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9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宁终于结束了走神的状态,很郑重也很严肃地说话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则和制度,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的党才能保持活力,才能继续带领国家前进。任何人,不管是他是何种地位何种身份,都不能违反这一最基本的原则。”
这时候托洛茨基还有些得意洋洋,他认为接下来列宁就该猛抽斯大林和李晓峰的脸了,可他绝对没想到被抽脸的竟然是他。
因为列宁继续说道:“不管是党委、军委还是人民委员会,都应该坚定的坚持民主集中制,而托洛茨基同志?作为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也是军委和人民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这个道理难道你不懂?既然军委已经经过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出了结论,你为什么还要无理取闹呢?看看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哪里还像一个经历过十月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简直就是反动派的言辞!”
托洛茨基都傻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列宁会忽然朝他开火,因为这在他看来怎么都是不可能的,明明你列宁一直更坚持集中,怎么今天的论调变了?改成更强调民主了?你这是闹哪样?
列宁的态度变了吗?确实是变了,在内战以及刚刚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那一段时间,因为百废待兴,也因为布尔什维克的党组织并不健全,没有那么多合格的领导者。无奈之下,他只能坚持集权,只能坚持权力更加集中,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又快又好的办事。
但是进入到三十年代,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布尔什维克的组织机构已经完善和健全了,人才不足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最重要的是之前过于集中的权力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官僚主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在蚕食布尔什维克的生命力。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了要退休的决定。必须要看到1935年时,列宁也才65岁,用后世的角度看,这个年纪至少还可以再干五年,君不见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可是一直干到了咽气。以列宁的威望,想继续干下去,谁能或者说谁敢反对?
没有人能阻止列宁,除了他自己,作为一个大导师,列宁认为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必须开一个好头,为了增加党的活力,也是用事实反对官僚主义,他这才退休。他希望的是有新鲜的力量能补充进来,希望党组织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能避免个人权威压倒集体意志。他很清楚,只要他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这个愿望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也就是说。在列宁做出要退休的决定之后。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他心中将变得更加平衡,再也不能是那种完全的集中制,让民主变成笑话了。
所以托洛茨基一开始就猜错了列宁的想法,后面焉能不被打脸?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列宁就根本不会允许第二个和他一样能用个人权威压倒全党的人存在,更不会让这样一个人来领导国家。他确实有意让托洛茨基接手,因为暂时看来只有老托最合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列宁会帮助托洛茨基树立什么无上的权威!
列宁现在要做的事情恰恰相反。他反对的就是个人意志凌驾于党之上,而现在托洛茨基却很有这种苗头。自然而然列宁就不会对他客气了。
不得不说托洛茨基真心是个悲剧,错就错在他同列宁生活在了一个时期同一个国家,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每一次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之后,却总是收获不了什么。
有了列宁一锤定音,军委的决议那自然是合理合法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方案几乎被完全推到,多炮塔坦克准备迎来要命的大考,蓬勃开展的机械化空降兵建设被叫停。连带着他将空军变成陆军的附庸,以及让海军变成近海防卫力量的企图全部落空。
空军终于第一次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尊严。再也不被认为是陆军的小伙伴小兄弟,而是可以跟老大哥平起平坐的军种。这让一支担心被图哈切夫斯基吞并的阿尔克斯尼斯是大大的松了口气,终于可以不受图哈切夫斯基干扰的将空军发展成一支战略力量。
至于海军,海军的收获也不小,沉寂了将近十年之后,船台上终于可以有新的军舰了。打着驱逐舰领舰的名义,最初被称之为01型驱逐舰,后来重新并命名为33型驱逐舰的海军一号工程终于启动了。
不得不说,海军对这一级全新的驱逐舰充满了热情,其热情甚至超过了同时进行的航母改造工程,李晓峰喜欢的航母工程竟然屈居33型驱逐舰之后变成了海军的二号工程。
因为对于传统的老海军而言,航母再怎么看都是异类,他们对更传统的舰只更加有好感。尤其是当他们获知了这是一款排水量可以达到三千吨的超大型驱逐舰时,他们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因为在很传统的他们看来,这哪里是驱逐舰,根本就是打着驱逐舰的幌子造巡洋舰嘛!
自然的,海军对此是充满了热情,将其程工代号排在航母之前也就很好理解了。可能有同志要问了,之前李晓峰不是答应过斯大林还要上马一款万吨级的重巡洋舰吗?以海军对传统舰艇的热情,重巡洋舰怎么也该排在驱逐舰前面吧?
