还在发呆,杨帆微笑道:“献丑了!”便即坐下,众人方才回过神来。
“哈哈哈哈,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来!为这仙曲浮一大白!”童贯拊掌笑道。
“童枢密请!杨大人请!”众人举起酒杯一钦而尽。
之后众人继续推杯换盏,侃天说地,不亦悦乎。期间几个略显粗鄙之人,不免拿“甘愿为徒,伺候大人”这话来调笑唐盼兮,那盼儿姑娘也不言语,兀自弹琴,只是琴声悠扬之下,却未再展歌喉,几曲下来,见众人对曲子也没多大兴致,唐盼兮便悄然退下。
众人耍到深夜才尽兴而散,几个酒量微浅之人,已叫仆人驾上了马车。杨帆也是酒意甚浓,强忍醉意送童贯上车,再与众人拱手道别后,便欲上车回家。刚要抬脚,却听后面有人叫道:“杨大人请留步。”
杨帆回头看去,却是那李妈妈。待走到杨帆跟前,李妈妈施礼道:“大人暂且留步,我家盼儿姑娘今晚无礼,得罪大人,奴家代她给大人赔礼了。”
“呃!没事,没事,李妈妈客气了。”杨帆回道。
“咯咯……那奴家多谢大人了,不过啊,我那女儿可是对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刚才便托奴家知会大人,说她言出必行,大人若是有意,今晚便可……咯咯,收她为徒……”
“呵呵,请妈妈转告盼儿姑娘,本官今晚实在不胜酒力,改日再与她研究音乐……”杨帆回道。
李妈妈一呆,便又咯咯笑道:“也好,也好,那奴家恭送大人。”
“嗯,再见!”杨帆朝李妈妈挥了下手,便爬上马车。
待杨帆的马车消失在巷口,醉杏楼临街窗口,唐盼兮转身对一美艳女子道:“走了。”
“哈!这杨大人倒是个正人君子呢。”美艳女子笑道。
“是啊,有趣得紧。”
“改日再以我的名义请下吧。”
“嗯,想来以姐姐的名义,他该来的。”
。。。。。。
接下来的几天,杨帆除了正常到枢密院拟定兵工坊组建的折子之外,便是一些应酬。梅执礼、林灵素等相熟之人,均亲自到府上祝贺,自然免不了又要把酒言欢。不过令杨帆想不到的是,除了梅执礼官晋中书舍人之外,林灵素也凭引荐之功,被赵佶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如今林灵素赐号全称:“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当时道士封号以字多少来判地位高低,林灵素这“通真达灵元妙”已是六字,在当朝封号中,位居首位,可以说成为当时道教第一人。
费了三天的工夫,杨帆终于将兵工坊组建的折子拟好,让编修润色重抄一遍后,交给童贯,童贯看后也未做修改,便叫人呈了上去。
六月十日,乃是休沐之日,宋朝官员十日一休,五日一朝。清晨吃过早饭,杨帆便同周侗、鲁智深、岳飞、周若英几人研究水泊边庄园建设的各项事宜。众人打算,秋收之后,便招募人手前去建设。
正谈论间,秋霜来报,说是有人送一请柬与老爷。杨帆接过请柬,打开一看,落款写道“醉杏楼李师师”,内容却是请杨帆前去醉杏楼一叙。
“李师师?”杨帆轻声道。这李师师他自然知道,只是来到大宋,却不曾见过。“难道是那日醉杏楼一曲高歌,惊动了这位千古名妓?”杨帆暗付道。
“哈哈哈,大人好艳福啊,这李师师姑娘可不是谁想见就能到见的,不知多少达官贵人,一掷千金,把醉杏楼的门槛都踏平了,却也不曾一见。大人倒好,一文未花,人家却前来相请。”鲁智深笑道。
“呵呵,什么艳福不艳福的,我又不认识这李姑娘,她请我还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杨帆道。
