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628章

天兵在1917-第628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晓峰简直是哭笑不得。他跟小斯咬耳朵不假,但是聊的主要是伏罗希洛夫的问题,他们俩不过是在挖苦那个傻大个而已。对于当前的困局,压根就没办法。

    这货很老实的摊了摊手道:“伏龙芝同志需要的粮食并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在短时间内搞到如此多的粮食!”

    这个答案列宁并不喜欢。他追问道:“你就不能再从国外想想办法?”

    李晓峰呲了呲牙,他这个仙人也不是万能的。仙力有限,根本就不可能搞到那些粮食。再说他那里还有近两万张嘴嗷嗷待哺,他总不能给红鹰团和边防警察部队断炊,去接济伏龙芝吧!再说,就算可以这么干,也不够啊!伏龙芝那里可是有十几万大军,把他这个仙人卖了都不够啊!

    “你不是一向有点鬼聪明吗?”列宁皱了皱眉头,教训道:“把你的聪明才智都发动起来!”

    李晓峰真是完全没办法吗?应该说不是,毕竟之前帕维尔就粮食问题做出过保证,他完全可以让对方提前兑现承诺,而且以导师大人现在的急迫,提前向他吹风防火墙计划也不是不行!

    不过这种念头一瞬间就被李晓峰放弃了,防火墙计划的牵连太广了,而且其中的很多细节是不适合在当前的场合说出来的。托洛茨基的态度,斯大林的态度以及捷尔任斯基的态度都很难说。没有十足的把握,李晓峰不想冒险。所以对于列宁的无理要求,他只是摇头。

    要说列宁不失望那真是假的,但是这也不能完全怪李晓峰,几个政治局委员都没辙的事情,某人没辙也是正常的。他叹了口气准备让某仙人坐下去,不过这时候李晓峰却突然开口说话了。

    当然,他要说的不是粮食问题的事儿,这个事儿暂时是不能敞开了说的。他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儿:“列宁同志,现在政治局最担心就是白匪军有可能东进,对吧?”

    列宁没好气的点点头道:“没错,一旦白匪军向空旷的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发展,那他们极有可能获得协约国集团的援助,那时候情况就复杂了。”

    李晓峰顺着列宁的思路说道:“也就是说,如果白匪军选择北上,反而是对我们有利,对吧?”

    列宁有些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这么明显的道理在座的谁不懂,如果白军北上,他们还烦个屁啊!

    李晓峰赶紧说道:“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指望白军犯错误北上,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引诱他们北上嘛!”

    列宁等人都愣了,这帮大佬有点跟不上某仙人的思维,“你说引诱白匪军北上?怎么操作?”托洛茨基插嘴问道。

    李晓峰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解释道:“现在白军又两种选择,北上和东进,他们到底会选择哪个方向,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决定。可是我们完全可以误导他们,如果我们故意示敌以弱,营造出红军不堪一击,莫斯科方向防守空虚的事态,那么对于白军来说,北上肯定要比东进有吸引力……”

    李晓峰的话等于捅开了一层窗户纸,没错,布尔什维克是不能决定白军往哪里去,似乎是非常被动。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引诱白军北上嘛!就像某仙人说的,如果白军觉得北上有利可图,是成功的捷径,那么他们就完全有可能按照布尔什维克希望的那样北上。

    “暂缓迁都!”列宁立刻说道,“向外界散布流言,就说卢甘斯克的惨败让我们对新生的红军很失望,不放心迁都莫斯科!”

    托洛茨基也立刻打蛇随棍地附和道:“还有必要散布莫斯科防备薄弱以及红军士气低落的消息,最好营造出一副人心惶惶的状态……”

    ps:鞠躬感谢hzgdd同志和秒杀土豆同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53 无题

    (全本小说网,。)

    李晓峰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之后,列宁等人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对于他们这些政坛高手来说,一眨眼就能想出几十条示敌以弱的好计谋。以至于连捅破窗户纸的某仙人都抢不到发言权了,众多大佬你一言我一句,将会议的气氛推向了**。

    按照政治局和军事委员会集体意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散布谣言误导敌人,争取用一系列的欺骗手段将白军诱向莫斯科方向。

    具体的方法就不多说了,林林总总挖坑打埋伏的办法一大堆,那真是只要白军一上当,恐怕会连裤衩都输出去。不过作为始作俑者,李晓峰却高兴不到哪去,倒不是他觉得被抢了出风头的机会,而是他觉得政治局和军委过于的热衷诱敌了。