道理是没错,但是在1933年这个重巡洋舰工程并没有立刻上马,第一是因为军费紧张,第二是技术有限,以当时苏联的技术水平根本搞不定那么复杂的新式巡洋舰。
所以重巡洋舰工程必须要引进技术,而这些还需要统筹规划,而且有大型化的33型驱逐舰打头探索,斯大林也不是那么着急。用钢铁的话说:“海军先用驱逐舰练手,接下来重巡洋舰和战列舰都会有的!”
在这个回合的交锋中,托洛茨基是完败,他在军委的势力遭到了沉重地打击,按说这样的大事很快就会在党内掀起一股巨浪。不过比较意外的是,这个事儿传播面并不广泛,对于绝大部分中基层党员来说,并不知道托洛茨基吃了大亏。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党员们的注意力被另外一件事分散了,那就是重新恢复军衔制。之前的红军为了强调阶级平等,取消了军衔制度的,一度的苏联的那些从国内战争里成长起来的指战员很是郁闷,尤其是伏罗希洛夫这种爱显摆的,那更是憋屈。跟外国同行肩膀上那些亮闪闪的星星们相比,红军的军服简直就是寒酸。
在整个二十年代,一直有要恢复军衔制的提议,但每每的都过不了中央委员会,去一次被否决一次。直到1930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之后,发现没有军衔还确实是不方便。
于是乎由图哈切夫斯基牵头,红军的头头脑脑们合计过一阵之后,联名向苏共中央和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提议恢复军衔制。吵了两年多之后,在实践经验面前,列宁也不得不妥协,终于是准备恢复军衔制了。
不过还一直还处于讨论研究,准备将全套方案都搞利索之后再公布。而这次,当斯大林和李晓峰联合起来造了托洛茨基的反后,导师大人却突然公开宣布将恢复军衔制,其用意还是很深刻的。
主要是帮托洛茨基分散注意力,毕竟导师大人还是很希望托洛茨基接班过渡,而且大家也合作了十几年,多少也要给老托留面子。让大家伙都去讨论恢复军衔制的问题,自然就没人关注托洛茨基出丑的事儿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鞠躬感谢寄生虫之血吸虫、秒杀土豆、懒猫的小0和尤文图斯同志,并祝大家阖家欢乐新春吉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10 军衔
(全本小说网,。)
恢复军衔制这可是重磅新闻,对于军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荣誉感了。而军衔则能很好的体现出军人的荣誉感,连拿破仑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而对于红军的高级将领们来说,谁不愿意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军服出去显摆显摆?
而且没有军衔战时确实挺麻烦,当部队的主要指挥员因为负伤或者阵亡脱离指挥之后,谁接班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因为而出现的纠纷和扯皮事情举不枚举。也就是导师大人一直坚持要体现出无产阶级军队官兵平等的理念,这个事儿才一直搁浅了。
现在,列宁松口了,阻碍恢复军衔制最大的障碍不存在了,可以说恢复军衔制已经是必然了。可既然已经是必然,那么大家伙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另一个方面我能获得什么军衔?
一时间红军当中是议论纷纷,有不少高级将领已经开始暗自活动了,准备尽量给自己弄个大号的军衔。可他们并不知道,此时主要负责这个事儿的图哈切夫斯基是焦头烂额。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建军计划全面搁浅,可以说是当头棒击,这让红色拿破仑很受打击。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所主张的那种军衔制度遭到了强烈地反对。
图哈切夫斯基所主张的军衔制度跟历史上的苏联差不多,分成7等22级,最高军衔是苏联大元帅,最低军衔是列兵。当然,苏联大元帅这一最高军衔不可能是为斯大林量身打造的了。因为这个时空斯大林没有这种权威。老托和列宁还在前面顶着。国内革命战争的首功怎么也轮不到钢铁头上。
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想法,以及托洛茨基的意见,这个苏联大元帅的军衔就是大导师和二导师的了,剩下的伏龙芝这个级别的就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可这个提案刚刚抛出来,就遭到了李晓峰和斯大林的强烈反对。
原因很简单,这个方案大陆军主义的痕迹太浓了。三大军种中,空军直接就被无视了,其最高军衔都只相当于大将。而且李晓峰对元帅这个分级搞那么复杂无比的蛋疼。又是苏联元帅、又是什么主帅、还有军兵种元帅,看了都让人头疼。有必要弄这么复杂这么麻烦,又有必要划分得如此清楚和泾渭分明吗?