“啊?那会不会是有人冒名李师师来请大哥呢,会不会有危险?”周若英担心道。
“冒名……难道是那唐盼兮,那晚她曾……”杨帆思付。
“却不知那唐盼兮是何人物,大家有没有听说?”杨帆问道。
“听相国寺附近几个泼皮说,这唐姑娘是几个月前才来到醉杏楼,因弹得一手好琴,唱得一口好曲,很快成为醉杏楼的头牌之一。只是她弹唱之时,一直白纱蒙面,外人从未见过她的面貌,也不知美丑。有人说她是因长得天姿国色,怕引起达官贵人的注意,所以蒙面;也有人说她是因为长得丑,怕得罪客人,所以才蒙面。”鲁智深绝对有做特工的潜质,这样的情报他也能如数家珍。
“去了便知道了!”杨帆说道。
“那用不用我带护卫队陪大人一同前去?”鲁智深问道。自从林冲做了虞侯之后,这护卫杨帆之责,便全交给了他,如今杨帆已是朝堂大员,鲁智深便照其他高官的样子,招聘了十几人的护卫队,现在正在训练着。
“不用,这醉杏楼离皇城不远,去的又都是达官贵人,所以治安良好,我带刘宝前去便是。”杨帆答道。
“嗯,那种地方也不宜多带人手,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飞儿,你便跟大人跑一趟吧。”周侗道。
“好!”岳飞点头应道。
略微收拾一下,杨帆带了岳飞、刘宝乘车来到醉杏楼。前厅掌柜通报之后,杨帆被一丫鬟领到后院中间一座小楼,岳飞、刘宝则在不远处的楼阁雅间喝茶。杨帆所到小楼却不是饮宴所用,进入楼内,一层乃是宫灯粉帐,盆植坐椅,古琴桌几,一看便是女子会客之所,那二层想来定是闺房所在。
丫鬟将杨帆领入之后,便躬身告退。待房门关上,一串缓慢的脚步声从楼梯间传来。杨帆看时,却见一双精美的鸳鸯绣鞋缘梯而下,继而是一件淡粉色的对襟轻纱襦裙,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悄美的脸孔,虽无施粉黛,却晶莹剔透,如出水芙蓉一般。接着出现的是白裙及地,体态婀娜,面纱覆脸的唐盼兮。
两人走下楼梯,款款来到杨帆跟前,施礼道:“奴家见过大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七章 授曲
(全本小说网,。)
“奴家见过大人!”两人施礼道。
杨帆笑道:“唐姑娘那晚见过,这位定是师师姑娘了。”
李师师接道:“正是,请大人里面坐。”说着便将杨帆让到厅内。
杨帆略一点头,便阔步踱到内堂上座坐下,竞没有多看两人一眼。这李师师虽然见惯了达官贵人,却也被众人捧惯了,一般与人初见,所见之人无不惊诧于她的美貌,更有甚者,会紧张发呆、语无伦次。杨帆如此表现不禁让她纳闷:这杨大人果真是仙国来客,对我这俗世之容竞是瞧不上?
她自然不知,后世杨帆在荧屏上,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天然的,人造的,中国的,外国的,穿衣服的,不穿衣服的……就算她生的再漂亮,杨帆也断不会像那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大惊小怪。不过杨帆此刻心里也道:这李师师确实长得俊俏,虽然不如后世的明星性感娇媚,可贵在天然……
两人各怀心思之际,丫鬟给杨帆斟了茶。杨帆端起茶杯,抿一口道:“不知两位姑娘找本官来有何见教?”
李师师笑道:“大人这样说可就折杀奴家了,大人有所不知,那晚大人一曲《临江仙》之后,我等竟不敢再展歌喉,还请大人可怜我们这些苦命人,教我们几首曲子,权当赏我们一碗饭吃呢。”
杨帆明知李师师夸大其词,称赞自己,心里却也高兴,回道:“姑娘过奖,只是本官实在不懂音律,如何教得了两位行家?”
