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750章

天兵在1917-第750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宁倒是挺高兴,只要不谈判就行!

    当然,暗地里他也会耍一些小手段来恶心某仙人。

    “赤卫队将在十月中旬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攻,我们的计划是收复拉伊波进逼科沃拉,为之后收复赫尔辛基打好坚实的基础。我要求志愿军配合赤卫队作战,志愿军的任务是……”

    他还没说完。就被李晓峰无情地打断了:“志愿军的任务是守备维堡,仅此而已!”

    库西宁立刻就火大了,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晓峰哼了一声:“我的意思很明确,赤卫队想要反攻,没有问题。你们只管放手反攻。但是志愿军不会参与反攻,我们的任务只是确保维堡的安全!”

    库西宁拍了一下桌子。吼道:“志愿军的任务是解放全芬兰!自然要参与对白军的反攻!”

    李晓峰冷笑了一声,针锋相对的拍了一下桌子,反驳道:“志愿军的任务是保护芬兰的俄国侨民,仅此而已!我不管你有什么计划,也不管你有什么企图,但是都跟志愿军无关!想要反攻,你们只管自己去好了。不要拉上志愿军!”

    会议结束之后,库西宁就给共产国际和托洛茨基发了抗议电,强烈的控诉了李晓峰不听指挥的行为,并强烈要求更换志愿军的领导层。

    “真是笑话!”小斯第一个对此嗤之以鼻,“库西宁同志完全是无理取闹,当前的形势下怎么能发动反攻?他难道不知道我们正准备同高尔察克决战?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军事资源都必须用于乌拉尔的决战。不能在浪费在其他方向!”

    托洛茨基不少想说而未能说出来的话被小斯堵了回去,库西宁想要反攻,其实是获得了他的支持和首肯的,否则库西宁有胆子跟某仙人叫板?

    而现在。小斯打着消灭高尔察克的由头,枪毙掉了反攻的计划,他还真不好怎么反对,只能道:“那可以让库西宁同志推迟反攻行动,等乌拉尔的战斗结束了。再投入反攻也是可行的!”

    说白了,托洛茨基就是要推动他的不断革命路线,只要中央肯定了库西宁的反攻行动是合理的,那么今后芬兰革命的基调就定了下来。除非是出现了什么重大变故,否则谁也无法推翻他的不断革命论了。

    小斯自然知道托洛茨基打的是什么盘算,而这跟某仙人对芬兰未来的计划是完全相悖的,实话实说,他更倾向于某人的计划,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更像是作死。所以他是坚决抵制反攻:“我认为就算乌拉尔的战斗结束了,也不应该过早的在芬兰进行反攻。我们还有乌克兰的问题、高加索的问题以及远东方向面临协约国集团干涉的问题需要解决。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在国内的形势充分安定和好转之前,不应该过多的在国外的问题上分散注意力!只有一心一意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

    “我强烈地反对这种提法!”托洛茨基火大了,他觉得这是小斯公然反对他的不断革命论,“我早就做过理论上的推演,无产阶级的革命断然是无法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只要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统一起来,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才能击败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否则,革命只会走进死胡同,那是死路一条!”

    “我没有说不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但各个国家的革命基础以及革命形势完全不一样。片面的强调输出革命,片面的要求在形势不允许的时候策动革命,这就等于是将我们宝贵的革命有生力量送到敌人的枪口上去……我们应该循序渐进,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革命斗争,而不是闹哄哄地不管客观条件一哄而上,那不是闹革命,而是扯淡!”

    好嘛!谁也无法说服谁,小斯和托洛茨基差点为此打起来,没办法,导师大人只能赶紧打圆场:“关于如何开展世界革命的问题,这暂时不由我们处理,这是共产国际的工作,否则我们倡导成立这个新的国际做什么……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处理好国内的革命斗争问题。至于芬兰革命的方向,那由芬兰的同志做决定,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俄国志愿军的职责是保护我国在芬兰的侨民,保护宝贵的粮食进口的渠道,这才是他们的核心任务!”

    ps:鞠躬感谢拿着破伦子、hzgdd、悠善v、星木石和尤文图斯同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368 新武器引发的纠纷

    (全本小说网,。)

    导师大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是明确的,不支持库西宁发动反攻。当然他说得很委婉,没有明确的不同意反攻,只是说库西宁想要反攻可以,但是他只能动用芬兰赤卫队去反攻,而志愿军是不准调动的。

    不过地球人都知道芬兰赤卫队有个毛的反攻能力,满打满算不过2万多人,武器装备在轻步兵中都算最差的。不客气点说,芬兰赤卫队充当武装警察维持社会治安可能还凑合,上战场,尤其是向德国远征军进攻,结局就是被吊打。