李晓峰是坚决反对这个复杂的方案,而斯大林其实对此没太大感觉,恢不恢复军衔制,军衔是不是太复杂在他看来都是小事。不过既然已经跟某仙人达成了君子协定,在军委共进退,那就一起反对吧!
李晓峰很快就提出了他方案,最高军衔保持不变,依然是苏联大元帅。但是在苏联大元帅之下。海陆空三军要平级对等,设立苏联海军元帅、苏联空军元帅和苏联陆军元帅三个军衔。再次之的军衔就不是什么主帅了,别扭之极,直接就是海陆军三军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和准将。在之后就是上校、中校、少校,以及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李晓峰的提议一经抛出,立刻获得了海军和空军的一致赞同,陆军虽然有反对意见,但是在强势的李晓峰和斯大林面前根本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最后在军委进行表决的时候,李晓峰的方案被通过,图哈切夫斯基的那一套直接就被丢进了垃圾桶。
这一次图哈切夫斯基又吃了瘪,而且还是栽在了同一个人手里,你要说他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生气又有什么用?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当然,制度出来了,不代表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实际上后面的事情更加复杂。谁不想获得更高的军衔,一时间红军将领们纷纷活动,其中最积极也最热心的就是伏罗希洛夫。
不光是因为伏罗希洛夫最热心这种能够显摆的玩意儿,更关键的是按照军委的授衔建议,他正好处于可以授元帅军衔也可以授大将军衔的坎上。谁不知道元帅更牛逼,自然地伏罗希洛夫是卯足了劲活动。
“约瑟夫同志,在革命战争期间我担任过方面军的军政首长,理因授元帅军衔,可是图哈切夫斯基却只准备给我大将军衔,我想不通。难道我对革命的贡献比他低吗?”
看着气咻咻的伏罗希洛夫,斯大林也是一阵无语,论资历的话,这位确实够元帅军衔,但是论战绩,他还真心是拿不出手,而这也是图哈切夫斯基卡伏罗希洛夫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斯大林知道图哈切夫斯基敢这么做的更主要原因是列宁并不太喜欢伏罗希洛夫。导师大人对伏罗希洛夫的感觉很差,否则也不会在消灭邓尼金最重要的关头将这货调离西南方面军。
而且更让斯大林为难的是,这事儿他还不太好开口,因为之前他跟李晓峰合伙已经驳了图哈切夫斯基两次面子了,接着再来第三次实在不合适。
倒不是斯大林忌惮图哈切夫斯基,钢铁对小图那是根本不怵,谁听说过政治局大长老怕一个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家伙?斯大林更忌惮的是托洛茨基,因为前两次看似被打脸的是图哈切夫斯基,但实际上难堪的都是托洛茨基,如果再给托洛茨基难堪,那货一准就恼了。斯大林可没做好跟托洛茨基鱼死网破的准备。
可是面对心腹的要求,斯大林又不能直接拒绝,想来想去,他只能给李晓峰打了一个电话:“安德烈同志么?有这么一个情况,关于伏罗希洛夫同志的军衔,是不是考虑得不太周到,对于类似伏罗希洛夫同志一样对革命立下过特殊功勋的老同志,还是应该多褒奖的……对,是这样么……好的。好的。我了解了!”
放下了电话。斯大林面无表情的对伏罗希洛夫说道:“原本是准备授予你元帅军衔的,但是方案上报给列宁同志和托洛茨基同志圈阅的时候,托洛茨基说了你不少坏话,强烈地反对授予你元帅军衔,甚至连大将军衔都不想给你……”
伏罗希洛夫脸色刷的就变白了,胸口更是一起一伏,看得出这个“大个子”被气坏了,良久他才咬牙切齿地骂道:“托洛茨基。你给我等着!”
斯大林也只能好言安抚他:“克利缅特,你不要生气,你对革命作出的贡献我永远都记得,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企图用阴谋诡计去抹黑你,企图用这些不堪入目的手段抹杀你的贡献,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今后,我一定会纠正这些错误,还给你应得的荣誉!”
伏罗希洛夫还能说什么,除了在心里问候托洛茨基的八辈祖宗,也只能接受现实。不过难产的元帅不止伏罗希洛夫一个。关于另外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