李师师闻言狐疑地望向唐盼兮,唐盼兮却起身道:“那晚盼儿狂妄,还请大人原谅,不过那晚盼儿所言,甘愿为徒,伺候大人,如今也算得数……”说着便将头低下。
李师师也笑道:“我这妹妹长得极美的,只是初来京城,怕被些无聊之人纠缠,所以才蒙了面纱……”
杨帆大汗:“这都想哪儿去了?”便只得解释道:“两位姑娘误会了,本官确实不懂音律,只是学了几首歌曲而已,姑娘如想学习,我唱与两位便是,只是那曲谱却得由两位姑娘自己谱写。”
“这倒不是很难,只是前两日,我也曾将大人所唱《临江仙》谱成琴曲,可这曲子,初时极低,最后极高,瑶琴奏出始终无大人所唱之韵味……”唐盼兮道出自己的疑问。
“唉!那《临江仙》的伴奏音乐为电子合成,现如今是做不到的……能用瑶琴奏出的……好像有一首,嗯!应该行,《笑傲江湖》琴箫合奏……”
“笑傲江湖?”两人齐声问道。
“哈哈,正是,我清唱一遍,你们且看如何。”杨帆说道。
两人闻言,点头会意,便听杨帆唱道: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待杨帆唱完,两人但觉这词虽不合词牌,但飘逸动人,意境潇洒,音调更是婉转动听,声色悠扬,不禁颔首称赞。
见两人还在回味,杨帆却道:“这曲子有来历的……”
两人抬头望向杨帆。
“传说此曲为衡山剑派高手刘正风与魔教长老曲洋两人共同谱写……”闲来无事,杨帆不介意忽悠一下两位美女。
“啊?”唐盼兮一听此言轻道一声。
“可惜,正邪不两立……”杨帆接着讲下去。
《笑傲江湖》的故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完,杨帆每讲完一个情节,正要说“今天暂且讲到此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李师师、唐盼兮总是先言道“那后来如何?”,浑忘了今天请杨帆前来,是学曲子,不是听故事。杨帆便继续讲下去,反正讲故事总比教唱歌要顺手的多。直到中午,杨帆只觉肚子饿得慌,李师师才道:“妈妈在听风阁备了酒席,这便请大人前去用餐。”
三人来到听风阁,未语先笑的李妈妈果然等在那里,四人入坐,边吃边聊。吃过饭后,杨帆又转入正题,再将《笑傲江湖》的曲子清唱几遍,叫李师师与唐盼兮记下。两人均具天赋,很快便将曲调、歌词记熟,于是抚琴试唱,杨帆听来虽觉少了一些雄浑,却又多了一些清逸,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见两人已将此曲掌握纯熟,杨帆便起身告辞。待将杨帆送到马车前,李妈妈从袖里拿出两个金锭,递与杨帆,说是未备礼物,这百两黄金权作授曲之资。杨帆推辞一番,怎奈这李妈妈热情难挡,只好收下。
回到家时,已近申时,天气炎热,众人大都在各自房间休息,出来开门的却是樱桃和周若英。见杨帆无恙,周若英笑着问道:“不知那师师姑娘找大哥所为何事呢?”
杨帆也笑着回道:“买了我的一首曲子。”说罢便将那两锭金元宝递与周若英。杨府现在日渐庞大,护卫、奴仆也在增多,日常的资金进出秋霜已无力掌握,周若英便发挥特长,暂代杨府大总管一职。
“啊?什么曲子值这么多钱?”接过元宝周若英好奇地问道。
“哈哈,神曲……”杨帆答道。
。。。。。。
傍晚时分,一阵清风徐徐吹来,天际云朵渐渐汇聚,闷热了十来天的京城看样子要迎来一场降雨。果然,亥时时分,闷雷滚滚,电光隐现,几滴雨点落了下来,继而雷声渐响,闪电渐亮,电闪雷鸣间,大雨瓢泼而至。这些天,晚间总觉酷暑难熬的杨府众人,立即各回各房,准备趁着凉爽睡个好觉。
醉杏楼漱玉阁,唐盼兮此时却还未睡下,今晚大雨,醉杏楼生意明显减少,她很早便回到阁内绣房。绣房内并未点灯,唐盼兮坐在琴前,轻抚琴弦,暗暗品味白日里那首《笑傲江湖》,神情竟是有些发呆。忽然,闪电明灭间,一个身影映入窗口。唐盼兮双手将琴弦一按,右手双指间倏地多出一枚绿幽幽的绣花针,便听她沉声问道:“谁?”
身影也沉声答道:“是我。”然后便轻身一跃,进入房内。
唐盼兮闻声后,起身拱手,轻声道:“原来是仇左使!”
“正是在下,不知圣女这边,这些天可有情况?”
“自我来到京城,那昏君几个月来却不曾到这醉杏楼,这几日,我正撺掇李师师去学些新曲,希望能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