    为什么李晓峰会这么想呢?很简单,之前说过了,对布尔什维克来说,最好是能守住卢甘斯克。卡住了这个节点,就等于关上了半扇由乌克兰通往俄罗斯的大门,将有可能将叛军的活动限制在乌克兰的南部。

    这才是最好的结果,而现在,因为伏罗希洛夫的失误,导致门户洞开,在这种情况下诱敌北上才比放任敌人东去要强。换句话说,诱敌北上只能算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说不好听点,示敌以弱,诱敌北上的策略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敌人北上固然有好处,但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示弱,那么很有可能随着敌人喧嚣尘上,很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弄不好就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旦敌人利用好了这种连锁反应。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周边地区掀起了新的反革命**,搞不好反而会打布尔什维克一个措手不及。那时候就成了腹背受敌,如果万一战场上发生了意外,伏龙芝如果打了败仗,恐怕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啊!

    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可能性小不等于不能发生,一旦出现了这种极其糟糕的事态,作为首先提出示敌以弱诱敌深入这个馊点子的某仙人,恐怕就不可避免的要为此背黑锅了!

    李晓峰可不想稀里糊涂地就背锅,所以他必然要对此说点什么。至少要给现在头脑发热的政治局和军委降一降温。

    “同志们,我有一点必须要先说明。”李晓峰大声的嚷嚷道。

    列宁和颜悦色地笑道:“哦,难道安德烈同志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赶紧说一说!”

    李晓峰在心里叹了口气:“更好的建议没有,但是示敌以弱诱敌北上的策略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当李晓峰吧啦吧啦的把可能存在的危险一讲,在座的众位大佬那真是……真是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某仙人也太小看他们的政治智慧了。真以为他们只看到好处而看不见害处?

    他们又不是小年轻,几十年的革命生涯的磨砺,让他们早就学会了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某人的担心实在是多余,对他们来说这个事儿还是比较简单的,怎么也不可能玩脱线。

    李晓峰有些不好意思,他这才明白是自己小觑了天下英雄,这个屋子里坐着的都是人精。想坑他们实在太难。不过列宁却不觉得李晓峰应该不好意思,实际上导师大人对他刚才的提醒是万分满意的。

    当然,并不是导师大人自己忘乎所以了,这点儿门道他还是能看清楚的。就算某仙人不说,他也会留意这一点。之所以他老人家会高兴,那主要是对某人的谨慎去的。

    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处事的心态必须慎重。诸葛一生唯谨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强调的都是这一点。对于政治家来说,做不到慎重,那么迟早要摔跟斗的。

    的确,李晓峰刚才不说出诱敌之策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对于这一屋子的老油条来说,根本就不需要他提醒。但是他却很慎重的提了这一点,这就有点儿政治家慎重处事的意思了。

    说简单点,对于政治家来说。一项策略、一个决定哪怕潜在的问题再小,也得说在前面。说了,出事之后,是集体决策的失误。不说,那就是你个人要负主要责任,就该打你的屁股。

    性质能一样吗?

    列宁不欣赏那种做事大开大合的作风,他更欣赏细致入微的处事方式。比如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两个接班人,从内心来说,他更欣赏小斯,因为小斯做事谨慎小心,几乎可以说滴水不漏。而斯大林就有一点粗枝大叶,总是不够细致。

    同样是做相同的事儿,斯大林留下的潜在麻烦比小斯要多得多,对于政治局这个层次的领导人来说,每一项决策所潜在的问题都是定时炸弹,留下的定时炸弹越多,将来处理起来就越麻烦。

    之前,列宁之所以不愿意让某仙人早早的进入中央委员会,进入中央领导层,主要也是担心这小子太年轻,做事又相当的粗矿。这种粗枝大叶的办事风格如果不加矫正,到了中央委员会这个层次,恐怕是要捅大篓子的。

    出于爱护某人,也是磨砺某人的目的,列宁这才忍痛的压那厮,这恐怕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而现在,至少是在这个问题上,某人所表现出的慎重,让列宁十分满意,他认为某人确实是有长进,换做以前大大咧咧的某人,这时候恐怕是乐得忘形,哪里会想什么漏洞的问题。

    实际上李晓峰的成长比列宁想象得还要快一些,他很快就把不好意丢在了脑后,又提出了新的建议:“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敌人会中计上。万一敌人没有中计呢?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在执行诱敌北上策略的同时,也必须做好战斗准备,应该尽一切努力。争取将敌人迟滞在卢甘斯克一带!”