    库西宁之前很无耻的说什么,让志愿军配合赤卫队进行反攻,实际上他的赤卫队才是真正的配角,只能打酱油。李晓峰自然不会拿配角的工资干主角的活,实际上列宁也不会同意,只有魔障了的托洛茨基才会这么搞。

    随着导师大人一锤定音否定了反攻的计划,库西宁在维堡地区的威信,对社会革命党的掌控力是一步步下降。不客气地说,李晓峰现在才是维堡地区的主人,那里的一切都处于他的绝对控制之下。

    “德什卡机枪的第一批生产型已经下线了,一共24挺,经过部队试用之后,就可以进行量产。”

    费德洛夫终于带给了李晓峰好消息,拖了三个月,德什卡总算是走下了绘图板。不过这种高射机枪来得有点晚,芬兰上空大规模的空战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无心进攻的德国远征军和无力进攻的志愿军空军很无耻的开始打默契球。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以至于小胡子苏霍伊这个月的抱怨声一天比一天强烈,这个技术宅可能是闲得蛋疼了吧。

    倒是ptrd…18反器材步枪在部队中获得了好评,这种又长又大略显笨重的武器不光能对付坦克、轻型装甲车。用于攻击一般的工事效果也相当好的。

    用志愿军战士的话说:“以前白军堆上几个沙袋,或者躲在砖墙后面就可以高枕无忧,7。62x54r弹根本奈何不了他们。rd…18之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穿几层沙袋,或者直接在砖墙上开洞。让躲在后面的白狗子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ptrd…18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先就是精度稍差,不适合做精确射击。其次就是后坐力还是比较大的,14。5x114弹换个23毫米的弹头就是炮弹了。对于抵肩射击的武器而言,后坐力确实让人不爽。然后就是重量问题。这件武器竟然有18公斤重,对于战士们而言,真心太沉了。rs…41是半自动的,旋转后拉枪机的ptrd…18射速相当的慢,尤其是枪机相当的难以拉开。让不少战士因此而错过了射击的最好时机。

    就算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但志愿军上下还是比较欢迎ptrd…18的,总比安德烈鸡尾酒好使吧!说一句题外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鸡尾酒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安德烈鸡尾酒,虽然某仙人一点儿都不喜欢这种外号,可是战士们依然乐此不疲。

    轻武器方面,志愿军上下总体而言都十分满意。好评如潮。但是在重武器方面,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炮兵们怨声载道,认为手头那几种榴弹炮和加农炮都太难以伺候,而且性能有限。每转移一次阵地算是要了炮兵的老命,条幅式钢轮在泥泞的芬兰推都推不动,一番折腾下来,所有的人都会变成泥猴子。

    而且根据步兵兄弟的反应,除了122榴弹炮威力还给力一点,其他的炮弹对付坚固的工事实在差强人意,幸亏志愿军在维堡还有海军的重炮支援。否则真心打不过对面的德国远征军。

    部队上下强烈要求一种弹丸重量足够大,重量足够轻的“重炮”来代替手头不太给力的家伙事。不过这种要求在红军总装备部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又要弹丸威力大,又想火炮重量轻,这怎么可能做到?老子又没有天顶星的科技。怎么可能满足得了。

    对此李晓峰想说的是,怎么可能满足不了?在他看来战士们想要的就是火箭炮而已,多简单的事儿啊!

    简单吗?一点儿都不简单,也许在某仙人看来,火箭炮就是几截无缝钢管拼在一起,然后把“钻天猴”放大塞进去就ok了。当然,这种程度的所谓火箭炮俄国早就有了,不就是康格里夫火箭么。实际上这种武器也确实用在了芬兰战场上,不过效果那是相当的不咋地。

    好在某仙人很快就醒悟了过来,赶紧回到了正路上,在他资助下季霍米罗夫搞出了一个简陋版的“喀秋莎”,这是一种76毫米口径的靠十字形弹翼稳定的大脑袋弹药,最大射程3千米,威力大致相当于105毫米榴弹炮。

    “这就是咱们的新武器?”

    乌博列维奇对这种用几根钢条拼接起来的新武器十分的不看好,因为它简陋得令人发指,他这个正牌的老炮兵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不像火炮的火炮。

    李晓峰也觉得没面子,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半成品,更类似于喀秋莎,用的是导轨式定向器和带十字形尾翼的火箭弹,跟他想象中的火箭炮确实相差很远。

    “性能看上去相当的不理想啊!”