    说着,这厮很是自信的讲道:“我们应该给克利缅特同志下命令,让他尽快的收整部队,在卢甘斯克一带开展游击战!”

    托洛茨基立刻附和道:“我同意安德烈同志的意见,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让第十军在卢甘斯克进行游击作战,重点放在破坏交通线,袭击敌人的补给线路,最好是能发动群众,让白匪军掉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条条的命令很快被整理出来,通过加急电报的形势传达给莫斯科和伏罗希洛夫。不出意外的话。一场前所未有的欺骗作战即将展开。不过对于无心之中促成这一切的某仙人来说,他并没有多少高兴的意思。因为他还有事儿要说,在散会之后,他找到了导师大人。

    “咦,安德烈,你还有什么事儿吗?”

    列宁很疑惑。毕竟才刚刚开完大会,有问题的话会上就可以说嘛!何必偷偷摸摸的会后来找他呢?

    李晓峰的确实有难言之隐,犹太人的事儿不适合在大会上说,就算要说,他也得先跟导师大人和小斯商量不是。

    “是这样的,”李晓峰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实会上关于搞粮食的事儿。我没有说实话。在近期是有可能搞到大批量粮食的,哪怕是不能完全满足伏龙芝同志的需要,也至少能解决一半!”

    列宁惊讶了,他可没想到某人来找他说的是这个问题,如果能搞到粮食,何必搞什么诱敌北上,何必搞双刃剑的欺骗战,直接把粮食给伏龙芝,让他赶紧带领部队南下不就全结了!

    实话实说,面对彻底坦白的某仙人。列宁有些生气,你小子既然有本事搞到粮食,刚才为什么不实话实说。你小子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不能怪列宁生气,换做其他人,这时恐怕也会怀疑某仙人之所以说谎。那就是别有所图,恐怕是这小子准备用此作为要挟,是要为自己要官要好处啊!

    “您误会了!”李晓峰赶紧摆手,解释道:“列宁同志,我没有那个意思!”

    “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列宁很火大的拍了桌子。

    李晓峰愁眉苦脸地解释道:“因为这批粮食有点麻烦,呃,有点来路不正!”

    列宁又疑惑了,来路不正是个什么意思?难道你小子搞粮食的方法是坑蒙拐骗?不过现在都火烧眉毛了,你丫就算坑蒙拐骗,但只要能搞到足够的粮食,那都是大功一件!

    “坑蒙拐骗倒是不至于,”李晓峰苦笑了一声,支支吾吾地说道:“就是搞这批粮食,恐怕要付出不小的政治代价,也可能要违反一定的原则……”

    呃?列宁看了看某人,他老人家越来越疑惑了,搞粮食还牵扯到要付出政治代价,这个说法倒是新鲜,难道某人搞粮食的方法是卖国?或者要出卖国家利益?

    想到这,列宁不由得也慎重了起来,按照某人的说法,不在大会上说这个事儿也确实可以理解了,那时候他如果大嘴巴,吧啦吧啦的一说,真要是涉及到了原则性的问题,那恐怕就不好收场了。

    “你直接说,这批粮食到底涉及什么问题!”列宁严肃地问道。

    李晓峰自然不敢隐瞒,把犹太人求他的事儿讲了一遍,当然这厮也没有傻到实话实说,隐瞒了他给帕维尔出谋划策以及敲诈勒索的那一部分,只是说波兰的犹太人有独立倾向,希望能够获得布尔什维克的支持。

    列宁的眉头皱得老高,他可没想到某人提到的麻烦事儿涉及到犹太人和民族问题。实话实说,他老人家虽然宣传民族平等,但是怎么解决俄罗斯各民族内部长久积累下来的仇恨,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甚至,在当前他都根本没有太多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按照他老人家的设想,等布尔什维克完全站稳了脚跟,稳定了国内的形势,平息了叛乱之后,搞经济建设的时候再来解决这个麻烦不迟。

    而现在,某仙人突然地把这个棘手的问题就丢给了他,他真心没有思想准备,而且尤为难办的是。某人丢出的犹太人问题,还不是俄国境内的犹太人问题,而是涉及到波兰的犹太人问题。不客气的说,这更加的复杂,涉及到了德国、波兰。甚至还有可能涉及乌克兰以及俄国国内的犹太人问题,实在是复杂。

    想了半天,列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不是该批评某人太多事呢?不过如果批评某人多事,但是他能从犹太奸商手里搞到粮食,这又能解决燃眉之急。说乐观一点儿。粮食问题解决了,消灭白军易如反掌。也就是说,某人的多事,也有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