    乌博列维奇又补充了一句,因为就在他面前,这种蹩脚的武器两次从架子上掉了下来,幸亏这是没有装炸药的模拟弹,否则这种新武器首先会杀光自己的炮兵。

    季霍米罗夫擦了一把汗,就刚才的表现看,确实不太理想,但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某仙人要得太急了,一切都是因陋就简,如果给他足够的多的时间,解决这些问题是小菜一碟。

    好在乌博列维奇也没有继续吐槽。几十分钟之后,满头大汗的炮兵们终于将火箭弹装上了发射架,很快,真正考验这种新武器的时候到了!

    “预备!放!”

    随着举着小红旗的炮长一声令下,火箭弹被点燃。黄浊的浓烟从弹尾喷了出来,随着一声悠长的呼啸,大脑袋小屁股的弹药沿着导轨飞速前冲,挣脱了束缚之后窜上了天空!

    之所以用窜这个词儿,那是有原因的,因为某仙人和乌博列维奇惊恐地看到。一枚火箭弹像喝醉了酒的醉汉一样,摇摇摆摆冲上天空之后忽然打了一个转,扭头冲着他们的方向俯冲了过来,一头扎进了他们面前不到十米远的土层里,如果弹头有装药,估计明天的头版头条就是关于他们的讣告了。

    乌博列维奇和李晓峰对视了一眼。然后看看满头瀑布大汗的季霍米罗夫,后者几乎已经吓傻了,如果他发明的武器干掉了志愿军的副司令和政委,估计很快契卡就要请他喝茶然后送他去打靶了。

    “这只是一个意外!”季霍米罗夫结结巴巴的解释道。

    其实他大可以不用这么紧张,因为乌博列维奇和李晓峰都知道,这确实只是一个意外,因为这枚火箭弹的一片弹翼离开发射架之前就脱落了。不变窜天猴才怪。

    实际上发射失败的远不止这一枚,还有一枚直接卡在了发射架上,发动机喷出高温火焰将整个架子烤得通红,还有一枚发射时从架子上掉了下来,得亏之前做了一定的防护措施,否则这一枚更可能满地乱飞。

    当然,发射成功的也不少,更多的粗制滥造的火箭弹飞向了预定目标,落在了三公里外的一片荒地上。

    放下望远镜,乌博列维奇改口了:“似乎有点意思!”

    李晓峰也道:“至少火力密度不错。一座这样的发射架就可以发射12枚火箭弹。而发射架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乌博列维奇点点头道:“确实。不过就是精度太差了,散布大得令人无语,根本不可能做到精确的打击。”

    李晓峰笑道:“要求不能太高了,这毕竟还只是一个用于演示的试验品,而且如果有十几台或者更多的发射器。一口气发射出上百枚弹药,也足以弥补精度差的缺点了。”

    说着,他转头向有点沾沾自喜的季霍米罗夫问道:“为什么不用旋转稳定,而用尾翼稳定?旋转稳定不是精度更好吗?”

    季霍米罗夫苦着脸回答道:“您的要求太急切了,而旋转稳定对发动机喷管的工艺要求比较高,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而尾翼稳定就简单多了,而且成本要低!”

    李晓峰想了想,能以这么短的时间拿出成品,确实已经不容易了,要求不能太高。不过他还是觉得旋转稳定更好,而且最好能把尾翼折叠起来,他实在不喜欢这种工字架式的定向器。

    对此,季霍米罗夫是据理力争:“工字架式定向器更简单,一个普通工人就能生产。而您要求的管形定向器就复杂得多。”

    乌博列维奇虽然也不喜那个简陋的架子,但是他明白俄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能便宜一点就便宜一点,能简单一点就别弄得复杂。

    “工字架挺好,但是武器的射程十分让人不满意。”他指了指远方的落弹点,“射程最多只有3公里,太短了,而你的武器发射时烟火明显,敌人的迫击炮很快就能反应过来,将你轰个稀巴烂。”

    季霍米罗夫道:“那是因为现在弹药使用的还是黑火药作为推进剂,能量和比冲都太低了。如果换用新的推进剂,我有把握能将射程提高到5公里左右!”

    虽然五公里这个数字依然让人失望,不过乌博列维奇还是赞许的点点头。而某仙人则插嘴问道:“换成液体推进剂怎么样?那比冲应该够大了吧?”

    季霍米罗夫连连摇头,他强烈地反对在火箭弹上使用液体推进剂,虽然液体推进剂在能量和比冲上有优势,但是使用液体推进剂将增大发动机的复杂性和成本。而固体推进剂虽然性能上差一点,但是成本低,而且使用维护简单,尤其是可靠性要比液体推进剂高。对于素质低下的俄国大兵们来说。后者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